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展开(考试范围:选择性必修第一册、第二册一二单元)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地球赤道平面与公转轨道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代表黄赤交角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2. 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 )
A. 23°34'B. 23°26’C. 36°26’D. 66°34'
【答案】1. A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黄赤交角指的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图中①,A正确;②表示地轴的倾角,目前是66°34',B错误; ③表示地轴与赤道的夹角,C错误; ④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钝角),D错误。故选A。
【2题详解】
由已学知识可知,黄赤交角目前是23°26’,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由于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地轴的倾角不变,黄赤交角在一定时期可以看成是不变的。
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在北半球向右偏转,在南半球向左偏转,在赤道上没有偏转。下图为某一河段的剖面,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此河流位于( )
A. 南半球B. 赤道上C. 北半球D. 回归线上
4. 若此河流是一条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它哪一岸的河堤需要特别加固( )
A. 北岸B. 南岸C. 东岸D. 西岸
【答案】3. C 4. A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不偏。因此两岸的形态主要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面对河流下游,左手方视为左岸,右手方视为右岸。读图可知,该河段右岸受侵蚀更加明显,左岸泥沙沉积,说明地转偏向力偏向右,此段河流位于北半球,C正确,AB错误。回归线有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河流位于北半球,若流向为自东向西,则北岸为右岸,易受河流侵蚀,河堤需要特别加固,A正确;南岸是沉积作用明显的一侧,自东向西流动的河流,东西岸不明显,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球自转偏向力是由于地球自转而使地球表面运动物体受到与其运动方向相垂直的力。地转偏向力不会改变地球表面运动物体的速率(速度的大小),但可以改变运动物体的方向。
某地理研究小组经一年的观测后,绘制出了某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α的年变化及太阳高度β在b日的日变化示意图(下图),其中虚线代表α的变化,实线为β的变化。完成下面小题。
5. c日至d日,当地的昼长为( )
A. 24B. 12C. 0D. 8
6. 若图中M-N=15,则( )
A. M=37B. N=16C. X=80D. Y=65
【答案】5. C 6. B
【解析】
【5题详解】
据图可知,从c日到d日无法观测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年中北极星高度等于当地地理纬度,不会变化;故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的夹角大小取决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由此可知c日到d日无法观测到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构成的夹角因为正午太阳高度小于0,即出现了极夜,因此c日到d日当地昼长始终为0,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由图分析:虚线代表夹角α的年变化,b日夹角α最小。北半球才能观测到北极星,且北极星由正北方照射而来,光线角度不变,等于当地地理纬度;由上题分析可知,当地有极夜现象,位于北极圈及其以内,正午太阳常年由正南方照射而来;北极星光线与正午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α=180°减去当地纬度和正午太阳高度角之和。当α最小时,说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夏至日,即b日为夏至日,M°为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N°为夏至日子夜太阳高度,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根据所学知识,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该日的最大太阳高度+最小太阳高度=直射纬度*2,即M+N=47,根据M-N=15,可得M=31,N=16,B正确,A错误;由夏至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31°=90°-(当地纬度-23.5°),计算得出当地纬度=82.5°N,X为刚进入极夜时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此时正午太阳高度为0,X=180°-82.5°=97.5°,C错误;Y为夏至日时的正午太阳光线与北极星光线的夹角,Y=180°-31°-82.5°=66.5°,D错误;故选B。
【点睛】某地北极星的仰角=北半球观测地的地理纬度;出现极昼现象的地区,当日的最大太阳高度+最小太阳高度=直射纬度*2。
读我国部分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7. 下列对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 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 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
C. 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D. 气温日较差大,岩石破碎
8. 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
