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及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请观察下面图表,完成题目,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5题,20分)
1.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答题。
时间镌刻不朽,奋斗成就永恒,十年砥砺奋进,历史的如椽巨笔绘写壮美画卷。如红日东升,如大潮奔涌,如长风浩荡,向上向前的力量yùn cáng在每一寸生机勃勃的土地上,向着未来无限伸展。
“大道如砥,大势如潮。当历史的指针指向2022年的金秋十月,矢志复兴的中华民族,行进到关键一程的关键节点。向着更加开阔的天地进发,“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liá liàng,神州大地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激扬篇章。
(1)给以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注音。
①镌刻( ) ②矢志( )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yùn cáng( )②liá liàng( )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把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①. juān ②. shǐ
(2) ①. 蕴藏 ②. 嘹亮
(3)神州大地奏响“强国复兴有我”的激扬乐章。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拼音。
镌刻(juān kè):雕刻。
矢志(shǐ zhì):立下誓愿和志向,以示决心。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字词书写。
蕴藏(yùn cáng):蓄积,深藏未露。
嘹亮(liá liàng):形容声音清脆洪亮。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
原句搭配不当,“奏响”不能与“篇章”搭配,应将“篇章”改为“乐章”,同时注意审清题目要求,是将修改后的句子填写在横线上。
2. 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化用鲍照的诗句“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来表达内心的苦闷。
(2)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3)______________,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4)苏轼借中秋一轮明月表达美好祝愿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停杯投箸不能食 ②. 拔剑四顾心茫然 ③. 雪拥蓝关马不前 ④. 三年谪宦此栖迟 ⑤. 但愿人长久 ⑥. 千里共婵娟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背诵与默写。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中注意“箸、拔、茫、谪、宦、栖、婵娟”等字词的书写。
3. 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 六十三年前,多少革命先烈前仆后继,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筑成了通往新中国的道路。
B. 这个周末,家里来了一位小客人,他陪整天陪着小客人玩,作业也没好好做,书也没好好看,真是一事无成啊!
C. 十几天过去了,这事就被时间的大手轻而易举地从他们的记忆中抹去了,仿佛用干布抹去镜子上的一层水汽那么彻底。
D. 在名著阅读中,我们一定要结合全文内容来理解人物形象,切不可断章取义,妄下评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B项使用有误,“一事无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4. 为下面的景物描写加一句诗文进行总结概括,你会选用哪一句?请说明理由。
山上是一片茂密的树林,树木高大挺拔,郁郁葱葱,像一把把绿色的大伞,在山地上撑开。层层叠叠的枝叶遮挡住了炽热的阳光,我们像鸟儿一样在山林里随意停歇。绿油油的草地生机勃勃,嫩绿的草地上开放着五颜六色的花儿,这些野花迎风舞动,婀娜多姿,幽香扑鼻。伴着清香,继续在山间畅游。
①野芳发而幽香,佳术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②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我选__________(填序号),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① ②. 理由:是说这里植被茂密,有大树、草地、野花……。树木成荫,花香扑鼻,真是风景优美。①句子与文段中的景物描写最为匹配。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结合题干的景物描写内容可知,应该选①,从景物特点、氛围角度说明理由。
示例1:我选①。理由:题干材料里描绘了绿树成荫、五颜六色花儿绽放的情景;而“野芳发而幽香,佳术秀而繁阴”正是抓住野花、绿树来描绘春夏景色的美丽、充满生机,二者内容相符,氛围一致。
示例2:我选①。理由:①句抓住野花、绿树描绘了春天、夏天的生机、美丽;而②句描绘了枯败的落叶,这和题干材料中的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景色、氛围不相符。故选①句。
5. 请观察下面图表,完成题目。
(1)同桌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你想做“小老师”给他讲课,可妈妈觉得这会影响你的学习。请你结合图一内容劝说妈妈,做到有理有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一般情况下,在一节课时间里,教师的教学效率与学生的学习效率呈现出不同的曲线。观察并概括图二所反映的规律,结合图一针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给教师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示例】妈妈,给同桌讲课不仅不会耽误我的学习,还会加深我对知识的理解。研究发现,认真听讲时学习内容吸收率仅为5%,转教别人却能让学习内容吸收率达到90%。相信您一定会支持我和同桌一起进步的,对吧?
