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考点28:识别选项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考点28:识别选项陷阱-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28:识别选项陷阱
考点28:识别选项陷阱
很多地方的中考,在说明文、议论文或说明、议论性质的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中设计选择题,考査的角度是对相关材料的梳理和对文本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与概括,以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为主要考査目标。 常见考查形式:①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②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 )。
一、选项常见错误类型: 1.以偏概全 指从范围上对内容进行了随意扩大,即有意把原材料中对某类事物的一部分所做的判断扩大到某类事物的全体。即以部分代整体,以局部代全局。 识别方法:一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看一看选项句与原文中的指代内容是否存在范围、程度以及频率上的差异。二要注意原文表述是涵盖全部还是有所针对,是特称还是全称。可以用笔画出来,做特殊的标记。
例:【2020年重庆中考(B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在计算机的辅助下,人工智能(AI)技术可以模拟、延伸甚至拓展人类智能。 B.图灵认为,可以用特定算法来表示从一个认知过程中分解出来的多个单独过程。 C.“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 D.人工智能在棋类游戏、网上商业营销和追捕嫌犯领域都能大显身手。
例:【2020年重庆中考(B卷)】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一”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C.“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 【解析】C项“表明人工智能已经在各领域超越人类智能”说法错误,属于以偏概全。“阿尔法狗”战胜棋手李世石,只是在围棋领域超越人类智能,并不是在各领域都能超越人类智能。
例:【2023年湖南邵阳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五号两个乘组会完成“太空会师”,我们将第二次看到6名航天员太空同框的难忘画面。 B.目前,中国空间站已从建设阶段转向运营阶段,未来将有大量任务和实验需要各专业领域的人才进入空间站工作。 C.为了躲避可能撞上的太空碎片,空间站会通过自身动力来进行变轨,这么做就可以完全避免危险了。 D.神舟系列飞船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一步一个脚印,逐梦太空。
例:【2023年湖南邵阳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C.为了躲避可能撞上的太空碎片,空间站会通过自身动力来进行变轨,这么做就可以完全避免危险了。 【解析】C项,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的“为了躲避可能撞上的太空碎片,空间站会通过自身动力来进行变轨。不过,这么做有时候并不能完全避免危险”可知,本项“这么做就可以完全避免危险了”有误,以偏概全,说法太绝对。
2.混淆时态 一是已然说成未然。忽视原文中“已经”“了”等修饰语,把原文中既成事实说成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 二是未然说成已然。忽视原文中“将来”等修饰语,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 识别方法: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表示过去、现在、将来的关键词语。
例:【2020年贵州黔东南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已不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 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提议说明地摊经济已经合法化。 C.推行“地摊经济”要做到“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里的“收”即是强调“有序”。 D.历史上的“地摊经济”,存在门槛低、价格低、质量也相对较低的情况。
例:【2020年贵州黔东南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B.两会期间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给予“地摊经济”合法地位,这提议说明地摊经济已经合法化。 【解析】B项中“提议说明地摊经济已经合法化”这一内容表述错误,与原文“这一提议被认为是建议地摊经济合法化,同时将地摊经济合法化推向了高潮。”意思不符,未然说成已然,犯了时态不清的错误。故选B。
例:【202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5G技术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引擎,支撑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在线经济等新产业的发展。 B.中国5G技术领先世界来之不易,通信网络先后经历“1G空白、2G跟随、3G突破、4G并跑”等不同发展阶段。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D.5G会让教育“大变身”,将会变革教育行业体系。在5G的帮助下,教育将会越过“距离”的鸿沟。
例:【2020年江苏连云港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根据材料,下列对5G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C.基于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 【解析】C项有误,从材料三中“5G专家李正茂指出……这就是5G带来的非常本质的变化。基于这个变化,大多数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模式、形态将会发生一些新变化”可知,C项中“所有行业都会受到5G的影响,行业的运作形态已发生一些新变化”的表述与原文不符,犯了以偏概全和时态不清的错误。