A. 地震B. 泥石流C. 滑坡D. 塌方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结合所学知识,我国西南地区因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地壳运动活跃,多地震灾害;地震灾害导致地表岩石破碎,再加上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滑坡、泥石流灾害频发,ABC不符合题意;气温日较差大,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且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日较差较小,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8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植被破坏后,地面因缺乏植被保护,易产生大量的松散堆积物,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基础条件,B正确;地震主要是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A错误;滑坡、塌方(崩塌)主要受重力影响,与植被关系较弱,CD错误。故选B。
【点睛】泥石流是指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其汇水、汇砂过程十分复杂,是各种自然和(或)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河流阶地是发育在河谷两侧高水位之上的阶梯状台地。下图为某河流阶地剖面示意图,图中标注的时间为阶地形成的距今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9. 各级阶地形成过程中( )
A. T1抬升速率最大B. T2抬升幅度最大
C. T3下沉速率最小D. T4下沉幅度最小
10. 与其他阶地相比,T2具有不同结构,可能是( )
A. 形成时位于曲流的凸岸处B. 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
C. 形成后风力侵蚀向上搬运D. 形成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
【答案】9. A 10. D
【解析】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1阶地1.1万年抬升了30米,T2阶地2.4万年抬升了35米,T3阶地5.5万年抬升了50米,T4阶地40万年抬升了50米,T1抬升速率最大,A正确;T4、T3阶地抬升幅度最大,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T2阶地没有沉积物,可能是其形成之后遭遇特大洪水事件,沉积物被侵蚀掉,D正确;曲流凸岸以堆积作用为主,应形成沉积物,A错误;阶地形成时河流侧蚀河床展宽,这是每一个阶地形成共同具有的现象,不是T2具有不同结构的原因,B错误;风力侵蚀搬运能力较弱,不会侵蚀搬运砂砾层,C错误。故选D。
【点睛】阶地,指由于地壳上升,河流下切形成的阶梯状地貌。河流下切,原先宽广的谷底突出在新河床上,形成的阶梯状地形。宽广的河谷底,大部是河漫滩,河床只占小部分。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
珊瑚藻主要生长在温暖石质海岸潮间带(高潮水位和低潮水位之间的地带)。某岛屿图1目前不存在珊瑚藻,但存在珊瑚藻化石。该岛甲、乙两地出露于海平面之上的地层剖面图2中,砂岩层含有海洋生物化石。完成下面小题。
11. 该岛风向的季节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夏季盛行西北风冬季少风B. 常年盛行西北风
C. 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少风D. 夏季盛行偏北风,冬季盛行偏西风
12. 造成甲、乙两地地层剖面差异的外力作用是( )
A. 流水沉积B. 流水侵蚀C. 风力沉积D. 海浪侵蚀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左图为北大西洋东部的某岛屿,读图,该岛位于30°—40°N,根据已学知识和该岛海陆位置、纬度位置可知,该岛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结合岛屿上山脉的走向和风频玫瑰图信息提示,该岛冬季盛行西北风(偏西或偏北风),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夏季无盛行风向(无风、少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读图,甲地位于该岛北侧,乙地位于该岛南侧,结合上题结论:冬季为西北风(偏西或偏北风),夏季无盛行风向(无风,少风),可知,甲地位于迎风海岸,风力较大,吹动海浪侵蚀作用强。根据已学知识,砂岩属于沉积岩,图中甲地砂岩层厚度较小,说明侵蚀作用较强,沉积作用较弱;再结合左图可知甲地珊瑚藻化石层水平连续性较差,说明海浪侵蚀作用较强,因此造成甲乙两地地层剖面差异的主要外力为海浪侵蚀,D正确。甲、乙两地地层剖面差异与流水沉积、流水侵蚀、风力沉积作用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
【点睛】外力作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湿润半湿润地区以流水作用为主,沿海地区以海浪作用为主;高海拔或高纬度地区以冰川作用为主。
如图为某位同学自绘的某半球高、中、低纬“三圈环流”模式图(a、b、c表示近地面风带,Ⅰ、Ⅱ、Ⅲ、Ⅳ表示近地面气压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图中Ⅲ气压带与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沙漠气候B. 热带雨林气候
C. 地中海气候D. 亚热带季风气候
14. 下列关于该模式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图表示的是北半球“三圈环流”模式B. ①③气流由空气遇冷收缩下沉所致
C. ②④气流由空气受热膨胀上升所致D. Ⅱ附近锋面活动频繁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Ⅳ纬度带盛行上升气流,位于赤道地区,形成赤道低气压带;Ⅰ纬度带盛行下沉气流,位于极地地区,形成极地高气压带;则a是极地东风带,Ⅱ是副极地低气压带,b是盛行西风带,Ⅲ是副热带高气压带,c是东南信风带。Ⅲ副热带高气压带和b盛行西风带交替影响的地区,在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风向均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可知,此图表示的是南半球环流模式图,A错误;①近地面是极地高气压带,空气遇冷收缩下沉,③近地面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下沉所致,B错误;②近地面是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冷暖气团相遇,形成上升气流,是由于动力因素形成,C错误;Ⅱ纬度处于副极地低气压带,盛行上升气流,多气旋活动,且冷暖气流在此相遇形成锋面天气,锋面活动频繁,D正确,故选D。
