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无锡市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注意事项及说明:
1.本试卷分单项选择题和综合题两部分,共8页。
2.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内作答,答题前,请认真阅读试卷上的答题要求。
3.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罗斯海被誉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2023年1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罗斯海新站建设全面展开,预计60天内完工。图为罗斯海新站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我国第五个南极科考站选址难言岛,主要原因是( )
A. 风力较小B. 终年不冻C. 建设难度小D. 科研价值大
2. 罗斯海新站站房采用高架设计,主要目的是( )
A. 防寒与保暖B. 防强紫外线C. 防积雪堆堵D. 全天候科考
3. 当日(12月7日),该地太阳视运动轨迹在地平圈的投影最可能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1. D 2. C 3. C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材料内容可知,罗斯海域被誉为研究地球系统中能量交换、物质交换和圈层相互作用、理解全球气候变化的“天然实验室”,所以我国第五个科考站选址难言岛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科研价值巨大,D正确;该区域环境条件恶劣、建设难度大,地处南极圈以内,不可能终年不冻,且受极地东风的影响,风力大,AB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站房采用高架设计并不能防寒保暖、也不能防紫外线,当地自然环境恶劣,难以全天候科考,ABD错。当地纬度高,积雪厚度大,站房采用高架设计可以防积雪堆堵,C正确。故选C。
【3题详解】
太阳直射点1天大致移动0.26个纬度,12月7日距离12月22日约15天,距离南回归线23.5°S还有4°,所以12月7日大致直射19.5°S,此时70.5°S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结合当地纬度可知,此时当地出现极昼现象,①错。②刚好出现极昼现象,应是在70.5°S附近,②错。该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在当地正北方)依然大于当地0点时刻(太阳在当地正南方)的太阳高度,太阳在地面上的投影表现为正午时刻太阳距离正北方位较远,③正确,④错。故选C。
【点睛】太阳视运动总结:全球除极昼极夜地区外,二分日,全球日出正东,日落正西;北半球夏半年,全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北半球冬半年,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图为北美洲部分地区2022年4月7日海平面气压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推测图中四地可信的灾情预警是( )
A. 甲地滑坡崩塌B. 乙地暴雨洪涝
C. 丙地森林火险D. 丁地重度沙尘
5. 未来几天,纽约( )
A. 气温降低,阴雨B. 气压降低,晴朗
C. 气温升高,阴雨D. 气压升高,晴朗
【答案】4. C 5. A
【解析】
【4题详解】
甲地地形相对平坦,且降水量相对不大,出现滑坡崩塌的可能性不大,A错。乙地受高压系统影响,降水少,B错。丙地位于高压脊附近,天气晴朗干燥,可能出现森林火险,C正确。丁地位于南部沿海,等压线稀疏,风力小,不会出现重度沙尘,D错。故选C。
【5题详解】
五大湖附近为气旋系统,其北侧、西侧、南侧、东南侧气压高,受气压分布影响,气旋系统向东移动,未来几天将经过纽约,受气旋系统影响,出现阴雨天气,云层增厚,气温降低,故选A。
【点睛】在气旋结构中,气旋为低压中心,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近地面水平方向气流从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呈逆时针辐合,南半球呈顺时针辐合。
贵州梵净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保存着多种野生动植物,被称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图为梵净山主峰之一“红云金顶”,整座山体呈柱状,在石柱上端又自然裂开为两个峰顶,直刺云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梵净山成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主要得益于( )
A. 丰沛的降水B. 崎岖的地形C. 肥沃的土壤D. 难溶的岩石
7. 推测“红云金顶”的形成过程最可能为( )
A. 岩浆活动一变质作用一地壳抬升一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B. 地壳抬升一沉积作用一变质作用一岩层断裂—风化、侵蚀
C. 地壳抬升一变质作用一岩层断裂—岩浆活动一风化、侵蚀
D. 沉积作用一地壳运动一风化、侵蚀—变质作用一岩层断裂
【答案】6. D 7. A
【解析】
【6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贵州梵净山因其特殊的地质成因保存着多种野生动植物,被称为“喀斯特高原中的生态孤岛””,降水与土壤与地质作用关系不大,AC错误;喀斯特高原碳酸盐岩广布,碳酸盐岩易被水溶蚀,形成喀斯特地貌,但梵净山处碳酸盐岩在岩浆喷发后通过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变质岩不易被侵蚀,周围碳酸盐岩被侵蚀掉后,形成高大山体,D正确,与崎岖的地形关系不大,B错误。故选D。
