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复习练习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填空与简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金刚石B.生石灰C.氯酸钾D.熟石灰
2.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金属都有导电性B.氧气有氧化性
C.浓盐酸有挥发性D.纳米铜有超塑延展性
3.下列不属于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的是( )
A.白色粉末B.微溶于水C.不潮解D.在空气中会变质
4.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
A.HClB.KNO3C.K2CO3D.FeCl3
5.吸水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泥沙吸水B.生石灰吸水C.活性炭吸水D.纸巾吸水
6.化学世界绚丽多彩,下列实验中有关颜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出现蓝紫色火焰
B.将铁钉加入到稀硫酸中,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
C.在氨水中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现红色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7.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能够达到目的是
A.证明生石灰与水发生化学反应
B.配制 100g20%的NaCl 溶液
C.检验某溶液是否是碱溶液
D.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测定溶液pHB.移走蒸发皿
C.滴加试剂D.称取氯化钠
9.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增加且有新物质生成的是
A.生石灰B.浓盐酸C.浓硫酸D.浓氨水
10.下列四个事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①酸或碱溶液改变了石蕊试液的颜色
②防毒面具中活性发吸附毒气
③铜丝作导线导电
④生石灰作干燥剂吸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判断题
11.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的pH一定大于7( )
12.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
13.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14.碱和氧化物一定含有氧元素( )
15.浓硫酸具有脱水性,故能做干燥剂( )
三、综合应用题
16.足球比赛中为了让意外昏迷的球员快速度意识会用到“嗅盐”。同学们对“嗅盐”产生了好奇,并对其成分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嗅盐是由一种盐类物质和香料(不参与下列探究中的任何反应)组成,能释放出氨味气体,对人体神经会产生强烈的刺激作用,但过量吸入会危害健康。
②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
③氨气能与硫酸化合生成硫酸铵。
[提出问题]嗅盐中盐类物质是什么?
[实验探究]
(1)填写表中空格。
[质疑]
(2)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方案见上表),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小英的实验日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 离子的可能性。
[继续探究]
同学们利用如图装置进一步测定嗅盐中横酸链的质量分数。
(3)反应原理:(NH)2CO3+2NaOH X+2NH3+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
[实验过程]
(4)实验过程中使用氢氧化物固体,其作用是 。
[数据记录]
实验称取样品质量为m1,反应前后装有氢氧化钠固体的球形干燥管的总质量分别为m2和m3,反应前后烧杯及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分别为m4和m5。
[数据处理]
通过测得数据计算出喷盐中碳酸的质量分数。
[反思与评价]
(5)关于读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48(m3-m2)/17m1×100%
B.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
C.可以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
D.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
17.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是两种常见的碱
(1) 它们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2) 可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
(3) 用氢氧化钙溶液检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7.4kg氢氧化钙能中和硫酸厂排放的污水中硫酸的质量是多少 ?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浓硫酸与铁钉(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的成分。
【查阅资料】
①Fe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SO2生成;
②C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CO2和SO2生成;
③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⑤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1)称取24.0g铁钉放入60.0mL浓硫酸中,加热,充分反应后得到的溶液X并收集到气体Y。甲同学通过实验测定并推知气体Y中SO2气体的体积分数为66.7%。同学们认为气体Y中还可能还有H2和Z气体,则Z气体可能是 。探究实验的主要装置如图所示:
(2)装置A中试剂的作用是 ,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 。
(3)为确认Z的存在,需要将装置甲(如图所示)接入上述装置的(填编号) 之间。装置甲中的液体名称是 。
(4)实验中,如果观察到 现象可确认Y中还有H2气体。
(5)实验室盛放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塞。已知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产物使瓶口与瓶塞粘合在一起,写出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6)载人航天飞行器的模拟座中,空气更新过程如图所示。
①装置I的作用是 。
②装置(Ⅱ)中的CO2和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了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从装置I、Ⅱ、Ⅲ可看出,O2的来源是CO2和H2O,若产生896gO2,消耗1012gCO2,则同时消耗H2O g。
四、填空与简答
19.I.根据下列实验回答相应问题。
(1)如图装置A、B、C、D中液体变红的是 (填序号);
(2)此实验能得到的结论是 。
(3)此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Ⅱ.如图是验证CO2性质的实验,其中都有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小干花,请回答问题:
(4)装置②小花喷水后的颜色是 。
(5)装置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稀释浓硫酸时,致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其操作上的原因是: ;
(2)制取气体时,第一步应先 ,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先 。
(3)配制50g 5%的氯化钠溶液时,量取水时仰视刻度,造成配制浓度 。(填“偏大”、“偏小”)
