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解析版)
展开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小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 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维持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B.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的民族和土是分不开的。土既是生存的资本,同时又是一种束缚。
C. 从现在的情形来说,远东这片大陆上的人都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
D. 文中用白头偕老的老夫妻来比喻可贵的泥土,新颖、独特。
2. 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B. 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C. 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D. 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3. 下列对材料二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B. 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建议。
C. 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 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4. 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的原因以及怎样才能“守护乡村留住根”。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哪!”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⑤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句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⑦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儿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⑧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⑨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⑩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儿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儿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⑪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⑫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6. 对本文“合欢树”之“合欢”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合欢”表现了母子交织着痛苦的欢乐生活。
B. “合欢”表达了母与子共同反抗命运的情怀。
C. “合欢”蕴含着母子两个生命的相融与互爱。
D. “合欢”是母子二人悲苦生活和命运反衬。
7.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B. 文中几次写到“我”想去看合欢树,又终于未能成行,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绪正是对母亲复杂的思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C. 文中“悲伤也成享受”一句,是说有时候,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D.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隽永的真情蕴涵于平朴自然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8. 结合上下文意,分别解释第②③段两个“希望”的含义。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
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9. 分析第⑦⑨⑫段划线句写“树影儿”和“孩子”的意图。(分析出三条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考序
【清】姚鼐
六艺者,小学之事,然不可尽之于小学也。夫九数①之精,至于推步天运,不差于毫末,此术家之至学,小子所必不能也。夫六书之微②,其训诂足以辨别传说之是非,其形音上探古圣初制文字之始,下贯后世迁移转变之得失,此博闻君子好学深思者之所用心,小子所不能逮也。至于礼乐,则固圣贤述作之所慎言,尤不得以小学言矣。然而谓之小学者,制作讲明者,君子之事,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所能受也。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夫小学者,固亦若是而已。
秀水朱锡鬯,尝作《经义考》,载说经之书既备,而不及小学。今南康谢蕴山方伯,以为小学实经义之一端,为论经始笔之事。且礼、乐则言之大广,射御今士所不习,九数则诚术家专门之所为。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去,非专门之事也。前世好古之儒,固多究心于斯;至于今日,其书既众,或因旧闻而增深,或由创得而遇古,皆不可泯也。因辑汉以来言文字训诂形音之书,至于今日英才博学所撰,举载于编,凡若干卷,名之曰《小学考》,以补朱氏之所未备。其言笔势八法者,乃弃不录,以其无关于经学也。
《考》成,以其书示某。某诚嘉方伯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又以为能尽大人君子之心,乃能授其教于小子。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国家礼乐之修,其亦有望也与!
嘉庆三年八月,桐城姚某序。
(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节)
【注】①九数:古算法名。②微:深奥,微妙。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B.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C.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D.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才能和技艺,与《师说》中的“六艺”含义相同。
B. 博学,指学识广博的人,与《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博学”含义不相同。
C. 凡,总共、一共的意思,与《琵琶行并序》中“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字的含义相同。
D. 嘉庆,清朝年号,在乾隆和道光之间,这种纪年法与《赤壁赋》中“壬戌”的纪年法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鼐列举九数、六书和礼乐的特点,说明“六艺”虽然是关于小学的事,但小学不能完全将之涵盖,为后文评价《小学考》作铺垫。
B. 《经义考》涉及经学的书籍已经很完备了,但并没有涉及“小学”,在作者看来,《小学考》对此作了大量补充,其学术价值大于前者。
C. 前代好古的文人对书文多有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虽然它们不尽相同,但都应被留传下来,这是《小学考》成书的有利条件。
D. 《小学考》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收录了汉代以来文字、声韵、训话等方面的书籍,其中笔势八法无关于经学,所以未被收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去,非专门之事也。
②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国家礼乐之修,其亦有望也与!
