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下列相关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丝绸刺绣B.玉柄雕琢C.烧制陶器D.手工剪纸
2.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具有助燃性,常用作燃料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质量状况越差
3.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溶解任何物质
B.物质溶于水时都放出热量
C.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D.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4.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
C.禁止使用化石燃料,防止产生雾霾D.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5.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在实验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下列实验中对水的主要作用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中水的作用是吸收燃烧产物B.乙中的水只用于提供热量
C.丙中的水用于溶解碳酸钠D.丁中的水只用于观察气压变化
6.碳单质除了金刚石、石墨、外,科学家们还合成了、、等,由此做出如下推测:①同一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单质;②单质可能存在复杂的分子结构;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其中正确的是( )
A.①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7.“见微知著”,研究微观是化学学习中重要的内容,有以下表述:
①氯气:
②+2价的镁元素:
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
④三个氮分子:
⑤两个铁离子:
⑥中硫元素的化合价。其中正确的有( )
A.①②⑥B.①④⑤C.①④D.②③④
8.如图所示,向水中加入某物质X后出现下列变化,则物质X不可能为( )
A.氢氧化钠B.氯化钠C.浓硫酸D.氧化钙
9.建立模型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化学模型中正确的是( )
A.地壳中元素含量B.镁离子结构示意图
C.物质构成D.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关系
10.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
B.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氢气
C.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对能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
11.安全无小事,人人需谨慎。下列关于火灾与逃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层住宅着火时,应乘坐电梯尽快逃离
B.图书、档案失火时,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C.家中的电器着火时,可以直接用水浇灭
D.火灾中自救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12.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实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做出的承诺,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就是合理利用二氧化碳。有科学家正在研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如图是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
C.参加反应的甲、乙两物质质量比是固定的,且为1:22
D.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2:1
13.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过程中的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则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都可用于食品防腐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则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则质子数相同的微粒属于同种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
14.在一个大萝卜上挖个坑,向其中注入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一段时间后,发现萝卜变软,而坑里液体的体积增加。下列有关这一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萝卜变软的原因是细胞吸水
B.变化后的液体仍是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
C.液体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D.20℃时,将少量的食盐加入到变化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
15.将一定质量的甲、乙、丙、丁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为3.8g
B.甲和乙是反应物,丁可能是催化剂
C.丙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甲、乙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若物质甲与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甲与乙充分反应时的质量之比为2:1
16.在化学反应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6.4gB与足量A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
A.8:11B.16:11C.2:11D.16:9
17.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都涉及了磷。对以下涉磷实验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实验①②③中都有白烟生成且都降低了对环境的污染
B.实验①和实验③所用的白磷、红磷要足量
C.实验②中a与c处对比,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D.实验③红热玻璃管插入后立即称量装置质量
18.下表中数据为氯化钠和硝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图所示是用其中一种物质所做的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中加入的物质R是氯化钠B.③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C.④中当t=30℃时不会有晶体析出D.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定比②中的大
19.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能达到目的是( )
A.AB.BC.CD.D
20.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操作中各量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量二氧化锰中滴加过氧化氢溶液
B.向一定量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C.密闭容器中燃烧一定量红磷
D.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二氧化锰下反应
二、填空题
2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氢分子________。
(2)2个铵根离子________。
(3)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________。
(4)可用来制取氧气的暗紫色固体________。