21.现有 A~F 六种常见物质,其中 B 是食品包装中的常用的干燥剂,A、B、C 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E 是黑色固体单质,D、E、F 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 素,且 D、F 都是无色气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图。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B ;C ;D ;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C: ; C D: 。
22.某硫酸厂以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生产硫酸的简要流程如图:
(1)写出流程图中硫的一种氧化物名称: 。
(2)催化反应室中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3)实验室里稀释浓硫酸的方法是:把 ,并不断搅拌。
(4)沸腾炉中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3.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肼(N2H4)又称联氨,有类似于氨的刺鼻气味,贮存时用氮气保护并密封,用途广泛。肼燃烧放热量大且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常用作火箭燃料,点燃时与助燃物质液态N2O4发生反应,生成N2和H2O。高压锅炉水处理时肼可用于脱除氧气以防止锅炉的腐蚀,也可以把锅炉内表面锈蚀后的氧化铁还原为结构紧密的四氧化三铁保护层,减缓锅炉锈蚀。肼还可以用于烟草、土豆、玉米的贮藏,也可以用于食用盐酸的制造等。肼的熔点为1.4℃,沸点为113.5℃;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肼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肼易溶于水;肼与液氧接触能自燃;肼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或短时间受热时易发生分解。肼对眼睛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延迟性发炎,对皮肤和黏膜也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依据短文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与氧化铁作用B.易溶于水C.易分解
(2)肼在常温下为 (填“固态”“液态”或“气态”)。
(3)肼作为火箭燃料燃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下列固体物质中的___________也具有这些性质。
A.NaClB.Ca(OH)2C.NaOHD.NaHCO3
(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 。
实验
小军的实验
方案
溴盐与 (填一种物质)混合研磨
现象
闻到较为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
结论
溴盐中含有
溴盐中含有
确认了小军的实验结论
证明溴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
参考答案:
1.B
【分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纯净物
【详解】A、金刚石即碳单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 即氧化钙,由钙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氧化物,符合题意;
C、氯酸钾 是由氯元素,钾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D、熟石灰即氢氧化钙是由钙元素和氧元素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B
【详解】A、金属导电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A错误。
B、氧化性是氧气在化学变化中体现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B正确。
C、浓盐酸挥发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提现物理性质,C错误。
D、纳米铜超塑延展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体现物理性质,D错误。
故选:B。
3.D
【分析】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详解】氢氧化钙是一种白色粉末固体,微溶于水,不易潮解,属于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在空气中易变质,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属于化学性质。
故选D。
4.C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均能与HCl反应,分别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钙和水,但均无明显变化,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B、KNO3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均不反应,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K2CO3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D、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反应,均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C。
5.B
【分析】发生化学反应必然有化学变化存在,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故此题只需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即可。
【详解】A.、泥沙吸水只是泥沙的状态改变,未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 生石灰吸水会生成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故一定发生化学反应,符合题意;
C、由于活性炭自身有许多微小毛孔,所以很容易形成毛细现象,把水吸入,未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 纸巾吸水只是状态改变,未发生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本题的落脚点最终还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6.B
【详解】A、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较剧烈,发生蓝紫色火焰,正确。
B、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所以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错误。
C、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氨水呈碱性,所以滴入无色酚酞溶液,溶液呈现红色。正确。
D、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所以可看到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正确。
故选B。
7.D
【详解】A、一段时间后,U型管内液面的变化是左低右高,不一定是生石灰和水反应放热,可能是生石灰溶于水放热而不发生反应,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选项错误;
B、向100g水中加入20g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是120g,不是100g,不能配制20%的氯化钠溶液,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选项错误;