14. 韩愈的《师说》和本文都论及“小学”,试简要概括两者对此的不同态度。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悲 秋①
杜 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
[注] 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
C.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
D. 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16. 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悲情?请简要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高》中,杜甫看到峡江秋景,百感交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感慨。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伪勤奋”,是一种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不惜熬夜学习,甚至花更多的时间,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他们的愿望和行动可嘉,但因为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付出与成绩回报往往不匹配。比如他们虽然延长了学习时间,在形式上表现为很用功,但并没能实现高效学习,对所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抄写、背诵、默写等机械的、重复性学习的层面,对需要理解的内容依然 ,或不懂得深入思考,拓展思路,不会 。
生活中“伪勤奋”的孩子 ,他们在学习上时间没少用,貌似很勤奋,但是效果不佳。上课不听讲,人在教室心跑天外;不愿动脑,作业多图省事,靠抄袭或百度;连轴转上辅导班,但都是被父母“挟持”去的,自己无兴趣,出工不出力。其实,学习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比谁更用心,要勤求真学问,苦练真本领。而“伪勤奋”是 ,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知半解 举一反三 比比皆是 掩耳盗铃B. 不求甚解 举一反三 俯拾皆是 掩耳盗铃
C. 一知半解 融会贯通 比比皆是 弄巧成拙D. 不求甚解 融会贯通 俯拾皆是 弄巧成拙
19. 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
B. 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
C. 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
D. 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
20. 请根据材料内容,用一句话为“伪勤奋”下定义,不超过40字。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时代,劳动形态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① ,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② 。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
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劳动教育的导向有所觉察。劳动是手段,③ 。准确地说,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如果把握不住这个核心,学生参加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受到正向的心性教育。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2. 请依据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我们知道你生于平凡,也明白你心有不甘;我们看到你徘徊踯躅,也欣赏你迈开脚步;我们明白你犹豫不决,也理解你做出抉择;我们目睹你只有单枪匹马,也见证你汇成千军万马。每一次何去何从的困惑,都可能通向一场毅然决然的醒悟。即使不知道答案,即使不清楚前路,仍可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去迎接、去探索。无论游刃有余还是头破血流,每一次闪展腾挪都是一次饱含希望的奋起,仿佛每一团在冬夜升起的篝火,都在为迎接春日而燃烧。(节选自《南方周末》2024年新年贺词)
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平凡的你我,保持向前、向上、向善,勇于变革又脚踏实地、满怀热情又心怀敬畏,生活的曼妙美好一定会穿越时间的河流盈于眼前、达于脚下。站在新年的节点,向前是浩瀚未来,回头是过往历史,但没有什么比此刻更加珍贵,因为这会是你下一次回首的起点。愿你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从容不迫地开启下一年。(节选自《中国财经报》2024年新年贺词)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安康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高一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小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土”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的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的是“土地”。“土地”这位最近于人性的神,老夫老妻白首偕老的一对,管着乡间一切的闲事。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
农业和游牧或工业不同,它是直接取资于土地的。游牧的人可以逐水草而居,飘忽无定。做工业的人可以择地而居,迁移无碍;而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像是半身插入了土里,土气是因为不流动而发生的。
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他摇了摇头,不但语言上看不出什么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他接着说:“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的下去,不太有变动。”——这结论自然应当加以条件的,但是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我们很可以相信,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大旱大水,连年兵乱,可以使一部分农民抛井离乡;即使像抗战这样大事件所引起基层人口的流动,我相信还是微乎其微的。
(节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乡土本色”,有删改)
材料二:
近十五年来,中国传统村落锐减近92万个,并正以每天1.6个的速度持续递减。12月10日发布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列出传统村落保护的五大挑战,包括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过度商业开发、“空心村”现象等。