(2)【规律示例】①学生在课堂开始和课堂进行约三分之二时间段,注意力比较容易集中,学习效率比较高(或:在课堂中间阶段、临近结束时间段,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比较低)。②教师在课堂前期和课堂后期的注意力偏低,教学效率相对比较低(或:教师在课堂中间时间段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学效率比较高)。【建议示例】建议教师改变上课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比如把教学中的关键内容和重要知识放在上课初期讲。课堂中间阶段可以设置活动或者任务,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实作演练、学生讲课等方式进行学习,临近下课的时候让学生总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概括与语言表达能力。图一是“学习内容吸引率金字塔”图示,从图中的数据可知,通过听讲、阅读、听与看吸收的内容总共不到四成,而通过小组讨论、实作演练,学习内容吸引率可高达七成,通过转教别人或立即应用的方式,学习内容的吸收率可达到九成以上。所以抓住图表反映的学习内容吸收率的信息,先表述观点,再阐述理由,并注意用语的委婉得体即可。
示例:妈妈,您担心我的学习我很理解,但是您知道吗?科学研究的“学习内容吸引率金字塔”显示,学生通过听讲、阅读、听与看吸收的学习内容加到一起都不到百分之四十,而通过转教别人的方式,学习内容的吸引率可达到百分之九十,这说明我做“小老师”,不仅不会影响学习,反而会起到高效的复习巩固作用,何乐而不为呢?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图表信息的概括与提出建议的能力。图二给出的是“‘教’‘学’效果曲线”图,从两条曲线的走势可以看出每节课教师教学效率最高时正是学生注意力最低的时候,而学生注意力最高的时候,教师的教学效率正处于逐渐下降时。根据图一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向老师提出建议,比如在老师教学效率最高而学生注意力最差时,老师可设计一些小组讨论、实作演练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内容吸引率。在学生注意力达到顶峰时,采取一般的课堂讲述法。
示例:规律:每堂课正中是教师教学效率最高而学生注意力最差的时段。建议:每堂课正中时教师最好能安排一些小组讨论、实作演练或练习类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习内容的吸引率达到最高值。
第二部分 阅读与分析
(6-20题,50分)
(一)(5分)
阅读这首特,然后回答问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 “烂柯人”这个典故有什么作用?
7. 颈联因富含哲理而被广为传诵,你从中领悟到什么道理?
【答案】6. “烂柯人”的典故,既暗示作者被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作者回归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
7. 【示例一】人在逆境之中,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示例二】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诗中所用典故的作用。
解答时要抓住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烂柯人”指晋人王质,相传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两个童子下棋,就停下观看,等棋局终了,手中的斧柄已经朽烂。回到村里,才知道已过了一百年,同代人都已经亡故。作者以此典故表达自己遭贬23年时间之久的感慨,表达世事沧桑,人事全非,暮年返乡生疏而怅惘,恍如隔世的心情。可据此作答。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重点语句的理解赏析。
解答时要读懂句子并赏析重点语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意思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刘禹锡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达观。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他从诗中翻出这二句,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所蕴含的深刻道理,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人在逆境之中,要积极进取,振作精神,面向未来。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可据此作答。
(二)(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乙】范文正公仲淹少贫悴①,依②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③游。会术者病笃④,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⑤,内⑥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⑦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⑧我收之。今汝成立⑨,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⑩宛然。
【注】①贫悴:贫,缺少财物,贫困;悴,忧,忧愁。②依:寄居。③术者:以占卜等为职业的人。④笃:严重。⑤封志:封存并加标志。⑥内:同“纳”,放入。⑦而:你的。⑧俾;使。⑨成立:长大。⑩封识:标志。
8.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不以物喜____________ (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____________
(3)吾善炼水银为白金____________ (4)不足以付____________
9.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0. 【甲】文中“微斯人,吾谁与归”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1. 从【甲】、【乙】两文中可看出范仲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8. ①. (1)因为 ②. (2)探求 ③. (3)擅长,善于 ④. (4)能够
9. (1)这样(他们)在朝廷做官也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也忧虑。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2)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10. 【示例一】希望滕子京具“古仁人之心”,不要因自己一时受辱而心灰意冷,应当志存高远,胸怀天下,有对滕子京的劝慰之意。
