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讲通练透】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义+练习+测试(全国通用)
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9讲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透)
展开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9讲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透),文件包含第29讲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透学生版docx、第29讲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练透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0页, 欢迎下载使用。
1、有准备的去听,也就是说听课前要先预习,找出不懂的知识、发现问题,带着知识点和问题去听课会有解惑的快乐,也更听得进去,容易掌握;
2、参与交流和互动,不要只是把自己摆在“听”的旁观者,而是“听”的参与者。
3、听要结合写和思考。
4、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出现了那些似懂非懂、不懂的知识,课上或者课后一定要花时间去弄懂。
其次,要学会记忆:
1、要学会整合知识点。把需要学习的信息、掌握的知识分类,做成思维导图或知识点卡片,会让你的大脑、思维条理清醒,方便记忆、温习、掌握。
2、合理用脑。
3、借助高效工具。学习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方法,也是高效整理,促进理解和记忆的方法。最后,要学会总结:
一是要总结考试成绩,通过总结学会正确地看待分数。
1.摸透主干知识 2.能力驾驭高考 3.科技领跑生活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模拟精练+真题演练)
1.(2023·吉林延边·延边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利用气垫导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M,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t,用d表示A点到光电门B处的距离,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度,实验时滑块在A处由静止开始运动。
(1)某次实验测得倾角,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滑块从A处到达B处时m和M组成的系统动能增加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系统的重力势能减少量可表示为___________,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若,则可认为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2)某同学改变A、B间的距离,作出的图像如图所示,并测得,则重力加速度_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023·云南昆明·统考二模)某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弹簧弹性势能表达式为,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弹簧的形变量。为验证该表达式,该同学用一劲度系数为的轻弹簧,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主要操作步骤如下:
(1) 用游标卡尺测出挡光片的宽度d,用天平测出物块a、b(含挡光片)的质量均为m;
(2) 将弹簧左端固定在气垫导轨的左侧,右端与a拴接,把气垫导轨调整至水平,并使气泵正常工作,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将a右侧所处的位置记为O点;
(3)在O点右侧某处固定一光电门,用b将a向左推使a右侧对齐P点(未超出弹簧弹性限度),测出PO之间的距离为x,由静止释放a和b,记下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挡光时间t,则a从P点运动到O点过程中,a和b(含挡光片)组成的系统增加的动能为___________(用d、t、m表示),弹簧减少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___(用、x表示),若在误差范围内,满足则验证了该表达式;
(4)当a物块将弹簧再次压缩到最短时,a的右侧与O点距离为L,则___________。
A. B. C. L=x
3.(2023·甘肃张掖·高台县第一中学校考模拟预测)如图(a),轻质动滑轮下方悬挂物块A,轻质定滑轮下方悬挂物块B,悬挂动滑轮的线竖直且不计重力。某同学利用手机和此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步骤如下:
(1)用天平分别测出物块A、B质量m、M。
(2)用毫米刻度尺测出释放前物块B距离地面的高度h。
(3)打开手机录像功能,然后释放物块B,录下物块B下落过程,通过录像测得物块B的下落时间t;计算得到物块B落地时速度v=___________。若物块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用m、M、h、t、g表示)
(4)改变释放高度h重复上述实验过程。根据实验数据作出h-t2图像如图(b)所示,计算得图线斜率为k。若系统机械能守恒,应满足k=___________;请指出可能造成本实验误差的原因(至少两条)___________。
4.(2023·全国·模拟预测)某同学用图甲的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两小球分别固定在轻杆两端,轻杆可绕固定于杆上三等分点的光滑水平轴在竖直面内转动,转轴正下方有一光电门计时器,小球通过计时器时其球心恰好与光电门等高。已知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现将轻杆拉至如图甲所示的水平位置并由静止释放,当球第一次通过光电门时,计时器显示的遮光时间为。回答下列问题:
(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时如图乙所示,则小球的直径___________cm;
(2)小球经过光电门时速度_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若两小球球心间的距离为,小球的质量是小球质量的倍(),当改变,则得到不同的,作出如图丙所示的图像。只要该图像斜率___________,即可说明此过程中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用已知量和测量量的符号表示)
5.(2023·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校考二模)某兴趣小组用频闪摄影的方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将一钢球从与课桌表面等高处的O点自由释放,在频闪仪拍摄的照片上记录了钢球在下落过程中各个时刻的位置,拍到整个下落过程的频闪照片如图所示。
(1)若已知频闪仪的闪光频率为f,重力加速度为g,再结合图中所给下落高度的符号,为验证从O点到A点过程中钢球的机械能守恒成立,需验证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
(2)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开始时,先释放钢球再打开频闪仪
B.也可以用计算出A点的速度,并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
C.若已知闪光频率f,该实验方案也可以测出当地重力加速度g的数值
(3)结合实际的实验场景,请估算闪光频率f应为___________(g取10)。
A.1Hz B.5Hz C.20Hz D.100Hz
6.(2023·黑龙江哈尔滨·哈九中校考三模)小华同学利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所用器材包括:装有声音传感器的智能手机、铁球、刻度尺、钢尺等。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a.将钢尺伸出水平桌面少许,用刻度尺测出钢尺上表面与地板间的高度差
b.将质量为m的铁球放在钢尺未端,保持静止状态
c.将手机位于桌面上方,运行手机中的声音“振幅”(声音传感器)项目
