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12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作图填与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项选择题(共12题,每题3分,共36分)
1. 在下列长度单位中,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 分米 、厘米 、纳米 、微米 B. 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C.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D. 纳米 、微米、毫米 、厘米
【答案】C
【解析】
【详解】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关系是:1千米=103米=104分米=105厘米=106毫米=109微米=1012纳米.
故选C.
2. 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火车减速进站B. 房屋着火
C. 划破夜空的流星D. 骑自行车上学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的运动有多种形式,而机械运动就是宇宙间最普遍的运动形式之一。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选项A、C、D中都存在物体位置之间的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房屋着火发生燃烧主是要化学变化,不属于机械运动。
故选B。
3. 国产歼﹣15舰载机在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航空母舰B.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 海岸D. 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答案】B
【解析】
【详解】飞机起飞时,飞行员相对于航母、海岸、航母上的工作人员都有位置的改变,以航母、海岸、航您看到的资料都源自我们平台,家威杏 MXSJ663 免费下载母上的工作人员为参照物,飞行员是运动的;但飞行员相对于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没有位置的改变,以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是静止的,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4. 下面不能传声的是( )
A. 空气B. 水C. 石块D. 真空
【答案】D
【解析】
【详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所以题干中的水、空气和石块都能够传播声音,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5. 下列四个选项中,不属于乐音三个特征的是(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噪声
【答案】D
【解析】
【详解】音被分为乐音和噪声两大类,乐音具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要素,反映声音高低特性的是音调,反映声音大小特性的是响度,音色是发声体的声音品质,由发声体本身的特征决定。
故选D。
6. 下图是四位同学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没有浸没在水中,故A错误;
B.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故B错误;
C.图中视线没有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故C错误;
D.图中温度计的操作没有错误,故D正确。
故选D。
7. 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 沥青B. 冰C. 玻璃D. 石蜡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常见的晶体有:各种金属、海波、冰等;常见的非晶体有:石蜡、玻璃、沥青、松香等。
故选B。
8. 太阳、月亮、点燃的蜡烛,其中是光源的是( )
A. 只有太阳、月亮
B. 只有太阳
C. 只有太阳、点燃的蜡烛
D. 三个都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太阳和烛焰能够自身发光,因此属于光源;月亮自身不能发光,因此不是光源,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 下列关于光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光源能射出无数条光线
B. 光线就是很细的光束
C. 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
D. 光线是用来表示光传播方向的直线,常用虚线表示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光源是能发光的物体,所以能发光,但不是射出光线,所以A错误,
B.光线只是表示光传播方向的一条直线,并不是很细的光束,所以B错误.
CD.因为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为了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实际直线表示,即光线,所以光线是看不见的,人们用一条看得见的实线来表示光线,用到理想模型法.所以C正确,D错误.
【点睛】知道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但难以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表示,这种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方法.
10. 如下图中是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
A. 反光镜B. 杯中折笔
C. 日晷D. 彩虹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光镜是凸面镜,是利用光的反射成像的,故A不符合题意;
B.杯中“折”笔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日晷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空中彩虹是光的色散,本质是光的折射,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11. 一块冰熔化成水,它的( )
A. 体积不变B. 质量不变
C. 密度不变D. 质量和体积都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冰块熔化成水后,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水的多少没有变,故质量不变,但冰的密度比水的小,而且冰变成水后,体积变小了,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2. 下列措施中,可以减慢蒸发的是
A. 将湿毛巾在阳光下晾晒B.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C. 用电吹风机吹潮湿的头发D. 将蔬菜装入保鲜袋,放在冰箱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有关.A是增大了液体温度,B是增大了液体的表面积,C是加快了液体上方空气流动速度,ABC都是加快蒸发,D减小了液体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会减慢蒸发;故选D。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4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是对的,全选对计3分,只选1项且选对计2分,有错选计零分)
13. 控制噪声是城市环保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弱噪声的是( )
A. 机动车辆在市内鸣笛B. 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
C. 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D.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
【答案】ABC
【解析】
【详解】A.机动车辆在市内严禁鸣笛,是在噪声声源处减弱噪声,可以起到减弱噪声目的,故A符合题意;
B.在城市街道两旁种草植树,在传声途径上减弱噪音,可以起到减弱噪声目的,故B符合题意;
C.汽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控制噪音,可以起到减弱噪声目的,故C符合题意;
D.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不能起到减弱噪声目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
14.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平静的水面映出岸上的景物B. 看到池底的石头变浅了
C. 阳光下树木的影子D. 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变大了
【答案】BD
【解析】