22.化学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运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水银体温计中的汞是由_______(用名称表示)构成;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说明_______。
(2)关闭燃气开关灭火,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
(3)我们吃完饭,常用洗洁精洗餐具,洗洁精去油污的原理是________。
(4)打开汽水瓶盖,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随压强减小而________。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牧童遥指杏花村”中的“酒”是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这“酒”中的溶质为________(填化学式)。
(6)人体缺乏微量元素________会导致食欲不振、生长迟缓等,可食入海产品、瘦肉、小米等来补充。
23.含碳的物质在工农业生产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
(1)把煤球做成蜂窝煤,说明燃料充分燃烧须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
(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2023年3月,8200立方米天然气加注船在江苏建造完工并顺利下水。从能源是否可循环再生的角度看,天然气属于____能源,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分子间隔________。
(4)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综合利用时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_____不同将其分离。
24.学会从图表中获取关键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能力。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P点表示的含义是______。
(2)℃时,将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的方法是_______。
(3)℃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______。
(4)℃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丙分别溶于水,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_______。
(5)℃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20℃时,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
25.实验员刘老师要配制100克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供同学们使用,如图表示了他的实验操作过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③仪器的名称____________。
(2)B操作称量时若指针偏右,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
(3)D操作量取液体读数时应使视线与____________。
(4)E操作中④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5)下列错误操作可能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B操作中砝码与放颠倒了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
⑤所用砝码有缺损
26.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D是黑色固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及生成物已略去)。
(1)B的化学式的________,F的用途_________。
(2)写出A→B的基本反应类型__________。
(3)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4)F→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27.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实验,三支试管里面充满氮气,初始温度25℃,升温至60℃后,用注射器同时向②③试管中迅速注入足量氧气。
(1)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①由现象①②可推知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②若继续水浴升温,则③中红磷一定_______(选填“会或不会")燃烧。
③试管②气球先变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利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燃烧条件的进一步探究。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______。
三、实验题
28.下列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请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制取并收集氢气,应该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3)选择装置A作为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_______,若改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进入。
(4)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可以被饱和溶液吸收)和水蒸气,欲使用F、G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____(用导气管端口字母表示)。
29.同学们为了研究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起催化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加快反应速率。
(1)实验3中氧化铁的质量为_____g,以上实验采用了_____的实验方法。
(2)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
【实验二】为证明氧化铁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同学们又完成了以下的实验:
【资料】氯酸钾和氯化钾均能溶于水。
Ⅰ.在实验3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得到固体,洗涤干燥并用天平称量,质量为0.3g。
Ⅱ.将一定量的通入滤出的固体,按下面进行实验:
(3)写出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实验结论】氧化铁能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中起催化作用。
【实验反思】(4)小华同学发现实验二(Ⅱ)中的实验装置从环保角度看有一个缺陷,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若该固体完全反应,则实验完冷却试管后,直形试管的质量将______(增大减小),理论上质量的改变量为_______克。
四、计算题
30.某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数据见下表。请计算:
(1)共制得氧气_________g;
(2)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___
31.某化学兴趣小组参观了一个石灰厂时,带回了一些石灰石样品,同学们利用这些石灰石样品做了如下实验:取样品25g放入烧杯中,将100g稀盐酸分5次加入,实验过程所得的数据如表所示(已知石灰石样品中的杂质不参与反应,也不溶于水)。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
(1)25g石灰石样品中的质量为_________g。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A、丝绸刺绣,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手工剪纸,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B、玉柄雕琢,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烧制陶器,涉及物质的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故选:C。
