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精品ppt课件
展开1.借助表格,梳理学说的基本观点、历史贡献。2.绘简笔画,直观明了呈现对学说的理解。3.绘制思维导图,把握行文思路。
1.梳理浑盖之争的基本信息,体会科学论著以“问题”为基本线索的特点。2.分析文章的征引材料,体会中国古人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
活动一 梳理争议点和结果,归纳争论特点和意义
(一) 借助表格 梳理争议点和结果
①双方主张的宇宙结构不同,所采用的测量仪器和测量方法也不同
②从观测角度到数理结构等八方面对盖天说做了批驳
③撰写《难盖天八事》,浑天说胜出
⑤针对王充责难,提出“横破镜”的事实依据
⑦从观测角度修补太阳从水中出没的问题
⑧对浑天说未起太大的作用
⑨从天文观测仪器的制作角度反对盖天说
在梳理过程,你发现浑盖之争有什么特点和意义呢?
(二)观察表格,归纳争论特点和意义
参与人员多,且人物身份各异,涉及面广
讨论内容丰富,重视实际校验
政治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
1. 特点:(1)延续时间长;(2)参与人员多、涉及面广;(3)成果丰富,影响深远;(4)讨论内容丰富,重视实际校验;(5)政治、宗教等非学术因素没有介入。
2. 意义:(1)促成了与之相关的众多重要科学问题的解决,促成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诸多重要成就的获得;(2)表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问题的关注程度,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待科学问题的严谨态度。
活动二 梳理征引材料,体会科学思维与态度
(一)借助表格 梳理征引材料
(二)分析材料作用,体会科学思维与态度
○介绍学说内容○作比较,说明两种学说在宇宙结构、测量仪器、测量方法、与实际天象的符合程度上的不同○以历法之争的结果说明浑天说对盖天说所形成的挑战
作用1:介绍学说内容
作用2:真实清晰地展示浑盖之争的波澜起伏
(第11段节选)王充:“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
(第10段节选)这场争论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大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
反证法:通过断定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为假,来确立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法。
比较推理结果与事实,得出矛盾
设定反论题并假设它成立
王充:“旧说,天转从地下过。今掘地一丈辄有水,天何得从水中行乎?甚不然也。”
共识:太阳依附于天球之上
浑天说:天在外,表里有水
(第10自然段)这场争论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大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
太阳隐没的形状如“竖破镜”
事实:太阳隐没的形态如“横破镜”
是故百川发源,皆自山出,由高趣下,归注于海。日为阳精,光曜炎炽,一夜入水,所经焦竭。百川归注,足以相补,故旱不为减,浸不为益。 (《隋书·天文志》)
作用3:展示出中国古人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
(14自然段)纵观中国古代的这场旷世学术之争,我们发现古人在这场争论中秉持着一个重要原则:判断一个学说是否正确,关键在于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而不是看其是否遵循某种先验的哲学观念……对此,南北朝时期著名科学家祖暅的一段话可作代表:
自古论天者多矣,而群氏纠纷,至相非毁。窃览同异,稽之典经,仰观辰极,傍瞩四维,睹日月之升降,察五星之见伏,校之以仪象,覆之以晷漏,则浑天之理,信而有征。(《隋书·天文志》)
(第10自然段)这场争论涉及与有关宇宙结构问题的方方面面。西汉末年,著名学者扬雄……撰写了著名的《难盖天八事》一文,从观测依据到数理结构等八个方面,逐一对盖天说作了批驳。比如,他提出,按盖天说的说法,大至高,地至卑,太阳依附在天壳上运动,也是高高在上的,人之所以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下升起,是由于太阳太高了,导致人产生了视觉错误的缘故。但是即使人眼会因观察对象的距离远而产生视觉错乱,水平面和光线的传播是客观的,它们是不会出错的,那么就在高山顶上取一个水平面,以之判断日的出没。实验证明太阳确实是从水平面之下升起的,光线也是从下向上传播的,这与盖天说的推论完全相反,证明盖天说是错误的。这是扬雄从观测依据的角度对盖天说所作的批驳。整体来说,他从八个方面对盖天说所作批驳,有理有据,是盖天说无法辩解的。
有能说盖天者,欲令作一盖天仪,不知可否。或云似伞样,如此,则四旁须有漏风处,故不若浑天之可为仪也。(《朱子语类》卷第二)
作用4:体现出古人研究的科学原则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中国古人是以观察、实验所得的客观事实为基础,通过大胆假设、严密推理、事实验证解决实际问题的。 体会作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自豪。
借助表格梳理浑盖之争的争议点和争议结果,理解其争议特点和这场争议的意义,体会科学论著围绕“问题”分析组织材料的特点;分析文章的征引材料,体会中国古人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理解文章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在第16自然段,作者罗列了大量事例。请分析这些事例在文中的作用。2.(选做题)借助图书馆或者网络上的资源,读完卡尔·萨根《宇宙》的第一章,了解作者对古人探索宇宙的历史的回溯,梳理这部分所征引的资料,以图表形式说明作用。
要跟上科学发展的脚步,找出事实、假定、原理与证据之间的相互关联,就是参与了人类理性的活动,而那可能是人类最成功的领域。 ——《如何阅读一本书》(莫提默J·艾德勒 查尔斯·范多伦)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 (第二课时)(答疑)
高二—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第四单元
【问题1】“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指的是浑天说与盖天说之间的争论,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在之前用那么多的篇幅介绍“天圆地方”说和宣夜说?
【解答1】①人们对宇宙的认识是循序渐进的,介绍“天圆地方”说和宣夜说能让读者了解不同学说之间的继承与发展关系,了解我国古人对宇宙认识逐步深入的过程。②介绍这些学说的内容以及它们的兴衰历史,可以让读者感知我国古代天文学在真理判断方面重实际校验的优良传统。
【解答2】(1)作为科学研究,文章涉及天文学研究的基本概念和天文学研究的方法理论。(2)作为史学研究,本文运用史学研究方法,体现了史学比较、联系,由表象探求规律的方法特征。此外,还表现出和科学哲学的紧密关联。本文既对史料进行搜集和梳理,还原历史面貌,又以史料中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为评价重点,重在发掘观念、思想的内在联系。
【问题2】本文体现出科学史研究的哪些特点呢?
(3)作为中国的天文学史,还有重要的文化理解和传承的功能。阅读这篇文章,我们正能感受到作者对颇为流行的“中国古代天文学只是一种礼学”“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等观点的回应,体会到作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成就的自豪。
【解答3】(1)语言简练。文章文白相间,互为注解,深刻而简洁,风趣而严肃。(2)内容翔实。文章引经据典,体现真实性,充实内容,增强说服力。(3)观点公允。作者客观记录,没有主观的评价和感情的褒贬,真实再现历史,还原历史,公正客观。
【问题3】本文是一篇科学文献,重在介绍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史。本文有哪些值得学习借鉴的艺术特色?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评优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3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第四单元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评优课ppt课件</a>,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感悟一明观点,感悟二赏手法,拓展一各抒己见,拓展二联系现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获奖作业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a href="/yw/tb_c4002032_t3/?tag_id=26" target="_blank">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获奖作业课件ppt</a>,文件包含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课件ppt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docx、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原卷版docx、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解析版docx、人教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14《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同步学案docx等5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8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等奖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14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一等奖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核心素养,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重难点,第一课时,导入新课,预习检测,掌握科学史的阅读方法,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