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11,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11,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判断题,填空题,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
A. 飞行、游泳B. 跳跃、爬行
C. 飞行、爬行D. 跳跃、游泳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游泳等方式。
【详解】“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中的鹰,属于鸟类,其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其中的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运动方式是游泳,BCD都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
故选A。
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动物也是如此。以下动物的结构与其运动方式不对应的是( )
A. 蝗虫的翅——跳跃B. 鱼的鳍——游泳
C. 马的四肢——奔跑D. 鸟的翼——飞行
【答案】A
【解析】
【分析】动物因种类不同,生存环境各异,其运动方式也大相径庭,动物运动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飞行如鸟类、奔跑、跳跃、行走、爬行、蠕动如蚯蚓、游泳等方式。
【详解】A.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蝗虫的翅适于飞行,故A符合题意。
B.鱼用鳍游泳,靠尾部和躯干部的左右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来不断向前游动,故B不符合题意。
C.马的四肢长,骨骼坚实,肌腱和韧带发育良好,蹄质坚硬,能在坚硬地面上迅速奔驰,故C不符合题意。
D.鸟的前肢变成翼,有大型的正羽,排成扇形,适于飞行,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 下面关于动物运动意义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有利于动物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
B. 有利于动物冬眠和渡过寒冬
C. 有利于动物能主动地逃避敌害
D. 有利于动物能主动快速地获取食物
【答案】B
【解析】
【分析】动物运动意义:动物通过运动能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
【详解】动物通过运动,比较迅速地改变自身的空间位置,以利于寻找食物、有利于动物寻找配偶,有利于逃避敌害和繁衍种族,动物的运动对动物的自身生存和繁衍后代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了适应环境的能力。动物运动与动物冬眠和渡过寒冬没有直接关系,故ACD正确,B错误。
故选B。
4. 模型构建是学习生物学的一种有效策略。如图是某同学用长木板①和②、橡皮筋③和④、螺丝⑤,制作的肌肉牵拉骨运动的模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①和②相当于两块骨
B. 用该模型模仿屈肘动作时,③、④都收缩
C. 用该模型模仿屈肘动作时,⑤起支点作用
D. ③、④模拟的是骨骼肌
【答案】B
【解析】
【分析】(1)图中长木板①和②相当于骨、⑤是关节、橡皮筋③和④是骨骼肌,骨骼是由多块骨连结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结叫骨连结。
(2)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
【详解】ACD.骨在运动中起类似杠杆的支撑作用,两片长方形的木板(①和②)具有支撑作用,因此代表骨;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两条橡皮筋(③和④)可以收缩,因此代表骨骼肌。骨骼肌是一种附着在骨骼上的肌肉,骨骼肌包括肌腱和肌腹两部分。肌腱由结缔组织构成,能跨关节附在不同的骨上,有固定作用。可见③、④两端的肌腱要绕过⑤分别连在①和②上,骨与骨之间通过关节等方式相连成骨骼,图中长方形的木板①和长方形的木板②通过螺丝⑤连接在一起,因此螺丝代表关节,⑤关节在运动中起支点作用,ACD正确。
B.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收缩,肱二头肌舒张。若该模型模仿伸肘动作时,③表示肱三头肌收缩,④表示肱二头肌舒张,B错误。
5. 小张在长跑比赛中不慎摔倒,发生骨折,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休养( )
A. ①骺端软骨层B. ⑤骨髓
C. ④骨质D. ⑥骨膜
【答案】D
【解析】
【分析】图中:①关节软骨,②骨松质,③骨密质,④骨质,⑤骨髓,⑥骨膜。骨折后对骨的愈合起重要作用的物质是骨膜中的成骨细胞。
【详解】A.①骺端软骨层可不断分裂形成骨组织是骨长长,A错误。
B.⑤骨髓位于骨干的骨髓腔中和骨松质的空隙里。骨髓分为红骨髓和黄骨髓。胎儿和婴幼儿的骨髓都是红骨髓,具有造血的功能。随年龄的增长,长骨骨髓腔内的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组织替代,成为黄骨髓。正常情况下,黄骨髓已不具备造血能力,但当体内大量失血时,它仍可能转化为红骨髓而恢复造血功能。成人的长骨的两端、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的骨松质内终生都是红骨髓,B错误。
C.④骨质分为骨密质和骨松质两种。骨密质致密而坚硬,大部分集中在骨干部分,抗压力强;骨松质结构比较疏松,呈蜂窝状(或海绵状),由许多片状的骨小梁交织而成,分布于骨的内部和长骨的两端,C错误。
D.⑥骨膜是一层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在骨的表面,骨膜内含丰富的血管、神经和成骨细胞。血管中的血液对骨的营养有重要作用,成骨细胞具有再生功能,对骨折后骨的愈合起作用,它还能不断产生新的骨细胞使骨不断长粗,D正确。
故选D。
6. 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那么其病变部 位应在下列哪个结构上 ( )
A. 关节头B. 关节窝C. 关节腔D. 关节囊
【答案】D
【解析】
【分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一般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个部分组成。
【详解】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包绕着整个关节,把相邻的两骨牢固地联系起来。囊壁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在关节囊及囊里面和外面还有很多韧带,使两骨的连接更加牢固。关节腔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内有少量滑液。滑液有润滑关节软骨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关节囊病变,分泌滑液过多,致使关节腔内大量积液并伴有肿胀疼痛。
