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8人口与地理环境
展开
这是一份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8人口与地理环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浙江杭州期末)2022年,我国总人口呈现负增长状况,同时人口迁移的地区差异显著,对各省级行政区的发展带来不同影响。下图是2022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增长数量的统计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部分地区人口数量减少,主要影响因素有( )
①人口容量 ②产业结构 ③自然资源 ④工资水平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常住人口变化对图示地区带来的影响是( )
A.降低江苏第二产业的产值
B.降低上海服务业产值占比
C.促进部分小城市产业升级
D.降低浙江省城镇化的水平
“田亩饱和度”是指同一区域历史时期纳税田亩与1949年纳税田亩的数量之比,不同的“田亩饱和度”决定了不同的移民容量。下表示意明代与1949年福建长汀、江西信丰、广西永福三县的人口与田亩(人口单位:万人。田亩单位:万亩,1亩=1/15公顷)相关数据。据此完成3~4题。
3.表中所示明朝时期,长汀、信丰、永福三县中有大量人口迁入的可能是( )
A.长汀B.信丰
C.永福D.三县都是
4.与1393年相比,1451年永福县“田亩饱和度”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
A.人口增长B.水土流失
C.洪涝灾害D.战乱频发
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1980—2030年我国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的变化趋势(含预测)。读图,完成5~6题。
5.2015年前后我国老年抚养比变化明显,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性别比例B.医疗水平
C.受教育程度D.年龄结构
6.随着我国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25年后可能出现( )
A.人口迁移加剧
B.劳动力渐不足
C.人口分布不均
D.社会负担减轻
河南省是我国人口大省。下图为河南省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7~8题。
7.与2010年相比,2020年该省( )
A.农业产值降低B.工业发展缓慢
C.产业结构优化D.就业压力加大
8.河南省人口就业结构变化说明该省人口( )
A.由农村向城市迁移
B.向外省迁移量减少
C.空间分布趋向分散
D.城乡分布趋向均衡
安徽省和湖南省是我国目前人口流出大省(以外出务工为主),但人口外出去向省份有所差异,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9~10题。
安徽省2020年人口外出去向省份
湖南省2020年人口外出去向省份
9.导致安徽省与湖南省人口外出去向省份差异的主要因素为( )
A.经济水平B.文化差异
C.空间距离D.交通发展
10.安徽省人口外出对本省的影响是( )
A.城镇化率提高
B.不利于农业规模化发展
C.科技水平提高
D.不利于工业机械化发展
下表数据为我国某内陆城市部分年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增长率和人口数量情况,读表,完成11~12题。
11.表中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数字代号为( )
A.①B.②C.③D.④
12.该市的人口变化可能导致该市( )
①交通拥堵 ②用工紧张 ③环境污染 ④住房困难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农村,但老年人口占比却更低,这一现象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读城乡老年人口规模和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13~14题。
13.关于图中老年人口变化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乡村老年人口规模高于城市老年人口规模
B.城镇的老年人口比重增长速度高于乡村
C.三者相比,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一直最低
D.“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有所缓解
14.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鼓励老年人向城市迁移
B.完善养老基础设施
C.限制城市、乡村人口迁移
D.可推进就地城镇化
在测算区域人口合理容量时,可能—满意度法是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可能—满意度0.9为最满意临界点,0.6为可接受临界点。下图为基于可能—满意度法绘制的某省人口合理容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当可能—满意度为0.9时,制约该省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是( )
A.能源供给B.人居环境
C.粮食供给D.土地资源
16.为提高该省人口合理容量,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A.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B.山区全面开垦
C.扩大对外开放
D.降低消费水平
图1、图2为西藏地区不同发展模式下资源环境承载力对比示意图。读图,完成17~18题。
图1
图2
17.下列选项中,影响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最可能是( )
A.水资源B.土地资源
C.经济结构D.生活水平
18.保持现有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 )
A.小于0.04亿
B.介于0.04亿到0.25亿之间
C.介于4.05亿到33.34亿之间
D.大于33.34亿
下图为世界人口在不同纬度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9.人口集中分布在( )