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然而现实中,为了保护古村落,却往往不得不与时间赛跑。有的村子年久失修;有的村民翻新住房,拆掉祖屋抹去壁画;有的全村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儿童;有的地方把古村落当“摇钱树”,随意搭建破坏古貌……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所感叹的那样:“每座古村落都是一部厚重的书,不能没等我们去认真翻阅,就让这些古村落在城镇化的大潮中消失不见。”
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在《乡土中国》中,费孝通写道:“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在这里,“乡土”并不是一个贬义的概念,而是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特点的集大成。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
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贵州黎平铜关侗寨被称为“时光边缘的古村落”,当地侗族人居住的干栏式民居有着700多年历史。然而,在纳入国家保护试点后,有的村民却因木房子容易起火,不愿再建民族特色的木居。这启示我们,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城里人”和“村里人”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城镇化的目标所在。对许多一辈子种田劳作的村民来说,村子就是他们的家;对拥挤在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而言,乡村又何尝不是精神的归宿?村落不可能也不应该一成不变,只是,这样的变化不应是衰败,而应是成长。唯其如此,才能守护好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摘编自盛玉雷《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
1. 下列关于材料一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都维持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B. 从某个角度看,我们的民族和土是分不开的。土既是生存的资本,同时又是一种束缚。
C. 从现在的情形来说,远东这片大陆上的人都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
D. 文中用白头偕老的老夫妻来比喻可贵的泥土,新颖、独特。
2. 下列关于材料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想要解决“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问题,就要在保护村落的同时推进城镇化。
B. 只要村落不断变化成长,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守护我们的乡愁,留住我们的根。
C. 生活在城市,会经常遐想乡村的恬淡意境,其重要原因是多数人的根在乡村。
D. 保护古村落,不是要关注实体建筑,而是要关注村民生活,使其成为受益者。
3. 下列对材料二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中华千百年来农业社会发展的特点。
B. 文章从现实中古村落锐减现象写起,提出聚焦村民生活质量保护古村落的建议。
C. 铜关侗寨的事例从反面印证了保护古村落见物更要见人,保护的基础才更坚实。
D. 围绕“守护好村落,才能守护好乡愁留住根”的论点,作者分析了原因及做法。
4. 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思路。
5.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守护好乡愁才能留住根”原因以及怎样才能“守护乡村留住根”。
【答案】1. B 2. C
3. A 4. 第一段从土气入手,借用美国朋友的话,论述了‘土’对于中原民族的重要性。第二段通过奶妈和波兰民族的风俗两个示例,进一步突出“土”在文化中的重大作用。第三段通过农业和牧业、工业的比较,论述了“土气”产生的根本缘由是不流动性。第四段从语言入手,解读了中国乡土社会“基层人口流动”微乎其微的特征。
5. 原因:①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②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
方法:保护村落、振兴乡村。①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②让村民成为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让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也都维持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传统”错。由原文“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可知,原文只是说“据说”。
C.“都是”绝对化。由原文“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村生活的了”可知,原文是“最大多数的人”。
D.“文中用白头偕老的老夫妻来比喻可贵的泥土”错。“白头偕老的老夫妻”是“土地”的具体形象,“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A.“保护村落同时推进城镇化”错,根据第三段结尾部分内容可知,应“保护村落,振兴乡村”。
B.“只要……就”关系错误,原文为“唯其如此,才能”。
D.“不是……而是”关系错,原文为“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论证进行分析能力。
A.第三段通过引用《汉书》中的名言,点明了村落对于中华文明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故选A。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行文思路的能力。
第一段,结合首句“我们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可知,作者表明了对“乡下人土气”这一“土”字的赞赏态度。接下来,作者从土气入手,借用美国朋友的话和“史禄国先生所述”进行举例论证,论述了‘土’对于中原民族的重要性。
第二段,结合“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和“我在《一曲难忘》的电影里看到了东欧农业国家的波兰也有着类似的风俗,使我更领略了“土”在我们这种文化里所占和所应当占的地位了”可知,文章通过奶妈和波兰民族的风俗两个示例,进一步突出“土”在文化中的重大作用。
第三段,将农业和牧业、工业进行了比较,论述了“土气”产生的根本缘由是不流动性。
最后,结合“我遇见过一位在张北一带研究语言的朋友。我问他说在这一带的语言中有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可知,作者从语言入手,解读了中国乡土社会“基层人口流动”微乎其微的特征。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原因:①由原文“有人说,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即使人在城市,也经常会遐想‘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恬淡意境”可知,中国人往上数三代,多数来自农村,来自泥土。“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②由原文“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从《汉书》所言‘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的自然萌生,到社会学家林耀华在《金翼》里所言‘别忘了把种子埋进土里’的朴素信仰,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可知,对于发源于农耕文化的中华文明,村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村落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物质基础、文化属性。