3.因果混乱 一是源流倒置。指选项在因果(或条件)关系上,故意把原材料中的“因”(或条件)变成了果,或把“果”变成“因”(或条件)等,颠倒了两者的关系。 二是强加因果。选项把原文没有因果关系的信息说成是有因果关系的。 识别方法:①关注表示因果的关键词,如“因为、因此、由于、因而”等;②关注改变因果关系的关键词,如“之所以、就只有”等;③仔细分析选项中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例:【2020年四川南充中考】《人类起源于一条鱼》: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澄江古生物化石研究”获得本届特别奖菠萝U奖的原因是:研究发现澄江小虫虫是人类的小祖宗。 B.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最早发现昆明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 C.人类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但却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逻辑。 D.文昌鱼是因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没有进化,这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例:【2020年四川南充中考】《人类起源于一条鱼》: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B.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舒德干最早发现昆明鱼,它是目前发现的最早产生脊索的动物。 C.人类是由昆明鱼进化而来的,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但却符合“因为所以,科学道理”的逻辑。 D.文昌鱼是因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没有进化,这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解析】B项中的“发现昆明鱼”应为“发现昆明鱼化石”;C项中的“这个结论虽然非常荒谬”表述错误,原文为“这个貌似非常荒谬的结论”;D项强加因果关系。
例:【2020年四川南充中考】《人类起源于一条鱼》: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D.文昌鱼是因为它的背部有脊索,所以一直没有进化,这使得它成了生物进化史中的“活化石”。 【解析】结合第⑥段“文昌鱼的大部分特征像无脊椎动物,只是它的背部有脊索。与其他门的动物不一样,文昌鱼一直没有进化”可知,文昌鱼背部有脊索和它一直没有进化不构成因果关系,所以犯了强加因果的错误。
例:【2023年广西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粮食的影响无处不在,它既是历史深层的决定因素,也是文明的根基与源头。 B.小麦一般得脱壳加工成面粉食用,稻谷可脱壳成米直接煮食或磨粉制作食物。 C.汉朝时期江南人口稀少,尽管当时水稻在南方很重要,但总产量远不及小米。 D.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例:【2023年广西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说法与材料一、材料二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D.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占城稻由此成为首要粮食作物。 【解析】D项有误,结合材料二第二段原文“占城稻在江淮引种成功,而后在东南各省普遍栽种,提高了粮食的总产量,并得以供养宋朝末年创纪录的1亿人口”可知,并非是“占城稻引种成功使宋朝末年人口创1亿纪录”,此项强加因果。
4.无中生有 是指选项所述的信息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或在相关的信息中添加望文生义的理解,并与正确信息杂糅在一起,造成迷惑。 识别方法:细读选项,明确解说范围;检查选项的内容能否在原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内容合理推断出来。
例:【2020年四川眉山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材料二图一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与互动式的线上教学融合最受学生青睐,听讲式的线上教学最不受欢迎。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线上教育两种模式都具有课堂教学不可复制的三大优点,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C.这次疫情中,在线教育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他们普遍反映网络云平台使用便捷、内容丰富、资源优质。 D.新冠疫情期间,在线教育为全国中小学实现“停课不停学”提供了有力支持,产生了巨大的社会价值。
例:【2020年四川眉山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B.从材料二可以看出,线上教育两种模式都具有课堂教学不可复制的三大优点,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 【解析】B项“解决了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不正确,从材料二中看不出线上教育能解决传统课堂存在的问题。属于无中生有。
例:【2022年四川眉山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2022年“中国水周”确定的“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活动主题,将有利于更好地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B.我国北方地区年均降水量普遍低于800毫米,地下水超采问题较为严重,因此是本次综合治理的重点地区。 C.地下水是地球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水稀少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地下水常常成为当地的主要供水水源。 D.中国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低于美国、日本,主要原因是我国地下水储量低且南方开采不足。