【示例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与古仁人同道的想法,表达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
11. 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宽广胸襟,并且为人诚信,不贪恋钱财。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实词含义的理解。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为: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以:因为。
(2)句意为: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求:探求。
(3)句意为: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善:善于,擅长。
(4)句意为: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足:能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
文言文句子翻译要点:重点词语一定要翻译准确,尤其注意一些关键词的特殊用法,如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通假字;结合上下文,语句通顺,语意、语气不变;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词语有:
(1)进:在朝廷做官。退:指不在朝廷做官。然则:这样。
(2)先:在……之前。后:在……之后。其:指“古仁人”。而,顺承。必:一定。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重要语句的深刻含意。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译为:倘若没有这种人,我追随谁去呢?表示了对古仁人的向往与敬慕,表达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广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也表明“我”与古仁人是一类人和希望滕子京也能做这样的人,故既是勉励自己也是鼓励朋友,应当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可据此作答。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和概括。
【甲】文范仲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正贬官在外,“处江湖之远”,本来可以采取独善其身的态度,落得清闲快乐,但他提出正直的士大夫应立身行一的准则,认为个人的荣辱升迁应置之度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勉励自己和朋友,可见其他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宽广胸襟。
根据【乙】文“范文正公仲淹少贫悴”“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所叙写范仲淹面对秘方和白金毫不动心,多年后,将这些东西归还给“术者”后人,可见其不为金钱和利益所诱惑,是一个正直守信之人。
【点睛】参考译文:
【甲】
唉!我曾经探求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为什么呢?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做官,就为那百姓担忧;不在朝廷做官,就为那君主担忧。这样在朝廷做官也担忧,不在朝廷做官也担忧,那么什么时候才快乐呢?那一定要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吧?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乙】
范仲淹年轻时贫穷潦倒,寄居在睢阳一个姓朱的人家,经常与一个术土交游, 正赶上那个术士病危了,便请人叫来范仲淹,告诉他:“我善于把水银炼成白金,我的儿子年纪小,不能把这个秘方交托给他,现在我把它交给你。”随即把这秘方和炼成的一斤白金封好,放在范仲淹的怀中。范仲淹刚想推辞,那个术士就气绝而死。后来过了十几年,范仲淹当上了谏官,当年那个术士的儿子长大了,范仲淹把他叫来说:“你的父亲会使用神术,当年他过世的时候,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让我先保管秘方和一斤白金,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当把这些东西还给你。|”于是就拿出那个秘方和白金一起交给术士的儿子,那个密封的标志依旧完好如初。
(三)(10分)
阅读《让英雄之举涵养社会之风》,完成下面小题。
①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永坦,40年不懈探索,为祖国海疆雷达打造“火眼金睛”,让海域监控面积从不足20%提升到全覆盖,更让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该技术的国家之一。年至耄童的他用一生践行“不服输,要创新,决不向外面的封锁低头,做出对国家有意义的成果”的理念。他的事迹令人感佩,他是新时代的楷模,是国家的脊梁,民族的英雄。
②没有人生来是勇士,但高尚的情操,满腔的热血,让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像刘永坦这样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危难关头,毫不犹豫地纵身一跃,救起两名素不相识的落水儿童,自己却献山了不满35岁的生命,“时代楷模”“全国优秀教师”王红旭用生命给学生上了最后一课,也给全社会上了感人一课,在河南“7·20”抗洪抢险中,奋战16个小时救起50多人,一次次涉险踏入洪水,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考虑的是另外一群人的安危,湖北十堰小伏袁格兵用凡人的力量奏时代英雄的强音。
③普通人的英雄之举,来自责任担当,体现奉献精神。在惊心动魄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医护人员以命相搏,守护希望,以无私无是无悔的英雄气魄,淋漓尽致地诠释着平凡英雄的本色。“穿上防护服,我就不是孩子了。”许多90后、00后挺身而出,担当责任,勇于奉献,让自己活成了大人的模样。昔日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宝贝,瞬间成了家长们尊崇的英雄。
④英雄和英雄精神,是民族、国家的脊梁和精气神。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建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中华民族是个多灾多难的民族,也是个英雄辈出的民族。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留下名字的,只有196万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每一位革命先辈,每一位英雄豪杰都应当被永远感怀,是他们用鲜血和生命铺就了今日的幸福之路,是他们用奉献和牺牲赢得了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
