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2
展开1.[全国甲卷]西晋至唐初,皇子皇弟封王开府,坐镇地方,手握重权。唐玄宗在京城专门修建一座大宅邸,集中安置诸王,由宦官管理,称为“十王宅”,又仿此建“百孙院”。此后,唐朝沿用该制度。由此可知,唐后期对皇子皇孙的安置( )
A.削弱了藩镇势力 B.强化了分封体制
C.凸显了专制集权 D.动摇了宗法制度
2.[全国乙卷]盛唐洋溢着刚健丰伟、庄重博大的时代气象,这在书法艺术上亦有体现。宋代书法家米芾推崇唐代某位书法家的作品“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能够突出体现这一风格的书体是( )
A.小篆 B.楷书
C.行书 D.草书
3.[全国甲卷]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4.[全国乙卷]西汉末、东汉中期部分地区民户数量表 单位:户
据表可知,在此期间( )
A.长江以南经济发展加速
B.豪强大族势力没落
C.南北经济的不平衡加剧
D.个体农耕经济衰退
5.[全国卷Ⅰ,25]如图为唐代著名画家阎立本的《步辇图》,描绘了唐太宗李世民接见吐蕃使臣的情景。该作品体现了( )
A.西域风情与中土文化的交汇
B.文人意趣与市井风情的杂糅
C.艺术审美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D.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融合
6.[全国卷Ⅱ,25]敦煌莫高窟61号洞中的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有一座“大佛光之寺”,梁思成、林徽因按图索骥,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发现了其实物——佛光寺。这一事例说明此类壁画( )
A.创作源于艺术想象
B.能完整还原历史真实
C.可与文化遗存互证
D.价值来自学者的发掘
经典 eq \a\vs4\al(模) eq \a\vs4\al(拟) eq \a\vs4\al(对) eq \a\vs4\al(练)
7.[南昌市一模]秦朝时,政府在全国范围内修筑驰道、直道和五尺道等,构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全国性道路网;元朝时,政府在各地广设驿站,构筑了从大都(北京)向全国各地乃至境外延伸的驿路体系。这些做法( )
A.旨在促进中外文化交流
B.服务于对外扩张的需要
C.是两大王朝速亡的诱因
D.利于强化中央集权统治
8.[银川市二模]秦朝御史大夫职权相当广泛,虽然地位低于丞相,但丞相有权处理的事务,御史大夫均可以过问;而御史大夫的许多职权,丞相没有。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监察部门地位上升
B.皇权对相权的防范
C.中央权力相互制约
D.御史深得皇帝信任
9.[百色市二模]在东汉,田庄的剥削者和劳动者每每是聚族而居,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豪强地主贫困的宗族亲戚,大多成为地主田庄中的劳动者。田庄的主要劳动者还有宾客、徒附和奴隶,对豪强地主有极强的依附性。在农闲时操练军事,平时为地主豪强看家护院,巡守警卫,战时则随豪强地主出征打仗。据此可知,东汉田庄( )
A.推动了社会转型
B.威胁了中央集权
C.维护了小农经济
D.导致了“党锢之祸”
10.[银川市一模]汉武帝时期,在绝大部分郡、国、县都设置了盐铁官衙官员,“使孔仪、东郭咸阳乘传举行天下盐铁,作官府,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吏道益杂,不选,而多贾人矣”。据此可知,汉武帝时期( )
A.朝廷的经济体制与实施举措相悖
B.法家学说开始融入国家的治国思想
C.政府的官员选拔与身份高低相关
D.朝廷中的官吏基本上被商贾所垄断
11.[昆明市三模]汉文帝时,政府通过富商主导流通,允许地方诸侯王铸造钱币;汉武帝时,令天下非三官钱不得行,旧币一律废罢,并责令各郡国将以前所铸的钱一律销毁。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商人的地位开始下降
B.农民的赋役负担缓解
C.国家对经济控制加强
D.义利观得到根本改变
12.[雅安市三模]马术在中国古代是一项很重要的体育运动,汉代马术运动中最为活跃的是被称为“走马”或“驰逐”的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据记载,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由此可知,汉代( )
A.以“君民同乐”为治国理念
B.注重提高军民的军事素养
C.具有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
D.盛行崇武强健的社会风尚
13.[乐山市二模]下图为河南南阳新野东汉时期墓葬出土的画像砖拓片。该画像砖拓片的内容( )
A.展现了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
B.印证了河南杂技普及的史实
C.凸显了时代游戏人生的态度
D.反映了豪强地主的审美追求
14.[洛阳市三模]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东吴的屯田( )
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
C.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D.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15.[广安市三模]魏晋南北朝时期,世家豪族势力膨胀,察举大权已被地方名士控制,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导致人才匮乏。群臣建议征召贤士,皇帝允准并要求“访于本州评议”,同时官员在向上荐举人才的书折中大多有“谨条(列举)资品,乞蒙简察”字样。这说明该时期( )
A.官员考核趋于严谨
B.品评风气影响选官
C.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D.世官制度遭到冲击
16.[焦作市一模]尽管从唐朝初期到唐朝后期科举入仕者的比重不断增加,但是士族一方面通过科举延续其政治;另一方面则通过恩荫等途径进入仕途,恩荫入仕的数量较科举入仕者数量更多。这表明唐代( )
A.中央统治力量有限
B.贵族政治色彩较浓
C.权贵升迁途径多元
D.士族依然垄断政权
17.[宝鸡市三模]唐朝在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基础上,设立了政事堂议政制度,主要由皇帝亲信主持集体商议;参与政事堂议政的除了三省长官,还有皇帝直接指派的亲信官员参与议政。政事堂初设于门下省,后改设到中书省,唐朝中期将政事堂议政处设在中书门下省,两省合署办公之所。唐朝政事堂的演变( )
A.加强了皇帝独裁权力
B.提高了尚书省的地盘
C.有利于决策的科学性
D.取消了宰相的决策权
18.[石嘴山市二模]胡旋舞是来自西域游牧民族的一种舞蹈。如图唐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画《胡旋舞》(现代摹本)( )
A.说明政府较重视丝路文化
B.体现隋唐文化深受吐蕃的影响
C.具有壮阔欢腾的盛世特色
D.表明唐代石窟文化领先于世界
19.[张掖市二模]唐代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保留了大量历史记录。陈寅恪认为,唐代自武宗之后的历史记录存在许多错误,很多史料遗留在国外。由此他研究唐诗,并留下了反映唐代历史、制度、风俗习惯等问题的名著《元白诗笺证稿》。陈寅恪的研究表明( )
A.唐诗不能反映唐代社会风貌
B.唐诗是研究唐史的核心史料
C.诗史互证拓宽了史料的范围
D.历史研究必须运用文学作品
20.[咸阳市一模]唐代文人投笔从戎的现象屡见不鲜,一时间出现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之类唱响南北的诗句。这表明了唐代( )
A.实行了重武轻文政策
B.实行了新的军功爵制
C.出现了安史之乱危局
D.文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郡名
西汉末
东汉中期
代郡(今河北、山西间)
56 771
20 123
太原(今属山西)
169 863
30 902
南阳(今河南南部及湖北、陕西部分地区)
359 316
528 551
汝南(今河南东南、安徽西北)
461 587
404 448
豫章 (今属江西)
67 462
406 496
零陵(今湖南、广西间)
21 092
212 284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20: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20,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全国甲卷][选修3,[全国乙卷][选修3,[全国甲卷,46][选修3,[天水市一模][选修3,[德阳市二模][选修3,[百色市三模][选修3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18: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18,共3页。
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14: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二轮专项分层特训卷 真题对练 14,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