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进联考高一(上)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
展开1.如图,北京时间2023年12月21日21时35分,经过约7.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七号航天员汤洪波、唐胜杰、江新林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天和核心舱太阳翼修复试验等既定任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1时35分”、“7.5小时”均为时间间隔
B. 观察航天员试验修复太阳翼过程,可将航天员看成质点
C. 以地球为参考系,航天员是运动的
D. 空间站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等于周长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下图为我国女子冰壶运动员参加冰壶比赛投掷冰壶时的情景,若冰壶被以6m/s的初速度投出,运动15s停下,冰壶的整个运动看成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冰壶最后1s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
A. 0.1mB. 0.2mC. 0.3mD. 0.4m
3.如图,轻杆AB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内、另一端固定一个光滑轻滑轮,轻绳绕过光滑轻滑轮,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C点,另一端吊着重为G的重物,重物静止,轻杆水平,BC段轻绳与水平方向夹角为30∘,这时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
A. 12GB. 33GC. 32GD. G
4.某举重运动员参加挺举比赛,图甲为提杠上肩后的状态,图乙为举杠后静止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甲状态,运动员处于超重状态
B. 从图甲状态到图乙状态过程中,杠铃先超重后失重
C. 杠铃加速上升过程中,手对杠铃的作用力大于杠铃对手的作用力
D. 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地面形变产生的
5.如图,用a、b两根轻弹簧吊着重物,静止时,a、b两弹簧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若a、b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2:1,两弹簧在弹性限度内,cs60∘=0.5,cs37∘=0.8,则a、b两弹簧的劲度系数之比为( )
A. 1:2B. 2:3C. 3:4D. 4:5
6.如图为某景区的观光小火车,小火车由1节车头和3节车厢组成,设坐满游客后每节车厢的总质量相同,每节车厢受到的阻力大小相同,从车头处开始向后,车厢编号依次为1、2、3,当小火车在平直的路面上加速行驶时,车头与车厢1、车厢1与车厢2、车厢2与车厢3间作用力大小分别为F1、F2、F3,则F1:F2:F3为( )
A. 3∶2∶1B. 6∶4∶3C. 6∶3∶2D. 6∶5∶3
7.如图所示,一只蚂蚁从半球的表面缓慢向上爬到顶端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蚂蚁对半球的压力越来越小B. 半球对蚂蚁的作用力越来越小
C. 半球对蚂蚁的摩擦力越来越小D. 蚂蚁受到的合力越来越小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
8.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0∼6s内做加速运动,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6s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B. 质点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
C. t=6s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36m/sD. 质点的平均速度大于9m/s
9.图甲为某消防队员进行滑杆训练的情景,某次,消防队员滑下过程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0.6s内,消防队员做自由落体运动
B. 0∼0.6s内,消防队员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
C. 减速的一瞬间,消防队员受到杆的阻力是其重力的2.25倍
D. 0.6∼2.0s内,消防队员所受滑竿的阻力越来越大
10.如图,绷紧的水平传送带始终以恒定速率v1顺时针运行。小物块以大小为v2的初速度从传送带右端向左滑上传送带,v1
B. 减小v1,物块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变长
C. 增大v1,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减小
D. 增大v1,物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变大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1.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之间的关系”实验。
(1)在实验装置中,轻质弹簧a悬挂,刻度尺保持竖直,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弹簧a的长度,刻度尺的零刻度应与弹簧a的______(选填“上端”或“下端”)对齐;不挂钩码时指针所指刻度尺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弹簧a的原长L0=______cm。
(2)悬挂钩码并改变钩码的个数,算出每次悬挂钩码的重力作为弹簧a的弹力F,根据每次弹簧a的长度结合原长算出每次弹簧a的伸长量x,根据记录的多组F及x,在F−x图像上描点如图丙所示,请根据描出的点作图______,根据作出的图求得弹簧a劲度系数为k=______N/m(保留2位有效数字)。
(3)换一个弹簧b重新实验,在图丙的坐标系中描点作图,图像过坐标点5,2,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缓冲效果越好,则弹簧b比弹簧a的缓冲效果______(选填“好”或“差”)。
12.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实验。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
(1)关于实验要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电压为8V
B.砂和砂桶的总质量必须远小于小车质量
C.为了使细线的拉力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需要平衡摩擦力
D.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