d.迅速敲击钢尺侧面,铁球自由下落
e.传感器记录声音振幅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1)声音振幅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第一、第二个尖峰的横坐标分别对应敲击钢尺和铁球落地的时刻,则铁球下落的时间间隔________s。
(2)若铁球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应满足等式:________(用m、h、t表示)。
(3)若敲击钢尺侧面时铁球获得一个较小的水平速度,对实验测量结果________(选填“有”或“没有”)影响。
(4)小明同学认为应将手机放在钢尺与地板间的中点附近测量时间。你认为哪位同学的时间测量结果更准确,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____。
(5)若已知铁球质量为100g,,则下落过程中减小的重力势能________J,增加的动能________J(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相对误差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据此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铁球在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7.(2023·河北衡水·校联考二模)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调节木板的倾角,使小车在未悬挂砝码盘时能拖着纸带沿木板向下匀速运动,之后将小车固定在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在动滑轮上悬挂砝码盘和砝码,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并释放小车,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所接电源的频率,释放小车的瞬间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记为“0”,之后的点依此记为“1”、“2”、“3”、……,“0”与“120”两点间的距离记为L,“119”与“121”两点间的距离记为,两滑轮、细绳及纸带的质量均不计,回答下列问题:
(1)打点计时器打记为“120”的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__________.
(2)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小车的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__________成立,则验证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均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3)测得,,,,若此过程机械能守恒,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__________。(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8.(2023·浙江·校联考三模)(1)某研究小组利用DIS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如图1,内置有光电门的重锤通过轻杆与转轴O相连,重锤通过遮光片时可记录遮光时间。实验时,重锤从M点由静止释放,依次记录其通过每个速光片所对应的时间t。用刻度尺测出每个遮光片距最低点N的竖直高度为h,重锤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
①实验前,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其示数如图2,则d=__________mm.
②若以最低点N为零势能面,选用字母m、h、d、t、g表示物理量,则经过某个遮光片时,重锤的重力势能__________,动能__________;对比通过各遮光片处重锤的机械能是否相等,可判断机械能守恒与否。
③为了更直观的处理数据,研究小组绘制了重锤摆下过程中动能、重力势能及机械能随高度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其中重力势能的图线应为______(选填“A”,“B”或“C”);仔细比对数据发现,重锤摆下过程中,重力势能减少量__________动能增加量(选填“大于”或“小于”)。
9.(2021·海南·高考真题)为了验证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包括导轨、气源、光电门、滑块、遮光条、数字毫秒计)进行实验。此外可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天平、游标卡尺、刻度尺。
(1)某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步骤,其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_;
①在导轨上选择两个适当的位置A、B安装光电门Ⅰ、Ⅱ,并连接数字毫秒计;
②用天平测量滑块和遮光条的总质量m;
③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
④通过导轨上的标尺测出A、B之间的距离l;
⑤调整好气垫导轨的倾斜状态;
⑥将滑块从光电门Ⅰ左侧某处,由静止开始释放,从数字毫秒计读出滑块通过光电门Ⅰ、Ⅱ的时间、;
⑦用刻度尺分别测量A、B点到水平桌面的高度、;
⑧改变气垫导轨倾斜程度,重复步骤⑤⑥⑦,完成多次测量。
(2)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d时,游标卡尺的示数如图所示,则___________;某次实验中,测得,则滑块通过光电门Ⅰ的瞬时速度___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
(3)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若___________(用上述必要的实验步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认为滑块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4)写出两点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
10.(2021·浙江·高考真题)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小王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让重物从静止开始下落,打出一条清晰的纸带,其中的一部分如图2所示。O点是打下的第一个点,A、B、C和D为另外4个连续打下的点。
①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对体积和形状相同的重物,实验时选择密度大的理由是___________。
②已知交流电频率为,重物质量为,当地重力加速度,则从O点到C点,重物的重力势能变化量的绝对值___________J、C点的动能___________J(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比较与的大小,出现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A.工作电压偏高 B.存在空气阻力和摩擦力 C.接通电源前释放了纸带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26讲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练透),文件包含第26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练透教师版docx、第26讲动能定理及其应用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8讲 圆周运动(练透),文件包含第18讲圆周运动练透教师版docx、第18讲圆周运动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最新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讲通练透】 第17讲 抛体运动(练透),文件包含第17讲抛体运动练透教师版docx、第17讲抛体运动练透学生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