例:【2022年四川眉山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中国地下水的开采利用量占全国总用水量的比例低于美国、日本,主要原因是我国地下水储量低且南方开采不足。 【解析】D项,阅读材料三可知“我国地下水储量低”“南方开采不足”于文中无据,属于无中生有,有误;故选D。
5.张冠李戴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将此事物表述成彼事物,将事物的此方面表述成彼方面。 识别方法:读文时,将对象标注圈画出;答题时,对选项中的主语、宾语要特别注意。
例:【2019年湖北咸宁中考】《海“溶”塑料,让海洋不再哭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是从海洋塑料污染现状、微塑料危害更大的原因、微塑料的来源、我国海“溶”塑料研发成果四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 B.第④段画线部分作者列举两个相差极大的数据,说明了微塑料在海洋中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隐蔽性。 C.第⑥段画线部分“主要”一词说明了陆源输入是造成海洋微塑料污染的主要因素,但又不是唯一因素,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D.选文的标题,一方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的研究对保护海洋环境做出的贡献。
例:【2019年湖北咸宁中考】《海“溶”塑料,让海洋不再哭泣》: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B.第④段画线部分作者列举两个相差极大的数据,说明了微塑料在海洋中具有很强的扩散性和隐蔽性。 【解析】B说法不正确。由第④段可知,画线句“发现微塑料虽然只占到塑料总质量的8%,但是却占到浮在此区域塑料面积的94%”说明的是“扩散性”的特点,而不是说明“隐蔽性”的特点。属于张冠李戴的错误。
例:【2020年天津中考】《长在树上的“宝石”》: 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树莓因果实的形、色、味与草莓相似且长在树上而得名,还有覆盆子、山莓等名称。 B.树莓在每年的二三月份开花,它的花朵洁白无瑕,小巧玲珑,香味浓郁。 C.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D.树莓的果实中所含的各种营养成分极易被人体吸收,常食可抗病强身。
例:【2020年天津中考】《长在树上的“宝石”》: 下面有关树莓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C.树莓可分为红树莓、黄树莓、黑树莓和紫树莓四大类,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 【解析】依据原文第③段中的“其中以红树莓最为常见”这一句分析比对,其中C项中“其中以黄树莓最为常见”这一句表述有误,张冠李戴。故选C。
6.是非颠倒 也可称为“指鹿为马”,就是选项中的内容故意对原文的信息进行反说,原文是肯定的,在选项中变成了否定;原文是否定的,在选项中反而变成了肯定。 识别方法:在阅读时注意区别作者对每一种事物的观点态度。对含有作者观点态度的语句要圈画标注。
例:【2019年山东威海中考】《“光谱”鼻子探知人体疾病》: 根据文章内容,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利用病人身上的气味进行医疗诊断,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人尝试了,现在只不过是重新研究而巳。 B. 科学家正在开发的“光谱”人造鼻子成功后,将能借助探测人体的气味在医院提供全套的诊断建议。 C. “你得去看医生了”,这种说法不属于令人担忧东西。 D. “光谱”鼻子能识别出各种令人关注的明显气味,并且肯定不会带有主观色彩。
例:【2019年山东威海中考】《“光谱”鼻子探知人体疾病》: 根据文章内容,选出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C. “你得去看医生了”,这种说法不属于令人担忧东西。 【解析】C项,“你得去看医生了”,这种说法应该属于令人担忧的东西,是非颠倒。故选C。
例:【2022年四川广安中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抗原检测是否检测到N蛋白,可以直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B.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要比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 C.抗原检测不需要专门的实验室和复杂仪器。 D.在一些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地区,抗原检测是新冠病毒的确诊依据。
例:【2022年四川广安中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抗原检测是否检测到N蛋白,可以直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 【解析】A.第②段原文为“抗原检测就是检测N蛋白,是否检测到N蛋白,就可以间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因此本项“抗原检测是否检测到N蛋白,可以直接反映是否感染了新冠病毒”说法属于是非颠倒错误。
例:【2022年四川广安中考】《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B.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要比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 D.在一些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地区,抗原检测是新冠病毒的确诊依据。 【解析】B项,第③段原文为“抗原检测的敏感性比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要低”,本项“核酸检测的敏感性要比抗原检测的敏感性低”恰好颠倒,因此是错误的。 D项,结合第②段“一旦抗原检测为阳性,再用核酸检测进一步确认即可”,第④段“新冠病毒抗原检测作为检测的补充手段尤有必要”,可知抗原检测不能确诊新冠病毒。因此本项说法是错误的。故选C。