故选D
【点睛】滑液是由关节囊内壁分泌的,若功能异常,分泌滑液过多,会引起关节炎。
7. 青少年要注意正确的坐、立、行的姿势,这是因为青少年骨的特点是( )
A. 有机物少于1/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易变形
B. 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易变形
C. 有机物少于2/3,骨的弹性小、硬度大,不易变形
D. 有机物多于2/3,骨的弹性大、硬度小,不易变形
【答案】B
【解析】
【分析】
骨的成分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有机物越多,骨的柔韧性越强,无机物越多,骨的硬度越大;在不同时期,骨的成分不同,如下表:
【详解】有分析可知:在儿童青少年的骨中,有机物多于1/3,骨的弹性大,容易变形,所以青少年要注意坐、立、行的姿势。
故选B。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间的关系以及三种人群骨的特点,对我们的实际生活有指导意义。
8. 排球运动员在比赛中需完成手腕屈和伸等动作,关于这些动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在神经系统调节下完成
B. 由一块骨骼肌收缩完成
C. 由骨骼肌牵引骨绕关节活动完成
D. 体现了关节的牢固和灵活
【答案】B
【解析】
【详解】运动的产生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完成的,当控制某些骨骼肌的神经受到损伤时,身体的这部分就可能会瘫痪,并且可能导致骨骼肌的萎缩,A正确;一个动作的完成总是由两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共同完成的,B错误;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当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C正确;在运动中,关节周围有关节囊包括着,密闭的关节腔内有滑液,保证了关节既牢固、又灵活,D正确。
9.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成语也蕴含了丰富的生物学知识,下列成语能体现后天性行为的是( )
A. 飞蛾扑火B. 金鸡报晓
C. 作茧自缚D. 老马识途
【答案】D
【解析】
【详解】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后天性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飞蛾扑火、金鸡报晓和作茧自缚都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老马识途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性行为,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10. 白居易诗曰:“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此诗所描绘的是燕子的( )
A. 防御行为B. 繁殖行为C. 迁徙行为D. 社群行为
【答案】B
【解析】
【分析】繁殖行为是涉及繁殖的各种行为的统称。 繁殖行为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 繁殖行为包括识别、占有空间、求偶、交配、孵卵、对后代的哺育等一系列的复杂行为。
【详解】A.防御行为是指动物为对付外来侵略、保卫自身的生存、或者对本族群中其他个体发出警戒而发生的任何一种能减少来自其它动物伤害的行为。 可区分为初级防御和次级防御,A不符合题意。
B.繁殖行为是指动物与繁殖有关的一切行为,包括占领繁殖的区域、雌雄两性的识别、求偶、交配、繁殖后代或产卵、对后代的哺育、以及鸟类的孵卵、筑巢等一系列行为,“须臾十来往,犹恐巢中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体现了鸟类的育雏行为,属于繁殖行为,B符合题意。
C.迁徙行为在广义上指动物从一个区域或栖息地到另一个区域或栖息地的移动行为。 狭义上指进化过程中,动物为了某种生理需求,周期性地在特定时间,沿着一定的线路进行的集群性长距离移动行为。 动物的迁徙分为周期性迁移和非周期性迁移,C不符合题意。
D.社群行为是指同种动物间或异种动物间的集体合作行为。 这种合作可以仅表现为暂时的和松散的集群现象,但更典型的是动物组成一个有结构的永久性社群,其中有明确的分工和组织(如阶级和优势序位现象),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 动物行为的研究有许多经典的案例方法和对象。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廷伯根主要研究的是狒狒的社群行为
B. 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应用实验法
C. 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
D. 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
【答案】A
【解析】
【分析】(1)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2)实验法是从影响调研问题的许多因素中选出一个或两个因素,将它们置于一定条件下进行小规模的实验,然后对实验结果做出分析。
【详解】A.廷伯根主要研究的是银鸥幼雏的求食行为,主要应用实验法,A错误。
B.弗里施是奥地利动物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蜜蜂不是色盲,弗里施对蜜蜂色觉的研究主要应用实验法,B正确。
C.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因此法布尔对昆虫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C正确。
D.劳伦兹对小野雁学习行为的研究主要应用观察法,D正确。
故选A。
12. “我为花草呵护,花草向我微笑”,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里的“花草”和“我”在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
A 生产者、消费者B. 消费者、生产者
C. 分解者、生产者D. 生产者、生产者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指的是营自养生活的生物,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这些食物的作用是为自身及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生物提供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费者包括各种动物,它们提供取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详解】“花草”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有机物和能量,因此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花草”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生产者。“我”是动物,属于消费者。