(2)按正确操作进行实验,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乙所示,纸带上各点均为计时点,由此可得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vB=______m/s,小车的加速度大小a=_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重复实验,测得多组加速度a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作出a−F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斜率为k,则小车质量M=______。若实验中所用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大于f,则根据图像求得的小车质量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分。
13.如图,质量为1kg的物块A和质量为2.75kg的物块B放在水平面上,用绕过光滑定滑轮C的轻绳连接,给物块A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逐渐增大拉力F,当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时,物块B刚好要滑动,此时,连接物块A、B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分别为53∘、37∘,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sin37∘=0.6,cs37∘=0.8,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此时:
(1)拉力F的大小;
(2)物块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
14.某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飞机悬停在290m的高空,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下落4s时打开降落伞,打开伞后,伞受到的阻力与速度成正比,即Ff=kv,落地前一段时间内运动员以5m/s做匀速直线运动。整个跳伞过程用时10s,运动员始终做竖直方向的直线运动,不计运动员受到的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2)打开伞后,运动员整个向下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3)打开伞的一瞬间,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5.如图,质量为1kg、足够长的长木板A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2kg的物块B以大小为20m/s的水平初速度v0向右滑上A,B滑上A的同时给B施加一个水平向左大小为F=10N的恒定拉力,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
(1)施加拉力后一瞬间,小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
(2)物块B相对长木板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
(3)从物块B滑上A至A回到开始的位置所用的时间。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A.“21时35分”是时刻,“7.5小时”是时间间隔,故A错误;
B.观察航天员试验修复太阳翼过程,航天员的肢体动作不可忽略,不可将航天员看成质点,故B错误;
C.以地球为参考系,航天员围绕地球是运动的,故C正确;
D.空间站运行一周的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2.【答案】B
【解析】冰壶被以6m/s的初速度投出,运动15s停下,则冰壶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v0t=615m/s2=0.4m/s2
由逆向思维法可知,冰壶最后1s运动的位移大小为
x=12at 12=12×0.4×12m=0.2m
故选B。
3.【答案】D
【解析】题图中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可判断,与物体相连的细绳拉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取B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图中轻绳BC跨过定滑轮拉住重为G的物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绳BC段的拉力 FBC=F=G
根据几何关系得轻绳对轻滑轮B点的压力为
F合=G
则轻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与轻绳对轻滑轮B点的压力大小相等,为 G 。
故选D。
4.【答案】B
【解析】A.图甲为提杠上肩后的状态,运动员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从图甲状态到图乙状态过程中,杠铃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所以杠铃先超重后失重,故B正确;
C.杠铃加速上升过程中,手对杠铃的作用力与杠铃对手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故C错误;
D.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是由于运动员形变产生的,故D错误。
故选B。
5.【答案】D
【解析】对重物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两个弹簧的弹力,根据平衡条件,有
Facsα=Fbcsθ
解得
FaFb=csθcsα=85
由胡克定律可得
Fa=kaxa , Fb=kbxb
解得 a、b 两弹簧的劲度系数之比为
kakb=FaxbxaFb=8×12×5=45
故选D。
6.【答案】A
【解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1−3f=3ma , F2−2f=2ma , F3−f=ma
解得
F1:F2:F3=3:2:1
故选A。
7.【答案】C
【解析】A.蚂蚁受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作用,如图
蚂蚁从半球的表面缓慢向上爬到顶端的过程中,受平衡力作用,则
FN=mgsinθ
蚂蚁从半球的表面缓慢向上爬到顶端的过程中, θ 越来越大,蚂蚁所受支持力越来越大,由牛顿第三定律可知蚂蚁对半球的压力越来越大,故A错误;
C.半球对蚂蚁的摩擦力
f=mgcsθ
蚂蚁从半球的表面缓慢向上爬到顶端的过程中, θ 越来越大,蚂蚁所受摩擦力越来越小,故C正确;
B.半球对蚂蚁的作用力与蚂蚁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半球对蚂蚁的作用力不变,故B错误;
D.蚂蚁从半球的表面缓慢向上爬到顶端的过程中,蚂蚁始终处于平衡状态,蚂蚁受到的合力始终为零,故D错误。
8.【答案】AB
【解析】AB.由 a−t 图像可知,加速度越来越大,则质点的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点受到的合外力越来越大,故AB正确;
CD.根据 a−t 图像与横轴围成的面积表示速度变化量,且初速度为0,可知 t=6s 时,质点的速度大小为
v6=12×6×6m/s=18m/s
由于质点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则 v−t 图像如图所示
则在 0∼6s 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应满足
v<0+v62=9m/s
故CD错误。
故选AB。
9.【答案】BC
【解析】A. 0∼0.6s 内,消防队员向下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ΔvΔt=5−00.6−0m/s2≈8.3m/s2
B. 0∼0.6s 内,消防队员受到的合力