7.偷梁换柱 也可称为“偷换概念”,指在原文中甲结果在选项中变成了乙结果,导致表述不当;或是选项中将原文词语用似是而非的非等值概念替换,常用方法是漏字、添字、换字、错位。 识别方法:阅读原文时,对概念、对象要特别关注,用圈点勾画和批注标注的方法做好标记。做题时,分辨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对接错误的现象,特别注意选项的主语、谓语是否与原文一致。
例:【2020年四川达州中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发射》: 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四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B.我国计划发射的北斗三号导航系统的35颗卫星分为三个不同种类,工作在三种不同轨道中。GEO轨道和IGSO轨道运行高度距地面较高,一般是通信卫星使用的轨道,在MEO轨道运行的卫星可以游走全球。 C.由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的北斗三号系统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 D.北斗系统可以扩大无线电测定功能,还可以实现星基增强功能。
例:【2020年四川达州中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发射》: 下列说法与原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C.由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卫星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的北斗三号系统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 【解析】C项中“北斗三号系统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这句话表述有误。根据第②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设计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可知,混合星座设计才是北斗系统独有、国际首创。属于偷梁换柱错误,故选C。
例:【2021年湖北荆门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使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B.中国天眼的启用是我国射电天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C.中国天眼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脉冲星搜寻利器,截至2021年5月,中国天眼己发现脉冲星超过370颗。 D.正因为卓越的综合性能,中国天眼对于天文观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例:【2021年湖北荆门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 A.中国天眼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的建成使用,将让我国天文学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解析】A.根据材料一“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提高了大约10倍,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为我国天文学跻身世界一流创造了条件”可知,“将在未来10到2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的是“天眼的综合观测能力”,不是“我国天文学”,属于偷梁换柱错误。故选A。
8.歪曲事实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原文材料中的事物的客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地位、能力、功能和效用等。 识别方法:整体上把握材料,把题目中所提供的选项,如对词语的解释,对语段的理解等,还原到材料的对应之处,与原文信息句的关键点仔细比对,逐项检查,看选项的表述是否与原文一致,就不难得出答案。
例:【2020年四川眉山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关于“云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教育”集教学、管理、学习等于一体,有共享性、重复性、不受时空限制的便利性等优势,但也有自身的短板。 B.“云教育”要达成教学目标和育人任务,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家长的分工协作,缺-不可。 C.疫情期间“云教育”在我国能够大面积推广,得益于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推动,工信、广电等部门的积极配合。 D.未来的“云教育”如果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将成为未来教育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课堂。
例:【2020年四川眉山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关于“云教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未来的“云教育”如果实现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将成为未来教育主流,并逐渐取代传统课堂。 【解析】D项“逐渐取代传统课堂”说法错误,歪曲事实,材料一中明确说“传统课堂仍具有无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例:【2020年福建三明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直播不再是职业主播的专利,政府官员、商界大佬、普通商家均可参与其中。 B.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表明直播带货帮助我国经济走出了困境。 C.直播销售的产品种类丰富,琳琅满目,能够极大程度满足消费者的购物需求。 D.与过去的看图购物相比,主播的现身说法与即时互动显得更清晰,更具感染力。