【点睛】全球共形成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气压带大体位于0°、30°N、60°N、30°S、60°S五条纬线附近和南北极点附近。气压带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相间分布。气压带之间是风带,风带的风向可根据风的形成原理进行判断,北半球风带的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右偏转,南半球风带的风向沿水平气压梯度力向左偏转。其中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之间的风带称为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带称为西风带;极地高压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的风带称为极地东风带。
皎漂港位于缅甸西部印度洋沿岸,是我国与缅甸政府“一带一路”合作开发的节点港口,下图为世界局部简图及皎漂港全年风频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皎漂港全年主导风向及成因是( )
A 东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B. 东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C 西南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西南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
16. 皎漂港沿岸洋流流向及性质正确的是( )
A. 1月,西北向东南,暖流B. 1月,东南向西北,寒流
C. 7月,西北向东南,暖流D. 7月,东南向西北,寒流
【答案】15. D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由风频图可知,全年主导风向是西南风,皎漂港为热带季风气候,吹西南风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赤道低压带北移,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偏右转形成,D正确。故选D。
【16题详解】
北印度洋属于季风洋流,且属于暖流,BD错误,C正确。1月东南向西北暖流 ,A错误。 7月西北向东南暖流,C正确。故选C。
【点睛】北印度洋由于受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影响,形成了特殊的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夏季在西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顺时针大洋环流圈,冬季在东北季风的影响下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圈。
新疆玉龙喀什河是和田河的一大支流,因盛产玉石被称为“中国最昂贵的河流”。某中学“知行地理”研学社师生准备到英艾日克至同古孜洛克水文站之间的河段捡挖、研究玉石。图是和田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推测研学社师生到当地捡挖玉石的最佳时间是( )
A. 4月B. 6月
C. 8月D. 10月
18. 研学社师生进入该地捡挖、研究玉石,最不必要带的物资是( )
A. 温度计B. 铁铲子
C. 地质锤D. 放大镜
【答案】17. D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研学社到当地捡挖玉石,当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河流春夏季受降水或冰雪融水补给水位较高,10月补给少河流水位较低,利于捡挖玉石,D正确,4月水位开始上涨,6月、8月水位较高,不适合捡挖玉石,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进入该流域捡挖、研究玉石,铁铲子、地质锤、放大镜三者都属于考察需要的工具,必须携带,BCD错误;温度计在野外主要运用在测水温等地方,不需要携带 ,A正确。故选A。
【点睛】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外流河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河流的水位、流量、汛期、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影响河流水文特征的因素主要是气候因素。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9. 关于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变化过程中要素间相互影响的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
A. 植被演替—气候变化—地壳隆升B. 地壳隆升—气候变化—植被演替
C 地壳隆升—植被演替—气候变化D. 气候变化—植被演替—地壳隆升
20. 该区域地理环境的变化主要体现了( )
A. 地理环境的独特性B. 地理环境的区域性C. 地理环境的整体性D.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答案】19. B 20. C
【解析】
【19题详解】
对比三幅图可看出,地壳上升导致的山地海拔升高,山地海拔越来越高,对盛行风有了明显的阻挡,逐渐分化出迎背风坡,导致气候发生变化,植被景观也随之发生变化,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题详解】
没有对比对象,无法体现独特性,A错误;地理环境的区域性是和其他区域差异的表现,没有对比对象,反映不了区域性、差异性,BD错误;山地的抬升引起了自然景观的变化,这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的表现,C正确。故选C。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一个要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变化,各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若①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 )