2.答案:A
解析:A、氧气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用作燃料,故选项说法错误。
B、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工业上可用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空气污染指数越大,说明污染物含量越多,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
3.答案:C
解析:A、很多物质难溶于水,水不能溶解任何物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物质溶于水时不一定都放出热量,也可能是吸热,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质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还能再溶解其它的溶质,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答案:C
解析:A、煤炭脱硫处理,有效减少酸雨的产生,有利于保护空气,做法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
B、积极植树造林,促进达成“碳中和”,有利于保护空气,做法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
C、化石燃料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的,做法不符合主题,符合题意。
D、使用新型的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做法符合主题,不符合题意。故选C。
5.答案:C
解析:A、甲中水的作用是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炸裂,故A错误;
B、乙中的水可以提供热量,也可以隔绝氧气,故B错误;
C、水是常见的溶剂,丙中的水用于溶解碳酸钠,故C正确;
D、丁中的水可以用于观察气压变化,也可以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D
解析:①从元素组成和单质的概念分析,、都是O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都是C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所以正确;
②根据分子的概念,可知这些单质都是有不同结构的物质,对组成复杂的如肯定是复杂的分子,所以正确;
③单质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正确;
故选D。
7.答案:C
解析:①氯气的化学式为,正确;
②+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错误;
③粒子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子:,错误;
④三个氮分子表示为,正确;
⑤两个铁离子表示为,错误;
⑥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6,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向水中加入某物质X后,饱和澄清石灰水先变浑浊,一段时间后又变澄清,由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可知,加入的物质X与水作用放出热量,导致溶液温度升高,从而导致氢氧化钙析出,使饱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待温度恢复后,又变澄清。氢氧化钠溶于水、稀释浓硫酸均放出大量的热,可使溶液温度升高,A、C不符合题意;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无明显变化,饱和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B符合题意;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溶液温度升高,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D
解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前五种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钙,故图中模型错误。
B、图中是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镁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两个电子变成镁离子,故图中模型错误。
C、物质由元素组成,构成物质得到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故图中模型错误。
D、氧化反应与化合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有些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比如碳在氧气中燃烧,既属于化合反应,也属于氧化反应,故图中模型正确。
故选:D。
10.答案:B
解析:A、风能、太阳能都是新能源,故A正确;
B、化石能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氢气不是化石能源,故B错误;
C、化学电池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对能源要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故D正确。
故选B。
11.答案:D
解析:A、发生火灾时,往往会发生停电,乘坐电梯有被困的可能,且电梯成了烟筒,也会使人发生危险,故A错误;
B、二氧化碳灭火器适宜用来扑救存放贵重设备、图书档案和精密仪器等场所发生的火灾,而且扑救后还不会留下任何污染和痕迹,图书、档案失火时,不能用干粉灭火器扑灭,故B错误;
C、家中的电器着火时,要注意千万不能先用水救火,因为电器一般来说都是带电的,而泼上去的水是能导电的,用水救火可能会使人触电,而且还达不到救火的目的,损失会更加惨重,故C错误;
D、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作用,能防止吸入燃烧时生成的有毒气体,故D正确;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
13.答案:D
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于食品防腐,但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不一定都可用于食品防腐,还需要考虑该气体是否有毒、是否易得等。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但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因为该物质不一定能改变反应速率,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同种元素的原子质子数相同,但质子数相同的微粒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如水分子和甲烷分子质子数均为10,不符合题意;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符合题意;故选:D。
14.答案:D
解析:A、萝卜变软的原因是细胞失水,故A错;
B、细胞失水,20°C时的饱和食盐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故B错;
C、液体体积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失水,故C错;
D、细胞失水,20℃时的饱和食盐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将少量的食盐加入到变化后的溶液中还能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15.答案:D
解析:A、a是反应物,且参加反应的a的质量为,故待测的数值为,正确;
B、a和b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d的质量不变,d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正确;
C、a和b的质量减少,是反应物,c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故正确;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与b充分反应时的质量之比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乘以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26:6,错误;
