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358776/0-1708227741642/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358776/0-17082277417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358776/0-1708227741746/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展开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认真读题,谨慎填空,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动脑动手,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数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列关于“2023”的表述中,表示数量多少的是( )
A.2023年B.2023届学生
C.2023人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时,这时的时间可能是( )
A.2时B.6时C.9时
3.导游带着110人一起去长城,已知车票每人每张44元(导游免费),他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下面估算方法合理的是( )
A.44≈50,50×110=5500元,准备5500元就够了。
B.110≈100,4×100=4400元,准备4400元就够了。
C.44≈40,110≈100,40×100=4000元,准备4000元就够了。
4.下面是李红、张成、王飞简算900÷25的方法。他们的算法中,正确的是( )
A.李红:900÷25=(900×25)÷(25×4)
B.张成:900÷25=(900×4)÷(25×4)
C.王飞:900÷25=(900×4)÷(25÷4)
5.可以用125×30这个算式解答的问题有( )
①一个书包125元,买30个这样的书包一共多少元?
②学校食堂有125千克黄瓜,大米的质量是黄瓜的30倍,大米有多少千克?
③小红每天坚持跳绳125下,他9月份一共跳了多少下?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6.国家统计局报道,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0000人,比上年末减少八十五万人。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亿。
7.从2349里连续减去 个27,结果是零.
8.□35÷43,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
9.已知35×11=385,则35× =3850,已知51÷3=17,则102÷ =17。
10.根据720÷80=9,565+9=574,1300﹣574=726 。
11.如图,这样计算的依据是 。
12.横线上最大能填哪个自然数?
20× <91
×60<482
402>70×
13.计算252÷36时,把除数36看作 来试商,商可能偏 ,需要调 。
14.实验小学给学生编排借书卡编号,末尾数字“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该学生是男生。2018年入学的一班16号女同学借书卡编号为 。
15.图中,沿着一条直线摆了一副三角尺。想一想∠1是 °,∠2是 °。
三、看清题目,细心计算。
16.口算。
17.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280×25=
432÷48=
★864÷32=
18.脱式计算。
350÷[25÷(45﹣40)]
65+560÷7×8
12×15+567÷21
四、动脑动手,探索发现。
19.请把相交、平行、垂直三种位置关系填在图中。
20.过A点,画直线B的垂线和平行线。
五、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21.王阿姨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是206元,她打算带2000元到小区物业缴纳一年的水电费。
(1)估一估,她带的钱够吗?请说明理由。
(2)算一算,实际应缴费多少元?
22.李大叔有3个草莓种植大棚,平均每棚收草莓264千克.如果每箱装12千克草莓,三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可以装多少箱?
23.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分别从乐陵市、威海市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已知面包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轿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
24.5人包了105个包子。照这样计算,再增加3人,一共能包多少个包子?
25.如图是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观察所示的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如图中,1格代表 人,四年级一班共有 人参加调查。
(3)根据以如图表中这些信息,你想说些什么?
2023-2024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1.数可以表示多种意义,下列关于“2023”的表述中,表示数量多少的是( )
A.2023年B.2023届学生
C.2023人
【分析】根据表示具体数量和表示顺序选择即可。
【解答】解:选项C中的“2023人”表示数量多少,其它选项表示顺序。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基数与序数的意义的灵活运用。
2.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时,这时的时间可能是( )
A.2时B.6时C.9时
【分析】每时钟面上时针和分针都有成90°角的时候,当整时时时针和分针成90°角的情况只有两种,即3时与9时.据此选择。
【解答】解: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成90°角时,这时的时间是9时。
故选:C。
【点评】本题是考查钟面的认识.随着数字钟的出现,现在多数学生对指针式钟感到陌生,要让学生注意观察。
3.导游带着110人一起去长城,已知车票每人每张44元(导游免费),他应该准备多少钱买票?下面估算方法合理的是( )
A.44≈50,50×110=5500元,准备5500元就够了。
B.110≈100,4×100=4400元,准备4400元就够了。
C.44≈40,110≈100,40×100=4000元,准备4000元就够了。
【分析】根据题意和生活经验可知,实际估算时把票价要估大一些,估成与它相近的整十数即可,人数不变,据此解答。
【解答】解:110×44≈110×50=5500(元)
因此准备5500元就够了,选项A较合理。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整数估算的生活中的应用。
4.下面是李红、张成、王飞简算900÷25的方法。他们的算法中,正确的是( )
A.李红:900÷25=(900×25)÷(25×4)
B.张成:900÷25=(900×4)÷(25×4)
C.王飞:900÷25=(900×4)÷(25÷4)
【分析】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算式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由此解答。
【解答】解: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可知,只有B选项的算法是: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4;
即:900÷25=(900×4)÷(25×6)。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商不变的性质,应明确:只有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才不变。
5.可以用125×30这个算式解答的问题有( )
①一个书包125元,买30个这样的书包一共多少元?
