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近代化的探索-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展开在内忧外患中,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了。这是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席卷了大半个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者和外国侵略势力。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维新派宣传变法思想,积极推行变法,但最终遭到失败。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以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革命思想广为传播,革命团体不断出现,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发展。民主革命逐渐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1911年的辛亥革命,终于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但是,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的手中。袁世凯上台后,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他破坏民主共和,复辟帝制,遭到举国反对。袁世凯死后,中国陷入军阀割据的局面。面对北洋军阀统治下混乱的政治局面,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为必须进行文化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他们发起新文化运动,推动了思想的解放。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了解戊戌变法的主要史事,认识变法的意义和局限性。通过了解孙中山等民主革命先行者早年的革命活动、武昌起义及中华民国成立的史事,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及局限性;知道民国初期北洋军阀的统治,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知道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认识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国人民的抗争与近代化的探索
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第4课:洋务运动第6课:戊戌变法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
第9课:辛亥革命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概况、评价(作用、局限)
(一)概况·背景与过程
1.背景: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随着剥削的加重,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P13)
①兴起——1851年1月,金田起义②发展——1851年9月,永安建制③定都——1853年3月,定都天京④全盛——1853-1856年,北伐西征⑤转折——1856年,天京事变⑥失败——1864年,天京陷落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进步性: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局限性: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主张,但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限制,未能付诸实践。
1.地位: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P17)2.失败原因:农民阶级局限性,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P17)3.影响:沉重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P17)
二、洋务运动的内容、评价(作用、局限)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面临着严重的统治危机(内:太平天国运动;外:列强入侵)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期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国富兵,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①中央:奕䜣;②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以“自强”为口号,代表为:安庆内军械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
以“求富”为口号,代表为: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①兴办新式学校;②设立翻译馆;③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①组建洋枪队;②建成四大海军;③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建省;④1885年,台湾建省
(二)评价·地位与影响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我国近代化的开端)(P22)
①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②局限: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P22)
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加上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积压。(P23)
三、戊戌变法的内容、评价(意义、局限)
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中华民族危机加重
①1895年,“公车上书”,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②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上海·梁启超《时务报》、天津·严复《国闻报》);③1897年,德国强占山东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④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一)概况·内容与评价
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
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补充)
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四、辛亥革命的概况、评价(意义、局限)
①1894年·兴中会(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②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③1905年·同盟会(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A.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B.机关报——《民报》)
①革命著作: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和《警世钟》等;②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
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黄花岗起义(影响: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P43)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P38第8课导言)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任都督
①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②清帝下诏退位:1912年2月,清帝下诏退位;③《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颁布(评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它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P48)
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P45)
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反帝反封建这一革命根本任务尚未完成。(补充到P45)
五、北洋军阀统治的概况
六、新文化运动的概况、意义
新生的中华民国很快陷入政治混乱的局面之中,一部分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救国就必须进行一场思想文化领域的革新运动。(P56)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
陈独秀、胡适、李大钊、鲁迅等
①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代表:鲁迅《狂人日记》)②提倡民主与科学(新文化运动的口号)③文学革命,倡导白话文。(代表: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为随后爆发的五四运动起了思想宣传和铺垫的作用。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P58)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看法带有一定的片面性
七、拓展:中国近代化的探索历程
①实质:向西方学习;②阶级:参与阶级多;③过程:经历了从技术到制度,再到思想文化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艰难曲折的过程。
资产阶级不能担当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最终胜利的重任,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1.(2022·重庆)有学者认为,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洋务派()A.解决了中国面临的边疆危机B.自发地进行了政治制度的变革C.实现了“自强”“求富”目标D.客观上开启了中国近代化历程2.(2022·辽宁大连)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的三年内,外轮在中国航运损失1300多万两白银;官办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10万匹。与上述内容相关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B.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C.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D.为新的革命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
3.(2022·宁夏银川)1898年,严复翻译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结合中国的时政分析,出版了《天演论》。该书宣传“物竞天择”的生物进化理论,将进化论的范围扩展到社会演变。严复旨在( )A.阐述技术革新的迫切性B.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C.鼓吹民主共和的必要性D.强调民主科学的进步性4.(2022·山东烟台)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这些报刊的主旋律是( )A.有田同耕B.变法图强C.民主科学D.驱除鞑虏
5.(2022·山东青岛)1839年,林则徐在这座城市开启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1911年,革命党人在这座城市高举义旗,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史称“黄花岗起义”。“这座城市”是( )A.北京B.上海C.广州D.武汉6.(2022·四川广安)《辛丑条约》签订后,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猛回头》《警世钟》等著作( )A.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B.宣传维新思想,号召变法图强C.号召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制度D.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
7.(2022·湖南常德)从刘邦“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到孙中山“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历史变迁,说明( )A.封建专制制度长期延续影响历史进程B.民主共和取代君主专制是历史潮流C.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进程起推动作用D.专制与民主构成传统社会主要矛盾8.(2022·山东威海)史实是历史事实,史论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下列选项中属于史论的是( )A.1905年8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了中国同盟会B.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C.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D.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9.(2022·辽宁盘锦)“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先驱的历史功绩是( )A.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B.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C.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D.使中国实现独立自主10.(2022·内蒙古包头)1912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建立起中国历史上从来不曾有过的共和政体,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变革。这表明,辛亥革命A.促进了北伐的胜利进军B.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D.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
最新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02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 (部编版): 这是一份最新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 专题02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 (部编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戊戌变法影响评价,武昌起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复习第6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第6讲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课件,共3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时空线索,课标过关,看图学史,知识框架,回眸中考,单项选择题基础训练,中考冲刺,单项选择题能力提升,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2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2 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史和近代化问题-2020年中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课件(部编版),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政治团体,点燃火把的火星,戊戌变法影响评价,武昌起义,近代化的探索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