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讲通练透】专题18 力学实验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原卷
      专题18 力学实验(原卷版).docx
    • 解析
      专题18 力学实验(解析版).docx
    专题18 力学实验(原卷版)第1页
    专题18 力学实验(原卷版)第2页
    专题18 力学实验(原卷版)第3页
    专题18 力学实验(解析版)第1页
    专题18 力学实验(解析版)第2页
    专题18 力学实验(解析版)第3页
    还剩2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讲通练透】专题18 力学实验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讲通练透】专题18 力学实验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8力学实验原卷版docx、专题18力学实验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7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一、高考真题汇编的意义
    1、增强高考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
    2、提高高考考生的复习效率。使考生能够更好地梳理复习的重点,提高复习效率。
    3、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二、高考真题汇编的内容
    1、高考试题收录。高考真题汇编收录高考真题,涵盖了高考考试的各个学科。
    2、答案解析。高考真题汇编提供了详细的答案解析,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3、复习指导。高考真题汇编还提供了一些复习指导,提高复习效率。
    三、高考真题汇编的重要性
    高考真题汇编不仅可以提高考生的复习动力和信心,增强考生的复习效率,而且还可以加深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使考生更好地把握考试方向,为高考复习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本文介绍了高考真题汇编的意义、内容和重要性,分析了它对高考考生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它在高考复习中的重要性。
    专题18 力学实验
    1、(2023·北京卷·T17)用频闪照相记录平抛小球在不同时刻的位置,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
    (1)关于实验,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选择体积小、质量大的小球 B.借助重垂线确定竖直方向
    C.先抛出小球,再打开频闪仪 D.水平抛出小球
    (2)图1所示的实验中,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自由落下,借助频闪仪拍摄上述运动过程。图2为某次实验的频闪照片,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根据任意时刻A、B两球的竖直高度相同,可判断A球竖直方向做___________运动;根据___________,可判断A球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3)某同学使小球从高度为的桌面水平飞出,用频闪照相拍摄小球的平抛运动(每秒频闪25次),最多可以得到小球在空中运动的___________个位置。
    (4)某同学实验时忘了标记重垂线方向,为解决此问题,他在频闪照片中,以某位置为坐标原点,沿任意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作为x轴和y轴正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并测量出a3另外两个位置的坐标值、,如图3所示。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利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可得重垂线方向与y轴间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___。

    2、(2023·浙江6月卷·T17)如图所示,某同学把A、B两根不同的弹簧串接竖直悬挂,探究A、B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在B弹簧下端依次挂上质量为m的钩码,静止时指针所指刻度、的数据如表。
    钩码个数为1时,弹簧A的伸长量________cm,弹簧B的伸长量________cm,两根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________(选填“=”、“”)。
    3、(2023·浙江6月卷·T1)在“探究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中
    (1)用图1装置进行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只能探究平抛运动水平分运动的特点
    B. 需改变小锤击打的力度,多次重复实验
    C. 能同时探究平抛运动水平、竖直分运动的特点
    (2)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斜槽轨道M必须光滑且其末端水平
    B. 上下调节挡板N时必须每次等间距移动
    C. 小钢球从斜槽M上同一位置静止滚下
    (3)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竖直挡板上附有复写纸和白纸,可以记下钢球撞击挡板时的点迹。实验时竖直挡板初始位置紧靠斜槽末端,钢球从斜槽上P点静止滚下,撞击挡板留下点迹0,将挡板依次水平向右移动x,重复实验,挡板上留下点迹1、2、3、4。以点迹0为坐标原点,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y,各点迹坐标值分别为y1、y2、y3、y4。测得钢球直径为d,则钢球平抛初速度v0为________。
    A. B. C. D.
    4、(2023·湖北卷·T11)某同学利用测质量的小型家用电子秤,设计了测量木块和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如图(a)所示,木板和木块A放在水平桌面上,电子秤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和放在电子秤上的重物B通过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调节滑轮,使其与木块A间的轻绳水平,与重物B间的轻绳竖直。在木块A上放置n()个砝码(电子秤称得每个砝码的质量为),向左拉动木板的同时,记录电子秤的对应示数m。

    (1)实验中,拉动木板时__________(填“必须”或“不必”)保持匀速。
    (2)用和分别表示木块A和重物B质量,则m和所满足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
    (3)根据测量数据在坐标纸上绘制出图像,如图(b)所示,可得木块A和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
    5、(2023·辽宁卷·T1)某同学为了验证对心碰撞过程中的动量守恒定律,设计了如下实验:用纸板搭建如图所示的滑道,使硬币可以平滑地从斜面滑到水平面上,其中OA为水平段。选择相同材质的一元硬币和一角硬币进行实验。