C、酚酞在碱性溶液中变红,不一定是碱的溶液,还可能是盐,如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故选项实验设计不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选项错误;
D、氧气不易溶于水,收集并测量氧气的体积时,气体短管进,进入量筒内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故选项实验设计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选项正确;
故选D。
8.D
【详解】A、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故A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B、蒸发皿要用坩埚钳夹取不能用手取,以免造成烫伤,故B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部,要垂直悬空在容器口的正上方,故C选项图中所示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称量前在两个托盘上放上等质量的纸片以免污染试剂,故D选项图中所示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掌握操作要领,使操作规范。
9.A
【详解】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溶液质量增加;B、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溶液质量增加,没有新物质生成;D、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减少。故选A。
点睛∶挥发性,吸水性属于物理性质,均没有新物质生成。
10.C
【详解】①酸或碱溶液改变石蕊试液的颜色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活性炭吸附毒气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过程中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铜丝作导线导电是利用铜丝的导电性,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④生石灰作干燥剂吸水是生石灰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过程中有新物质氢氧化钙生成,属于化学变化。①④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故选C。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1.正确
【详解】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因此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pH一定大于7,正确。
12.错误
【详解】氢氧化钠固体具有吸水性,易潮解,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会潮解,故填:错误。
13.错误
【详解】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错误。
14.正确
【详解】碱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与OH-构成的化合物,所以碱中肯定含有氧元素;
氧化物是由2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所以氧化物中肯定含有氧元素。
所以碱和氧化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题干说法正确。
15.错误
【详解】脱水性按照水分子中氢、氧比例夺取其它物质里氢、氧原子的性质。吸水性是指材料能吸收水的性质。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能做干燥剂。
16.(1) 熟石灰 左边试管产生大量气泡,右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有白色沉淀产生 铵根离子/NH4+
(2)碳酸氢根
(3) Na2CO3
(4)干燥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
(5)BD
【详解】(1)由结论溴盐中盐类物质是碳酸铵,结合现象闻到较为浓烈刺激性气味且试纸变蓝,说明铵根离子遇到了氢氧根离子,因为铵根离子能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所以加入的是物质可以是熟石灰或者氢氧化钠等物质,所以可推知嗅盐中含有铵根离子。由结论嗅盐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能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反推加入稀盐酸之后,可以看到左边试管产生大量气泡,右边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实验现象。含有碳酸铵的嗅盐,加入氯化钙稀溶液之后能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因为氯化钙能和碳酸铵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
(2)小英认为小军的实验结论不严谨。小英通过补做一个实验进而确认了小军的结论,加入氯化钙稀溶液。因为氯化钙稀溶液与碳酸氢铵稀溶液不发生反应,所以小英的实验目的是排除嗅盐中含有碳酸氢根离子的可能性。
(3)由反应装置图可知,该反应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结合方程式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个数不变,(NH4)2CO3+2NaOH______X+2NH3+2H2O,反应前:氮原子有2个,氢原子有10个,碳原子1个,氧原子5个,钠原子2个;反应后氮原子有2个,氢原子有10个,氧原子2个,所以其中X的化学式为Na2CO3。故正确方程式为(NH4)2CO3+2NaOHNa2CO3+2NH3 +2H2O
(4)实验过程中使用氢氧化物固体,氢氧化钠具有潮解性,其作用是干燥吸收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防止对后续测定氨气质量造成干扰。
(5)A.嗅盐中碳酸铵的质量分数不可以依据水量变化来进行测定,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中也含有水,另外反应生成的是水而不是水蒸气,也不能准确测量水的体积,选项错误。
B.倒置漏斗可以增大吸收面积同时防止倒吸,选项正确。
C.不可以用浓硫酸替代稀硫酸,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会吸水,影响氨气质量的测定,选项错误。
D.停止加热后要通入一段时间空气,让氨气充分进入烧杯中与稀硫酸反应,否则测定结果会偏小,选项正确。
故选:BD。
17. OH- 氢氧化钠固体 Ca(OH)2+CO2=CaCO3↓+H2O 9.8。
【详解】(1)氢氧化钠、氢氧化钙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OH-,具有碱的通性,故填OH-。
(2)氢氧化钠固体易潮解,可作干燥剂,故填氢氧化钠固体。
(3)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a(OH)2+CO2= CaCO3↓+H2O。
(4)解:设能中和硫酸的质量为x
74:98=7.4kg:x
x=9.8kg
答:能中和硫酸的质量为9.8kg。
【点睛】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澄清石灰水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碳酸钙沉淀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化学上常用澄清的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氢氧化钠易溶于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常用氢氧化钠溶液来吸收多余的二氧化碳气体。
18. CO2 除去SO2 检验SO2是否除干净 BC 澄清石灰水 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白色固体变蓝色 分离空气、水和二氧化碳 180
【详解】(1)依据题意浓硫酸与铁钉(碳素钢)反应后产生气体有SO2、H2和Z气体,反应物中还含有碳,依据信息②C与浓H2SO4反应,加热,有CO2和SO2生成,可知Z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故填:CO2;