例:【2020年福建三明中考】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B.今年一季度电商直播超过400万场,表明直播带货帮助我国经济走出了困境。 【解析】B项“直播带货帮助我国经济走出了困境”说法有误,夸大了直播带货的作用,歪曲事实。故选B。
9.混淆概念 说明文阅读涉及很多文体知识,比如说明文分类、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等,命题者故意在选项中设置陷阱,比如说明方法判断错误、把逻辑顺序说成时间顺序等,迷惑考生。 识别方法:掌握说明文文体知识,重点关注选项中出现的有关文体知识的判断是否准确。
例:【2022年天津中考】《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开头引用农谚,引出说明内容,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第④段中加粗词“主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C.第⑥段中的“主角”指的是森林涵养水源的主体——林地土壤。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例:【2022年天津中考】《森林为什么是“水库”》: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本文是总分结构,采用时间顺序进行说明,条理清晰,普及了科学知识。 【解析】D项,“时间顺序”表述有误。如抓住第④-⑥段的“首先”“然后”“最后”等表层进关系的词语,可判断本文采用“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例:【2023年天津中考】《如何给山峰测高》: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②③段中加点词“一般来说”“仅仅”,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 B.第④段中加点的“这种方法”是指利用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 C.第⑤段说明掌握山峰高度对工程建设、科学研究有着重要作用。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三种测量山峰准确高度的方法。
例:【2023年天津中考】《如何给山峰测高》: 下面对本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时间顺序介绍了三种测量山峰准确高度的方法。 【解析】D项,根据首段中的“怎样测量山峰的准确高度呢?主要有三种方法”可知,本文的说明对象是测量山峰高度的方法,故是事理说明文,依次介绍了测量山峰高度的三种方法,运用了逻辑顺序,而不是事物说明文,故选D。
二、解题技巧: 1.会读文。就是会读文(图表),会读选项。 ①读题干,定材料归属。通过审读题干,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快速确定答题的指向,把握题目要求,准确判断答题涉及的是哪则材料。 ②读图文,定材料重点。能读出文本的陈述重点,读出文本的信息点。
二、解题技巧: 1.会读文。就是会读文(图表),会读选项。 ③读选项,定对应语句。弄清楚各个选项内容都涉及到文中哪些段落或区域,围绕每一个选项内容查找出文中相对应的语句,然后筛选出与选项相关的有效信息,并在筛选出的信息前标明题号及选项号,例如与第1题B项对应的原文就在该原文前加上“1B”,以此类推。这样标记筛选出的原文,在将选项与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就可以快捷地寻找到原文信息,节省答题时间,提高解题速度。
2.细比对。就是精细对点,把读文或读图读出的信息点与选项的命题点进行细致对照。选项实际上是对原文信息的一种转述,将题目中四个选项内容与筛选出的原文信息比较,仔细找出选项与原文信息在表达上的差异处;涉及图表的选项,要先结合读图、析图、转换图表信息的方法,充分理解原文和图表的意思,进行细心的比对。然后根据上面提到的九种常见错误类型分析判断,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正确项,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选项则是错误项,最后根据题干要求选出答案。
3.严排查。就是在细比对的基础上严格排查四个选项,发现选项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地方,进而确定答案。“细比对”和“严排查”是同步进行的,细比对时就能发现选项与原文不一致的地方。 答题方法可简单概括为:读文本晓大意、审题目做标记、定范围细筛选、抓关键定答案、验答案看整体。
【2020年广东广州中考】广府灰塑 灰塑是以草筋灰、纸筋灰或贝灰等为主要塑形材料,辅以竹钉、铁钉、铜丝、瓦片等为骨架,使用灰匙等色彩进而描绘成形的一种建筑装饰类别。灰塑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细分为脊饰、门楼、山墙、照壁、墙楣、楹联、墀头、落水口和落水管等。据《广州市志·卷十六》文物志记载,始建于南来庆无三年的增城正果寺已使用灰塑龙船脊,现可考证最早的广府地区灰塑为明代作品。是佛山祖庙中明代正德六年的“郡马梁祠”牌坊。 灰塑装饰工艺曾被广泛使用,并非岭南广府地区独有。但因为灰塑大面积使用不耐低温的草筋灰和纸筋灰材料,而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所以专家推测,受环境影响,仅余冬季气温高于零度的部分岭南地区留存灰塑至今。
现潮汕地区也多有使用灰塑装点建筑,但与广府灰塑存在较大差别。潮汕地区灰塑以半浮雕和浅浮雕为多,也有使用阴刻的例子,色彩较清淡,有墨线描边。总体色彩趋向冷色调,多用蓝、白、绿三色。潮汕灰塑因其地理位置近海,空气盐度、酸度高,大大加速石灰的风化,因此潮汕灰塑多见于檐下、墙楣、凹门斗等不见日光风雨处。 广府地区地处广东省中部,夏热冬暖,空气盐度低,湿度大,气候环境适合在室外大面积使用石灰材料。广府地区的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较少鉴于建筑物阴影区。广府灰塑色彩斑斓,饱和度高,使用题材的取材范围较潮汕灰塑广泛。 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陶塑表面上釉,极耐风雨,多装设在屋脊上,与琉璃屋面瓦配合,效果极佳。陶塑构建全为预制,中空,装设时须有砖垫层,预制件之间靠石灰粘结,陶塑一般有青、黄两种主色调。灰塑适用范围较广泛。屋脊、挥头、山墙、照壁等均可使用,上彩颜色范围涵盖矿物质颜料的各大色系,然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表现方法也相似。灰塑不可预制,全靠现成手工制作,整个作品的主要材料是石灰,作品内部须有固型骨架,不可留空,但内外层材料使用了不同的添加剂,致硬度、吸水率和表面密度有一定的差异。在广府地区,较常见使用陶塑屋脊压灰塑脊基的正脊做法。