方法:由原文“即使是今天,城镇化成为通往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当高楼大厦伸向天际之时,也离不开从历史文脉中吸纳地气。因而,保护村落、振兴乡村,就成了追索‘从哪里来’的方式,也成为标记‘向何处去’的注脚”可知,“守护乡村留①住根”应保护村落、振兴乡村。①由原文“城乡关系、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构,需要顺势而为、水到渠成。这就意味着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可知,保护古村落,不仅要关注建筑风貌上的岁月留痕,更要聚焦村庄中人们的生活质量。②由原文“保护要见物,更要见人。村民固然是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只有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对村落的保护才有更坚实的基础”可知,让村民成为村落保护的第一责任人,但同时也要让他们成为村落保护的受益者。让传统村落更加宜居,人们在这里生活质量更好。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合欢树
史铁生
①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作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对着墙打乒乓球,把她气得够呛。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②二十岁,我的两条腿残废了。除去给人家画彩蛋,我想我还应该再干点别的事,先后改变了几次主意,最后想学写作。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医院已明确表示,我的病目前没法治。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了很多钱。她倒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是洗、敷、熏、灸。“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我说。我一心只想着写小说,仿佛那东西能把残疾人救出困境。“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她说,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最后一回,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实在太悬了,对于瘫痪病人,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直留神哪!”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③后来她发现我在写小说。她跟我说:“那就好好写吧。”我听出来,她对治好我的腿也终于绝望。“我年轻的时候也最喜欢文学,”她说,“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她说,“你小时候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吗?”她提醒我说。我们俩都尽力把我的腿忘掉。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④三十岁时,我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了,母亲却已不在人世。过了几年,我的另一篇小说又侥幸获奖,母亲已离开我整整七年了。
⑤获奖之后,登门采访的记者就多。大家都好心好意,认为我不容易。但是我只准备了一句套话,说来说去就觉得心烦。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儿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⑥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⑦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子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个小院子,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儿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两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⑧我没料到那棵树还活着。那年,母亲到劳动局去给我找工作,回来时在路边挖了一棵刚出土的“含羞草”,以为是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母亲从来喜欢那些东西,但当时心思全在别处。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还不舍得扔掉,依然让它长在瓦盆里。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而且茂盛了。母亲高兴了很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常去侍弄它,不敢再大意。又过一年,她把合欢树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有时念叨,不知道这种树几年才开花。再过一年,我们搬了家,悲痛弄得我们都把那棵小树忘记了。
⑨与其在街上瞎逛,我想,不如就去看看那棵树吧。我也想再看看母亲住过的那间房。我老记着,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是那棵合欢树的影子吗?小院儿里只有那棵树。
⑩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是那么欢迎我,东屋倒茶,西屋点烟,送到我跟前。大伙儿都不知道我获奖的事,也许知道,但不觉得那很重要;还是都问我的腿,问我是否有了正式工作。这回,想摇车进小院儿真是不能了。家家门前的小厨房都扩大,过道窄到一个人推自行车进出也要侧身。我问起那棵合欢树,大伙儿说,年年都开花,长到房高了。这么说,我再看不见它了。我要是求人背我去看,倒也不是不行。我挺后悔前两年没有自己摇车进去看看。
⑪我摇着车在街上慢慢走,不想急着回家。人有时候只想独自静静地呆一会儿。悲伤也成享受。
⑫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棵树。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6. 对本文“合欢树”之“合欢”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合欢”表现了母子交织着痛苦的欢乐生活。
B. “合欢”表达了母与子共同反抗命运的情怀。
C. “合欢”蕴含着母子两个生命的相融与互爱。
D. “合欢”是母子二人悲苦生活和命运的反衬。
7.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十岁、二十岁、三十岁来组织材料,突出母亲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可谓独具匠心。
B. 文中几次写到“我”想去看合欢树,又终于未能成行,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矛盾情绪正是对母亲复杂的思念情愫的一种流露。
C. 文中“悲伤也成享受”一句,是说有时候,人在独自静静地怀念逝去的亲人时,即使悲伤,也会有某种温馨的感觉。
D. 文章的语言淡雅、朴素。作者内心的感情不像洪水喷涌,而如涓涓细流,隽永的真情蕴涵于平朴自然的语言中,感人至深。
8. 结合上下文意,分别解释第②③段两个“希望”的含义。
①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虔诚地抱着希望。
