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394913/0-170883232283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394913/0-1708832322905/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2/11/15394913/0-17088323229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读图填空题,探究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雄鸡报晓B.雨后彩虹C.螳螂捕蝉D.植物落叶
2.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
3.下列选项是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鸭子的脚上有脚蹼,使鸭子在划水时更省力,这属于生物适应环境
B.被石头长期压着的草,其叶子是黄白色的,这属于环境影响生物
C.北极熊为了抵御寒冷,其皮下具有厚厚的脂肪,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D.有蚯蚓生活的土壤更加肥沃,这属于生物影响环境
4.生态系统多种多样,其中有“地球之肾”和“地球之肺”之称的生态系统分别是( )
A.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
5.学校生物园地中的部分生物构成了如下图所示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存在一条食物链:蟾蜍→蝗虫→玉米
B.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
C.油菜、玉米等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
D.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6.桃花的花瓣是红色的、榕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与这些颜色相对应的色素分别存在于细胞中的( )
A.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B.液泡、叶绿体、细胞膜
C.细胞膜、叶绿体、液泡D.液泡、叶绿体、液泡
7.新疆吐鲁番地区,白天光照足、温度较高,夜晚温度较低。这里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量高、品质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阳光充足,蒸腾作用旺盛B.昼夜温差较大,白天呼吸作用旺盛
C.白天光合作用强,夜晚呼吸作用弱D.白天温度较高,呼吸作用旺盛
8.2023年3月12日是我国第45个植树节,在全国各地,人们植绿护绿,共绘锦绣河山。下列措施中,应用蒸腾作用原理的是( )
A.大棚种植时,适当通入二氧化碳
B.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
C.早春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
D.作物播种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
9.某地交警研制出“智能行人闯红灯取证系统”,让系统模仿人的双眼,捕捉闯红灯的人脸。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人脸的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是保护组织
B.从结构层次上看,人的双眼属于系统层次
C.控制人脸特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行人闯红灯等行为需要的能量由叶绿体提供
10.一个细胞有56条染色体,这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形成的细胞数目和每个新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
A.6个、56条B.8个、28条C.6个、28条D.8个、56条
11.被子植物的一生要经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和死亡的过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子叶为玉米种子的萌发提供了营养物质
B.在水分、温度和空气都适宜的条件下,种子就会萌发
C.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一定会经历传粉和受精两个过程
D.植物生长需求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含钙的无机盐
12.一次性施肥过多,容易造成农作物出现“烧苗”的现象,原因是( )
A.根毛细胞的细胞壁极薄
B.根毛细胞具有吸收无机盐的大液泡
C.根毛细胞的细胞质少
D.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的细胞液浓度
13.下图是某同学对“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要使甲图更清晰应调节乙图中的⑥
B.观察时,在④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C.光线较强时可使用⑦的凹面镜和③的大光圈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图乙中④与②放大倍数的乘积
14.校园里的一棵小柳树遭到破坏,茎的基部被人用小刀剥去了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小柳树死亡。这是因为( )
A.切断了导管,根部缺少水分、无机盐
B.切断了导管,茎和叶缺少有机物
C.切断了筛管,茎和叶缺少水分、无机盐
D.切断了筛管,根部缺少有机物
15.如图为某植物根尖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成熟区,是根的主要功能部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
B.②是分生区,能够快速分裂出大量新的细胞
C.③是伸长区,是细胞快速生长的区域
D.④是根冠,能吸收土壤中的有机物
16.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纵观自然科学的整个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在实验中的每个步骤都有其操作目的,下列选项中叙述有误的是( )
A.AB.BC.CD.D
17.如图圆圈表示生物具有的特征,重合部分表示他们的共同特征,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E可表示有茎、叶的分化B.F可表示有输导组织
C.P可表示分布在水中D.Q可表示用孢子繁殖
18.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装置是为了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
B.乙装置可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
C.丙装置中蜡烛熄灭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D.丁装置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19.下图甲是蚕豆叶横切面示意图,图乙是该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吸收量的变化曲线图(不考虑温度因素),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①和③
B.④是气孔,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C.bc段表示该植株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D.ac段表示该植株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强
20.习总书记曾强调,我们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科学开展国土绿化,巩固和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推动全球环境和气候治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以下解读不科学的是( )
A.习总书记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就是禁止开发利用森林等自然资源
B.“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说明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之间彼此依存、相互联系
C.开展国土绿化可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因为绿色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D.当前一些环境恶化与气候异常现象,与绿色植被遭到破坏有重要关系