A. 山东半岛B. 欧洲西部C. 澳大利亚东南部D. 圭亚那高原
22. 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分布比南坡高的原因是( )
A. 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
B. 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
C. 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
D. 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
23. 若CD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B、C两点最大温差为28.8℃,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 )
A. 3700mB. 4800mC. 5000mD. 4680m
【答案】21. C 22. D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故AB排除;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或温带季风气候区,南半球的澳大利亚东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C正确;圭亚那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D错误。故选C。
【2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同一自然带,北坡的自然带绝大部分比南坡高,故可判断出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B错误,D正确;两地地处同一山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A错误;两坡的海拔一样高,C错误。故选D。
【23题详解】
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处为雪线位置,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平均下降0.6°C。利用最大温差为28.8°C可计算出B、C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 800米,再加上B点海拔120米,且C距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故此山海拔最接近5 000米。C正确,ABD错误,故选C。
【点睛】所谓基带,即高山山麓的自然带,因位于垂直自然带的最底层而得名,如果最底层自然带是常绿阔叶林带,说明该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地所在的纬度位置越低,反之则越高;因此,纬度低的高大山岭,自然带数量要多于纬度高的山岭;若是赤道地区的高大山岭,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发生的变化规律类似于由赤道到两极的变化规律;北半球的山体,因正午太阳在南边的时间长,则南坡获得的光热多于北坡,因而南坡自然带的数目多于北坡,或基带自然带的海拔高于北坡;南半球则反之。
金奈是一座人口约500万的大都市,随着众多国际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在金奈设厂开店,其已被公认为印度的汽车城,当地政府拟将金奈建成为世界最大的小排量汽车生产基地。图示意金奈地理位置。完成下面小题。
24. 金奈吸引众多国际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设厂开店的主要原因是( )
A. 资源丰富B. 成本较低
C. 交通便捷D. 基础较好
25. 专家预测,多年后金奈汽车生产将逐渐衰落,这对城市发展带来的影响是( )
A. 环境污染加剧B. 产业结构变化
C. 外资投入增加D. 用地面积萎缩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利润是企业追求的目标,金奈吸引众多国际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设厂开店的主要原因是这里的各种投资相对小一些,成本较低,B正确;没有信息显示金奈的资源状况,A错误;交通便捷、基础较好对汽车生产商和供应商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不是主要原因,C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汽车生产退出,即产业消退,后期,城市将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将发生变化,B正确;汽车生产逐渐衰落,对环境的污染减少,外资投入可能减少,对城市用地面积影响小,ACD错误。故选B。
【点睛】产业的集聚有利于共用当地基础设施,节省生产建设投资,节省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与协作,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质量;有利于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费和能耗,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集中处理污染,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
黄土高原某退耕还林试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85mm,土层深厚。刺槐抗干旱、耐贫瘠、速生丰产是该区域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图1示意该试验区生长季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布,图2示意刺槐林不同生长季节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布。当干燥化指数小于1时,土壤出现干燥化,且指数越小,土壤越干燥。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26. 该退耕还林试验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是( )