②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像过去给我找大夫、打听偏方那样抱了希望。
9. 分析第⑦⑨⑫段划线句写“树影儿”和“孩子”的意图。(分析出三条即可)。
【答案】6. D 7. A
8. ①“希望”:指治好“我”的病。②“希望”:指“我”能通过写文章走出人生的困境,找到未来的出路。
9. ①树影是母爱的化身,小孩正承受着这份爱,这给“我”一种物是人非、人何以堪的悲哀,让自己想起过去(联想)与母亲的生活,在痛苦中却欢乐的生活,更增添了对母亲的思念;②树影是爱的化身,小孩在承受着这份爱,却不知不觉,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在受着深恩、都生活在爱中,却没有意识到感觉到;③树影是爱的象征,而这个小孩是幸福的健全的,并且不会丧母又瘫痪,这样就反衬了自己和母亲一起的生活;④树影儿是母爱的化身,小孩在承受母爱,既是“我”的母亲生命的延续、母爱在延续,也有此推及天下的母亲、天下的母爱,我的母亲、母爱不朽,天下的母亲、不爱也绵亘永恒;⑤借孩子看树影,含蓄地表达对种树之人的怀想,对种树之人的感恩;⑥“树影”隐喻每个孩子心中都会留下成长的印记,也像我一样会回忆回味这种印记和生活;⑦以“孩子看树影”引出对“合欢树”的种种叙述,三处重复,形成复沓的效果,意蕴逐层深入升华,言有尽而意无穷。(言之有据成理,分析出三条即可)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
D.“是母子二人悲苦生活和命运的反衬”错。“合欢树”有象征意义,象征着母亲希望“我”的生命如合欢树一般蓬勃发展。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和赏析能力。
A.“作者选取了每个人一生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错,所选取的只是对于他自己来说较为重要的三个转折点。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
第①句中的“希望”,结合前文中“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以及后文中“然而对我的腿,有多少回希望就有多少回失望”可知,其含义是指治好“我”的病。
第②句中的“希望”,是在文章的第三自然段,这一段是说母亲发现“我”在写小说,这时的她对治好“我”的腿已经绝望,所以她希望“我”能通过写文章走出人生的困境,找到未来的出路,找到新的希望。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能力。
文章在⑦⑨⑫段三次写到“树影儿”和“小孩”,形成复沓的艺术效果,意在强调树影与小孩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引出合欢树,升华深化主题。但无论如何分析,都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这篇文章是史铁生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了母亲的伟大与母爱的无私。这颗合欢树是母亲生前种下,在这棵合欢树的身上,寄托着母亲对于生命的期待,对于希望的憧憬,对于未来生活的向往。它不再仅仅是一棵树,而是母亲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度重创之后,依然还能坚强地走下去的心灵支柱。作者写到的这个孩子,是母亲离去的时间里,小院儿里的一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那个孩子无疑是幸运的,在自己母亲与合欢树的双重呵护下健康地成长。“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即使那个孩子长大了,不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但他一定会跑去看他的妈妈,看那棵陪他长大的合欢树。在这里,合欢树远不仅是对母亲的寄托与哀思,更是联系现在与未来的一个纽带,作者的感情在文章的最后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所以这两者的具体意蕴是什么,只要基于文本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考序
【清】姚鼐
六艺者,小学之事,然不可尽之于小学也。夫九数①之精,至于推步天运,不差于毫末,此术家之至学,小子所必不能也。夫六书之微②,其训诂足以辨别传说之是非,其形音上探古圣初制文字之始,下贯后世迁移转变之得失,此博闻君子好学深思者之所用心,小子所不能逮也。至于礼乐,则固圣贤述作之所慎言,尤不得以小学言矣。然而谓之小学者,制作讲明者,君子之事,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所能受也。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夫小学者,固亦若是而已。
秀水朱锡鬯,尝作《经义考》,载说经之书既备,而不及小学。今南康谢蕴山方伯,以为小学实经义之一端,为论经始笔之事。且礼、乐则言之大广,射御今士所不习,九数则诚术家专门之所为。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去,非专门之事也。前世好古之儒,固多究心于斯;至于今日,其书既众,或因旧闻而增深,或由创得而遇古,皆不可泯也。因辑汉以来言文字训诂形音之书,至于今日英才博学所撰,举载于编,凡若干卷,名之曰《小学考》,以补朱氏之所未备。其言笔势八法者,乃弃不录,以其无关于经学也。
《考》成,以其书示某。某诚嘉方伯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又以为能尽大人君子之心,乃能授其教于小子。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国家礼乐之修,其亦有望也与!
嘉庆三年八月,桐城姚某序。
(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节)
【注】①九数:古算法名。②微:深奥,微妙。
10.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B.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C.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D.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才能和技艺,与《师说》中的“六艺”含义相同。
B. 博学,指学识广博的人,与《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博学”含义不相同。
C. 凡,总共、一共的意思,与《琵琶行并序》中“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字的含义相同。
D. 嘉庆,清朝年号,在乾隆和道光之间,这种纪年法与《赤壁赋》中“壬戌”的纪年法不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姚鼐列举九数、六书和礼乐的特点,说明“六艺”虽然是关于小学的事,但小学不能完全将之涵盖,为后文评价《小学考》作铺垫。
B. 《经义考》涉及经学的书籍已经很完备了,但并没有涉及“小学”,在作者看来,《小学考》对此作了大量补充,其学术价值大于前者。
C. 前代好古的文人对书文多有研究,已经积累了很多成果,虽然它们不尽相同,但都应被留传下来,这是《小学考》成书的有利条件。
D. 《小学考》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收录了汉代以来文字、声韵、训话等方面的书籍,其中笔势八法无关于经学,所以未被收录。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去,非专门之事也。
②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国家礼乐之修,其亦有望也与!
14. 韩愈的《师说》和本文都论及“小学”,试简要概括两者对此的不同态度。
【答案】10. C 11. A 12. B
13. ①只有书文本来就是人人都应该明白的,求学的人片刻都不能舍弃,并非只是某些人专门从事的事。
②谢方伯这么用心,将来有一天可以帮助完成国家礼乐典章的修订,大概是很有希望的吧!
