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德馨珑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德馨珑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A. 牛奶B. 豆浆C. 果粒橙D. 蔗糖水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牛奶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豆浆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果粒橙不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不属于溶液,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蔗糖水具有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溶液,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2. 如图所示,导管内有一段红墨水,试管中盛有适量的冷水,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现分别往试管中加入下列物质,红墨水不会明显移动的是
A. 硝酸铵B. 食盐C. 浓D. 生石灰
【答案】B
【解析】
【分析】溶于水放热的物质常用的有:NaOH固体、浓H2SO4和生石灰等;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硝酸铵等;它们都会由于放热或者吸热从而引起压强的变化,形成内外压强差。
【详解】A、硝酸铵溶于水时吸热,溶液温度降低,锥形瓶内压强降低,红墨水向左移动A不符合题意;
B、食盐放入水中,溶液温度没有明显改变,锥形瓶内压强不发生变化,红墨水不会明显移动。B符合题意;
C、浓硫酸溶于水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锥形瓶内压强变大,红墨水向右移动。C不符合题意;
D、生石灰和水反应时放热,溶液温度升高,锥形瓶内压强变大,红墨水向右移动。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20多万份试卷任你下载,家威杏 MXSJ663 全网最新,性比价最高3. 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包装的保护气
B. 氧气用于潜水、气焊、急救都利用了它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
C. 稀有气体可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是一种污染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食品中充氮气以防腐,正确;
B.氧气用于潜水、急救是利用它能供给呼吸的化学性质,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错误;
C.稀有气体可用于电光源,利用其物理性质,错误;
D.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是污染物,错误。故选A。
4. 只用下列鉴别方法不能把待鉴别的物质区分开的是( )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鉴别物质时,首先对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进行对比分析找出特性,再根据性质的不同,选择适当的试剂,出现不同的现象的才能鉴别。
【详解】A、二氧化碳和氮气都不支持燃烧,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都熄灭,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正确;
C、过氧化氢溶液加入二氧化锰会迅速分解产生氧气,水不能,使用加入二氧化锰观察是否产生气泡的方法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空气不能,插入带火星的木条,能使木条复燃的是氧气,不能的是空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故选A
5. 下列实际应用中,利用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④用稀氨水涂抹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
A. ①②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①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石油产品中的残余硫酸,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②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是盐与酸的反应,不属于中和反应,不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③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熟石灰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④用稀氨水涂抹在蚊子叮咬处(分泌出蚁酸)止痒,稀氨水属于碱,与蚁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和碱的反应,是利用了中和反应原理.
故①③④利用中和反应原理.故选D .
6.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保存方法。固体氢氧化钠具有以下性质:①白色固体;②有腐蚀性;③易吸收水分;④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由此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主要原因是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且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所以固体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以防止其变质,因此相关的性质主要是潮解及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故选D.
7. 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其成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 )
①降低温度 ②升高温度 ③加同种溶质 ④加溶剂 ⑤恒温蒸发溶剂
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①②③D. 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溶解某物质的溶液叫该物质的饱和溶液,反之为不饱和溶液。多数固体溶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增加溶质、减少溶剂、降低温度。故选A。
8. 分类法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单质、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生铁、氢氧化铜、冰水混合物B. 液氧、硫酸钡、粗盐
C. 天然气、纯碱、石油D. 钙片、氧化镁、海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如:空气、自然界的水、溶液等,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
【详解】A、生铁是含碳2%~4.3%的合金,属于混合物、氢氧化铜属于碱、冰水混合物是同种物质,属于纯净物。A不符合题意;
B、液氧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硫酸钡是由金属离子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粗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属于混合物。B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作用成分是甲烷,属于混合物;纯碱是碳酸钠的俗名,纯碱是由金属离子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石油中含有汽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
D、钙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属于混合物;氧化镁是由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海水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等,属于混合物。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择B。
