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定稿)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422303/0-170922940406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定稿)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422303/0-1709229404088/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3.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案(定稿)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422303/0-1709229404098/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一册全部教案及课件(定稿)
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合作探究,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课题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单元
3
学科
科学
年级
4
教材分析
岩石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本课引导学生重点观察花岗岩、砂岩、大理岩三种岩石,从肉眼的初步观察到使用工具的细致观察,让学生不但知道三种岩石各自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学会观察岩石的视角与方法。学生主要借助比较的方法认识三种岩石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光滑、粗糙程度、光泽、硬度、岩石成分的颗粒大小、成分是否单一等特征,同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观察事物,知道比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科学的方法。
学情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理解了研究岩石和土壤的重要意义。对于岩石的研究有了一定的兴趣。“花岗岩、砂岩、大理岩”这三种岩石在生活中是十分常见,区分这三种岩石对于学生来说十分轻松,但在生活对岩石无意识的观察难以形成系统性的特征认识。
四年级的学生对观察物体已掌握了一些方法,可作为本节课观察岩石的基础, 但对岩石观察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这些方法是学生比较陌生的,但这正是本节课学生要学习和掌握的,是本节课的重点。在学习中,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几种常见岩石的特性,进一步提高科学探究能力,更重要的是学会用科学家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岩石。
学习
目标
1、科学概念目标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等常见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
2、科学探究目标
(1)会借助参照物,采用比较的方法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
(2)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
(3)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3、科学态度目标
(1)积极参加观察岩石特征的探究活动,保持对岩石的研究兴趣。
(2)认识到认真细致地观察、比较、描述和记录是十分重要的。
重点
会使用感官和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并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
难点
学习并初步掌握用科学方法观察岩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岩石和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下面的物体哪些是岩石,哪些不是岩石?说说你的判断理由。
明确:
岩石是天然形成的,不是人工制作的,像砖瓦、陶瓷、玻璃、水泥块等人工制作的就不是岩石。
岩石的种类繁多,它们的性质也多种多样。让我们了解一下几种常见的岩石有什么特征。
判断,解释
通过提问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探索:岩石特征
(一)发放岩石标本
(二)初步观察
肉眼观察岩石标本有哪些特征?
明确:
肉眼观察岩石特征记录表
(三)更细致观察
科学家在野外观察岩石时还采用了一些更为细致的观察方法,对认识岩石的特征很重要。
我们也像科学家那样更细致地再次观察三种岩石标本,还会发现哪些特征。
1、如图所示,纹理、分层、斑点、小孔是一些岩石的特点。
仔细观察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纹理、分层,是否有斑点、小孔。
岩石纹理等特征观察记录
2、教材中展示的三块岩石都是由什么组成的?有什么特点?
明确:
它们都是由颗粒组成,颗粒的特点分别是细密、粗疏、粗大。
用放大镜观察三种岩石标本:
①它们是由颗粒组成的吗?
②颗粒大小一样吗?
③由一种物质还是多种物质组成的吗?
岩石颗粒特征观察记录
岩石是由一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3、摸一摸
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的还是光滑的?
岩石光滑特征观察记录
4、照一照
用手电筒分别照射铝箔包装纸、地板、黑板和窗户上的玻璃,再照射每块岩石,看看它们的光泽和谁类似。
【实验材料】
手电筒、铝箔包装纸、地板、黑板和窗户上的玻璃
观察结果:三种岩石都具有光泽
花岗岩:与地板类似
砂岩:与黑板类似
大理岩:与玻璃类似
5、刻一刻
【知识卡片】矿物的硬度
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
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
画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三种岩石标本,结果会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
【注意】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实验证明:岩石是有硬度的。
(三)汇总交流
二、研讨
1、交流我们的观察结果,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各有哪些特征?
花岗岩:花斑状,有黑、白、肉红等颜色或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颗粒较粗,粗糙,很坚硬。
大理岩:纯白色、黑色等,常有美丽的条纹,颗粒较粗,比较粗糙,晶莹润泽,紧密,较软。
砂岩:有红、土黄、灰等多种颜色,看起来像许多粗细差不多的沙子黏合在一起,粗糙,硬。
2、我们如何去观察、描述一种未知的岩石?
明确:
我们可以用眼睛观察,也可以借助工具观察,可以用看、摸、照、刻画等方法观察,可以从颜色、软硬、光滑、光泽、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等等方面对岩石进行描述。
三、合作探究
石灰岩、大理石遇上稀盐酸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明确:
石灰岩、大理石遇上稀盐酸会冒泡。
四、课堂练习
1、连线题:将岩石及其特点连线
花岗岩 青灰色,遇盐酸冒泡
石灰岩 花斑状,很坚硬
砾岩 有美丽条纹,遇盐酸冒泡
大理岩 混凝土状,粗糙,硬
2、某同学找到一块含有古代鱼化石的岩石,可能是(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石
五、作业布置
分别用小钢锉在岩石的一角锉出粉末,让粉末散落在白纸(接颜色深的粉末)或黑纸上(接颜色浅的粉末),观察岩石的内部物质是否一样。
肉眼观察
借助图例细致观察
借助图例细致观察
摸岩石
用手电筒照
用小刀刻
汇总,交流
讨论
合作探究
独立完成
初步观察三种岩石的颜色、形状
多角度细致观察三种岩石特点
通过研讨掌握三种常见岩石的特点,以及观察、描述岩石的方法。
拓宽知识面,提高探究兴趣。
完成达标测评
为下节学习做准备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用感官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观察,会使用简单工具对花岗岩、砂岩、大理岩的特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会用科学词汇描述、记录岩石的特征,认识到科学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然。
总结课堂
板书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围绕“突出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出发,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科学的过程,关注在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科学概念”的教学理念。本课的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在遇到各种不同的岩石时,学会如何观察,如何从已有的经验出发,用科学的方法有序观察。学会关注岩石的本质特征,能够从观察中获得信息,将信息根据需要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行准确的描述。能像科学家一样经历一个科学的观察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既能获得观察岩石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又能自我构建“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的科学概念。对四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课要观察、记录、描述三种岩石,并根据岩石的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是有极大难度的。如果在观察前没做有效指导,学生在观察时就会没有目的没有头绪,最终探究不出什么结果。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我认为要在学生观察方法、观察内容方面做精心的指导。所以我适当修改了实验表格,降低了难度,化解了观察的具体项目,主体采用了打钩的方式,整合了岩石颜色和颗粒颜色,突出颗粒研究。《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这一课在教学上很难有新意,但我觉得每篇课文都有它的突破口,只要找准这样的突破口,就能把学生研究岩石的活动凸现出来。通过试教,我觉得这一课要抓好探究过程中的交流环节,依次呈现学生的思维观察过程,展现学生的思维火花。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7.比较不同的土壤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探索,研讨,合作探究,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6.观察土壤教学设计,共6页。
这是一份教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5.岩石、沙和黏土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我们在哪里能找到岩石,岩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