【详解】A.平静湖面上映出岸上的景物,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
B.看到池底下的石头变浅了,是由于来自池底的石头的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中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光线看去,所看到的是池底下石头的虚像,像比石头位置高,所以升高变浅,属于光的折射,故B符合题意;
C.阳光下,地面上形成树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用放大镜看物体时,物体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BD。
15. 利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
A. 幻灯机B. 潜望镜C. 近视眼镜D. 照相机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当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A符合题意;
B.潜望镜是由平面镜组成的,应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没有用到凸透镜,故B不符合题意;
C.当眼睛患有近视时,眼睛的晶状体折光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前,佩戴的近视眼镜应为凹透镜,对光起发散作用,可使光线延迟会聚,将像的位置矫正到视网膜上,没有用到凸透镜,故C不符合题意。
D.当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D符合题意;
故选AD。
16. 下列关于“白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白气”是壶内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 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白气”是壶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 打开冰箱门,门周围的“白气”是门外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打开冰箱门,门周围的“白气”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B
【解析】
【详解】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白气”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打开冰箱门,看到冒“白气”,这“白气”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三、作图填与空题(共5题,17-19题每小题2分,20-22题每空1分,共14分)
17. 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答案】
【解析】
详解】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关于法线对称,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8. 如图所示,请画出发光点S经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发光点S的像点S′.
【答案】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一条入射光线过焦点,则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另一条入射光线过光心,则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不变;两条折射光线的交点即像点S′.如图所示:
19. 小强家的冰箱在忘记关门时,会发出“滴滴”的报警声,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 _______产生的,通过空气传到人耳,提醒小强关上冰箱门_______(选填“信息”或“能量”)。
【答案】 ①. 振动 ②. 信息
【解析】
【详解】[1][2]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那么报警声是由报警器里的发声装置振动产生的,小强意识到要关上冰箱门,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20.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应该保护好自己的眼睛.但有些同学因为不良习惯导致眼睛近视了.如图所示,是近视眼成因示意图,造成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______填“薄”或“厚”,折光能力太强,使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的______填“前面“或“后面”,要用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来矫正.
【答案】 ①. 厚 ②. 前面 ③. 凹透镜
【解析】
【详解】正常情况下,眼睛看物体时成的像在视网膜上,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晶状体太厚时,则折光能力太强,使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人就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眼,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若在近视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则能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所以,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进行.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近视眼的成因及矫正方法,解题的关键是了解透镜的光学特点.
21.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_______
(2)在BC、CD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________;________
(3)该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沸点是________
【答案】 ①. 水 ②. 固液共存态 ③. 液态 ④. 0℃ ⑤. 100℃
【解析】
【详解】(1)[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因此这种物质是晶体,其固态为冰,液态为水。
(2)[2][3] BC段温度为0℃,因此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CD段温度高于熔点,已经熔化完毕,因此CD段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
(3)[4]由图象可知,BC段是物质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即该物质的熔点是0℃;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
四、实验探究题(共3题,共18分)
22. 如图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B一前一后竖直放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A的一侧进行观察.
(1)实验时用平板玻璃来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为了:________ .
(2)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_ 的关系;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________ 的关系.
(3)移去蜡烛B,并在B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________(填“能”或“不能”)接受到蜡烛A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像是________ 像.
【答案】 ①. 确定像的位置 ②. 到镜面的距离 ③. 大小关系 ④. 不能 ⑤. 虚
【解析】
【详解】(1)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是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这样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也能观察到B蜡烛;
(2)利用直尺可方便的测量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和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从而比较物距与像距的关系;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
(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平面镜成像的特点,难度不大.