A 土壤水分B. 植被类型
C. 地势起伏D. 水热状况
27. 与耕地撂荒地相比,种植刺槐后( )
A. 地下水位上升B. 生态效益明显
C. 土壤湿度降低D. 经济效益显著
【答案】26. A 27. C
【解析】
【26题详解】
结合材料“黄土高原某退耕还林试验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85mm”可知,该地位于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而该地区地下水埋藏较深,降水为土壤的主要补给水源,由于降水较少,气温较高,蒸发较强,使得土壤水分含量较低,进而限制该地区退耕还林试验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A正确;而植被类型、地势起伏、水热状况均不是该退耕还林试验区植被恢复和生态建设的主要限制性因素,BCD错误。 故选A。
【27题详解】
根据该试验区生长季不同植被下的土壤干燥化指数分布,对比耕地撂荒后的荒草地与种植刺槐后土壤的干燥度,种植刺槐后的干燥度小于耕地撂荒荒草地的干燥度,且干燥度小于1(土壤出现干燥化),说明种植刺槐后使得土壤的水分减少,湿度降低,则使得地下水位下降,该地区生态效益较差,C正确,AB错误;经济效益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1)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主要指种树种草,这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根本措施之一,但种树种草要因地制宜,沟壑斜坡上适宜种护坡林,沟壑中则应沿着侵蚀沟道植树,有些地区还应辅以工程措施。(2)工程措施:兴修水库、修建水平梯田、打坝淤地等都是工程措施。在沟道里打坝淤地,拦蓄泥沙,不仅可以防止泥沙流入河中,还可以在淤地上种植庄稼,治沙效果显著。(3)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过程中,应注意贯彻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紧密结合的原则。
新型城镇化建设以"人"为核心,这种人本导向决定了产业发展必须考虑人的生计发展、幸福、富裕和空间分布问题,满足劳动力的就业需求并提供充分发展机会。图为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雷达图。完成下面小题。
28. 我国各地区人力资本一产业结构耦合协调度表现为( )
A. 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明显B. 天津耦合协调度一直高于江浙地区
C. 贵州耦合协调度提高速度最慢D. 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均高于中西部
29. 相比于东西部,中部地区人产匹配对新型城镇化的直接效应最显著,原因是中部地区( )
A. 农业基础较薄弱B. 劳动力数量少C. 政策支持力度小D. 科技水平较低
30. 为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下列措施最有效的是( )
A. 加快乡镇合并B. 增加就业岗位C. 调整落户政策D. 改善城市环境
【答案】28. A 29. C 30. B
【解析】
【分析】
【28题详解】
由图可知,广东和北京的耦合协调度都明显高于东部其他地区,故东部地区耦合协调度差异性明显,A正确;2019年,天津耦合协调度低于江浙地区,B错误;贵州的耦合协调度是最小的,但提高速度不是最慢的,C错误;东部地区并非所有省份均高于中西部地区,如河南高于福建,D错误。故选A。
【29题详解】
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基础较好,A错误;中部地区人口数量多,劳动力数量明显高于西部地区,B错误;东部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得中部地区成为"政策塌陷区",在经济发展优势、政策支持和外部帮扶均相对缺乏的情况下,中部各省人产匹配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直接效应显著,C正确;科技水平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要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只有加大对教育、医疗、科研、社会服务等的投入力度,保证劳动力有适配的工作岗位和就业机会,才能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B正确;加快乡镇合并、调整落户政策、改善城市环境有助于城市化的发展,但不是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ACD错误。故选B。
【点睛】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二、综合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请根据答题卡题号及分值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原产于美洲中部,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果实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可可加工地区。20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在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区采用与椰子树间作模式种植可可树,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开始对可可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及“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根据材料判断苏拉威西岛的气候类型,分析该岛适宜可可树生长的气候条件。
(2)简析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
(3)简述印度尼西亚发展可可加工业的不利条件。
(4)说明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的意义。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地处低纬地区,热量充足;地处赤道多雨地带,降水丰富,水分条件好;地处赤道无风带且有椰树林阻挡作用,少强风;椰树林为可可树遮挡了部分强烈阳光,形成局部荫蔽小环境。