自古以来,广东地区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很多传统工艺的形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灰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有丰富想象力的世俗文化。灰塑题材体现了广府民俗趋吉避凶的心理习惯,蕴藏着祈福和教化的意味。灰塑的取材范围有故事传说、祥禽瑞兽、花卉果木、博古杂宝、吉祥文字、纹样图案和大量舶来题材。灰塑匠师实质上只使用有限的元素,通过谐音、借喻和比拟三种方式,便足以表达如此广发的题材。 【链接一】岭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每年3月到5月的雨季,大量的雨水造成的高湿度会加速建筑结构的风化,温热潮湿的天气还会带来各种虫害,特别是白蚁,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是毁灭性的,而灰塑的材料就具有防潮驱虫的效果,用其加固建筑结构,可以有效降低建筑因风化和虫害倒塌的风险。广东地区临近大海,每年都会有十余个合风过境,如若建筑结构不稳固,屋顶重量过轻,都会造成房屋倒塌的严重后果。灰塑能有效增加房顶的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的侵袭。除此之外,由于台风的关系,岭南建筑(特别是大体量建筑)都没有密集的防火山墙,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也成为了灰塑的重要作用之一。(节选自《谈岭南灰塑的美学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链接二】广府灰塑的主要装饰题材
✱1.以下关于“灰塑”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塑是一种建筑类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 B.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 C.广府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潮汕灰塑则相反。 D.灰塑不可预制,陶塑构件可预制,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 【解析】A项偷换概念,原文为“建筑装饰类别”和“建筑类别”不同; B项因果混乱,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该地区气温较高,材料不易开裂; D项无中生有,原文为“大部分的灰塑题材与陶塑题材一致”。 【答案】C
✱2.关于灰塑工艺运用在广府建筑上的好处,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灰塑的材料能够防潮,可以降低建筑因风化倒塌的风险。 B.灰塑的材料能够驱虫,防止虫子对砖木结构建筑的破坏。 C.灰塑能增加房顶重量,稳固建筑结构,帮助建筑抵御台风。 D.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集度,辅助防火墙,阻断火势蔓延。 【解析】D项无中生有,原文未提及灰塑能够提高防火墙密度。 【答案】D
✱3.下列对广府灰塑题材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广府灰塑题材中的杨桃、荔枝等岭南特有的水果,体现出浓郁地方特色。 B.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喜鹊、蝙蝠(福)、仙鹤等动物,蕴含着祈福的意味。 C.广府灰塑题材中的“刘关张”结义的故事,宜扬忠义思想,体现教化功能。 D.广府灰塑的各种题材最常用的表现技法是高浮雕,塑造动物图案难度最大。 【解析】D项,材料未提及广府灰塑“最常用”的技法等级是高浮雕,也没有对动植物的难度进行对比。属于无中生有的错误。 【答案】D
4.选文(含链接材料)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分点列出并举例。(4分) 【答案】(1)列数字:①这种材料在气温低于零度时会开裂。②广府地区有著名的“三雕两塑”共5种建筑装饰工艺,即木雕、石雕、砖雕、陶塑和灰塑,灰塑与其中的陶塑多有交集。 (2)举例子:灰塑适用范围较广泛。屋脊、挥头、山墙、照壁等均可使用。 (3)作比较:潮汕地区也多有使用灰塑装点建筑,但与广府灰塑存在较大差别。 (4)分类别:灰塑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细分为脊饰、门楼、山墙、照壁、墙楣、楹联、墀头、落水口和落水管等。
5.广州市为灰塑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获得通过。你认为通过的理由可能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点陈述。(5分) 【答案】 ①灰塑制作工艺复杂,结构精致,成体系。 ②灰塑历史悠久,始建于南宋。 ③灰塑在广府和潮汕地区各有特色,与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相融。 ④灰塑题材体现了广府的民风民俗。 ⑤灰塑不仅有美学价值,还有防潮驱虫等现实意义。
【2023年四川自贡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ChatGPT,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与以往的分析式人工智能相比,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学习归纳数据分布的基础上同时学习数据产生的模式,用自编码器创造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全球用户正在乐此不疲展开的,就是用语音和它聊天,讨论从学术到娱乐的各种问题;或者在页面中直接打字,输入想让AI帮忙完成烧脑的任务,请它帮自己写代码、写文案、翻译……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摘编自《ChatGPT挑战人类教师?教育中的这些东西AI难以替代!》,《人民教育》2023年2月11日)
