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计算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苯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其结构简式为,它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A.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有机溶剂
B.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黑烟
C.它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也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
2.杀虫剂DDT分子结构如图。下列关于DDT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量使用DDT会使鸟的数量减少
B.DDT属于芳香烃
C.DDT的分子式是C14H9Cl5
D.DDT的性质稳定且难以降解
3.下列关于苯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B.分子中C、H元素的质量比为1:1
C.苯的密度比水的大D.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较多的浓烟
4.布洛芬(图丁)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下面是其一条高产率的合成路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最多有8个碳原子共平面B.乙转化为丙为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
C.与丙有相同官能团的同分异构体只有6种D.丁与乙酸互为同系物
5.甲苯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未标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的主要产物是
B.反应②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
C.反应③的两种物质刚混合时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D.反应④的产物的一氯取代物有4种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有机物沸点的大小关系为:正戊烷>新戊烷>甲烷
B.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烷烃则不能,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
C.C2H4和C3H6一定互为同系物
D.稠环芳香烃蒽( )的二氯代物有15种
7.如图是苯乙烯,关于苯乙烯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苯乙烯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B.苯乙烯不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苯乙烯中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
D.苯乙烯中8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8.下图是三种常见有机物分子的比例模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乙可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C.丙中的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D.在催化作用下,丙和液溴发生的反应属于加成反应
9.在有机合成中,制得的有机物较纯净并且容易分离,则在工业生产中往往有实用价值。试判断下列有机反应在工业上没有生产价值的是
A.
B.
C.
D.
10.下列对苯结构或性质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将溴水加入苯中,振荡、静置后分层,水层颜色变浅,说明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B.苯中的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
C.由于含碳量较大,苯在空气中燃烧常伴有黑烟产生
D.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浓硝酸可与苯发生取代反应
11.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B.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D.易溶于水
12.某同学使用如图装置进行甲苯与液溴的反应,操作、现象及部分结论如下(部分现象、操作略去):
①将甲苯与液溴混合均匀,静置足够长时间,无明显现象;
②投入还原铁粉,几秒后,瓶内溶液剧烈反应;
③一段时间后,试管内出现淡黄色沉淀;
④反应结束后,烧瓶中溶液呈红棕色。向其中加入浓溶液,振荡,静置,液体分为两层,均呈无色;
⑤取下层(有机物层)液体与试管中,加入酸化的溶液,振荡,静置,未观察到沉淀生成;
⑥取有机层液体,干燥,蒸馏,检验。产物为2,4-二溴甲苯及2,6-二溴甲苯。
根据上述现象、结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①与②对比说明:甲苯与液溴反应需要催化剂。
B.③说明:甲苯与液溴的反应是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