(2)可以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腐烂分解后可以增加土壤养分;在降水较少的季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3)远离欧洲、北美等主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相对落后;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完善;劳动力素质不高。
(4)充分利用光照等气候资源;实现一地多用,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减轻水土流失;有利于多种经营,增加收益。
【解析】
【分析】本题以可可树和苏拉威西岛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了气候类型的判断、枯枝落叶覆盖层的作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等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提取地理信息,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论证讨论地理知识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等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据图可知,苏拉威西岛位于赤道附近,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岛地处赤道附近,纬度低,热量充足;全年受赤道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水分条件好;地处赤道无风带,且“采用与椰子树间作模式种植可可树”,有椰树林阻挡作用,风力小;“采用与椰子树间作模式种植可可树”,椰树林还能够为可可树遮挡部分强烈阳光,形成局部荫蔽小环境,更加适合可可树的生长。
【小问2详解】
苏拉威西岛可可种植园里的枯枝落叶覆盖层,可以大大减少雨水对地表的冲刷,减少表土和养分的流失,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该岛温暖湿润,微生物活动旺盛,枯枝落叶容易腐烂分解,还可以增加土壤养分,提高土壤肥力;在降水较少的季节,枯枝落叶覆盖层还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避免水分流水;枯枝落叶覆盖层下光照较差,可以抑制杂草生长。
【小问3详解】
印度尼西亚远离欧洲、北美等主要可可制品消费市场,不便于可可的销售;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低,技术相对落后,导致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作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尼西亚的交通、物流等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可可加工业发展;印度尼西亚人口虽多,但是劳动力素质不高,对可可加工业发展不利。
【小问4详解】
据材料可知,椰树和可可间作在垂直方向上可充分利用光照;同时种植提高对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一地多用;地表覆盖率增加,减轻水土流失;多种经营,可以适应市场需求,降低市场风险,增加收益。
3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完达山属长白山山脉北延,山地最高海拔831m,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年降水量分布不均,年等降水量线呈东南—西北走向。完达山冬季主要受东北风和西北风影响,降雪量丰富,山地丘陵地带不同坡度范围积雪深度差异明显,每年春季山地融雪径流对当地危害较大。下图为完达山山地丘陵地带各坡度相关数据统计,其中坡度大于25°的区域平均海拔超过800m。
(1)指出完达山降水量丰富的山地坡向,并说明理由。
(2)分析完达山坡度较大的区域积雪深度状况的原因。
(3)说明山地融雪径流对当地产生的危害。
【答案】32. 坡向:东南坡或阳坡。理由:东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冬季东北风携带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西北风携带的干冷气流在东南坡相遇,易形成降雪。
33. 所占面积小,海拔高,降雪量大,平均积雪深度大;气温低,雪降落至地面不易融化;地表植被覆盖率高,能存蓄积雪,平均积雪深度大等。
34. 加剧水土流失,降低当地土壤肥力;径流下渗导致土石松动,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融雪径流汇集,易引发山区洪水,威胁当地生命财产安全;径流冲毁地表植被,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完达山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降水的影响因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的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完达山整体呈东北—西南走向,且完达山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其东南坡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受地形抬升,易形成地形雨;完达山冬季主要受东北风和西北风的影响,西北风来自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与西北风携带的干冷气流在东南坡相遇,形成降雪,故整体上,完达山的东南坡降水量更丰富。
【小问2详解】
通常情况下,坡度大的区域位于高海拔地区,所占面积小,且降雪量较大,造成平均积雪深度大;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完达山坡度较大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区,气温低,降雪不易融化,形成积雪;高海拔出植被覆盖率较高,为雪的积累提供蓄积的条件,造成平均积雪深度大。
【小问3详解】
山地融雪形成地表径流,且坡度较大,地表径流流速快,水土流失严重,造成土壤肥力降低;地表径流下渗后,导致土石松动,在坡度较大的区域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不同坡向的融雪径流在山谷汇集,使得流量骤增,可能引发山区洪水,冲毁或淹没居民点、建筑物、农田等,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融雪径流流速快,可能冲毁地表植被,栖息环境受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点睛】