故选:D。
16.答案:B
解析:设生成C的质量为x。
,,则生成C的质量为4.4g,所以在此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是。
故选:B。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C
解析:由表中的数据可知,在40℃时的溶解度是63.9g,在50g的水中能溶解31.95g,能溶解18.3g的,由实验的现象可知,在③中没有晶体析出,说明了加入的R是不是。
A、由上述分析可知,实验中加入的物质R是硝酸钾,故A错误;
B、由上述分析可知,③中的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
C、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在④中有较多的晶体析出,在30℃时的溶解度是45.8g,在50g的水中能溶解22.9g,不会有晶体析出,故C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可能比②中的大,故D错误;
故选:C。
19.答案:C
解析:A、镁粉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溶液和氢气,铜不与稀硫酸反应,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易溶于水,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除杂,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能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不与足量澄清石灰水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D、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难溶于水,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A、反应前二氧化锰是固体,无水,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后才生成水,所以曲线应从0开始,故A不正确;
B、反应前为稀盐酸,无二氧化碳,加入碳酸钙之后,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才生成二氧化碳,所以曲线应从0开始,故B不正确;
C、红磷在密闭容器内燃烧,放出热量,压强增大,当红磷燃烧完之后,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容器内的压强就会减小,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两份等质量的氯酸钾在有、无二氧化锰作用下,生成的氧气均由氯酸钾中的氧元素提供,所以生成氧气质量相等,只是反应的快慢不一样,有二氧化锰参加的反应速度较快,故D不正确。
故选:C。
21.答案:(1)
(2)
(3)
(4)
解析:(1)2个氢分子就是在氢气化学式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
(2)一个铵根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2个铵根离子就是在铵根离子的前面加上数字2,表示为;
(3)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就是在氧化铝化学式中铝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加上+3,表示为;
(4)可用来制取氧气的暗紫色固体是高锰酸钾,表示为。
22.答案:(1)汞原子;温度升高汞原子间隔变大
(2)隔绝可燃物
(3)乳化
(4)减小
(5)混合物
(6)
解析:(1)汞是金属,由汞原子构成;汞柱上升,说明温度升高导致汞原子间的间隔增大;故答案为:汞原子;温度升高,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
(2)关闭燃气开关隔离了可燃物,可以灭火;故答案为:隔绝可燃物;
(3)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可以把大块的油脂乳化成小块的油滴,便于清洗。故答案为:乳化作用;
(4)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减小,有气泡冒出,说明气体溶解度减小。故答案为:减小;
(5)酒是溶液,是混合物,溶质为乙醇。故答案为:混合物
(6)本题考查微量元素锌的作用,缺锌会导致人食欲不振、生长迟缓;故答案为:锌。
23.答案:(1)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
(3)不可再生变小
(4)沸点
解析:(1)把煤球做成蜂窝煤,说明燃料充分须考虑的因素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2)甲烷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
(3)天然气随着使用不断减少,短时间内无法从自然界得到补充,属于不可再生能源,天然气在液化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
(4)石油属于混合物,它是由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机油等沸点不同物质混合而成的,根据石油中各成分沸点的不同将它们加热分离可得到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石蜡、溶剂油、沥青等产品。
24.答案:(1)在20℃时,甲和丙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加入乙物质(或恒温蒸发溶剂)
(3)33.3%
(4)丙>乙>甲
(5)乙、甲,丙
解析:(1)P点是甲、丙曲线的交点,含义是20℃时,甲、丙的溶解度相等。
(2)℃时,将丙溶液由N点转化到M点,即℃时,丙溶液由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增加溶质丙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3)℃时,甲的溶解度为50g,℃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最多能溶解2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5g+50g=75g,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3)由于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溶解度大的需要的水少,溶解度小的需要的水多,所以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大小关系为:丙>乙>甲;
(4)由于在℃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甲>乙>丙,由于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因此降温至20℃时,甲、乙的溶液中都会有晶体析出,溶液都还是饱和溶液,由于在2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乙>甲=丙,而由于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降温至20℃时,它的饱和溶液就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的组成未发生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图可知,20°C时甲的溶解度大于℃时丙的溶解度,丙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小,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乙>甲>丙。
25.答案:(1)量筒
(2)添加药品
(3)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搅拌加速溶解
(5)②⑤
解析:(1)由图可知,仪器③为量筒。
(2)称量一定质量的药品时,天平调平后,先放砝码,移动游码,然后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作称量时若指针偏右,说明右边较重,而称量时左物右码,则说明药品质量不够,则应继续添加药品至天平平衡。
(3)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应使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4)E操作为溶解,其中玻璃棒的作用为搅拌,加速溶解。
(5)①B操作中砝码与放颠倒了,未使用游吗,不会使氯化钠质量减少,则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②D操作中仰视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会使水质量增加,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③D操作中有少量水溅出,是水质量较少,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④F操作中溶液洒落,不会影响溶质质量分数;