⑤英雄者,国之干。英雄是时代的标杆,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我们不会也不能忘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铮铮铁骨、“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泣血誓言。是他们在那场血与火的淬炼中,在那个生与死的战场上,力挽狂澜,用鲜血和生命孕育出一个民族源远流长的精魂。
⑥英雄是一种信念,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他们看似一瞬间的勇敢之举,其实在心灵深处一颗巨大的爱国之心,厚植着深深的爱民情义。他们用英勇无畏的浩然正气,凝聚起引领人民奋进,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精神力量。
⑦英雄是社会的高层次标杆。英雄精神是民族精神,是引导社会前进的精神里程碑和灯塔。中华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辈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样需要英雄情怀。要通过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精神,引领社会价值观建设,让英雄之举涵养社会之风,引领时代风尚。
⑧景仰英雄,就要捍卫英雄、尊崇英雄。近年来,许多学校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教育,让英雄精神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的心里,教育年轻一代坚定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意志,赓续祖国至上、敢于牺牲的红色基因。国家也出台多20项法规和举措保护英雄及其家属的合法权益,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⑨对英雄最好的致敬是传承其精神。我们礼赞英雄、景仰英雄,就是要传承英雄身上的伟大精神,从英雄的故事中汲取营养并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豁得出”“顶得上”,以平凡之我,争当真心英雄。
12. 作者认为哪些因素造就了我们生活中平凡的英雄?
13. 文章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 选取一位英雄的事例,为文章第⑤段补充一则事实论据。
15.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怎样才能做到“让英雄之举涵养社会之风”。
【答案】12. 高尚的情操、满腔的热血、责任担当、奉献精神。
13. 运用了例证法,以具体数字表现了中国近代以来为国捐躯的革命烈士之多、无名英雄之多,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英雄和英雄精神,是民族、国家的脊梁和精气神”这一分论点。
14. 【示例】董存瑞为了战斗的胜利舍身炸碉堡。
15. 【示例】①要通过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精神,引领社会价值观建设。②要捍卫英雄、尊崇英雄,坚定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意志,赓续祖国至上、敢于牺牲的红色基因。③要传承英雄身上的伟大精神,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豁得出”“顶得上”,以平凡之我,争当真心英雄。
【解析】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
根据原文第②段“没有人生来是勇士,但高尚的情操,满腔的热血,让我们身边不断涌现出像刘永坦这样默默无闻的平凡英雄”可知,是因为有高尚的情操、满腔的热血;
根据原文第③段“普通人的英雄之举,来自责任担当,体现奉献精神”可知是因为有责任担当、奉献精神。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根据划线句子中的“有约2000万名革命烈士为国捐躯”“留下名字的,只有196万名”可知,作者用具体的数字,真实的事例论证,故运用的是举例论证。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本段中心句“英雄和英雄精神,是民族、国家的脊梁和精气神”这一分论点。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补充论据。
第⑤段的分论点为:“英雄者,国之干。英雄是时代的标杆,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据此选取一位英雄的事例,为文章第⑤段补充一则事实论据即可。
示例:钟扬胸怀科技报国理想,长期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率领团队在青藏高原为国家种质库收集了数千万颗植物种子;他以德修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用心尽力帮助学生成长成才;他艰苦援藏16年,连续17年参与科普志愿服务,是广受欢迎的“科普明星”。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作答时,找出能做到“让英雄之举涵养社会之风”的相应句子,进行分析概括。结合原文,由第⑦段要通过崇敬英雄、学习英雄精神引领社会价值观建设,以英雄之举涵养社会之风,引领时代风尚”,第⑧段“让英雄走进校园、走进孩子们心里,教育年轻一代树牢奋发有为、顽强拼搏的意志,赓续祖国至上、敢于牺牲的红色基因”,第⑨段“我们礼赞英雄、景仰英雄,就是要传承英雄身上的伟大精神,在英雄的故事中汲取营养并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当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敢于豁得出顶得上,以平凡之我,争当明天的真心英雄”即可概括得出答案。
(四)课外阅读。(16分)
《赔偿》
①我拿上一尊泥塑,付了钱,转身就走。年轻的店主喊住我,要找补我钱。我大方地一笑:“‘泥人曾’的泥塑,值这个价。”说完,挥一挥手,就急匆匆地离开了。
②不一会儿,我就拐入一条小巷。卷子两边,粉墙黛瓦,高高低低,延伸向远处。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技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我不禁哼起轻快的小曲,放慢了脚步。
③突然,身后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我停止唱歌,加快了脚步。身后又传来了喊声:“先生,请停一下。”我侧耳一听,不是店主的声音,于是停下来,慢慢地转过身。原来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老人,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
④“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
⑤我脸一红,声音不再柔和,厉声问道:“咋的,有问题吗?”老人轻轻地,点点头,从我手里拿过纸盒慢慢打开。只见“关公”身着绿袍,腰围玉带,枣红脸,卧蚕眉,五绺长须迎风飘飞,倒提着青龙偃月刀,骑在赤兔马上。赤兔马前蹄跃起,后腿直立,鬃毛猎猎飞扬,几欲腾空而去。简直是极品!