二、读图填空题
21.下面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的数量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_______能力。
(2)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三中的A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它通过生理过程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的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4)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萱草(学名:Hemercallis fulva(L.L.)又名忘忧草,在中国的文化意象里,萱草又可以指代母亲。黄花菜(学名:Hemercallis citrina Barni)是萱草的近亲,也是我们餐桌上常见的食材。萱草、黄花菜都属于萱草属的植物。图一是萱草的结构层次,图二是黄花菜花朵细胞的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下列问题([____]中填图中序号):
(1)图一中a表示________________过程,此过程细胞中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___。
(2)b表示________________过程。被子植物的器官除了图一中提到的根、茎、叶和花以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
(3)黄花菜的主要食用部分是花,食用前要蒸熟,是因为图二中的[____]含有的秋水仙碱会使人中毒,加热可破坏该成分。将新鲜的黄色花朵放在热水中煮熟后,水会变色。水变色主要与图二中的[②]________________被破坏有关。
三、探究题
23.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命活动,某中学实验组进行了有关研究,如图为绿色开花植物的传粉方式,受精过程及生殖器官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所示花的主要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其传粉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图三中种子萌发初期营养物质由[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____]________________首先突破种皮发育成根。
(3)图四中的[①]胚珠可发育成图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与人体相比,图五的桃没有的结构层次是________________。
24.图甲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植物的三大生理过程,图乙是大棚内该植物种植密度与有机物制造和消耗的坐标图。为了进一步探究该植物幼苗的生理活动,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图丙所示的实验装置。据图分析作答:
(1)图甲中根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_______](填写字母)表示的生理作用。
(2)当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时,该植物的产量都不理想。分析图乙曲线可知,种植密度为______________时(填“m1”、“m2”、“m3”或“m4”),有机物积累得最多。
(3)生物兴趣小组实验过程如下:
①首先关闭阀门,在黑暗处放置一段时间后,玻璃管中的红色小液滴会向________________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此装置在黑暗处放置一昼夜后,移到阳光下,打开阀门并移除氢氧化钠溶液,切断叶片甲中A与B之间的主叶脉。一段时间后取下叶片甲,除去叶绿素后滴加碘液,实验现象是:A不变蓝,B变蓝,此对照试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据此可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5.袁隆平院士带领的海水稻研究团队为践行“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目标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团队科研人员在25℃条件下,设计并实施了系列实验,统计了两种水稻种子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萌发率,得到的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前要选择籽粒________________(填“饱满”、“干瘪”或“残缺”)的水稻种子作为实验材料,以排除种子自身结构不完整对萌发率所造成的影响。
(2)实验中。设置普通组起________________作用。
(3)每个培养盒放置100粒水稻种子进行萌发实验,并重复三次,取三次的_____________,作为测定结果,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氯化钠浓度的逐渐升高,海水稻与普通稻萌发率的整体变化的趋势逐渐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以上实验数据可知,________________(填水稻品种)更适合在盐碱地大规模种植,实现对盐碱地土壤的合理利用,为我国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障粮食供给安全提供有力地支撑。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A、雄鸡报晓,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B、雨后彩虹是自然现象,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
C、螳螂捕蝉,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属于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D、植物是生物,植物落叶是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A
解析: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掌握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故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调查法。
故选:A。
3.答案:C
解析:
4.答案:B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以条件大气中的碳—氧平衡,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生态系统中有大量的微生物能够分解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被称为“地球之肾”。B正确。
故选:B
5.答案:A
解析:食物链的书写从生产者开始,到最高级消费者结束,箭头由被捕食者指向捕食者,A错误。
6.答案:D
解析:桃花的花瓣细胞中含有液泡,液泡中的花青素使花瓣呈现红色;榕树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含有叶绿素的原因,叶绿素存在于叶绿体中;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是紫色的,也是由于液泡中存在的花青素原因造成的。
7.答案:C
解析:由于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影响,我国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白天植物既能进行光合作用又能进行呼吸作用,温度高所以光合作用要强于呼吸作用,夜晚只能进行呼吸作用,但由于温度低呼吸作用比较弱,所以那里的生产的葡萄等水果产量高,品质好,特别甜。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大棚种植时,适当通入二氧化碳能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A不符合题意。
B.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可避免植物因为蒸腾作用失去过多水分。此措施应用了蒸腾作用原理,B符合题意。
C.早春温度较低,播种后使用透光塑料薄膜覆盖地表能提升温度,促进种子萌发,C不符合题意。
D.作物播种时,要保持适当的间距,避免作物叶片互相遮挡,从而影响光合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 构成人体的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和神经组织,在人脸的表面起到保护作用的是上皮组织,A错误;