C.④、⑤说明:相比于有机溶剂,更易溶解于水中。
D.⑥说明:甲基使其邻对位C原子上的H原子更易被取代。
二、多选题
13.下图为有关甲苯的转化关系图: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③均为取代反应
B.反应②的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浓烟
C.反应④的产物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上
D.反应④中1 ml甲苯最多与3 ml 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甲苯分子中含有三个碳碳双键
14.对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温下都是液态B.和发生取代反应的条件相同
C. 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D.二氯代物都有三种
15.下列关于芳香烃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乙烷和甲苯中都含有甲基,甲苯可以被酸性溶液氧化成苯甲酸,而乙烷不能被其氧化,说明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
B.苯和浓硝酸、浓硫酸混合物在才能生成二硝基苯,而甲苯在时即可生成三硝基甲苯,说明甲基对苯环产生了影响。
C.苯、甲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溶剂,萘(俗称卫生球)是一种重要的绿色杀虫剂。
D.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溴苯可加入足量的溶液,然后分液即可。
三、计算题
16.结构中没有环状的烷烃又名开链烷烃,其分子通式为CnH2n+2(n为正整数)。分子中每减少2个碳氢键,同时必然会增加1个碳碳键,则它可能是重键(即形成双键或三键),也可能是连接成环头烃,都称为增加了1个不饱和度(用希腊字母Ω表示,又名“缺氢指数”)。请根据上面的信息完成下表:__________。
17.(1)在烃的分子结构中,若每减少2个氢原子,则相当于碳碳间增加1对共用电子。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_____,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________;
(2)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烃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已知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6的单烯烃与HBr反应,加成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此条件的单烯烃有______种。
四、实验题
18.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一硝基甲苯(包括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反应原理为
。
实验步骤:①浓硝酸与浓硫酸按体积比1∶3配制混合溶液(即混酸)共40 mL;
②在三颈烧瓶中加入13 g甲苯(易挥发),按如图所示装好药品和其他仪器;
③向三颈烧瓶中加入混酸;
④控制温度约为50~55 ℃,反应大约10 min,三颈烧瓶底部有大量淡黄色油状液体出现;
⑤分离出一硝基甲苯,经提纯最终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 g。
相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
(2)若实验后在三颈烧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3)分离反应后产物的方案如下:
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操作2中不需要用到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填字母)。
a.冷凝管 b.酒精灯 c.温度计 d.分液漏斗 e.蒸发皿
(4)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19.硝基苯可用于生产染料、香料、炸药等。实验室可用浓硫酸、浓硝酸、苯为原料制备一定量的硝基苯(硝基苯的密度为,沸点;苯的密度为,沸点为)。
I.粗硝基苯的制备,制备装置如图1所示(夹持及加热装置省略):
实验操作:将浓硫酸缓慢加入浓硝酸(约含)中,然后向混合酸中加入苯于容器中,然后水浴加热约,使其充分反应。
(1)方框甲中的仪器是__________形冷凝管,仪器a的容积以__________(填字母)为宜。
A.150 B.200 C.500 D.1000
(2)水浴加热时,除需要水浴锅、热源外,还必须使用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
Ⅱ.硝基苯精制
实验操作:将a中混合液与适量稀溶液混合,然后进行充分振荡、静置、分液,接着依次进行水洗蒸馏(蒸馏装置如图2所示)。
(3)水洗的目的是__________,操作所用试剂应具有的一种性质是__________。
(4)蒸馏过程中仪器c至少需要使用__________个(次);向乙中通冷却水与加热烧瓶的顺序是__________,若最终得到精制产品,则硝基苯的产率是______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溴乙烷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沸点,熔点,密度。某实验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制取溴苯和溴乙烷。
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向装置A中加入一定量的苯和液溴。