②学校食堂有125千克黄瓜,大米的质量是黄瓜的30倍,大米有多少千克?
③小红每天坚持跳绳125下,他9月份一共跳了多少下?
A.①②③B.①②C.②③
【分析】根据题意逐项分析,找出可以用125×30这个算式解答的问题即可。
【解答】解:①一个书包125元,买30个这样的书包一共多少元,符合题意;
②学校食堂有125千克黄瓜,大米的质量是黄瓜的30倍?列式为:125×30;
③小红每天坚持跳绳125下,他9月份一共跳了多少下,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及应用。理解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列式计算即可。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
6.国家统计局报道,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0000人,比上年末减少八十五万人。横线上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五 万,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约是 14 亿。
【分析】根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余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可读出此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就是四舍五入到亿位,就是把亿位后的千万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亿”字。
【解答】解:国家统计局报道,2022年末全国人口14117500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五万。
故答案为:十四亿一千一百七十五,1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写法、改写和求近似数,读数时要注意零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带计数单位。
7.从2349里连续减去 87 个27,结果是零.
【分析】本题主要是解决几个27是2349的问题,只要用2349除以27就解决了.
【解答】解:2349÷27=87
故答案为:87.
【点评】理解分数乘法和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已知积和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用除法计算.
8.□35÷43,要使商是一位数,□里最大可以填 3 ,如果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可以填 4 。
【分析】□35÷43,要使商是一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小于除数;如果商是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然后再进一步解答。
【解答】解:□35÷43,要使商是一位数,那么□里面可以填1、2、3;如果商是两位数,那么□里面可以填4、5、4、7、8、6。
故答案为:3;4。
【点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被除数前两位数大于或等于除数,所得的商是两位数;否则商是一位数。
9.已知35×11=385,则35× 110 =3850,已知51÷3=17,则102÷ 9 =17。
【分析】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积也乘几或除以几(0除外);如果两个因数都乘同一个数(0除外),积就乘两次这个数;两个因数都除以几(0除外),积就除以两次这个数。
商的变化规律:除数不变,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几倍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商就扩大到相同的倍数或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0除外);被除数不变,除数扩大则商反而缩小,除数缩小商就扩大。
【解答】解:已知35×11=385,则35×110=3850,则102÷9=17。
故答案为:110,9。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积和商的变化规律的灵活应用。
10.根据720÷80=9,565+9=574,1300﹣574=726 1300﹣(565+720÷80) 。
【分析】先用720除以80求出商,再用565加上求出的商求出和,最后用1300减去求出的和即可。
【解答】解:根据720÷80=9,565+9=574,列出综合算式为:1300﹣(565+720÷80)。
故答案为:1300﹣(565+720÷80)。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要注意找清楚运算顺序,以及哪些数是运算结果,运算结果不要在综合算式中出现。
11.如图,这样计算的依据是 商不变的性质 。
【分析】根据题意,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解答】解:如图,这样计算的依据是商不变的性质。
故答案为:商不变的性质。
【点评】此题考查了商不变的性质,要求学生能够掌握。
12.横线上最大能填哪个自然数?