(2)分析装置可知是要验证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和氢气,依据【查阅资料】③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④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⑤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装置A中酸性高锰酸溶液的作用是除去二氧化硫,防止干扰二氧化碳的鉴别,装置B中的品红是验证二氧化硫是否被A完全除尽,故填:除去二氧化硫;检验SO2是否除干净;
(3)分析整个装置,缺少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所以要在B、C之间加装一个图2装置,检验二氧化碳的试剂是澄清石灰水,故填:BC;澄清石灰水;
(4)分析实验装置可知是利用装置D中H2+CuOCu+H2O反应生成的水进入E的确认含有氢气,所以实验现象是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白色固体变蓝色,故填:玻璃管中黑色固体变红色,E中白色固体变蓝色;
(5)已知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相似,常温下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缓慢地发生反应方程式2NaOH+SiO2═Na2SiO3+H2O,故填:2NaOH+SiO2═Na2SiO3+H2O;
(6)①分析图示箭头指向可知由装置Ⅰ分离出的物质是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所以装置Ⅰ的作用是把空气、二氧化碳、水蒸气分离,故填:分离空气、水和二氧化碳;
②分析图示箭头指向可知装置Ⅱ中的H2和CO2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水和碳单质,化学方程式:,故填:;
③依据题中信息,氧气中的氧元素都来水和二氧化碳,消耗水中氧元素的质量为896g-1012g××100%=160g,所以消耗水的质量为160g÷×100%=180g,故填:180。
19.(1)BC
(2)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无污染
(4)紫色
(5)CO2+H2O=H2CO3
【详解】(1)分子不断地运动,随着分子的运动,A中挥发出的氨分子逐渐扩散至试管B中,与酚酞试液中的水接触形成呈碱性的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同时D装置的试管中挥发出的氨分子逐渐扩散至试管C中,与酚酞试液中的水接触形成呈碱性的氨水,使酚酞试液变红,即装置A、B、C、D中液体变红的是BC,故填BC。
(2)实验中观察到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与B试管中的酚酞试液相比,C试管中的酚酞试液先变红,原因是D装置中的氨水置于热水中,温度高,氨分子的运动较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实验均在密闭装置中进行,能够避免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逸散到空气中,避免了空气污染,故填无污染。
(4)石蕊染成紫色的小干花喷水后,纸花上的溶液仍呈中性,石蕊不变色,仍呈紫色,故填紫色。
(5)装置④中纸花喷水后放入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使石蕊变红,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2+H2O=H2CO3。
20. 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检查装置气密性 检验气体纯度 偏小
【详解】(1)稀释浓硫酸时,致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因为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2)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故使用可燃性气体时应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实验室制取气体时,组装好装置后,应在向容器中装入药品前检查装置气密性,然后再装入药品,以避免装入药品后发现装置气密性不好,更换部分仪器而浪费药品;
(3)量取水时仰视刻度,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21. CaO CaCO3 CO2 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详解】(1)B是食品包装中常用的干燥剂,可知B为CaO;根据A、B、C三种白色固体都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及转化关系图中A、B、C的转化关系,可推断A、C为氢氧化钙或碳酸钙,而C→B(CaO)可断定C为碳酸钙,则A为氢氧化钙;C(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题中说明E为黑色固体单质,D、E、F都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根据关系图中D(二氧化碳)、E(黑色单质)、F的转化关系,则E为单质C,F为一氧化碳;
(2)A→C,Ca(OH)2与CO2反应生成CaCO3和H2O,(或者可溶性碳酸盐与氢氧化钙反应也可以);反应方程式为Ca(OH)2+CO2═CaCO3↓+H2O(或者可溶性碳酸盐与氢氧化钙反应); C→D: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或者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也可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或者CaCO3 CaO+CO2↑也可以)。
22.(1)二氧化硫/三氧化硫
(2)化合反应
(3)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
(4)
【详解】(1)通过分析反应流程中的物质可知,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属氧化物;
(2)化反应室中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加热生成三氧化硫,该反应是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3)实验室稀释浓硫酸应注意将浓硫酸缓慢注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4)沸器炉中是FeS2和O2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3.(1)AC
(2)液态
(3)
(4)C
(5)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分解
【详解】(1)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肼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与氧化铁作用和易分解,易溶于水属于物理性质,故选:AC;
(2)肼的熔点为1.4℃,所以肼在常温下为液态;
(3)肼(N2H4)和N2O4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N2和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肼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CO2,氢氧化钠也具有吸水性和吸收二氧化碳的性质(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选:C;
(5)肼需要密封保存的原因是:有强烈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易分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随堂练习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巩固练习,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判断题,综合应用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下册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课后测评,文件包含101常见的酸和碱doc、101常见的酸和碱答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