②向B处锥形瓶中加入乙醇和浓的混合液至浸没导管口。
③将A装置中的纯铁丝小心向下插入混合液中。
④点燃B装置中的酒精灯,用小火缓缓对锥形瓶加热10min。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_______。装置A中生成的有机产物结构简式为_______。
(2)已知B装置中主要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
(3)C装置中U形管浸在冰水中的目的是_______。
(4)步骤④中不能用大火加热,理由是_______。
物质
不饱和度(Ω)
物质
不饱和度(Ω)
CH3CH3
0
CH3CH2CH2CH3
0
CH2=CH2
1
CH3(CH=CH)3CH3
3
CH3C≡CCH2CH=CH2
有机物
熔点
沸点/℃
溶解性
甲苯
0.866
110.6
不溶于水
对硝基甲苯
1.286
237.7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邻硝基甲苯
1.162
222
不溶于水,易溶于液态烃
参考答案:
1.A
【详解】A.苯乙烯为烃,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选A;
B.苯乙烯的分子式为C8H8,与苯的最简式相同,即含碳量很高,故燃烧时产生黑烟,B不选;
C.因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乙烯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苯乙烯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而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不选;
D.苯乙烯中苯环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苯乙烯中的碳碳双键和溴、卤化氢、氢气等发生加成反应,D不选;
故本题选A。
2.B
【详解】A.由于DDT难分解,易溶于脂肪,所以容易在鸟类体内聚集,而引起鸟类中毒死亡,A正确;
B.DDT分子中含有氯原子,属于氯代烃,B错误;
C.通过结构式可以知道DDT的分子式为C14H9Cl5,C正确;
D.DDT属于氯代苯性质稳定且难以降解,这正是其被禁用的原因,D正确;
答案选B。
3.D
【详解】A.苯不溶于水,故A错误;
B.苯的分子式为C6H6,C、H元素的质量比为12:1,故B错误;
C.苯的密度比水小,故C错误;
D.苯分子中含碳量较高,在空气中燃烧时因为不完全燃烧而产生浓烟,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A.甲中苯环上的6个碳原子共平面,和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也共平面,以该碳原子为中心,取代基上与该碳原子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与其共面,以此类推,取代基上还有一个碳原子与它们共面,所以总共是6+1+1+1=9,所以最多有9个碳原子共平面,A选项错误;
B.乙转化为丙是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碳氧双键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是加成反应或还原反应,B选项正确;
C.与丙有相同官能团即含有-OH,除了苯环外,取代基有6个C原子,并且可以是一取代、二取代、三取代等取代方式,所以同分异构体种类远远超过6种,C选项错误;
D.丁的分子式为,乙酸的分子式为C2H4O2,分子组成上并不是相差n个-CH2-,故不互为同系物,D选项错误;
答案选B。
5.B
【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①的反应条件为光照下进行取代,氯原子应在甲基上发生取代反应,A错误;
B.反应②中甲苯的邻位和对位同时被取代,说明甲基使苯环上的氢原子易被取代,B正确;
C.甲苯的密度小于水,高锰酸钾水层在下方,刚混合时分层,下层呈紫红色,C错误;
D.由图可知,反应④的产物为甲基环己烷,含有5种等效氢,即一氯取代物有5种,D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烷烃中碳原子个数越多,其熔沸点越高,烷烃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支链越多其熔沸点越低,故有机物沸点的大小关系为:正戊烷>新戊烷>甲烷,A正确;
B.甲苯中甲基可以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而不含苯环的烷烃不行,说明苯环活化了甲基,B正确;
C.C2H4为乙烯,而C3H6可能是丙烯,也可能是环丙烷,乙烯和环丙烷不是同系物,C错误;
D.蒽有三种H,如图,分别定为α、β、r位,移动另一个氯,分别得到二氯代物有9+5+1=15种,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C。
7.C
【详解】A.已知苯乙烯中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二者均能发生加成反应,即苯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A错误;
B.已知苯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则苯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错误;
C.已知苯乙烯中存在苯环所在平面,碳碳双键所在平面,两平面通过单键连接,故苯乙烯中所有原子均可能共平面,即最多有16个原子共平面,C正确;
D.由C项分析可知,苯乙烯中所有原子都可能共平面,故8个碳原子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D错误;
故答案为:C。
8.C
【分析】根据原子成键特点知,碳原子能形成4个共价键、H原子能形成1个共价键、O原子能形成2个共价键,根据分子比例模型及原子成键特点知,甲、乙、丙分别是甲烷、乙烯、苯。