20× 4 <91
8 ×60<482
402>70× 5
【分析】要求最大能填几,用所比较的数除以已知的因数,如果有余数,所得的商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没有余数,所得的商减去1,就是要填的最大的数;据此解答。
【解答】解:20×4<91
8×60<482
402>70×5
故答案为:4,8,8。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填上数后注意验算一下结果是否正确。
13.计算252÷36时,把除数36看作 40 来试商,商可能偏 小 ,需要调 大 。
【分析】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在进行试商时,可把这个数看作是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36看成40进行试商,除数变大了,那么商可能偏小,需要调大。
【解答】解:计算252÷36时,把除数36看作40来试商,需要调大。
故答案为:40,小,大。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试商方法的掌握情况。
14.实验小学给学生编排借书卡编号,末尾数字“1”表示男生,“2”表示女生,该学生是男生。2018年入学的一班16号女同学借书卡编号为 201801162 。
【分析】根据题意,如201603081表示2016年入学、三班8号同学,该学生是男生。可知前四位数字表示年份;第五、六位数字表示班级;第七、八位数字表示学号;最后一位数字表示性别。
【解答】解:实验小学给学生编排借书卡编号,末尾数字“1”表示男生,如201603081表示2016年入学,该学生是男生。
故答案为:201801162。
【点评】这类型的题目先根据给出的编号,找出各个位上数字表示的含义,再由这个含义求解。
15.图中,沿着一条直线摆了一副三角尺。想一想∠1是 105 °,∠2是 45 °。
【分析】图示为一副三角尺,左边的是90°、45°、45°,右边的是90°、60°、30°,左边三角尺的斜边与右边三角尺的直角边在一条直线上,所以∠1与两个三角尺的角组成一个平角,∠1、∠2与右边三角尺的角组成平角,结合平角=180°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180°﹣45°﹣30°
=135°﹣30°
=105°
∠2=180°﹣∠3﹣30°
=180°﹣105°﹣30°
=75°﹣30°
=45°
所以∠1=105°、∠2=45°。
故答案为:105;45。
【点评】熟练运用三角尺的每个角的度数以及平角的大小是解题的关键。
三、看清题目,细心计算。
16.口算。
【分析】800÷40,算80÷4=20;600×30,先算6×3=18,再在18的末尾加上3个0;720÷60,算72÷6=12;125×80,先算125×8=1000,再在1000的末尾加上1个0;16×6,先算10×6=60,再算6×6=36,最后60+36=96;210÷7,先算21÷7=3,再在3的末尾加上1个0;63÷7,想7×9=63;300﹣201,先算300﹣200=100,再算100﹣1=99。
【解答】解:
【点评】此题考查了两位数除两三位数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要求学生能够掌握。
17.竖式计算,带★的验算。
280×25=
432÷48=
★864÷32=
【分析】根据整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根据除法各部分名称之间的关系进行验算。
【解答】解:280×25=7000
432÷48=9
864÷32=27
【点评】考查了整数乘除法的笔算,根据各自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验算。
18.脱式计算。
350÷[25÷(45﹣40)]
65+560÷7×8
12×15+567÷21
【分析】(1)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面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除法;
(2)先算除法,再算乘法,最后算加法;
(3)先算乘法和除法,再算加法。
【解答】解:(1)350÷[25÷(45﹣40)]
=350÷[25÷5]
=350÷5
=70
(2)65+560÷6×8
=65+80×8
=65+640
=705
(3)12×15+567÷21
=180+27
=207
【点评】考查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法则,然后再进一步计算。
四、动脑动手,探索发现。
19.请把相交、平行、垂直三种位置关系填在图中。
【分析】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其中一条直线是另一条直线的平行线。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时,称这两条直线相交;依此填空即可。
【解答】解: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和相交的判断。需注意垂直也属于相交。
20.过A点,画直线B的垂线和平行线。
【分析】根据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已知直线重合,移动三角板使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重合,用直尺靠紧和A点重合的直角边,按住直尺不动,沿直尺移动三角板,过A点画直线即可做出平行线;用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的已知直线重合,沿重合的直线平移三角板,使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边和A点重合,过A沿直角边向已知直线画直线即可作出垂线。
【解答】解: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三角板和直尺来作平行线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五、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21.王阿姨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是206元,她打算带2000元到小区物业缴纳一年的水电费。
(1)估一估,她带的钱够吗?请说明理由。
(2)算一算,实际应缴费多少元?