【材料二】 ①技术是一把双刃剑。人工智能一方面革新了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因技术尚不成熟、相关规则制约的欠缺而存在被滥用的风险。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AI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眼下,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实属当务之急。 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通过使用智能工具可以把作业做得又快又准确,但是这种跳过思考过程、直接索取答案的行为,显然不利于思维训练;而且过度依赖智能工具,也无法保证信息准确性,更遑论原创性,将惰化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明确可以使用AI写论文,但限于辅助工作,诸如搜集参考材料、错误更正、常规结构撰写等,并禁止直接复制、抄袭、剥窃、盗用他人的研究成果。(摘编自庄得宝《ChatGPT来袭,学术研究如何自处》)
【材料三】 ①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执行主任余胜泉教授指出,ChatGPT转变了一般性的知识生产,但不是原创性的。“作为一种大型语言模型,ChatGPT的技术原理并没有实质性的改进,它利用神经网络、海量的语言数据和文本数据来进行训练,通过机器来学习文字和文字之间序列的概率关系,基于上下文背景信息,通过概率关系来预测输出的序列词句。它不是在理解你的语言,只是根据对上下文的理解,找出语言最优的概率,本质上是一个词和句序列的输出。” ②在余胜泉看来,判断ChatGPT该不该用,就在于用它时有没有认知投入。如果有自己的创造性,大胆用。“智能工具的核心作用并不是要代替人的思考,而是要增强人的思考,尤其是学生。”余胜泉表示,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促进思维和认知能力的成长,如果使用ChatGPT代替学生的思考过程,那就是错误的。反之,如果将其作为一个支架,使学生能看到以前无法看到的东西,思考以前无法思考的内容,站到更高的认知层次上,这种应用就是积极的,应该鼓励。(摘编自袁秀月《ChatGPT为何引教育界“封杀”?》,中国新闻网2023年2月12日)
✱1.下列关于人工智能ChatGPT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ChatGPT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它能与人聊天,解决人们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 B.ChatGPT实现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它革新内容生成模式,提高了内容生成工作效率。 C.ChatGPT转变了一般性知识生产,它能用自编码器创造出数据中不存在的新样本。 D.ChatGPT是一种大型语言模型,它能根据文字间序列的概率关系输出最优序列词句。 【解析】A.“解决人们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理解不正确。结合材料一“ChatGPT,是2022年底由美国OpenAI公司推出的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全球用户正在乐此不疲展开的,就是用语音和它聊天,讨论从学术到娱乐的各种问题;或者在页面中直接打字,输入想让AI帮忙完成烧脑的任务,请它帮自己写代码、写文案、翻译”可知,ChatGPT是一款聊天机器人工具,它能与人聊天,但文中并没有提到它能“解决人们学习生活的各种问题”。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A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一项是( ) A.人工智能革新在不断带来价值的同时,也引发了新的风险和挑战。 B.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已彻底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 C.目前,人工智能虽然发展迅速,但仍无法完全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D.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时,可将其作为辅助工具,而不应过度依赖。 【解析】B项,“已彻底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说法不正确。结合材料一“一场新的职业颠覆与学习革命,一夜之间悄然到来”可知,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开始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并不意味着“已彻底颠覆我们的日常工作与学习”。属于夸大其词,歪曲事实。故选B。 【答案】B
3.应该怎样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解析】结合材料二第①段“比如在学术领域,已出现利用AI作弊、进行学术造假等现象。眼下,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实属当务之急”可知,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 结合材料二第②段“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可知,可以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来应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革新。 【答案】 ①探索制定AI在学术领域应用的基本规则,建立有效约束与规范的机制,引导学生和教师正确认知和使用AI;②限制人工智能使用范围,形成有限领域规则。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考点32:辨析论证方法-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4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30:寻找归纳观点-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5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考点24:把握说明结构-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高频考点精讲课件(全国通用),共4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点目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