23. 小明利用一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透镜的成像规律,进行了如下操作并得到了相关结论,请你将空缺部分补充完整。
(1)将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得到如图所示的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___________cm;
(2)将蜡烛、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使烛焰、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上;
(3)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
①表中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为__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____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___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实验序号4中像距为________cm;
②分析表中数据:当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答案】 ①. 10 ②. 同一高度 ③. 倒立 ④. 缩小 ⑤. 实像 ⑥. 30 ⑦. 远离
【解析】
【详解】(1)[1]如图,平行于主光轴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和光心之间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
(2)[2]实验前要调整蜡烛、凸透镜、光屏的高度,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央。
(3)①[3][4][5]实验序号2中,物距u为25cm,此时
u>2f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6]光的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实验序号1中,当物距为30cm时,像距是15cm,所以,实验序号4中,当物距为15cm时,像距是30cm。
②[7]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所以烛焰从远处向透镜靠近,像将远离透镜,则光屏应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24. 小明所在的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想利用实验室的器材来测量浓盐水的密度。
(1)小明的实验步骤为: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___________,使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浓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85g;
③将烧杯中一部分浓盐水倒入量筒中(图甲),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___________cm3;
④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盐水总质量时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是___________g。根据测量的数据,通过计算可知此浓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___kg/m3
(2)同桌小亮也用上面的天平和量筒来测量此浓盐水密度,实验步骤为:
a、调好天平的平衡;
b、测量一个空烧杯质量为m1;
c、烧杯装适量的盐水,测量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m2;
d、将烧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推导出盐水的密度ρ盐=___________。小明认为小亮同学的测量方法误差太大,按这样的步骤测定盐水的密度,其测量结果将___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答案】 ①. 平衡螺母 ②. 20 ③. 62 ④. 1.15×103 ⑤. ⑥. 偏大
【解析】
【详解】(1)[1][2][3][4]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当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时表示横梁平衡;从图上可以看出盐水的体积是
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为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盐水的密度为
(2)[5][6]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计算
可知盐水的密度,因其测量盐水有残留导致盐水的体积减小,故测量结果将偏大。
五、综合题(共3题,共20分)
25. 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快多少秒?(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7.14m/s;(2)0.15s
【解析】
【详解】(1)由题意知:小明跑步的路程为s=50m,跑完50m所用的时间t1=7s,由v=s/t得小明的平均速度v1=s/t1=50m/7s=7.14m/s.
(2)由题意知:声音传播的路程为s=50m,传播的速度v2=340m/s,由v=s/t得则小明的成绩比他实际成绩快t2=s/v2=50m/(340m/s)=0.15s.
26. 小华家的晒谷场上有一堆稻谷,体积为4.5m3,为了估测这堆稻谷的质量,他用一只空桶平平地装满一桶稻谷,测得桶中的稻谷的质量为10kg,再用这只桶装满一桶水,测得桶中水的质量为9kg,求:
(1)桶的容积是多少?
(2)稻谷的密度是多少?(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约为多少吨?
【答案】(1)9×10﹣3m3;(2)1.11×103kg/m3;(3)4.995t.
【解析】
【详解】(1).根据可得桶的容积为:
;
(2).桶中稻谷的体积为V0=V=9×10﹣3m3;
稻谷的密度:
;
(3).这堆稻谷的总质量:
m总=ρV总=1.11×103kg/m3×4.5m3=4.995×103kg=4.995t.
27.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划线处涉及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面四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提出日常生活中的两项节水措施。①________ ②________ 。
【答案】 ①. 汽化 ②. 液化 ③. 凝华 ④. 熔化 ⑤. 汽化 ⑥. 熔化 ⑦. 见解析 ⑧. 见解析
【解析】
【详解】(1)[1]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汽化现象。
[2]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3]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4]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2)[5][6]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汽化、熔化吸热,液化和凝华放热。
(3)[7][8]节水措施:1、洗菜、洗衣剩下的水可用来冲洗厕所;2、使用节水型马桶等;3、防止水的跑冒滴漏,应安装节水型的器具;4、洗澡时避免长时间冲淋,而应间断放水淋浴。实验序号
物距u/cn
像距v/cm
像的性质
1
30
15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25
16.7
3
20
2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5
正立、放大的虚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16,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月考物理试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作图与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衡山县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物理试题,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