9. 学好化学,必须要熟悉物质的组成与分类。下图和中分别表示不同的两种原子,则下列各图示表示混合物的是 ( )。
A. B. C. D.
【答案】CD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知,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图中物质由同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图中物质由三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图中物质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符合题意。
故选CD。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 纯净物一定只含有1种元素
C. 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
D. 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A、纯净物是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所以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故A说法正确;
B、纯净物可能含有多种元素,如水只含有一种物质是纯净物,但是水含有氢、氧2种元素,故B说法错误;
C、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也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在一起,属于混合物,但是只含有一种元素,故C说法错误;
D、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氧化物,例如KMnO4,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11. 以下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各微粒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①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B. ③④属于同种元素
C. ④是一种阴离子D. ②容易得到电子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选项A正确;
B.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③④的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选项B正确;
C.④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选项C错误;
D.②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大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选项D正确。故选C。
12. 化学反应是在微观粒子间进行的。结合下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 该反应过程中原子数目减少
C. 甲既是氧化物又是化合物D. 乙从液态变为气态化学性质改变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微观反应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甲是一氧化氮,乙是水。
【详解】A、化合反应是由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该反应中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化合反应中多变一的原则,不是化合反应,故A错误;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故B错误;
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为氧元素的化合物,由上分析可知,甲是一氧化氮,含有氧元素和氮元素,故既是化合物也是氧化物,故C正确;
D、由上分析可知,乙是水,从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化学性质不改变,故D错误;
故选C。
13. 下列各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并且一定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A. CuSO4,NaOH,NaClB. NaCl,KCl,KNO3
C. NaOH,NaCl,HClD. MgCl2,AgNO3,NaOH
【答案】C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物质间若两两交换成分生成气体、沉淀或水,则物质不能共存,要注意有颜色的离子的存在.A、虽然CuSO4与NaOH能反应,但硫酸铜是蓝色的溶液,不符合题意,错误; B、NaCl,KCl,KNO3这三种物质混合溶液都是无色的,但不会产生气体、沉淀或水,不发生化学反应,故错误; C、氢氧化钠和盐酸会反应生成水,且混合溶液为无色,正确;D、氯化镁和硝酸银会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不能共存,错误;故选C.
考点: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14. 有三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属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的一种。下列四种试剂中,能将它们通过一次实验鉴别出来的是
A. Na2CO3溶液B. MgCl2溶液C. KNO3溶液D. 酚酞试液
【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溶液和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与氢氧化钙反应产生白色沉淀,与氯化钠溶液不会反应,现象各不相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
B、MgCl2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与稀盐酸、氯化钠溶液均不能反应而无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B错误;
C、硝酸钾溶液与稀盐酸、石灰水和氯化钠溶液均不反应,不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现象,不能鉴别,故C错误;
D、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物质均不变色,石灰水呈碱性,盐酸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故用酚酞无法区分,故错误。故选A。
15. 铁及其化合物用途广泛。部分含铁物质的分类与相应化合价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合理的是
A.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b
B. a在氧气中燃烧可得到e
C. a与稀硫酸发生反应可制得d
D. 高温条件下,用CO还原e可得到a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中铁元素显示+3价,而图示中b为+2价的氧化亚铁,故A错误;
B、a为单质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其中铁元素不显+3价,图示中e点为+3价的氧化铁,故B错误;
C、a为单质铁,铁与稀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亚铁(为+2价的硫酸盐)和氢气,图示中d点为+3价的硫酸盐,即为硫酸铁,故C错误;
D、高温条件下,用CO还原e(为氧化铁)可得到a(铁单质),即一氧化碳高温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D正确。
故选D。
16. 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下列各量。
(1)3个硫酸根离子:______;
(2)4个亚铁离子:______;
(3)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______;
(4)3个二氧化硫分子:______;
(5)3个氮原子:______;
(6)两个氧分子:______。
【答案】16.
17. 4Fe2+ 18.