【详解】A.甲烷性质较稳定,不易被一般的强氧化剂氧化,所以甲烷不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所以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错误;
B.碳碳不饱和键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能和溴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丙为苯,碳碳键是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特殊的键,故C正确;
D.在催化作用下,苯和液溴发生反应生成溴苯和HBr,属于取代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9.B
【详解】A.该反应中生成物较纯净,且容易与NaBr分离,具有生产价值,A错误;
B.该反应中氯气可能与CH3CH2Cl进一步取代生成1,2-二氯乙烷等副产物,产物不纯净,且不易与副产物分离,不具有生产价值,B正确;
C.该反应生成物较为纯净,且容易与H2O分离,具有生产价值,C错误;
D.该反应为加成反应,生成物较为纯净,产物单一,具有生产价值,D错误;
故答案选B。
10.A
【详解】A.溴水与苯不反应,发生的是萃取,苯可与液溴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
B.苯中不存在碳碳双键,6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碳碳单键和碳碳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故B正确;
C.由于苯分子中含碳量较大,因此苯在空气中燃烧常伴有黑烟产生,故C正确;
D.在浓硫酸存在和加热的条件下,浓硝酸可与苯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即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
故选A。
11.B
【详解】A.2-苯基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A项错误;
B.2-苯基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
C.2-苯基丙烯中含有甲基,具有甲烷的四面体结构,故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C项错误;
D.该物质属于烃,含有较多的C原子,不易溶于水,D项错误;
答案选B。
12.B
【分析】甲苯与液溴在铁催化作用下生成甲苯的溴代物和溴化氢,溴化氢能使硝酸银溶液生成黄色沉淀;反应后混合物加入浓氢氧化钠除去过量的溴,振荡,静置,分液,有机层蒸馏得到产物;
【详解】A.①与②变量为催化剂铁的加入,对比说明:甲苯与液溴反应需要催化剂,A正确;
B.挥发出的溴溶于水生成HBr,也会和硝酸银生成溴化银沉淀,B错误;
C.⑤中没有生成溴化银沉淀,说明相比于有机溶剂,更易溶解于水中,C正确;
D.2、4、6号位是甲基的邻对位,⑥说明:甲基使其邻对位C原子上的H原子更易被取代,D正确;
故选B。
13.AB
【详解】A.反应①是取代反应,反应③发生硝化反应,硝基取代氢原子的位置,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故A正确;
B.苯环的含碳量高,且为液体,燃烧不充分,燃烧时火焰更加明亮,伴有浓烟,故B正确;
C.反应④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甲基环己烷,甲烷的空间构型是正四面体,因此甲基环己烷中—CH3中四原子不会共面,故C错误;
D.苯中碳碳键是介于双键和单键之间的特殊的键,不含碳碳双键,故D错误;
故选:AB。
14.BD
【详解】A. 苯和环己烷常温下都是无色液体,故A正确;
B. 苯与Cl2是在FeCl3的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而环己烷和Cl2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故条件不同,故B错误;
C. +3H2,故C正确;
D. 苯的二氯代物有邻、间、对三种,环己烷的二氯代物有邻、间、对和两个氯原子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有四种,故D错误;
故选BD。
15.CD
【详解】A. 乙烷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甲苯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甲苯被氧化为苯甲酸,说明苯环上的甲基比乙烷上的甲基活泼,所以苯环对侧链产生了影响,故A正确;
B. 甲苯中苯环上的氢的取代比苯上的氢的取代所需的条件更容易,说明甲苯苯环上的氢比苯上的氢更活泼,说明侧链对苯环产生了影响,故B正确;
C.苯、甲苯等是重要的有机溶剂,但萘是一种有毒的有机物,不属于绿色杀虫剂,故C错误;
D. 一般情况下,溴苯与溶液不反应,除去苯中混入的少量溴苯,用蒸馏的方法即可,故D错误;
故选CD。
16.
【分析】根据每减少2个碳氢键,增加了1个不饱和度以及有机物的结构简式来分析。
【详解】的分子式为C6H6,则其Ω==4;
CH3(CH=CH)3CH3的分子式为C8H12,则其Ω==3;
的分子式为C6H10,则其Ω==2;
的分子式为C8H16,则其Ω==1。答案为:
。
【点睛】分析不饱和度时,通常与同数碳原子的烷烃进行比较。
17. n-1 n+3 C9H20 C10H8 4
【详解】(1)分子式为CnH2n+2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n-1;分子式为CnH2n-6的烃分子中碳碳间共用电子对数为:= =n+3;故答案为n-1;n+3;
(2)设烃的分子式为CxHy,则Mr=12x+y,故=10…8,故该烃的分子式为C10H8,减1个C原子增加12个H原子,分子式为C9H20,C9H20是饱和烃,不能再增大分子H原子数目,故答案为C10H8、C9H20;