故选A。
【点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它们的功能。
13. 下列关于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动物是食物链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B. 动物使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趋于平衡
C. 动物在生物圈中只有积极的一面,无消极的一面
D. 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答案】C
【解析】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①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②动物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③动物帮助植物传粉、传播种子。
【详解】A.食物链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形成的链状结构,动物作为消费者,是食物链结构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A正确。
B.动物在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使食物链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比例趋于平衡,B正确。
C.动物在生物圈中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如蚜虫、蝗虫等农作物害虫数量过多时,会危害农作物的正常生长,C错误。
D.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粉,使这些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如蜜蜂采蜜。动物能够帮助植物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如苍耳果实表面的钩刺挂在动物的皮毛上,D正确。
故选C。
14. 下列动物中,全部属于我国特产珍稀动物的一组是( )
A. 白唇鹿、金丝猴、大鲵B. 大熊猫、扬子鳄、企鹅
C. 猕猴、丹顶鹤、褐马鸡D. 麋鹿、朱鹮、黑猩猩
【答案】A
【解析】
【分析】我国特产珍稀动物有扬子鳄、大熊猫、白鱀豚、扭角羚、中华鲟、白唇鹿等。
【详解】A.白唇鹿、金丝猴、大鲵全部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A符合题意。
B.大熊猫、扬子鳄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但企鹅不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B不符合题意。
C.褐马鸡是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但丹顶鹤、猕猴不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C不符合题意。
D.麋鹿、朱鹮都是我国特产珍稀动物,但黑猩猩不属于我国特产的珍稀动物,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平时注意多搜集相关的资料.
15. 一位农户对记者说:“别看木耳小,全身都是宝;别看木耳黑,它能卖真金”,近年来我市部分地区大力发展食用菌养殖,助力乡村振兴。下列关于木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木耳的细胞具有成型的细胞核
B. 木耳在生物圈中扮演分解者的角色
C. 木耳细胞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木耳的繁殖方式为孢子生殖,属于无性生殖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真菌的形态结构、营养方式和真菌的种类,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真菌的营养方式是异养。
【详解】A.木耳属于真菌,真菌具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A正确。
B.木耳属于真菌,真菌营腐生生活属于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B正确。
C.木耳属于真菌,真菌不具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C错误。
D.木耳属于真菌,真菌主要通过孢子生殖,这种生殖方式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D正确。
故选C。
16. 下列关于细菌、真菌、病毒与人类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病毒都能使人类患病并危及健康
B. 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制作酸奶等食品
C. 细菌在净化污水时主要分解水中的有机物
D. 冷藏食品不易腐败的原因是低温杀死了细菌真菌
【答案】C
【解析】
【分析】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多数细菌是有益的,少数细菌是有害的,据此作答。
【详解】A.病毒对人类既有有益的一面,如噬菌体可以作为防治某些疾病的特效药,烧伤病人在患处涂抹绿浓杆菌噬菌体稀释液;病毒也有有害的一面,如病毒能使人和其他生物患病并危及其健康,故A错误。
B.酵母菌可以用来酿酒,制造酸奶要用乳酸菌,故B错误。
C.大多数细菌是营腐生生活的,它们不能制造有机物,只能分解现成的有机物来获取能量。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一些细菌等微生物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成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故C正确。
D.冷藏食品不易腐败的原因是低温抑制了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和繁殖,从延长食物的保存时间,故D错误。
故选C。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对的涂“√”错的涂“×”。)
17. 人体有600多块骨,全身的骨由骨连结构成骨骼。( )
【答案】错误
【解析】
【详解】人体的骨骼是由206块骨通过骨连接构成的。人体骨骼可分为三大部分:头骨、躯干骨、四肢骨。其中头骨29块,躯干骨51块,上肢骨64块,下肢骨62块,骨大小形状不同,功能也有所不同,但主要起着对身体的运动、支持和保护的作用,题干说法错误。
18.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
关节是能够活动的骨连接,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组成。
【详解】关节的结构如图所示:
。