F合=ma
C.减速的一瞬间,消防队员的加速度大小为
a1=Δv1Δt1=51.0−0.6m/s2=12.5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g=ma1
解得消防队员受到杆的阻力
f=mg+a1=2.25mg
故C正确;
D. 0.6∼2.0s 内,消防队员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由 f′−mg=ma′ 可知所受滑竿的阻力越来越小,故D错误。
故选BC。
10.【答案】BD
【解析】A.小物块从传送带右端向左滑上传送带,小物块在传送带上做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
解得
a=μg
速度减到零,再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达到与传送带有共同速度后,匀速运动,最终物块以速度 v1 从传送带右端滑离;减小 v1 ,物块向左匀减速运动,运动的位移不变,物块不可能从传送带左端滑离;故A错误;
B.减小 v1 ,物块向左运动的时间不变,物块向右先匀加速运动到与传送带有共同速度后再匀速运动,运动时间变长,故B正确;
C.增大 v1 ,物块在传送带上向左运动的加速度不变,最大距离不变,故C错误;
D.增大 v1 ,物块向左运动的位移不变,同时传送带向右运动的位移增大,物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变大;物块向右运动加速运动时,物块物块与传送带的相对位移也增大,故增大 v1 ,物块和传送带间的相对位移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11.【答案】 上端 10.90 54##55##56 好
【解析】(1)[1]为了便于直接读出弹簧的长度,刻度尺的零刻度应与弹簧a的上端对齐。
[2]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则弹簧的原长
L0=10.90cm
(2)[3]根据描出的点作图,如图
[4]由 F=kx ,可得弹簧 a 劲度系数为
k=ΔFΔx=3.05.5×10−2N/m≈55N/m
(3)[5]弹簧b的劲度系数
k′=ΔF′Δx′=25×10−2N/m=40N/m
则
k>k′
由于弹簧的劲度系数越小,缓冲效果越好,则弹簧 b 比弹簧 a 的缓冲效果好。
12.【答案】 D 1.6 3.2 1k 偏大
【解析】(1)[1]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所接交流电电压为220V,故A错误;
B.实验中用力传感器测出细线的拉力,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必须远小于小车质量,故B错误;
C.为了使细线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力,需要平衡摩擦力,故C错误;
D.为了使纸带上打出的点迹多一些,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故D正确。
故选D。
(2)[2]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T=2×1f=2×150s=0.04s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平均速度,打点计时器打出B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
vB=xAC2T=6.19+6.702×0.04×10−2m/s≈1.6m/s
[3]根据逐差法求出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a=xCE−xAC2T2=7.21+7.72−6.70−6.192×0.042×10−2m/s2≈3.2m/s2
(3)[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F=Ma
则
a=1MF
a−F 图像为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其斜率为 k ,则
k=1M
小车质量
M=1k
[5]若交流电实际频率大于f,则测算所得的加速度偏小,则斜率偏小,则所得质量偏大。
13.【答案】(1) 7.5N ;(2) 0.5
【解析】(1)由题意可知物块A对地面的压力刚好为零,以A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Tsin53∘=mAg , Tcs53∘=F
可得拉力的大小为
F=mAgtan53∘=1×1043N=7.5N
(2)物块B刚好要滑动,以B为对象,根据受力平衡可得
Tsin37∘+N=mBg
Tcs37∘=f
又
f=μN
联立解得物块B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5
14.【答案】(1) 40m/s ;(2) 29m/s ;(3) 70m/s2
【解析】(1)运动员打开降落伞时的速度大小
v=gt=10×4m/s=40m/s
(2)打开伞后,运动员整个向下运动过程的平均速度大小
v=ht=29010m/s=29m/s
(3)落地前运动员做匀速直线运动阶段
F f1=kv1=mg
打开伞的一瞬间的阻力
Ff=kv
打开伞的一瞬间,对运动员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kv−mg=ma
解得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
a=7g=70m/s2
15.【答案】(1) 10m/s2 , 10m/s2 ;(2) 10m ;(3) 4+2 3s
【解析】(1)施加拉力后一瞬间,对小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μmg=ma1
解得小物块的加速度大小
a1=10m/s2
施加拉力后一瞬间,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μmg=Ma2
解得
a2=10m/s2
(2)物块B滑上木板向右做匀减速运动,木板向右做匀加速运动,二者达到共同速度时
v0−a1t1=a2t1
解得
t1=1s
物块向右运动的位移
x1=v0t1−12a1t 12=15m
木板向右运动的位移
x2=12a2t 12=5m
物块B相对长木板向右运动的最远距离
Δx=x1−x2=10m
(3)物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时的速度
v=a2t1=10m/s
物块与木板达到共同速度后,由于
F=μmg
所以物块与木板一起匀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3
解得
a3=103m/s2
速度减小到零的时间
t2=va3=3s
向右运动的位移
x3=v2t3=15m
物块与木板速度减小到零后向左一起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4=a3=103m/s2
A回到开始的位置
x2+x3=12a4t 32
解得
t3=2 3s
所以从物块B滑上A至A回到开始的位置所用的时间
t=t1+t2+t3=1s+3s+2 3s=4+2 3s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进联盟高三(下)开学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上进联盟高三(下)开学检测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高一(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一(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丰城中学高一(上)开学物理试卷(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