A.南半球的中高纬地区
B.南半球的低纬度地区
C.北半球中低纬地区
D.北半球高纬度地区
20.图中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复杂多样
B.多高寒荒漠
C.大陆自然条件恶劣
D.海洋面积广阔
二、双项选择题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可以反映人口从原地向目的地迁移的意愿程度,指数越大,表明迁出地的人口向迁入地的迁移意愿越强。下图为2005年、2010年、2015年黑龙江省的主要迁出省份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据此完成21~22题。
21.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
A.江苏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呈上升趋势
B.天津市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下降速度加快
C.向南方省份迁移的意愿增强
D.迁入南方省份的数量已经多于北方省份
22.海南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较快,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社会文化B.国家政策
C.经济发展D.冬季气候
下图为两个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地区间人口迁移示意图,圆内阴影与空白区域分别表示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比重,箭头越粗表示人口迁移规模越大。据此完成23~24题。
23.人口迁移给甲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
A.老龄化水平降低
B.城镇化水平升高
C.老龄化水平升高
D.城镇化水平降低
24.甲地区比乙地区( )
A.第三产业比重低
B.人口总量多
C.经济发展水平低
D.城市数量少
读我国雅鲁藏布江流域人口分布情况示意图,完成第25题。
25.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 )
A.空间分布不均匀
B.空间分布总体稠密
C.大多分布在距河7~10千米内
D.距河2千米内人口最多
三、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一个天然的池塘生态系统中,鱼的数量与承载力及限制因素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增长曲线形态呈英文字母“S”形,故称S形曲线。随着鱼群数量的增加,对空间、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需求必然加剧,进而影响到鱼的数量。受这些限制因素的影响,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1)天然池塘中,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其原因是什么?
(2)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3)议一议,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超过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可能会带来哪些影响?
优化集训8 人口与地理环境
1~2.1.D 2.C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上海和安徽以及苏北的某些地区人口数量减少,这些地方人口数量减少的原因不相同,上海因为地区产业结构调整,部分劳动力离开,而安徽和苏北的某些地区是因为工资水平较低,所以当地劳动力会外出寻找就业机会,②④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区自然资源和人口容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因此其并不是导致人口数量减少的主要原因,①③错误。故选D。第2题,根据图片和所学知识可知,江苏省承接了大量来自上海的转移产业,因此江苏第二产业的产值并不会因为常住人口的变化而减少,A错误;随着上海产业的不断升级,上海服务业产值占比将会不断提升,B错误;上海部分产业转移到周边地区之后,将会促进周边地区部分小城市的产业升级,C正确;浙江省的城镇化水平也会随着上海产业的转入而不断提升,D错误。
3~4.3.B 4.D 解析 第3题,明朝时期,长汀只有1393年的人口和田亩数据,无法判断是否有大量人口迁入;信丰1393年到1613年,田亩数量由4.5万亩增加到49.8万亩,增加幅度大,且“田亩饱和度”增加较大,可能有大量人口迁入,B正确;永福1393年到1451年间人口减少,田亩减少,人口迁出。第4题,与1393年相比,1451年永福县“田亩饱和度”下降,人口减少,田亩减少,人口外迁,最可能是因为战乱频发,战争不断,D正确;水土流失、洪涝灾害属于突发性灾害,对“田亩饱和度”影响较小。
5~6.5.D 6.B 解析 第5题,观察图发现,2015年以后,老年抚养比明显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重上升明显,D正确;与性别比例和受教育程度无关,A、C错误;医疗水平不会在2015年有明显变化,B错误。第6题,由图可知,2025年前后老年抚养比超过少儿抚养比,老龄化问题严重,劳动力不足,社会负担重,B正确,D错误;老龄化严重,不一定会引起人口迁移加剧,A错误;人口分布不均与我国人口抚养比无关,C错误。
7~8.7.C 8.A 解析 第7题,图中是三大产业就业人口结构变化曲线,不能反映农业产值变化,A错误。与2010年相比,2020年该省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提升,工业发展不缓慢,B错误。与2010年相比,2020年该省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比例下降,第二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波动增加,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大幅度上升,产业结构优化,C正确。图中信息不能反映就业压力加大,D错误。第8题,河南省人口就业结构变化说明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比例提升快,人口由农村向城市迁移,该省人口城镇化明显,A正确。图中不能反映人口向外省迁移量减少、人口空间分布趋向分散、人口城乡分布趋向均衡,B、C、D错误。