14. 韩愈认为,“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在他看来,学习不能局限于小学,老师的职能远不止于传授小学,只传授小学不是真正的学习。
姚鼐认为,“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所能受也”,小学是晚辈后学要在幼少时就该打下的基础。他充分肯定了谢蕴山编辑《小学考》的意义,认为他是在“尽大人君子之心”,也从侧面再次肯定了小学的重要意义。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那些远行万里,穷尽深山大海的人,记载他一生所经历的,艰辛危险劳累辛苦所仅仅获得的,来告诉那些留在家中从不出室的人,使他们可以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学习了解了。
“者”为“……的人”,而“行万里穷山海”都是作“者”的定语,中间不应断开,应在“者”后断开,排除AD;
“纪”的宾语为“其终身之所履”,所以应在“履”后断开,排除B。
故选C。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文言实词的能力。
A.错误。《师说》的“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B.正确。“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中“博学”解释为“广博地学习”;句意:君子不仅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对自己多次反省。
C.正确。“凡六百一十六言”中“言”解释为“字”;句意:总共六百一十六字。
D.正确。“壬戌”采用了天干地支纪年法。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其学术价值大于前者”错误。作者没有比较两者优劣。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固”,本来;“解”,明白;“学者”,求学的人;“去”,舍弃。
(2)“异日”,将来有一天;“修”,修订;“其”,大概。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以及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韩愈在《师说》中写到“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意思是教他读书,学习书中的文句的停顿,并不是我所说的传授道理,解答疑难问题的老师。“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意思是学习了小的却丢了大的。我没有看到他的明达。在他看来,学习不能局限于小学,老师的职能远不止于传授小学,只传授小学不是真正的学习。
本文中,姚鼐写到“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所能受也”,意思是完成后传授给后学晚辈,让他们在幼小年轻时就开始看到听到,那么后学晚辈也就能接受了。姚鼐认为小学是晚辈后学要在幼少时就该打下的基础。“某诚嘉方伯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又以为能尽大人君子之心,乃能授其教于小子”意思是我真心实意赞许他有不排除大家的优点不断寻求并将其编辑起来的美意,又认为能完全地表达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的君子之心,于是能将他的学问教给后学晚辈。姚鼐充分肯定了谢蕴山编辑《小学考》的意义,认为他是在“尽大人君子之心”,也从侧面再次肯定了小学的重要意义。
参考译文:
小学考序
【清】姚鼐
六艺,是有关小学的事,但小学又不能完全涵盖六艺。(其中)九数的精妙,到了推算天象历法和自然运动规律,(推测的结果)丝毫不差。这是精通九数这一技能的人最高的学问,是晚学后辈所不会的。六书的精深奥妙,它的训诂足以辨别对解释经书的书的看法的对错,它的形音向上可以探源到古代圣人造文字的开端之时,向下贯通后代迁移变化的得与失,这些正是见识广博的君子中好学深思的人所用心的地方,是后学晚辈所赶不上的。至于礼乐,那本来就是圣贤著作中之所慎言的,尤其不能以小学来相提并论。然而那些被称作为小学的,著述创作并将其讲明白的,本是君子的事情,完成后传授给后学晚辈,让他们在幼小年轻时就开始看到听到,那么后学晚辈也就能接受了。现在那些远行万里,穷尽深山大海的人,记载他一生所经历的,艰辛危险劳累辛苦所仅仅获得的,来告诉那些留在家中从不出室的人,使他们可以用一天的时间就能全部学习了解了。小学本来也就是像这个意思罢了。
秀水人检讨官朱锡鬯,曾作《经义考》,记载说解释经书的书已经很完备了,但涉及不到小学。现在南康的谢蕴山,也就是谢方伯,他认为小学是经义的一个方面,是探讨经学开始就要关注的事。况且礼、乐说的很大很广,射箭和驾车都是当今读书人所不熟习的,九数则实在是精通技能的所专门研究的事。只有书文本来就是人人都应该明白的,求学的人片刻都不能舍弃,并非只是某些人专门从事的事。前代好古的文人学者爱在书文上用心;到了今天,相关的书籍非常多,有的依据旧的资料加深,有的通过创作而和古人意思相符,虽然其中夹杂有深有浅,作者或许不一定都要相同,但是他们都想自己经历了艰辛危险劳累辛苦,然后教授给晚辈后学轻松获得的方法,那些人和他们的志向,本来都不可以忘记。于是编辑汉代以来谈论文字训诂形音方面的书籍,一直到当今才能出众的人广泛学习所撰写的书籍,全都记载在册,总共若干卷,命名为《小学考》,以此来弥补朱氏(《经义考》)所没有具备的地方。那些谈论书写中的笔势八法的,就放弃不予以记录,因为这些和经学没有关系。
《小学考》完成了,谢蕴山就拿他的书给我看,我真心实意赞许他有不排除大家的优点不断寻求并将其编辑起来的美意,又认为能完全地表达德行高尚、志趣高远的人的君子之心,于是能将他的学问教给后学晚辈。谢方伯这么用心,将来有一天可以帮助完成国家礼乐典章的修订,大概是很有希望的吧!