B.人的双眼属于器官,不是系统,B错误;
C.细胞核中含有遗传物质,控制人体性状,所以控制人脸特征的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细胞核,C正确;
B.人体所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呼吸作用所释放的,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线粒体,D错误。
故选:C。
10.答案:D
解析:
11.答案:C
解析:A、子叶为菜豆种子的萌发提供蛋白质等营养物质,A错误。
B、种子的萌发不仅需要适宜的温度、充足的空气和一定的水分等外部条件,而且种子本身必须具有完整的、有活力的胚以及供胚发育的营养物质,B错误。
C、绿色开花植物只有经过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才能形成果实和种子,C正确。
D、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无机盐包括含氮、磷、钾、钙、镁、硫、硼、锰、锌、钼等的多种无机盐,其中植物生活中需要最多的无机盐是含氮的、含磷的和含钾的无机盐。D错误。
故选:C。
12.答案:D
解析:如果一次施肥过多,会使土壤溶液浓度过高,大于植物细胞溶液的浓度,植物细胞不能吸水,反而会失水,导致植物因失水而萎蔫,造成“烧苗”现象。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A.⑥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较小幅度的升降镜筒外,还能调出更加清晰的物像,故A正确。
B.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因此观察时,在④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故B正确。
C.光线强时,用③遮光器的小光圈、⑦反光镜的平面镜调节;光线弱时,用③遮光器的大光圈、⑦反光镜的凹面镜调节,故C错误。
D.在显微镜的结构中,对物体起放大作用的是④目镜与②物镜,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故D正确。
故选C。
14.答案:D
解析:植物运输有机物的筛管在树皮内侧的韧皮部,如果树皮被环剥,筛管被割断,树根得不到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会导致树木死亡;而木质部仍在,运输水和无机盐的导管仍在,根吸收的水和无机盐仍能运输到枝叶。因此一棵小柳树遭到破坏,茎的基部被人用小刀剥去了一圈树皮,一段时间后小柳树死亡的原因是切断了筛管,根部缺少有机物。
故选:D。
15.答案:A
解析:A.①是成熟区,具有大量根毛,是根的主要功能部位,能吸收水和无机盐,A正确。
B.②是伸长区,是细胞快速生长的区域,B错误。
C.③是分生区,具有很强的分裂能力,能够不断分裂产生新细胞,向下补充根冠,向上转化为伸长区,C错误。
D.④是根冠,具有保护作用,D错误。
故选A。
16.答案:B
解析:A.在“光照条件影响鼠妇的分布”的实验中,光照是变量,所以在纸盒里放上一层准备好的土壤,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A正确。
B.“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实验中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保持细胞的形态,B错误。
C.“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对细胞进行染色时,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C正确。
D.“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中在每个瓶内放入10粒种子,避免偶然性,减少误差,D正确。
故选B。
17.答案:D
解析:A.E是藻类和蕨类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的分化,A错误。
B.F是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苔藓植物无输导组织,B错误。
C.P是藻类和苔藓的共同特征,苔藓适于生活在阴湿的陆地上,C错误。
D.Q是藻类、苔藓和蕨类的共同特征,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都属于孢子植物,D正确。
故选D。
18.答案:C
解析:A、图甲是隔水加热装置,小烧杯内盛有酒精,大烧杯内盛有水,是为了溶解叶片内的叶绿素,A正确。
B、植物的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过程;乙装置在光下放置一段时间后,塑料袋内壁上会出现水珠,可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B正确。
C、萌发的种子进行呼吸作用,会吸收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氧气有助燃的作用,蜡烛熄灭表明瓶中没有氧气,不能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C错误。
D、丁装置内温度计的温度会升高,说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D正确。
故选:C。
19.答案:D
解析:A.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是叶肉②,A错误。
B. ④是叶脉,含有导管和筛管,可以运输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具有支持和输导作用,B错误。
C.bc段表示该植株的二氧化碳吸收量为正值,光合作用比呼吸作用强,C错误。
D.ac段二氧化碳吸收量增加,表明随着光照强度增加,植株光合作用也增强,D正确。
故选D。
20.答案:A
解析:
21.答案:(1)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自动调节
(2)蛇;捕食和竞争
(3)②
(4)植树造林,绿色出行等
解析:
22.答案:(1)(细胞)分裂;染色体
(2)(细胞)分化;种子和果实
(3)⑤;细胞膜
解析:
23.答案:(1)花蕊/雌蕊和雄蕊;异花传粉
(2)⑥胚乳;③胚根
(3)④种子;系统
解析:(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它们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图一中的传粉方式是异花传粉,即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受精完成后,图二中的①受精卵发育成胚。
(2)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营养物质储存在胚乳中,因此图三中种子萌发初期,为玉米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的是⑥胚乳。种子萌发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③胚根,胚根发育成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
(3)果实的形成过程:
因此,图四中①胚珠可以发育成图五中的④种子,②子房可以发育成⑤果实。图五中⑤果实在结构层次上属于生殖器官。
24.答案:(1)B
(2)m2
(3)①;左;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了容器内的氧气,释放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吸收
②;水;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解析:
25.答案:(1)饱满
(2)对照
(3)平均值;减小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的可信度
(4)降低
(5)海水稻
解析:
选项
实验名称
实验步骤
操作目的
A
光照条件影响鼠妇的分布
在纸盒里放上一层准备好的土壤,一侧盖上玻璃板,一侧盖上纸板。
形成对照
B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保持细胞的形态
C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在另一侧吸引
对细胞进行染色
D
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在每个瓶内放入10粒种子
避免偶然性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生物试卷,文件包含教研室提供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期末检测生物试卷pdf、七年级生物答案卷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抽测生物试卷,文件包含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抽测生物试卷docx、生物答题卡docx、2023八年级上生物答案docx等3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