⑥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你……要干什么!”
⑦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说:“这尊泥塑有问题。”看我一脸疑惑,他蹲下身,用手轻轻拔弄着泥塑的碎土,里面有一团团的棉花。老人告诉我,为了泥巴筋道,泥塑结实,泥巴里要搅拌上一些棉丝。但是,绝不能是棉团。没有拌开的棉团,雨天会回潮,泥塑就会鼓包,甚至鼓裂。
⑧我理解了,又迷糊了。“你咋知道这些啊?”“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那……年轻人?”“是我儿子”原来在老人外出时,儿子将次品摆出来卖了。老人回来发现后,就匆忙地追了过来。
⑨我鼻尖上冒出了汗珠,嗫嚅着,不知道说什么好。
⑩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着,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空,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
⑪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常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老人站起来,将纸盒递给我,拍拍我的肩,笑道“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
⑫我红着脸,接过纸盒,没有说话。迟疑片刻,我从钱夹里拿出两尊泥塑的钱,塞在老人手里,对他深深地鞠了—躬。老人愣住了,赶忙转身离开。背后传来老人的喊声:“这两尊是赔偿的,不要钱。”
⑬可是,我已经迅速消失在小巷的拐角处,钻进了入群。因为,只有我知道,在店里我给的是假纱。
16. 请围绕题目“赔偿”,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7. 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18. 文中有三处加波浪线的地方,都写到了“我”脸红。请选择其中两处,简析“我”脸红的原因。
19. 阅读全文,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案】16. 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老人和“我”的行为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表达了倡导诚信的主旨。
17. ①景物描写(或:环境描写)。②借用优美怡人的景色,抒发了“我”用假钞后成功脱逃的愉悦心情。
18. 第⑤段:谎言被揭穿后感到尴尬。第⑥段:泥塑被摔碎后感到气愤。第②段:获真诚赔偿后感到羞愧。(言之成理即可)
19. ①气韵儒雅。从语言(如“先生”“请”)举止如“慢条斯理”“轻轻拨弄”)等体现出来的温文尔雅的气度。②技艺精湛。三尊泥塑栩栩如生。③诚实守信。“货不正宗,加倍赔偿”的规矩,不顾年迈追赶并赔偿的行为。④自豪。为自己是“泥人曾”而自豪。(答到两点即可,其他说法言之成理亦可)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
①-②段写“我”用假钞买到“泥人曾”泥塑;
②-⑨段写回程途中“我”被老人追赶并摔碎了泥塑,老人告知了真相;
⑩-⑪段写老人用两件泥塑真品赔偿“我”;
⑫-⑬段写“我”被老人诚信的品质所感动,最后用真钞赔偿老人。