7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贵州梵净山是伫立于喀斯特海洋中的变质岩“生态孤岛”,变质岩来源岩浆喷发形成的侵入岩,后经地壳抬升出落地表,岩层发生断裂,再经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故景观的形成过程为岩浆喷发—变质作用—地壳抬升—岩层断裂—风化、侵蚀,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等,它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地球重力能等,表现为对地表物质的风化、侵蚀、搬运和堆积等作用,它将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其结果往往使地表趋于平坦。
图为长江与汉江交汇处,一侧黄水一侧绿水,形成类似“鸳鸯锅”的奇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奇景一般发生在( )
A. 1月,黄水为长江,绿水为汉江B. 7月,黄水为长江,绿水为汉江
C. 1月,黄水为汉江,绿水为长江D. 7月,黄水为汉江,绿水为长江
9. 造成该奇景的原因主要有( )
①长江上游土壤侵蚀较大②汉江径流速度较大③汉江流域植被恢复较好
④长江水位高、落差大⑤流域内汛期差异
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③⑤D. ①③⑤
【答案】8. B 9. D
【解析】
【8题详解】
一侧黄水一侧绿水主要受河流含沙量不同影响,结合黄水、绿水的河流宽度,可以推测处黄水为长江(干流)、绿水为汉江(支流),一般汛期时净流量大,流速较快,含沙量高,该奇景在7月最为显著,B正确,ACD错误。故选B。
【9题详解】
该奇景主要由于长江上游土壤侵蚀较大,泥沙含量高,呈黄色,①正确,该处河流落差较小,④错误,汉江径流速度较小,流域植被恢复较好,泥沙含量较少,呈绿色,②错误,③正确,流域内汛期差异,使得出现该奇景,⑤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水文特征有河流水位、径流量大小、径流量季节变化、含沙量、汛期、有无结冰期、水能资源蕴藏量和河流航运价值。
山东省荣成市爱莲湾采用海带筏式养殖技术。某研究所按水深5~15m、15~20m、20~30m分别设置低、中、高三个实验养殖位点,11月至次年6月是海带养殖期,低、中、高区分别于4月、5月和6月收获。图为爱莲湾海带养殖实验位点及筏架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在海带养殖期内,与高区相比,低区表层海水( )
A. 光照较微弱B. 温度变化大C. 盐度变化小D. 透明度较好
11. 在铺设筏架时,筏架(即浮绠)方向应该( )
A. 与海岸线边界平行B. 与等温线走向平行
C. 与主要海流方向平行D. 与作业船只航线平行
12. 研究表明,一定程度上降低海带养殖密度,有利于提高海带生产的综合经济效益,主要是因为( )
①增加海水交换,补充养殖海域的营养盐分 ②利于降低海带遮光率,增强光合作用效率
③有利于减少海带总产量,提高销售的价格 ④利于减少劳动力投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
【答案】10. B 11. C 12. C
【解析】
【10题详解】
11月至次年6月是海带养殖期,海带养殖期内,气象条件相同,高区和低区表层海水光照差异不大,A错。低区深度较浅,水温易受气温的影响,其温度变化更大,B正确。结合图示信息,低区靠近河流入海口,其盐度受入海径流量影响大,盐度变化大,且入海径流影响输沙量大小,其海水的透明度较差,CD错。故选B。
【11题详解】
海流在海带养殖期间有着重要作用,可以促进海水中营养盐等物质的交换,海流冲走海带叶片上的浮泥及海带生理代谢的排泄物等,促进藻体的新陈代谢。海流可以冲起海带的叶片,扩大叶片的受光面积,有利于藻体进行光合作用。铺设筏架时,筏架(即浮绠)方向应该与主要海流方向平行,C正确,排除ABD。故选C。
【12题详解】
一定程度上降低海带养殖密度,可以有效增加海水交换,从而补充养殖海域的营养盐分,随着密度的降低,有利于降低海带彼此之间的遮挡,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品质。一定程度上降低海带养殖密度,还可以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养殖经济效益,①②④正确。单方面提高销售的价格不利于海带产业的持续发展,并不能长期提高其综合经济效益,③错。故选C。
【点睛】沿海各地每日潮涨潮落的时间准确、可查。人们在海边的许多活动,如潮间带采集和养殖、沿海港口建设和航运、潮汐发电等,都需要充分认识并利用潮汐规律。
2010~2020年间甘肃省县域人口规模总量从2557.5万人下降到2502.0万人,县域人口收缩现象较为明显。图为2010~202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变化率空间分布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甘肃省县域人口变化率空间分布格局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是( )
A. 对外交通条件B. 经济发展差距C. 文化交流习惯D. 人口迁移政策
14. 面对人口收缩,甘肃省县域城市应( )
A. 建设新城区,增强市民的幸福指数B. 完善公共交通,优先配置主城设施
C. 加大科技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D. 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农旅产业融合
【答案】13. B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图中显示,2010~2020年甘肃省县域人口流失严重,连片收缩现象较为显著,主要是因为此时段甘肃省与周边发达省区及甘肃省内不同县域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变大,县域人口收缩现象较为明显,B正确;其中,对外交通条件、文化交流习惯、人口迁移政策不是主要影响因素,ACD错。故选B。
14题详解】
甘肃省县域城市建设新城区,完善公共交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问题和人口收缩问题,AB错;甘肃省县域城市科技水平相对较低,缺少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优势条件,C错;当地县域城市拥有发展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的优势资源和条件,促进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乡村振兴,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从而吸引人口回流,D正确。故选D。