    测量硬币的质量,得到一元和一角硬币的质量分别为和()。将硬币甲放置在斜面一某一位置,标记此位置为B。由静止释放甲,当甲停在水平面上某处时,测量甲从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P。将硬币乙放置在O处,左侧与O点重合,将甲放置于B点由静止释放。当两枚硬币发生碰撞后,分别测量甲乙从O点到停止处的滑行距离OM和ON。保持释放位置不变,重复实验若干次,得到OP、OM、ON的平均值分别为、、。
    (1)在本实验中,甲选用的是____(填“一元”或“一角”)硬币;
    (2)碰撞前,甲到O点时速度的大小可表示为_____(设硬币与纸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3)若甲、乙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_____(用和表示),然后通过测得具体数据验证硬币对心碰撞过程中动量是否守恒;
    (4)由于存在某种系统或偶然误差,计算得到碰撞前后甲动量变化量大小与乙动量变化量大小的比值不是1,写出一条产生这种误差可能的原因____。
    6、(2023·新课标卷·T23)一学生小组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大小”实验。

    (1)用实验室提供的螺旋测微器测量摆球直径。首先,调节螺旋测微器,拧动微调旋钮使测微螺杆和测砧相触时,发现固定刻度的横线与可动刻度上的零刻度线未对齐,如图(a)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mm;螺旋测微器在夹有摆球时示数如图(b)所示,该示数为___________mm,则摆球的直径为___________mm。
    (2)单摆实验的装置示意图如图(c)所示,其中角度盘需要固定在杆上的确定点O处,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摆角的大小。若将角度盘固定在O点上方,则摆线在角度盘上所指的示数为5°时,实际摆角___________5°(填“大于”或“小于”)。
    (3)某次实验所用单摆的摆线长度为81.50cm,则摆长为___________cm。实验中观测到从摆球第1次经过最低点到第61次经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为54.60s,则此单摆周期为___________s,该小组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m/s2.(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π2取9.870)
    7、(2023·湖南卷·T11)某同学探究弹簧振子振动周期与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轻质弹簧上端悬挂在铁架台上,下端挂有钩码,钩码下表面吸附一个小磁铁,其正下方放置智能手机,手机中的磁传感器可以采集磁感应强度实时变化的数据并输出图像,实验步骤如下:

    (1)测出钩码和小磁铁的总质量;
    (2)在弹簧下端挂上该钩码和小磁铁,使弹簧振子在竖直方向做简谐运动,打开手机的磁传感器软件,此时磁传感器记录的磁感应强度变化周期等于弹簧振子振动周期;
    (3)某次采集到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b)所示,从图中可以算出弹簧振子振动周期______(用“”表示);
    (4)改变钩码质量,重复上述步骤;
    (5)实验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数据可知,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平方与质量的关系是______(填“线性的”或“非线性的”);
    (6)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弹簧振子振动周期的表达式可能是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 B. C. D.
    (7)除偶然误差外,写出一条本实验中可能产生误差原因:____________.
    8、(2023·浙江1月卷·T16)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①需要的实验操作有__________(多选);
    A.调节滑轮使细线与轨道平行
    B.倾斜轨道以补偿阻力
    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静止释放
    D.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②经正确操作后打出一条纸带,截取其中一段如图2所示。选取连续打出的点0、1、2、3、4为计数点,则计数点1的读数为__________。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则打计数点2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9、(2023·浙江1月卷·T17)“探究向心力大小的表达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A.控制变量法 B.等效法 C.模拟法
    ②在小球质量和转动半径相同的情况下,逐渐加速转动手柄到一定速度后保持匀速转动。此时左右标尺露出的红白相间等分标记的比值等于两小球的________之比(选填“线速度大小”、“角速度平方”或“周期平方”);在加速转动手柄过程中,左右标尺露出红白相间等分标记的比值__________(选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10、(2022·福建卷·T11)某实验小组利用图(a)所示装置验证小球平抛运动的特点。实验时,先将斜槽固定在贴有复写纸和白纸的木板边缘,调节槽口水平并使木板竖直;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小球在槽口时球心在木板上的水平投影点O,建立坐标系.然后从斜槽上固定的位置释放小球,小球落到挡板上并在白纸上留下印迹.上下调节挡板进行多次实验.实验结束后,测量各印迹中心点、、的坐标,并填入表格中,计算对应的值。
    (1)根据上表数据,在图(b)给出的坐标纸上补上数据点,并绘制“”图线______。
    (2)由图线可知,小球下落的高度y,与水平距离的平方成____________(填“线性”或“非线性”)关系,由此判断小球下落的轨迹是抛物线。
    (3)由图线求得斜率k,小球平抛运动的初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___(用斜率k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
    (4)该实验得到的图线常不经过原点,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2·天津卷·T9)某同学验证两个小球在斜槽末端碰撞时的动量守恒,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为两个直径相同的小球。实验时,不放B,让A从固定的斜槽上E点自由滚下,在水平面上得到一个落点位置;将B放置在斜槽末端,让A再次从斜槽上E点自由滚下,与B发生正碰,在水平面上又得到两个落点位置。三个落点位置标记为M、N、P。
    (1)为了确认两个小球的直径相同,该同学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对它们的直径进行了测量,某次测量的结果如下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
    (2)下列关于实验的要求哪个是正确的__________。
    A.斜槽的末端必须是水平的 B.斜槽的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C.必须测出斜槽末端的高度 D.A、B的质量必须相同
    (3)如果该同学实验操作正确且碰撞可视为弹性碰撞,A、B碰后在水平面上落点位置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填落点位置的标记字母)
    12、(2022·重庆卷·T12)如图为某小组探究两滑块碰撞前后的动量变化规律所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带刻度尺的气垫导轨右支点固定,左支点高度可调,装置上方固定一具有计时功能的摄像机。
    (1)要测量滑块的动量,除了前述实验器材外,还必需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
    (2)为减小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开动气泵后,调节气垫导轨的左支点,使轻推后的滑块能在气垫导轨上近似做___________运动。
    (3)测得滑块B的质量为,两滑块碰撞前后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如图所示,其中①为滑块B碰前的图线。取滑块A碰前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图中数据可得滑块B碰前的动量为___________(保留2位有效数字),滑块A碰后的图线为___________(选填“②”“③”“④”)。
    13、(2022·北京卷·T16)某同学利用自由落体运动测量重力加速度,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的交流电源上。使重锤自由下落,打点计时器在随重锤下落的纸带上打下一系列点迹。挑出点迹清晰的一条纸带,依次标出计数点1,2,…,8,相邻计数点之间还有1个计时点。分别测出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并求出打点2,3,…,7时对应的重锤的速度。在坐标纸上建立坐标系,根据重锤下落的速度作出图线并求重力加速度。
    (1)图2为纸带的一部分,打点3时,重锤下落的速度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除点3外,其余各点速度对应的坐标点已在图3坐标系中标出,请在图中标出速度对应的坐标点,并作出图线。
    (3)根据图3,实验测得的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___(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4)某同学居家学习期间,注意到一水龙头距地面较高,而且发现通过调节水龙头阀门可实现水滴逐滴下落,并能控制相邻水滴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还能听到水滴落地时发出的清脆声音。于是他计划利用手机的秒表计时功能和刻度尺测量重力加速度。为准确测量,请写出需要测量的物理量及对应的测量方法。
    16.(10分)
    14、(2022·海南卷·T14)(1)在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则:
    ①a、b分别是:( )
    A. 单缝和双缝 B. 双缝和单缝 C. 单缝和单缝 D. 双缝和双缝
    ②如果双缝间距是d,双缝到毛玻璃的距离是L,第一条亮纹到第六条亮纹间距是x,则光的波长是 (用x、d、L表示)
    (2)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规律,击打弹片时,A做平抛运动,B做自由落体。经过多次实验发现两个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A的抛出点做为坐标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设从,从,从的时间分别是、、,则这三个时间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15、(2022·江苏卷·T11)小明利用手机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实验场景如图1所示,他将一根木条平放在楼梯台阶边缘,小球放置在木条上,打开手机的“声学秒表”软件,用钢尺水平击打木条使其转开后、小球下落撞击地面,手机接收到钢尺的击打声开始计时,接收到小球落地的撞击声停止计时,记录下击打声与撞击声的时间间隔t,多次测量不同台阶距离地面的高度h及对应的时间间隔t。
    (1)现有以下材质的小球,实验中应当选用______。
    A.钢球 B.乒乓球 C.橡胶球
    (2)用分度值为的刻度尺测量某级台阶高度h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______。
    (3)作出图线,如图3所示,则可得到重力加速度______。
    (4)在图1中,将手机放在木条与地面间中点附近进行测量,若将手机放在地面A点,设声速为v,考虑击打声的传播时间,则小球下落时间可表示为______(用h、t和v表示)。
    (5)有同学认为,小明在实验中未考虑木条厚度,用图像法计算的重力加速度g必然有偏差。请判断该观点是否正确,简要说明理由______。
    16、(2022·上海卷·T18)在“用单摆测定当地的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
    (1)摆线质量和摆球质量分别为m线和m球,摆线长为l,摆球直径为d,则
    A. m线>>m球,lm球,l>>d;
    C. m线

    相关试卷

    【讲通练透】专题17 光学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讲通练透】专题17 光学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7光学原卷版docx、专题17光学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讲通练透】专题15 近代物理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讲通练透】专题15 近代物理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5近代物理原卷版docx、专题15近代物理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讲通练透】专题11 磁场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讲通练透】专题11 磁场 -2021-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分享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11磁场原卷版docx、专题11磁场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