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腔和关节囊组成的。关节面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题干说法正确。
【点睛】回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组成关节的三部分。
19. 观察和实验是研究动物行为的主要方法。( )
【答案】对
【解析】
【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是采用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详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实验当然也离不开观察,但与单纯的观察不同的是,实验是在人为控制研究对象的条件下进行的观察。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因此实验法离不开观察。
【点睛】明确观察法和实验法的区别,观察法对动物不施加影响,而实验法对动物施加影响。
20. 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以绿色植物为食,是生物圈中分解者。
【答案】错误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
【详解】生物圈中的动物必须直接或间接地以绿色植物为食,通过消耗植物合成的有机物来维持生活,所以,动物在生物圈中是消费者,题干说法错误。
【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作用。
21. 保护珍稀动物,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建立自然保护区。( )
【答案】正确
【解析】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的保护措施:1. 就地保护(自然保护区) :就地保护是保护物种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2.异地保护:如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异地保护是就地保护的补充,它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了最后的生存机会。3.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精子库、种子库等。4.利用生物技术对生物进行濒危物种进行保护。如人工授精、组织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建立自然保护区既能保护生物又能保护生物生活的环境,因此本题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和措施,要求考生识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三、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相对应位置。)
22. 人体要运动,就必须依靠骨、关节和肌肉。据图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各题。
(1)图一中,A是:_______,B是:_________。
(2)图二中关节的灵活性与关节面上覆盖的[⑤]___________有关,还与[②]__________分泌的滑液有关,滑液的作用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
(3)图三表示屈肘动作,此时[①]肱二头肌处于_________状态。屈肘运动过程中,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支点,___________收缩为_________牵引来完成运动,而运动的产生,还需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和其他系统的协调作用下完成的。
【答案】22. ①. 骨 ②. 肌腱
23. ①. 关节软骨 ②. 关节囊
24. ①. 收缩 ②. 肱二头肌 ③. 动力
【解析】
【分析】运动系统由骨、关节、骨骼肌组成。关节是由关节面、关节囊和关节腔三部分组成。关节面包括关节头和关节窝,关节面上覆盖着关节软骨。图一中A是骨,B是肌腱;图二中①是关节头,②是关节囊,③是关节腔,④是关节窝,⑤是关节软骨;图三中①是肱二头肌。
【小问1详解】
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骨骼肌三部分组成,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组成。故图一中,A是骨,B是肌腱。
【小问2详解】
关节面上覆盖一层表面光滑的⑤关节软骨,可减少运动时两骨间关节面的摩擦和缓冲运动时的震动。②关节囊的内表面能分泌滑液,进入由关节囊和关节面共同围成的密闭腔隙关节腔,滑液和关节软骨能减少骨与骨之间的摩擦,使关节的运动灵活自如。
【小问3详解】
屈肘和伸肘运动的完成,需要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两组肌肉共同配合完成。图三中的①是肱二头肌,当屈肘时,①肱二头肌处于收缩状态,肱三头肌处于舒张状态。骨骼肌一般要跨越一个或是几个关节,由肌腱附着在相邻的骨上。骨和关节本身没有运动能力,必须依靠骨骼肌的牵引来运动。当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兴奋刺激后,就会收缩变短,并产生一定的拉力,牵动骨围绕着关节活动,从而产生运动。
23. 请分析下面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只失去雏鸟的红雀,总是给养鱼池边浮到水面张口求食的金鱼喂食,就像喂自己的雏鸟一样
材料二:海洋动物园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材料三:春天,百花盛开,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雄蜂的数量较少,蜂后(雌蜂),主要职责是产卵和繁殖后代;雄蜂专职与蜂后交配
(1)从动物行为的获得途径来看,材料一中的红雀给金鱼喂食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该行为是由红雀体内的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在材料二中,海豚表演节目属___________行为;海豚的这种行为是在个体的________________中获得,可以使海豚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3)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昆虫,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具有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行为。很多动物都有成群生活的习性,群居对动物的重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3. ①. 先天性 ②. 遗传物质
24. ①. 学习##后天性##后天学习 ②. 生活经验或学习