本文记叙了老人用真品赔偿次品,“我”用真钞赔偿假钞的故事,都是用诚信之行对欺骗之心进行了赔偿,从而鞭挞了人们的欺骗行为,倡导诚信。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结合第②段中加横线的句子分析,可以判断出此句是对巷子环境的描写。分析作用时,要结合环境描写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综合把握。结合“墙头不时冒出一两枝桃花,红艳艳的,引得蜂飞蝶舞;或者爬出几根青藤,嫩嫩的,绿绿的,曲折蜿蜒”可知,这里描写了“我”用假钞买完泥塑后看见的巷子里的墙头桃花红艳,青藤嫩绿的美丽景象,从“红艳艳”“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可以看出所描写的景物反映了“我”此时愉悦的心情。联系下文第⑬段可知,“我”是因使用假钞买泥塑成功逃脱而愉悦。据此作答即可。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心理。
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通过梳理“我”所做的事,揣摩我脸红的原因,可按照“事件+心理”的结构组织答案。
第一处:第⑤段中“我”脸红的原因应联系第④段来分析,结合第④段“‘是叫我吗?’老人点点头,快步来到我面前:‘先生刚才在‘泥人轩’买了一尊泥塑? ’我赶忙摇头。老人看见我手中的纸盒:‘这就是啊!’”可知, 这里写“我”撒谎没有买“泥人轩”的泥塑,却被老人以纸盒证实拆穿,据此可知第⑤段中“我”脸红是因为尴尬;
第二处:结合第⑥段“老人举起泥塑,‘噗’地一声扔在地上,泥塑顿时碎了一地。我一惊,气红了脸”可知,“我”买的泥塑被老人摔碎后,我感到气愤而脸红;
第三处:结合第⑩段“老人拍拍我的肩,安慰道:‘放心,我赔。’说看,拿出两个纸盒,打开来”,第⑪段“我结结巴巴道:‘我……只买了一个。’老人将泥塑放进纸盒,用丝带小心扎好,说:‘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可知,老人告知“我”摔碎泥塑的原因后,坚持加倍赔偿;“我”想到自己用假钞买泥塑,羞愧不已而脸红。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
解答时,首先找出文中对老人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的句子,然后结合老人所做的具体事情进行分析,进而概括出其形象特点。
结合第③段“先生,请停一下”“老人笑笑,慢条斯理地”“浑身上下透着一种儒雅的气韵”可知,这些语句从语言、举止、作者的评价表现出老人的儒雅气度;
结合第⑩段“一尊是‘千里走单骑’,和我前面买的一样,但泥质更细腻柔和,关公更是眼光闪闪,嘴唇微张,好像正在呵斥对手。另一尊是‘雪夜上梁山’,林冲披着斗篷,戴着斗笠,扛着花枪,双眼微眯,望着远方。枪上挑着一个酒葫芦,斗笠和斗篷上都盖着一层白雪,给人一种寒浸浸的感觉”可知,两尊泥塑栩栩如生,老人技艺精湛;
结合第⑪段“‘泥人轩’的规矩,货不正宗,加倍赔偿。这两个泥塑,都是赔给你的”可知,老人信守规矩,假一赔二,诚实守信;
结合第⑧段“我就是泥人曾”“老人得意地一笑,一脸阳光”,第⑪段“放心,都是我捏的,货真价实”可知,这些语言和神态描写,表现了老人为自己是“泥人曾”而感到自豪。
(五)名著阅读。
20. 阅读下面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啊,当黎明穿上了白衣的时候,
田野是多么新鲜!
看,
微黄的灯光,
正在电杆上战栗它的最后的时间。
看!