【点睛】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数量的增加,是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综合作用的结果,但通常取决于自然增长率。即出生率减死亡率。自然变动是各种区域性地理环境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包括经济、文化教育、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人口迁移、宗教、习俗、人口政策、战争等社会经济因素和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年龄性别结构、人体生理素质等自然因素。经济因素通常是主要的、起决定性的因素。
山西省右玉县在1950年代土地沙化面积达76%,现在该县已成为“塞上绿洲”,56%的土地已绿树成荫,其中沙棘灌丛达28万亩。依托恢复的生态环境和杀虎口长城等文化遗存,右玉县还建成湿地公园、沙漠公园、森林公园等一批生态观光旅游景区。图为右玉县地理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 杀虎口曾经是晋商“走西口”的重要通道之一,其根本形成因素是( )
A. 地形B. 河流C. 人口D. 交通
16. 右玉县广植沙棘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B. 气候C. 地形D. 市场
17. 右玉县旅游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处过渡性地带B. 气候条件差异大
C. 地处交通的要道D. 多民族文化交融
【答案】15. A 16. B 17. A
【解析】
【分析】
【15题详解】
杀虎口紧邻晋蒙两省交接处,两侧高山对峙,地形十分险峻,其东依塘子山,西傍大堡山,两山之间开阔的苍头河谷地,自古便是南北重要通道;是明长城的北关口之一,其成为重要通道的根本因素是地形,与河流、人口、交通无关,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6题详解】
沙棘是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优良的多用途树种,具有很强的自我繁殖能力,在沙漠地区适应性很强。右玉县地处内陆,夏季风影响小,且材料提到,1950年代土地沙化面积大,沙棘在此适应性强,可以种植;沙棘繁殖作用强,能增加植被覆盖程度,进而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广泛种植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B符合题意;沙棘种植对纬度、地形没有特殊的要求,排除A、C;沙棘市场需求量大,但不是在右玉县种植的主要因素,排除D。故选B。
【17题详解】
右玉县位于内蒙古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属于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农耕区与游牧区的过渡带;微观上,处于两山对峙之间的河谷地区,是黄土高原地区通向内蒙古地区的主要通道,其景观的过渡性也较强,旅游资源丰富;B、C、D描述的比较单一不符合题意,A最全面。故选A。
【点睛】杀虎口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区)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杀虎口地势险要,东、西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长的狭长走廊,自成天然关口。过渡地带性的位置和特殊的地形条件让右玉县沙棘种植和旅游业成为两大经济亮点。
汽车制造业百年一遇的大变革带动中国兴起“造车热”,重塑中国汽车制造业空间格局。图为2021年中国各城市新能源汽车和传统汽车制造业(包括整车和零部件)数量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影响图示城市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②产业基础③市场④土地租金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1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布局( )
A. 向中西部迁移B. 向城市群集聚
C. 分布趋向分散D. 分布趋向均衡
20.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 )
A. 避免交通拥堵B. 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 实现节能减排D. 扩大汽车生产规模
【答案】18. C 19. B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新能源汽车制造业的布局主要在东部和中部的经济较发达的城市,且新能源汽车制造业选址和传统汽车制造业布局呈正相关,说明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是市场和产业基础,②③正确,C正确;劳动力和土地租金不是影响新能源汽车制造业布局的主要因素,①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传统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和新能源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都较多的两个城市是苏州市和重庆市;长春市、上海市、宁波市、温州市等传统汽车制造业企业数量相对较多;十堰市、常州市传统汽车制造企业数量较多,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处于中等;随州市、南京市、扬州市等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较多,传统汽车制造企业相对较少。因此可以推断,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布局趋于集中,呈现向城市群集聚的特点,如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新能源汽车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作为动力源的汽车,具有环保、节能、可再生、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等特点。因此,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是可以实现节能减排,C正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能避免交通拥堵,A错;生产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科学技术的发展,B错;汽车生产规模受市场需求的影响,扩大汽车生产规模不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意义,D错。故选C