25. ①. 社群##社会 ②. 有利于取食和御敌(或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等,合理即可给分)
【解析】
【分析】(1)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
(2)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在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3)营社会行为的动物一般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森严的等级制度。
【小问1详解】
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红雀喂金鱼的行为生来就有的,属于先天性行为,产生这种行为的物质基础是遗传物质,故该行为是由红雀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
【小问2详解】
海豚的表演是一种学习行为,这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而获取的行为。动物的学习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高等,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小问3详解】
社会行为是群体内形成了一定的组织,成员间有明确分工的动物群集行为。如:蜂群内有蜂王、雄蜂,分工明确,相互密切合作,因此属于社群行为,群居对动物的重要意义是有利于取食和御敌(或有利于种族的繁衍和生存等)。
24. 如图是4种微生物的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细胞由于没有__________,大多数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
(2)乙和丙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_________来繁殖后代。丁结构_________,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构成。
(3)与甲、乙、丙相比,丁没有___________。
【答案】24. 叶绿体
25. ①. 孢子 ②. 简单
26. 细胞结构
【解析】
【分析】图可知,甲是细菌,乙是霉菌,丙是蘑菇,丁是病毒。
【小问1详解】
图甲属于细菌,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组成,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胞质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大多数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生活,营养方式异养。
【小问2详解】
乙是霉菌,丙是蘑菇,均属于多细胞真菌,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中酵母菌是单细胞的,霉菌和大型真菌都是多细胞的;真菌的细胞不含叶绿体,是典型异养生物。可以通过产生大量的孢子来繁殖后代。丁是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就会变成结晶体,失去生命活动。病毒从其它生物的活细胞中获得营养物质,利用自己的遗传物质进行复制,繁殖新病毒。
【小问3详解】
甲是细菌,乙是霉菌,丙是蘑菇,均属于多细胞真菌,丁是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寄生在活细胞内生活,一旦离开活体会变成晶状体。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中相对应位置。)
25. 如图为探究酸奶的制作条件的实验过程图,请据图回答:
(1)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_________。
(3)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实验中,设置的变量是_______________,你推测甲、乙两组实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_______。
(5)该实验的结论是酸奶的制作需要在_________条件下进行。
【答案】25. 对照 26. 灭菌
27. 使乳酸菌和牛奶充分混合,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中的接种
28. ①. 有无空气(氧气) ②. 甲
29. 无氧
【解析】
【分析】(1)培养细菌或真菌的一般方法: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培养。
(2)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对照组。
【小问1详解】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实验中设置实验乙的目的是与甲形成对照,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
【小问2详解】
实验过程中需要清洗烧杯等实验器材,并进行加热处理,目的是灭菌,这样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实验结果。
【小问3详解】
冷却后,加入酸奶并搅拌的目的是加入乳酸菌并搅拌均匀,相当于培养细菌真菌的方法中的接种。
【小问4详解】
甲实验组密封放置,形成无氧环境,乙实验没有密封,形成有氧环境,实验变量为有无空气(氧气),其他的实验条件保持相同。乳酸菌的发酵需要适宜的温度,并且是无氧环境,所以推测甲、乙两组实验中的玻璃瓶放在30℃的条件下放置4~6小时后最有可能制成酸奶的是甲。
【小问5详解】
乳酸菌只有在缺氧或无氧的环境下生存,才能把牛奶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乳酸,该实验是为了探究酸奶的制作需要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相关试卷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第二中学(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第二中学(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卷,共2页。
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第二中学(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第二中学(民族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共2页。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自治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自治县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判断题,连线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