嘉庆三年八月,桐城姚鼐为其作序。
(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小题。
悲 秋①
杜 甫
凉风动万里,群盗尚纵横。
家远待书日,秋来为客情。
愁窥高鸟过,老逐众人行。
始欲投三峡,何由见两京②。
[注] ①此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当时蜀地发生多处叛乱,杜甫滞留梓州(今四川三台)。②两京:长安和洛阳,诗中代指朝廷。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首句写秋景,点明时令,富有夸张意味,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B. “群盗尚纵横”叙写社会现实,“尚”字表达出作者对动乱的厌烦。
C. 第三句承接第二句来写,家书迟迟不能到达,使作者心中悲情加重。
D. 尾联用反诘的语气结句,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
16. 本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①凉风万里,表达了作者对秋景的悲伤之情;②叛乱未平,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③远待家书,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④秋来为客,高鸟飞过,隐含着自己漂泊的感伤之情;⑤老逐众人,表达出作者年老体衰的喟叹之情;⑥难见两京,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歌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D项,“写作者愁绪无法排解,打算以死报效朝廷”理解错误,诗歌尾联写诗人本来打算离蜀投奔三峡,可遇到叛乱,滞留在梓州,以反诘语气感叹如何才能回到京城呢!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分析。本题要求简要分析诗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悲情。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悲情,可以通过对诗歌具体内容分析得出。比如“凉风动万里”中“凉风”是指秋风,就暗示了作者的悲秋之情。“群盗尚纵横”说明叛乱未平,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家远待书日”是说诗人在远待家书,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秋来为客情”“愁窥高鸟过”,自己作客他乡,看见空中鸟飞过,想起了家乡,表达了自己漂泊不定,思念家乡之情。“老逐众人行”,诗人是在感慨年老体衰,表达出作者年老体衰的喟叹之情;“何由见两京”是说难见两京,也就是难见朝廷,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答题时,结合诗句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比如本题中,“凉风万里”就暗示了作者的悲秋之情。叛乱未平,表达出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担忧之情;远待家书,表达出作者对家人的思念之情。难见两京,表达出作者难以报国的沉痛之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高》中,杜甫看到峡江秋景,百感交集,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自己漂泊异乡、年老多病的无限感慨。
(2)《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
(3)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万里悲秋常作客 ②. 百年多病独登台 ③. 千呼万唤始出来 ④. 犹抱琵琶半遮面 ⑤. 寄蜉蝣于天地 ⑥. 渺沧海之一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作”“遮”“蜉”“蝣”“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伪勤奋”,是一种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不惜熬夜学习,甚至花更多的时间,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他们的愿望和行动可嘉,但因为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付出与成绩回报往往不匹配。比如他们虽然延长了学习时间,在形式上表现为很用功,但并没能实现高效学习,对所学内容仅仅停留在抄写、背诵、默写等机械的、重复性学习的层面,对需要理解的内容依然 ,或不懂得深入思考,拓展思路,不会 。
生活中“伪勤奋”的孩子 ,他们在学习上时间没少用,貌似很勤奋,但是效果不佳。上课不听讲,人在教室心跑天外;不愿动脑,作业多图省事,靠抄袭或百度;连轴转上辅导班,但都是被父母“挟持”去的,自己无兴趣,出工不出力。其实,学习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比谁更用心,要勤求真学问,苦练真本领。而“伪勤奋”是 ,因为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18.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一知半解 举一反三 比比皆是 掩耳盗铃B. 不求甚解 举一反三 俯拾皆是 掩耳盗铃
C. 一知半解 融会贯通 比比皆是 弄巧成拙D. 不求甚解 融会贯通 俯拾皆是 弄巧成拙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
B. 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的目的。
C. 从主观来看,“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
D. 从主观来看,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好胜心比较强,希望自己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达到在班里、年级里拔尖。
20. 请根据材料内容,用一句话为“伪勤奋”下定义,不超过40字。
【答案】18. A 19. B
20. “伪勤奋”是指学习时间长但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不用心的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伪勤奋”是指学习时间长却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
“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一知半解”的意思是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语境指对需要理解的内容不理解,应选用“一知半解”。
举一反三: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融会贯通:指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融会贯通”和“举一反三”都可形容在学习上能够领会理解,但“融会贯通”的语义范围比“举一反三”大。而且“举一反三”只是反映由一类事物推得其他事物,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根据前面“不懂得深入思考,拓展思路”可知,此处正是指学习,选“举一反三”更恰当。
俯拾皆是:指只要弯下身子来捡,到处都是,偏重于多且容易得到。比比皆是:指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此处强调的是常见,而非容易得到,应选用“比比皆是”。
掩耳盗铃: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弄巧成拙: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根据情境,“伪学习”并非耍聪明,而是自欺欺人,故选用“掩耳盗铃”。
故选A。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有三处语病:
第一处,定语语序不当,“‘伪勤奋’的一部分孩子”中定语的语序应按照数量词+动词性短语排列,为“一部分‘伪勤奋’的孩子”。
第二处递进语序不当,“不惜熬夜”的程度比“花更多时间”大,故应该是“花更多的时间、甚至不惜熬夜学习”。
第三处,句子成分残缺,完整的句子是“达到……的目的”。
全部改对的是B项。