【点睛】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新型动力系统,完全或者主要依靠新型能源驱动的汽车。传统的汽车主要依赖于石油类燃料(如汽油、柴油、天然气)来驱动发动机,而新能源汽车则使用电能、太阳能、氢能等非传统能源来提供动力。
青藏铁路错那湖段平均海拔达4500米,冬春季盛行西风,年平均大风(大于等于8级)日数157天,且多集中在10月至次年4月。本区风沙灾害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威胁路基,石方格沙障是主要治沙工程措施之一。图为青藏铁路错那湖段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图示铁路线受风沙危害最严重的路段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2. 石方格沙障的主要作用是( )
A. 截留水分B. 保持水土
C. 提高植被覆盖率D. 增加地表粗糙度
【答案】21. B 22. D
【解析】
【分析】
【21题详解】
②路段有多条河流在此注入错那湖,泥沙沉积,河口三角洲面积较大;冬春季河流水位低,河滩泥沙裸露;错那湖水位低,(因河口处湖区水深较浅)出露的湖滩泥沙面积较大。铁路位于湖泊东岸附近,在冬春季西风的吹拂下,风沙危害比较严重。①③④路段沙源少,风沙不严重。故选B。
【22题详解】
石方格沙障使原本较为平缓的沙面增加了微地形起伏,加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削减了风力,D符合题意;截留水分,是草方格的作用,排除A;石方格不能保持水土和提高植被覆盖率,排除B、C;故选D。
【点睛】风沙灾害的两个条件:沙源和风力。阻沙措施:在铁路两侧设立高立式沙障。固沙措施:在沙地上用碎石等覆盖沙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
二、综合题:本大题有3小题,共56分。
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早第三纪时,该地区气候干旱,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纵向岭谷和西南季风开始演化,纵向岭谷地貌形成后,深切河谷下部植被出现某种意义上的“返祖”现象。
材料二:图1为三江并流保护区地理位置示意图,图2为该区地形剖面和降水分布状况图。
(1)解释早第三纪以来该地区植被习性的演变,以及在深切河谷下部出现“返祖”现象的原因。
(2)指出图中降水量最大地区海拔高度,并说明其有利于降水形成的条件。
(3)比较该地区山地东、西坡降水的差异,并从西南季风影响山谷风的角度解释成因。
【答案】(1)地质时期,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耐旱植被发育。青藏高原隆起后,西南季风形成,气候暖湿化:喜湿植被发育。
谷地地形封闭,水汽难以进入;受下沉气流增温影响,气候干热。
(2)3000米离印度洋较近,水汽充足;位于西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海拔较高,水汽凝结量大。
(3)西坡大于东坡
白天西南季风叠加西坡谷风,地形抬升降水多;夜间西南季风叠加东坡山风,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三江并流区不同地质时期地形地貌的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三江并流区地貌特征的成因、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当地气候产生的影响以及地形地貌的变化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有利影响相关知识,同时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的能力。
【小问1详解】
早第三纪时,青藏高原还未隆起,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纬度分布规律,三江并流保护区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耐旱植被发育,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西南季风的形成,气候暖湿化,喜湿植被发育。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纵向岭谷地貌形成,大江大河溯源侵蚀,河谷深切,在深切河谷下部逐步形成与其纬度位置相当的干旱半干旱生态景观,从古生态上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返祖”现象,此时植被演化成耐旱植被。
【小问2详解】
从降水量最大值向下作垂线与地形剖面线有一交点,然后从此交点向作侧纵坐标作水平线,可得降水量最大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3000米左右。形成条件:离印度洋较近,水汽充足;(读图)位于西坡,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海拔较高,水汽凝结量大。
【小问3详解】
读图可知,每座山都是降水西坡> 东坡。白天西南季风叠加西坡谷风,地形抬升降水多;夜间西南季风叠加东坡山风,下沉气流增强,降水减少。
2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荔枝是热带、亚热带水果,喜高温、高湿,喜光,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年均温18℃~26℃之间的地区生长良好。
材料二:2023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前往广东省高州市根子镇考察,了解当地推进乡村振兴情况。根子镇有“中国荔枝第一镇”之美誉,种植历史已有2000余年,如今根子镇借“荔”发力,推进产业融合,走出“一果兴,百业旺”的富民兴镇之路。