(3)碳原子数小于或等于6的单烯烃,与HBr加成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烃有CH2=CH2、CH3-CH=CH-CH3、CH3CH2CH=CHCH2CH3、(CH3)2C=C(CH3)2,故答案为4。
18.(1)分液漏斗
(2)混酸未冷却即加入三颈烧瓶(或水浴温度过高),导致反应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副产物或冷凝效果不佳导致浓硝酸、甲苯等反应物挥发而降低一硝基甲苯的产率
(3) 分液 de
(4)77.5%
【分析】该实验中混酸与甲苯在50-55℃下反应生成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冷凝管起到冷凝回流的作用。
【详解】(1)根据图示装置可知,A为分液漏斗。
(2)实验后在三颈烧瓶中收集的产物较少,可能的原因为混酸未冷却即加入三颈烧瓶(或水浴温度过高),导致反应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副产物或冷凝效果不佳导致浓硝酸、甲苯等反应物挥发而降低一硝基甲苯的产率。
(3)有机混合物和无机混合物通常不能互溶,故操作1的名称为分液。操作2为蒸馏,需要用到冷凝管、酒精灯、温度计、不需要用到分液漏斗和蒸发皿,答案选de。
(4)反应最后得到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5g,13g甲苯理论上能生成对硝基甲苯和邻硝基甲苯共19.36g,因此本实验中邻、对硝基甲苯的产率为。
19.(1) 球(蛇) B
(2)温度计
(3) 除去残留的NaOH和生成的可溶性盐 吸水性
(4) 2 通冷却水 79.8%
【分析】实验室利用浓硫酸、浓硝酸、苯为原料在三颈烧瓶中水浴加热55~60℃条件下,制备一定量的硝基苯,同时对粗产品硝基苯继续进行精制,按题目要求解答。
【详解】(1)由于硝基苯的沸点210℃,苯的沸点为80.1℃,为减少苯的挥发,提高反应物的利用率,方框甲中应采用球(蛇)形冷凝管,冷凝回流;加热时,三颈烧瓶中液体体积不宜超过其容积的,不宜少于其容积的,三种液体体积之和约为124mL,故选用200mL的三颈烧瓶较好,B项正确;
故答案为:球(蛇),B。
(2)水浴加热时,除需要水浴锅、热源外,还必须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故答案为:温度计。
(3)反应后混合液中含有没反应完的硝酸及催化剂硫酸,用NaOH溶液将它们转化为溶于水的盐除去,故相应的操作是充分振荡、静置,然后分液;分液所得产品中残留有NaOH和生成的可溶性盐,再通过水洗除去,然后用干燥剂除去残留的水,因此操作X中所用试剂应具有吸水性;
故答案为:除去残留的NaOH和生成的可溶性盐;吸水性。
(4)由于被蒸馏的液体中含有没反应完的苯及产物硝基苯,而苯的沸点比较低,故装置c先接收苯,然后接收硝基苯,故至少需要用2次;为确保蒸馏中汽化了的物质被冷凝,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却水;原料中苯的物质的量为39mL× 0.88g⋅cm-3÷78g/ml=0.44ml,论上可得到0.44ml硝基苯,实际得到的硝基苯为36mL×1.2g·cm-3÷123g·ml-1,由此可求出产率为×100%=79.8% ;
故答案为:2;通冷却水;79.8%。
20.(1) 圆底烧瓶
(2) 催化剂
(3)收集溴乙烷
(4)易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乙烯等
【分析】A装置中铁与溴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作为催化剂催化溴与苯的反应,其中生成的溴化氢和挥发的溴单质通过导管a进入到装置B中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由溴乙烷数据可知,在冰水浴中溴乙烷液化,故装置C为溴乙烷的收集装置,装置C底部用蒸馏水液封,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溴化氢;
【详解】(1)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装置A中铁与溴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铁,溴化铁作为催化剂催化溴与苯反应生成溴苯,生成的有机产物结构简式为;
(2)生成的溴化氢和挥发的溴单质通过导管a进入到装置B中与乙醇发生取代反应,反应方程式为;浓硫酸的作用是催化剂;
(3)C装置中U形管浸在冰水中的目的是收集溴乙烷;
(4)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浓H2SO4存在条件下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乙烯等,故答案为:易发生副反应生成乙醚、乙烯等。
4
CH3C≡CCH2CH=CH2
3
2
1
4
CH3C≡CCH2CH=CH2
3
2
1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第三节 芳香烃课时训练,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有机推断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三节 芳香烃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化学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二章 烃第三节 芳香烃综合训练题,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苯分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物质中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下列苯的同系物的名称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