⑤所用砝码有缺损,会使溶质质量偏小,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选②⑤。
26.答案:(1);灭火(合理即可)
(2)分解反应
(3)或
(4)
解析:(1)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且都含有一种相同元素,A和B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液体,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所以A是过氧化氢,B是水,D是黑色固体,C会转化成D,所以D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C是氧气,E会与氧气、四氧
化三铁反应,所以E是一氧化碳,F会转化成水、一氧化碳,所以F是二氧化碳,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B的化学式是H2O,F的用途是:灭火;
(2)A→B的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3)D与E的反应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在加热的条件下生成铜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和四氧化三铁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或。
(4)FE的反应是二氧化碳和碳在高温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27.答案:(1)①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不会
③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试管内压强增大。
(2)燃烧不仅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氧气足量。(合理即可)
解析:(1)①由②试管中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有燃烧现象,①中白磷没有与氧气接触不能燃烧,可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②若继续水浴升温,由于水的沸点是100℃,则③中红磷温度达不到着火点,一定不会燃烧。
③试管②气球先变大的原因是白磷燃烧放出热量,试管内压强增大。
(2)实验测得集气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可知,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的氧气并未耗尽,氧气的含量约为10%。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燃烧不仅需要与氧气接触,还需要氧气足量等。
28.答案:(1)长颈漏斗
(2)AC;
(3)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b
(4)efcd
解析:(1)图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实验室用固体锌粒和稀硫酸溶液制取并收集氢气,应该选用的装置是AB或AC或A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选择装置A作为制取CO2气体的发生装置,其突出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若改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
(4)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已知氯化氢气体可以被饱和溶液吸收)和水蒸气,欲使用F、G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efcd。
29.答案:(1)0.3;对比
(2)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氧化铁起加快反应速率作用
(3);
(4)在装置末端玻璃导管处放置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减小;0.09
解析:(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探究氧化铁能否在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中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同,其他条件相同,所以质量应该和二氧化锰的质量相同,即实验③中氧化铁的质量为0.3g;实验采用了对比的实验方法,故答案为:0.3;对比;
(2)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实验一得到的结论是氧化铁可以加快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故答案为:氧化铁可以加快氯酸钾分解反应速率;
(3)玻璃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即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会污染空气,因此实验二(Ⅱ)中的实验装置的缺陷是没有尾气处理装置,改进的方法是在导管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系一个气球,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所以若该固体完全反应,则实验完冷却试管后,直形试管的质量将减小,理论上质量的改变量为。故答案为:在导管的末端放一盏燃着的酒精灯(或系一个气球);减小;0.09。
30.答案:(1)共制得氧气4.8g;
(2)74.5%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共制得氧气;
(2)解:设反应生成氯化钾的质量为x
x=7.45g
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
答:剩余固体中氯化钾的质量分数为74.5%。
31.答案:(1)25g石灰石样品中的质量为20g;
(2)18.25%
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杂质质量是5g,25g石灰石样品中的质量为25g-5g=20g。故答案为:20。
(2)解:设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
x=3.65g
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5g×100%=18.25%
答: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8.25%。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2.6
7.2
0.5
温度/℃
10
20
30
40
溶解度/g
20.9
31.6
45.8
63.9
35.8
36.0
36.3
36.6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锌(碳)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烘干
B
氯化钾(二氧化锰)
加足量水,溶解,洗涤,烘干
C
通过足量澄清石灰水溶液,并干燥
D
加水溶解、过滤
实验编号
/g
氧化物
产生气体的体积(mL)
耗时(s)
1
0.9
___
67
1800
2
0.9
0.3g二氧化锰
67
36.5
3
0.9
____g氧化铁
67
89.5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
玻璃管中固体全部变为黑色
生成了铁
锥形瓶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产生了二氧化碳
加热时间/min
0
固体质量/g
14.8
12.4
10.0
10.0
实验次数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20
20
2
20
15
3
20
10
4
20
5
5
20
5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4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的仪器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河北省张家口市桥西区九级化学九上期末复习检测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已知,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