材料三:图1为广东省高州市各乡镇荔枝种植面积分布图(单位:万亩),图2为广东省高州市气候资料图。
(1)描述高州市荔枝种植面积空间分布特征。
(2)从气候角度,简析高州市荔枝种植的优势条件。
(3)简述高州市根子镇借“荔”发力推进产业融合的主要措施。
【答案】(1)分布不均;东北部较少;根子镇种植面积最大。
(2)纬度低,年均温高;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大,光照条件好。
(3)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以荔枝加工带动物流储运、电子商务等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协同发展;挖掘荔枝的文化内涵,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农业的区位条件,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1,整体而言,高州市荔枝种植面积空间分布不均,具体来说,其东北部较少,西部南部较多,其中根子镇种植面积最大,达到7万亩以上。
【小问2详解】
荔枝是热带、亚热带水果,喜高温、高湿,喜光,在年降水量1200mm以上,年均温18℃~26℃之间的地区生长良好。当地位于广东,纬度低,年均温高,且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光照条件好。其次,当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大,满足荔枝生长的降水需求。
【小问3详解】
荔枝种植为第一产业,产业融合主要从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角度回答。当地以荔枝为原料,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推动第二产业的发展。同时,其深加工产业也带动了物流储运、电子商务等的发展,推动第三产业协同发展。当地荔枝种植历史已有2000余年,可以深度挖掘荔枝的文化内涵,发展文旅产业,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2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10年以来,全球数据中心稳定增加,随之带来的高碳排、重污染等问题进一步凸显。“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2023年11月24日,我国首个商用海底数据中心数据舱在海南陵水附近海域下水。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
材料二:目前,全球数据中心主要通过海底电缆互联,图1为2020年全球数据中心空间格局示意图,图2为陵水海底数据中心位置示意图。
(1)描述全球数据中心的空间格局,并说出影响其布局的区位条件。
(2)简析在海南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的主要原因。
(3)从国家安全角度,说明“陆数海算”的地理意义。
【答案】(1)“三核心、多中心”格局;东亚、西欧、北美为全球核心;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等为区域中心。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发达;人口密度大,数据流量大。
(2)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近岸海水温度低,降低运营成本;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
(3)海水对设备的散热冷却减少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土地压力,保障粮食安全;海底隐蔽,且海洋环境较稳定,保护数据安全。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国家安全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结合图1机架规模数据可知,整体而言,全球数据中心在东亚、西欧、北美分布最多,机架规模最大,为全球数据中心核心分布区。同时,还存在印度、新加坡、澳大利亚、巴西等为区域数据分布中心,所以整体呈现“三核心、多中心”格局。数据中心受科技、人才、市场等影响较大,这些区域经济发达,经济水平高,科技发达,人才多,加之区域人口密度大,数据流量大,市场大,适合数据中心的建设。
【小问2详解】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南省经济发展快,对数据处理需求量大。结合材料“海底数据中心由岸站、水下中继站、水下数据终端和海缆组成”,而陵水是国际海缆登陆站,有利于陵水建设海底数据中心。结合图2等温线信息,数据中心的设备需要降温,当地水温相对较低,有利于设备散热降温,降低能耗成本。
【小问3详解】
国家安全主要包括能源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等。结合上题,数据中心设备需要降温,能耗较大,海水对设备的散热冷却减少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其次,由于借助自然水体降温,降低能源消耗,也减少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保障生态与环境安全。“陆数海算”是指陆地上的数据到海底算,“陆数海算”可以充分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减轻陆地土地压力,减少对耕地的占用,从而保障粮食安全。另外,海底隐蔽,且海洋环境较稳定,有利于保护数据安全。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docx、高三地理试题参考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地理: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地理,共8页。
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地理试题,文件包含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