【分析】(1)1年为12个月,因此用王阿姨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乘12,并采用估算法计算即可判断。
(2)用王阿姨家平均每月的水电费乘12即可,依此计算。
【解答】解:(1)1年=12个月
206元接近200元,12个月可估成10个月,
206×12≈2000(元)
206元>200元,12个月>10个月,不够
答:她带的钱不够,因为王阿姨家一年的水电费一定超过2000元。
(2)206×12=2472(元)
答:实际应缴费2472元。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经济问题的计算,应熟练掌握三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计算,以及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22.李大叔有3个草莓种植大棚,平均每棚收草莓264千克.如果每箱装12千克草莓,三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可以装多少箱?
【分析】每个大棚收草莓的重量和每箱装的草莓的量已知,于是利用除法计算即可求出一个大棚的草莓可装的箱数,进而利用乘法计算求出3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共装的箱数.
【解答】解:264÷12×3
=22×3
=66(箱)
答:2个大棚收获的草莓共可装66箱.
【点评】此题主要依据整数乘除法的意义进行解答.
23.一辆面包车和一辆轿车分别从乐陵市、威海市同时相对开出,3小时相遇。已知面包车平均每小时行驶80千米,轿车平均每小时行驶100千米
【分析】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来解答。
【解答】解:(80+100)×3
=180×3
=540(千米)
答:乐陵市和威海市相距540千米。
【点评】明确相遇问题间的数量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4.5人包了105个包子。照这样计算,再增加3人,一共能包多少个包子?
【分析】先求出平均每人包包子的个数,再求出增加3人后共有的人数,进而用平均每人包包子个数的乘共有的人数,问题得解。
【解答】解:105÷5×(5+4)
=21×8
=168(个)
答:一共能包168个包子。
【点评】此题属于简单的归一应用题,解答规律是先用除法求出单一量,再用乘法求出总量。
25.如图是四年级一班同学最喜欢的饮料统计图:
(1)观察所示的统计图,完成下面的统计表。
(2)如图中,1格代表 3 人,四年级一班共有 39 人参加调查。
(3)根据以如图表中这些信息,你想说些什么?
【分析】(1)观察统计图中直条标注的数据,完成填表;
(2)观察统计图的竖轴,1格代表3人,将表中数据相加即可求出总人数;
(3)写出自己的想法即可。
【解答】解:(1)填表如下:
(2)12+21+6=39(人)
答:5格代表3人,四年级一班共有39人参加调查。
(3)根据以如图表中这些信息,我想说:同学们要少喝饮料。(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12;21;6;4。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声明:试题解析著作权属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日期:2024/2/18 10:40:43;用户:马文丽;邮箱:17854331063;学号:43301644800÷40=
600×30=
720÷60=
125×80=
16×6=
210÷7=
63÷7=
300﹣201=
饮料种类
酸奶
可乐
果汁
人数
800÷40=
600×30=
720÷60=
125×80=
16×6=
210÷7=
63÷7=
300﹣201=
800÷40=20
600×30=18000
720÷60=12
125×80=10000
16×6=96
210÷7=30
63÷2=9
300﹣201=99
饮料种类
酸奶
可乐
果汁
人数
12
21
6
饮料种类
酸奶
可乐
果汁
人数
12
21
6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六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认真读题,谨慎填空,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动脑动手,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共4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乐陵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真题及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认真读题,谨慎填空,看清题目,细心计算,动脑动手,探索发现,解决问题,学以致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