19. 3SO2 20. 3N
21. 2O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
【小问2详解】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4Fe2+;
【小问3详解】
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可表示为:
【小问4详解】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二氧化硫分子为3SO2;
【小问5详解】
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氮原子为3N;
【小问6详解】
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氧分子为2O2。
17. 下面是实验室制备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是______。
(2)请从上述装置中选出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一组发生和收集装置:______(填字母)。
(3)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_。
(4)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______(填仪器下面的字母)收集,氧气也可用F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
(5)实验室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AD ##AF## BD ##BF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4) ①. D ②. 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5)CaCO3+2HCl=CaCl2+H2O+CO2↑
【解析】
【小问1详解】
A装置中长颈漏斗必须伸入液面以下的原因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小问2详解】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反应物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属于固、液混合不加热型,发生装置选择A或B;生成的氧气密度比空气的大且难溶于水,可以选择D或F;所以发生和收集装置为AD 或AF或 BD 或BF;
【小问3详解】
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检验其收集满的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氧气集满;
【小问4详解】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可选用D收集,氧气也可用F装置收集的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小问5详解】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18.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
(1)电源A端为______极,C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可以用______检验;B端为______极,D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C、D中两种气体的体积比是______。
(2)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根据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______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1) ①. 正 ②. 氧气##O2 ③. 带火星的木条
④. 正 ⑤. 氢气##H2 ⑥. 1:2
(2)
(3)氢、氧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是正氧负氢,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是2:1,如图,C试管内的气体较少故是氧气,则D中是氢气,A是正极,B是负极,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
【小问2详解】
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
【小问3详解】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反应前的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19. 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30℃时,KNO3和NaCl中溶解度较大的是___________。
(2)20℃时,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__________。
(3)为了使NaCl溶液中的溶质全部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结晶。
【答案】 ①. KNO3(或硝酸钾) ②. 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③. 蒸发
【解析】
【详解】(1)由图可知,3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故KNO3和NaCl中溶解度较大的是:硝酸钾。
(2)20℃时,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方法之一是: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因为必须变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不能采用降温的方法。
(3)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是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为了使NaCl溶液中的溶质全部析出,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20. 如图是在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的过程中,利用数字化传感器得到的溶液pH变化情况。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当溶液呈中性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______mL。
(3)图中b点所示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
【答案】(1)NaOH+HCl=NaCl+H2O
(2)10 (3)NaOH、NaCl##NaCl、NaOH
【解析】
【小问1详解】
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小问2详解】
由图示,当溶液呈中性时,pH=7,此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10mL;
【小问3详解】
b点时,溶液显碱性,氢氧化钠过量,含有的溶质是NaOH和NaCl。
21. 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如:C+O2CO2,反应前后C和O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下列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S + O2SO2
B. C + 2CuO2Cu + CO2↑
C. 2KMnO4K2MnO4 + MnO2 + O2↑
D. CuSO4 + 2NaOH=Cu(OH)2↓ + Na2SO4
【答案】D
【解析】
【详解】A、在该反应中,硫由0价转化为+4价,氧元素由0价转化为-2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B、在该反应中,碳由0价转化为+4价,铜元素由+2价转化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C、在该反应中,锰元素由+7价转化为+6价和+4价,氧元素由-2价转化为0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不符合题意;
D、在该反应中,化学反应前后,铜元素都是+2价,硫元素都是+6价,氧元素都是-2价,钠元素都是+1价,氢元素都是+1价,无元素化合价的改变,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2. 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下表,下列关于此反应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若W为水,则X或Y必定为酸或碱
B. 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则该反应一定为置换反应
C. m的数值为32
D. 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X的质量减少了10g﹣2g=8g,故X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g;同理可以确定Z是生成物,生成的Z的质量为30g﹣8g=22g;W是生成物,生成的W的质量为25g﹣7g=18g;由质量守恒定律,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该反应的反应物为X和Y,生成物是Z和W。
【详解】A、若W为水,则X或Y不一定为酸或碱,如甲烷等有机物燃烧也能生成水,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X为化合物,Y为单质,无法确定Z和W的类别,该反应不一定为置换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C、Y应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Y的质量为22g+18g﹣8g=32g,故m的数值为32g+3g=35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X与Y的质量比为8g:32g=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待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二氧化碳和氮气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情况
C
过氧化氢溶液和水
加二氧化锰,观察有无气泡产生
D
氧气和空气
分别向其中伸入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烧情况
物 质
X
Y
Z
W
反应前的质量/g
10
m
8
7
反应后的质量/g
2
3
30
2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德馨珑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德馨珑湖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共2页。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2024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化学试题附参考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