33.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2月,我国全面启动“东数西算”工程,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的数据和算力需求引导到西部进行存储、计算、反馈。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具有高温、高耗能的特点。根据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方面考虑,全国共规划了八大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下左图)。成渝枢纽是其中唯一位于西部的“东数”。成都市规划建设天府数据中心集群,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被选定为起步区(下右图)。
(1)与东部相比,简述我国西部地区建设国家算力枢纽的有利条件。
(2)分析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作为成都市天府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的共同区位条件。
(3)分析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形成对成都市产业升级的积极作用。
(4)列举“东数西算”工程将带动发展的产业
【答案】(1)可再生能源丰富,能源成本低;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低;气候适宜,有利于数据设备降温。
(2)现有数据中心多,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主要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外围,土地成本相对较低;靠近机场、高速公路线路多,基础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利;政府政策支持。
(3)进一步降低网络和电力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吸引资金、人才,促进技术创新(输出的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借助强大的数字基础设施,促进数据(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有助于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吸引和带动数据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发展,提升成都数字经济水平。
(4)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绿色能源产业、IT设备制造业、土建工程产业等。
【解析】
【分析】本题以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成都市天府数据中心集群为背景,涉及区域发展差异、产业区位因素及产业布局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落实区域认识、综合思维等学科素养。
【小问1详解】
据材料可知,国家算力枢纽占地规模较大,数据存储和计算过程中发热量大、能耗高,规划时主要考虑了能源结构、产业布局、市场发展、气候环境等方面。从土地及产业布局角度看,西部地区地广人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土地资源充足、土地成本低;从气候角度来说,西部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可以增加自然散热的时间,减少能源的使用;从能源角度来说,西部地区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发电成本较低,且能提供充足的电力保障数据中心的运行。
【小问2详解】
影响数据中心的区位因素可从能源、市场、技术、土地、交通、政策、产业基础等方面回答。结合图示区域信息,双流区、郫都区、简阳市数据产业发展时间较早,现有数据中心多,有一定产业基础;主要位于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外围,土地成本相对较低,可利用土地面积较多;区内高速公路、机场等现代化交通方式完备,基础设施完善,对外交通便利;政府规划建设,政策支持力度大。
【小问3详解】
成都市产业升级主要指现有第二产业向高技术工业或第三产业转型,对于资金、技术、基础设施等要求较高。因此天府数据中心集群的形成有利于降低网络和电力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积累资金,调整生产结构;有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吸引资金、人才流入,促进技术创新,同时吸引和带动数据产业上下游相关企业的进驻,促进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的产生;可以借助数字基础设施提供便捷的算力服务,促进信息产业的发展,加快传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小问4详解】
“东数西算"工程涉及数据的传输与处理,耗能大,可以带动信息通信产业、软件产业、绿色能源产业、IT设备制造产业发展;“东数西算”工程需要在西部建设数据中心,可带动土建工程、信息通信等产业的发展。
坡度(°)
面积(万km²)
所占比例(%)
年平均雪深(cm)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0~5
18.9
64.0
3.3
3.1
2.4
5~8
4.9
16.6
15.4
16.21
3.2
8~15
5.0
16.9
18.9
19.3
17.4
15~25
0.7
2.3
18.8
16.8
16.9
25~35
0.02
0.16
38.1
39.2
31.9
>35
0.01
0.04
42.7
40.9
38.5
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1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乌鲁木齐市第101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地理试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实验学校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