9~10.9.C 10.A 解析 第9题,由图可知,安徽省的人口外出主要去往浙江省、江苏省和上海市,湖南省的人口外出主要去往广东省,结合所学知识(中国行政区划图)可知,影响安徽省与湖南省人口外出去向省份差异的主要因素为空间距离,安徽省距离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较近,湖南省距离广东省较近,C正确。安徽省和湖南省的外出人口都去到了经济发达的省份,A错误。文化和交通并非影响安徽省和湖南省外出人口去向省份不同的主要因素,B、D错误。第10题,安徽省外出的人口以乡村人口为主,乡村人口外出可以降低乡村常住人口的比重,进而提高城镇化水平,A正确。乡村人口减少利于土地流转,从而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发展,B错误。人口外迁不利于安徽省的科技水平提高,C错误。劳动力减少会刺激工业机械化发展,D错误。
11~12.11.A 12.C 解析 第11题,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根据此规律可以看出①+②=④,可以推出④是出生率,③是增长率,C、D错误;随着时间的推移,1991年到2011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死亡率应下降,所以②为死亡率,B错误;①为人口自然增长率,A正确。第12题,根据该市的人口数据,发现该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人口压力增大,可能出现交通拥堵、住房困难、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①③④正确,城市人口增多,就业压力增大会出现就业困难而不是用工紧张,②错误。故选C。
13~14.13.A 14.B 解析 第13题,根据柱状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乡村老年人口规模高于城市老年人口规模,A正确。根据折线图中信息,折线的斜率越大,说明增长速度越快,可以判断出城镇的老年人口比重增长速度低于乡村,B错误。2000年前城市老年人口比重大于镇,所以城市老年人口比重不是一直最低,C错误。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农村,但老年人口占比却更低,这一现象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根据概念可得,在2020年乡村老龄化水平和城市老龄化水平(比重)之间差值大,所以2020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严重,因此“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没有缓解,D错误。第14题,严格限制城乡人口迁移不符合发展实际,不可行,C错误。鼓励老年人移向城市会加大城市压力,不可行,A错误。由于城镇经济发展水平普遍高于农村,但老年人口占比却更低,这一现象被称为“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推动就地城镇化对“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现象的影响相对较小,D错误。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有利于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吸引劳动力进入,有利于降低当地的人口老龄化现象,所以能够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时间,B正确。
15~16.15.A 16.C 解析 第15题,当可能—满意度为0.9时,能源供给所能承载的人口规模最小,故其为制约该省人口合理容量的主要因素,A正确。第16题,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资源、科技、经济、教育、地区开放程度和生活消费水平等。扩大对外开放,外部资源和其他有利条件得到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会提高,C正确;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影响人口数量变化,对人口合理容量影响较小;山区全面开垦易造成生态破坏;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呈负相关,但降低消费水平不是合理措施。
17~18.17.B 18.A 解析 第17题,读图可知,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因此土地资源成了限制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B正确。第18题,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西藏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最小的是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衡量西藏人口合理容量的重要指标,据图可知,如果保持现有的发展模式,西藏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应该小于0.04亿人,A正确。
19~20.19.C 20.D 解析 第19题,由图可知,与其他纬度带相比,20°N~40°N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45.6%,即北半球中低纬地区人口最为集中,C正确。第20题,图中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比例最小的纬度带为40°S~50°S地区,该区域陆地面积少,海洋广布,故其人口少的主要原因是海洋面积广阔,D正确。
