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
七年级(上)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时)复习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七年级(上)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时)复习教案,共4页。
复习教案课题: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第一课时) 备课教师: 授课年级: 七年级复习内容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活动1、活动2。 主要内容包括信息、信息技术、信息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简介、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及信息道德与安全规范等方面的学习内容。复习要点 1.掌握信息、信息技术的初步知识。 2.进一步认识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复习目标了解信息的概念,信息媒体的分类,信息的一般特征。进一步总结对信息的理解,对信息特征的认识。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信息技术对人类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进一步巩固应注意遵循哪些信息道德规范。复习重点了解信息的相关概念;了解信息媒体的概念;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了解信息技术及其应用;理解信息技术对信息处理的重要性。复习难点了解信息的分类;理解信息和信息特征的关系;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关系;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信息技术的应用。复习方法要点回顾法、讲解法。复习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要点回顾一、回顾本单元所学知识要点:我们在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中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内容?活动1 认识信息。包括信息、信息媒体、信息的主要特征。活动2 认识信息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简介、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信息道德与安全。学生根据老师提问,积极思考并梳理本章所学知识要点。通过回顾第一章,重温活动1、活动2所学内容,激发学生复习第一章知识内容的兴趣。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具体复习内容二、具体复习内容(一)信息的相关概念:1.信息的概念:信息只是客观事物的一种属性,是运动变化的客观事物所蕴含的内容。2.人们感受到的各种各样信息,按照参与获取信息的的人来划分,可分为参与前的信息和参与后的信息。(二)信息媒体的概念及分类:1.感觉媒体。2.表示媒体。3.表现媒体。4.存储媒体。5.传输媒体。(三). 信息的主要特征: 1. 普遍性与客观性。2.依赖性:3.传递性。 4.共享性。 5.时效性。 6.真伪性。 (四).信息技术简介: 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的获取、加工、存储、管理、发布、交流等的处理技术。1.获取信息2.加工信息3.存储信息4.交流信息(五)现代信息技术现代信息技术是指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的感测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的综合技术。1.感测技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的相关概念。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媒体的概念及分类。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的主要特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技术简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理解信息概念的能力。通过复习,培养学生进行信息媒体分类的能力。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理解信息的主要特征的能力。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简介。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具体复习内容 控制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六)信息技术的应用。1.医学应用。2.农业应用。3.军事应用。4.教育应用。(七)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特点:1.更友好的交互方式。2.更强大的信息网络。3.更多样的信息处理终端。(八)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1.电子垃圾。2.威胁个人隐私。3.冲击社会传统。(九)信息道德与安全防范。1.信息道德是指从事信息活动时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它在信息化浪潮中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2.信息道德体现了对自身权益的保障与制约。3.中学生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复习信息道德与安全防范。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的负面影响。通过复习,让学生理解信息道德与安全防范。巩固练习信息媒体分为哪五类?2.解释感觉媒体、表示媒体、表现媒体、存储媒体、传输媒体的含义。3.信息有哪些主要特征?4.什么是现代信息技术?5.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6.信息技术有哪些负面影响?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小结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谈谈你的体会。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对本活动内容进行回顾、归纳、总结。巩固学生对活动1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业设计整理本章的学习要点,认真进行复习。学生进行认真复习。通过操作,巩固学生对第一章所学知识方法的掌握情况。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