(1)本诗出自《艾青诗选》,题目是《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整首诗歌,说说在这首诗中,“黎明”和“灯光”分别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1)当黎明穿上了白衣
(2)“黎明”象征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灯光”象征一种衰弱的力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的识记。
《艾青诗选》是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富有“五四运动”战斗精神和饱满的进取精神。其中心意象是太阳和土地,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当黎明穿上了白衣》是现代诗人艾青1932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写了黎明时田野上的景色及自己的感受。第一节实写黎明的景致,描写出一幅色调鲜明而又清新的图画;选段选自第二节,是虚写,意象新鲜。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选段内容可以说有几层意思:一、以灯光来衬托黎明的力量,黎明的博大壮美,进一步刻画出诗人对黎明的赞美。二、尽管灯光在夜里也不失为一个辉煌者,但在灯光照耀下,不可能使人看到田野上那样美丽的景色。只有黎明到来的时候,才能使人看到。三、更深一层的意思是,黎明象征着一种新的力量,一种有着博大胸怀的力量。而灯光,象征着一种衰弱的力量。衰弱的力量无论如何挡不住强大力量的脚步。可据此作答。
第三部分 写作(50分)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艰难险阻,跨越过去的,便会豁然开朗;跨越不过去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毕竟从中你获得了勇气和经验。
请根据你对“跨越”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内容积极向上;②自拟题目;③联系生活,有真情实感: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⑤不少于600字;⑥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跨越
体育课到了我懒散地跟着同学向操场走去。凛冽的秋风好像对我充满敌意,单薄的衣服也好像对我充满意见,我的身体脂肪冻得边打颤,边向我诉苦,我却无能为力,只得对天气抱怨。这使我对这节体育课本能的抗拒,应付着做了个准备活动,我就再也不想动了。
在家待了一个暑假,体重数猛增,突然间做运动使我全身酸痛,越发感觉无力,脑子空白一片。还没待我神游一会儿,老师喊出三个字:跑五圈。五圈?!嘴虽然紧闭着,但我的大脑却喊了出来,心里默默想着我连一圈儿都勉强,跑五圈儿,那可怎么办啊,那不得累死吗?干脆不跑了吧。我纠结了很久,最终想找个理由放弃。但当我刚要喊出报告的时候,我的一个好哥们儿却和我对视了一下,拍了一下我的手,他虽什么都没说,但我却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他对我的鼓励。于是我做出了第一次改变,也是最重要的一次改变,我踏上了起跑线。
“开始”,老师一令下,我大脑还没来得及反应,同学们都飞奔出去,好像成群的猎豹在争夺猎物谁也不服谁,我就像一只笨拙的熊,慢慢地向前跑着。在不知过了多久之后,我终于跑完了第三圈,但转身向后一空无一人。伴随着体力的消耗和孤独的深入,我越发觉得我不能跑完这五圈儿。
不安顿时包围了我,我已经累得有点呼吸困难,抬头望向天空,嘴里不停地喘着粗气,肩上好像负有重物被压了下来,腿上也好像拖着铁块,举步维艰。虽然是在跑,但速度却比走的还慢。我的速度越来越慢,手也渐渐低了下来,脚底的剧痛,将我折磨的几近失去意志。孤独的黑暗已将我的双眼包裹,终于我停了下来,我越发感觉到自己的弱小无力,越发想放弃,一直接近崩塌。我慢慢转身,就在我快彻底放弃的那一刻。一声“加油!”震住了我。
原来就是最初鼓励我跑步那位好好兄弟,他跑了回来,不知何时,好像越来越多的人向我奔来。他们好像充满团队意识的狼,不愿扔下任何一个伙伴。他们走了过来,什么也没说,但好像在不停地鼓励我。双眼前的黑暗消失了,那剧痛的双脚也在告诉我,还能坚持。秋风在为我助力,温暖的阳光在为我照亮道路,终于在“狼群”的配合中,我冲过了终点。
无需承诺,无需保证,勇敢跨越,迎来的也许就是曙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材料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根据材料中的“跨越过去的,便会豁然开朗;跨越不过去的,时间也会教你,怎么与它们握手言和,毕竟从中你获得了勇气和经验”,可知题意是启发我们要勇敢向前,不管成功与否都要敢于“跨越”,积极地面对“跨越”的结果,注重跨越的过程,从中汲取教训,获得更多成长的经验。可围绕“勇敢跨越,成就自我;跨越就会有收获”等角度立意。
第二,选材构思。本篇习作适合写成记叙文。可选取自己勇敢拼搏的事例,如:基础薄弱的自己学习越发吃力,就如女娲补天一样,在老师的激励下我每天进步,去超越曾经的自己,成绩逐渐赶上来;绘画遇到瓶颈,我从未放弃,去亲近自然寻找灵感,去向有名的老师学习,我逐渐有了自己的绘画风格,实现了跨越等等。文章应着重体现跨越(努力)的意义,在详写跨越的过程中再现拼搏努力的画面,结尾通过表达自己的感悟来深化中心。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共7页。
这是一份河北省石家庄市晋州市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