故选B。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下定义的能力。
结合文段第一句“‘伪勤奋’,是一种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可确定句子框架:“伪勤奋”是一种……的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
结合“因为没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付出与成绩回报往往不匹配”“虽然延长了学习时间,在形式上表现为很用功,但并没能实现高效学习”“学习不是比谁花的时间更多,而是比谁更用心,要勤求真学问,苦练真本领”可概括出原因:学习时间长但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不用心。
整合以上信息得出答案:“伪勤奋”是指学习时间长但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不用心的效率极低的学习状态。注意字数限制。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今时代,劳动形态日益多元。那么,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① ,尤其是中小学生。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小学劳动教育既要对接劳动新形态,更要坚守好链接生命与自然的农事劳作。
面对劳动形态的新变化,中小学劳动教育② 。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这样的劳动教育方式不仅学生喜欢,而且效果显著。
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我们还要对劳动教育的导向有所觉察。劳动是手段,③ 。准确地说,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如果把握不住这个核心,学生参加了劳动也不一定能受到正向的心性教育。
21. 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8个字。
22. 请依据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为开头各写一句话。每句不超过12个字。
【答案】21. ①而是人需要耕种;②还要改进方式;③教育是目的。
22. ①奠定心理发展的基础;②丰富生活和生产经验;③接受正向的心性教育。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根据前面“从生命成长的层面看,不是耕种需要人”,说明后面应当反过来表达,且需要用“而是”衔接;再联系后句“尤其是中小学生”说明这里的内容确实应当强调人需要耕种,因此可以写“而是人需要耕种”;
第二空,联系后文“有学校开发家政课程”“有学校将劳动教育与乡村振兴创意结合”,以及“这样的劳动方式”“改进劳动教育方式的同时”等句子,可知这里说的是劳动教育的方式要多样,因此可以写“还要改进方式”;
第三空,根据前文的“导向”,以及后文的“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说明需要注意劳动教育的目的,还要与“劳动是手段”对应,因此可以写“教育是目的”。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及句式变换的能力。
第一段,抓住“传统农业劳动对劳动教育是否还有意义?”“如果错过与自然链接的敏感期,中小学生就会钝化对自然万物的感觉,而这些感觉是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可知此段写的是劳动教育的意义,即“劳动是学生一切心理活动能力发展的基础”,然后变换句式,让“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头,后面需要接“奠定心理发展的基础”;
第二段,抓住“要求学生学会做家务,将自己做的拿手菜带到学校与同学分享”“组织学生深入乡村,体验农事”,可知方式多样的劳动教育能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和生产劳动;然后变换成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头,后面需要接“丰富生活和生产经验”;
第三段,抓住“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而是为了正向的心性教育”可知,此段是写我们要牢记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正向的心性教育;然后以“合适的劳动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开头,后面需要接“接受正向的心性教育”。
四、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我们知道你生于平凡,也明白你心有不甘;我们看到你徘徊踯躅,也欣赏你迈开脚步;我们明白你犹豫不决,也理解你做出抉择;我们目睹你只有单枪匹马,也见证你汇成千军万马。每一次何去何从的困惑,都可能通向一场毅然决然的醒悟。即使不知道答案,即使不清楚前路,仍可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去迎接、去探索。无论游刃有余还是头破血流,每一次闪展腾挪都是一次饱含希望的奋起,仿佛每一团在冬夜升起的篝火,都在为迎接春日而燃烧。(节选自《南方周末》2024年新年贺词)
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平凡的你我,保持向前、向上、向善,勇于变革又脚踏实地、满怀热情又心怀敬畏,生活的曼妙美好一定会穿越时间的河流盈于眼前、达于脚下。站在新年的节点,向前是浩瀚未来,回头是过往历史,但没有什么比此刻更加珍贵,因为这会是你下一次回首的起点。愿你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从容不迫地开启下一年。(节选自《中国财经报》2024年新年贺词)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一出自《南方周末》2024年的新年贺词,“我们知道你生于平凡,也明白你心有不甘”“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去迎接、去探索”,表明尽管我们生于平凡,但是我们也会心有不甘,可能会有困惑,会奋然前行,会勇于奋斗。我们会选择做最值得的自己:去思考、去行动,去迎接、去探索,为理想而努力,去追求美好的未来;材料二出自《中国财经报》2024年的新年贺词,“无论是中国经济还是平凡的你我,保持向前、向上、向善,勇于变革又脚踏实地、满怀热情又心怀敬畏,生活的曼妙美好一定会穿越时间的河流盈于眼前、达于脚下”,意在表明要平凡的我们要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尊重和憧憬,脚踏实地,不断前行,终将收获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成功。
综合看来,两则材料通过新年贺词振奋人心的内容,告诉我们,平凡如你我,依然要不改奋斗的步伐,做脚踏实地、勇于创新、一往无前的奋斗者。凡人世界,每个人都要坚持梦想,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人生不息,奋斗不止,追求美好,才是人生永远的要义。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人生可能平凡,但不能忘记追求精彩。然后展开论述,先阐述平凡的重要性,强调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再分析追求精彩人生的动力来源于热爱工作、追求卓越,我们在平凡岗位上同样可以取得不平凡的成就。最后重申论点,强调无论怎样平凡,我们都能够以不懈的努力,去追求美好的明天和不凡的人生价值,让人生每个阶段都不虚度,都充满了精彩。
立意:
1.立足平凡岗位,追求精彩人生。
2.带着对生活的热爱奋然前行。
3.平凡如你我,永不忘初心。
4.做最值得的自己,每个人都了不起。
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陕西省安康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7页。
24,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24,陕西省安康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12页。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陕西省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陕西省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