21~ 22.CD 解析 第21题,读表可知,江苏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呈上升趋势,A对;天津市人口迁移选择指数下降速度减慢,B错;读表可知,江苏、浙江、海南为南方省份,南方省份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呈上升趋势,所以向南方省份迁移的意愿增强,C对;表中数据不能反映人口迁移数量的变化,D错。第22题,读表,海南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增长较快,表明迁出地的人口向迁入地的迁移意愿较强,联系已学知识,海南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区,纬度低,热量充足,冬季温度较高,成为黑龙江人过冬地之一;海南为经济特区,经济发展速度相对较快,吸引黑龙江人口迁入。所以海南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较快,主要的影响因素是冬季气候和经济发展,C、D对;社会文化、国家政策不是海南省人口迁移选择指数变化较快的主要影响因素,A、B错。
23~ 24.AC 解析 第23题,人口迁移以青壮年为主,甲地区人口迁出大于迁入,青壮年人口减少,老龄化进程将加快,老龄化水平升高,故A错误,C正确;人口迁移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B正确,D错误。第24题,甲地区农村人口比重大,城市人口比重小,说明甲地区城镇化水平低,反映出甲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第三产业比重不占优势,A、C正确;图中反映的是城镇化水平,即城市人口与农村人口的比重关系,无法直接反映人口总量及城市数量,故排除B、D。
25.A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距河7~10千米内人口密度小且变化小,说明该距离范围内人口分布少;距河2 千米内人口密度最大,说明该距离范围内人口最多。
26.答案 (1)池塘生态系统中,空间、食物和其他生存条件的量是有限的,这会影响到鱼的数量。受限制因素影响,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
(2)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会受到自然资源环境、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3)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所容纳的人口数量超过该国家或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本地区的资源短缺并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而导致环境的结构和功能被破坏,还会由此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解析 第(1)题,天然池塘中鱼的数量最终达到一种动态平衡,其原因是天然池塘内的空间、食物以及其他生存条件的量有限,从而影响鱼的数量,促使其维持到一种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物质系统在不断运动和变化情况下的宏观平衡,其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可以分为物理动态平衡、化学动态平衡、生态平衡、生理平衡、社会发展与人口平衡等。第(2)题,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可得,在人类社会中,一个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生活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影响最大。资源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人类的生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资源状况,资源越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越多。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人口的平均受教育水平,以及人口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对环境有着特殊的影响。此外地区开放程度、人均资源消费水平、医疗卫生水平均会影响地区的人口状况。第(3)题,地球上的可供应资源有限,空间的面积也有限,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某地如果有外界食物、能量输入,该地区环境内的人口数量可超过资源环境承载力;如果某地必须向外界输出食物能量,则该地区环境内的实际人口数必须小于其资源环境承载力,否则就会出现因过度开发利用资源而导致环境结构和功能的破坏。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超过它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与可耕地关系就会相对紧张,并且还牵扯到淡水资源的分配,还会产生一定的社会问题,如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县名
明代
1949年
田亩饱和度/%
年份
人口
田亩
人均税田
人口
田亩
人均税田
长汀
1393
7.5
39.2
5.2
16.0
43.6
2.7
89.9
信丰
1393
0.6
4.5
7.5
27.8
63.2
2.3
7.1
信丰
1613
—
49.8
—
27.8
63.2
2.3
78.8
永福
1393
5.7
23.6
4.1
13.8
31.1
2.3
75.9
永福
1451
1.6
10.5
6.6
13.8
31.1
2.3
33.8
年份
1991
2001
2011
人口数量/万人
597.4
674.5
781.7
①
5‰
5.5‰
5.5‰
②
15‰
3.5‰
4.5‰
③
16‰
9.5‰
12‰
④
20‰
9‰
10‰
年份
2005
2010
2015
北京
37280
30500
32851
天津
42000
29678
22567
江苏
1465
2003
3481
浙江
1456
2284
2561
海南
1910
4468
8500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9城镇和乡村,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6地球上的水,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4高考地理基础知识复习优化集训试题13地理实践力,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