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3 三峡-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展开【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塘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①。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②。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晚至瞿塘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关西门正对滟滪堆③,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油盎:油瓶。②罅:裂缝。③滟滪堆:在瞿塘峡口,是江心突出的巨石。
1.下列各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B.仰视天如匹练然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欧阳修《醉翁亭记》)
C.有时朝发白帝 朝服衣冠,窥镜(《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D.人大呼于旁则泉出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下列对文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半夜时分从亭子里自然是看不见太阳和月亮的。
B.虽然乘着马在风中奔跑,也没有走水路快。
C.陆游一路行来,发现圣姥泉上面盖着一块有裂缝的石头。
D.乙文中作者从大溪口出发,进入瞿塘峡,经过圣姥泉,到达瞿塘关。
3.甲文中用“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写出了山连绵不断的特点,请找出乙文中描写山的句子并概括其特点。
(2022·宁夏·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以见夫群山之相环,云烟之相滋,旷野之无穷,草树众而泉石嘉,使目新乎其所睹,耳新乎其所闻,则其心洒然①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节选自曾巩《醒心亭记》)
注:①洒然:潇洒脱俗的样子。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略无阙处 ____________
(2)素湍绿潭 ____________
(3)良多趣味 ____________
(4)草树众而泉石嘉 ____________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则其心洒然而醒,更欲久而忘归也。
6.请用“/”符号给画线的句子断句。
林 寒 涧 肃 常 有 高 猿 长 啸 属 引 凄 异 空 谷 传 响 哀 转 久 绝。
7.【甲】【乙】两文都写了山,分别说说它们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2023·湖南益阳·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日观峰观日出
秋末冬初,星皎云净,夜色空濛如縠①。村鸡鸣,曙光生,登日观峰,注目久待,苦日不至。才一瞬间,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终为一轮而上腾。少顷,日中忽如一灯吐焰;次如炬;次如罍樽②;次如葫芦,上黄白,下赤紫,作箔蚀状⑥;又次如葫芦、罍樽之倒置;最后如炬之烬。盖其初为海气所蒙,蝉蜕既尽,然后全体昭融④,光芒四射,动跃前却,若危船颠浪心为震荡。其下积雾,色正黑。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⑤海水也。
(选自张慕勋《古文名篇写作技巧》)
【注释】①縠(hú),有皱纹的纱。②罍(léi)樽:酒樽,形似壶而无把。③作菹(bó)蚀状:呈现出受到轻微浸蚀的样子。④全体昭融:全部通亮剔透。⑤殆:大概。
8.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
B.自非亭午夜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桃花源记》)
C.绝巘多生怪柏 曙光生
D.蝉蜕既尽 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
9.对【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B.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C.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D.俄而/重雾之下/忽出白练长可竟尺/殆海水也
10.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进行描写,如【甲】文中夏水的湍急,【乙】文中太阳升起过程中形状和颜色的变化。
B.【甲】【乙】两文写景顺序相同,都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描写景物,层次分明地展现出景物随时间推移而不断变化的过程。
C.【甲】【乙】两文在描写景物时都运用了修辞手法,如【甲】文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乙】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D.【甲】【乙】两文都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甲】文中“良多趣味”表现作者的赞美,【乙】文“苦日不至”表现作者的热切焦急。
11.把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忽露半体若月弦,其色殷红,光乃不曜。
(2023·河南信阳·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谳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环池多山竹野卉,池中生白莲、白鱼。又南抵石涧,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修柯戛云①,低枝拂潭,如幢竖②,如盖张,如龙蛇走。松下多灌丛,萝茑叶蔓③,骈织承翳④,日月光不到地。盛夏风气如八、九月时。下铺白石,为出入道。……噫!凡人丰一屋,华一箦⑤,而起居其间,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今我为是物主,物至致知⑥,各以类至,又安得不外适内和,体宁心恬哉?
(节选自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注释】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宰相武元衡被平卢节度使李师道派人暗杀。白居易上书“急请捕贼,以雪国耻,因而触怒权贵,被贬江州司马。元和十一年(816)秋,白居易游庐山,独爱香妒峰下、遗爱寺旁的二处胜景,便在那里修筑一草堂,并写下这篇《庐山草堂记》
①戛(jiá)靡,摩挲。②幢:古代作仪仗用的一种旗帜,以羽毛为饰。③萝茑(niǎ):女萝和茑,都是寄生草。④骈(pián):并列。织:交织。承:托着。翳(yì):遮盖。⑤华一箦(zé):置备张华美的竹席。⑥物至致知:谓各种景物纷至眼前,使人有所感受而增长智慧。
1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中“自非”是如果不是的意思,间接表现了三峡两岸山峰的高峻挺拔。
B.“虽乘奔御风”中的“奔”意思是飞奔的马,与“猛浪若奔”中的“奔”意思相同,都直接表现了江水的湍急和流速快。
C.“故渔者歌曰”中“故”是因此的意思,作者在这里引用渔歌,烘托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氛围。
D.“尚不免有骄矜之态”中“骄矜”意思是骄傲自得,写出了一般人因获取物质享受而骄傲的态度
1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14.【甲】文描写了“山”,突出了山怎样的特点,目的是什么?请结合文段内容简要分析。
15.情与景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文学家讨论的热点话题,有人认为景与情二者不可分离,相辅相成,正如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写到:“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离。神于诗者,妙合无垠。”请结合【甲】【乙】两文具体分析两文是怎么体现这一观点的。
(2023·河南郑州·统考二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乙】
溪江平渡,二十里,望上虞①龙珠山,翠色扑人。三四曲(转),为金星吐月山。面前一山吐萼,树皆垂云。左一小山郁起,竹木森茂,而一小岗尾之。
沿溪,山二十余,乍起乍伏。举头阙处,则有远岫②补之。水六七折,溪田绕其中,溪声如近,见树根浮面,宛若舣舟③其下。入画则摩诘,入诗则青莲。山不甚奇而峭,水不甚阔宽而秀,人家不多而山呼谷应。“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境亦不寥寂。
(节选自陈仁锡《剡溪记》)
【注】①上虞:地名,现隶属浙江绍兴。②岫(xiù):峰峦。③舣(yī)舟:停船靠岸。
16.下列对两个语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水襄陵”中的“襄”为冲上、漫上之意,突出了夏季三峡水势之大。
B.“素湍绿潭”的“素”是“白色”之意,它写出了三峡春冬时节水的宁静。
C.“良多趣味”的“良”意为“确实、实在”,强调了“多趣味”绝非虚言。
D.乙文中“翠色扑人”的“扑”化静为动,写出了龙珠山青翠逼人的感觉。
17.把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18.甲文选自地理著作《水经注》,乙文选自游记《剡溪记》,两篇选文都写景如画,但在写作目的和语言特点上显著不同。请根据下面表格的提示,简要概括。
19.甲乙两文的最后都有引用,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2023·山东菏泽·统考二模)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癸卯四月二日,余游白岳毕遂浴黄山之汤泉泉甘且洌在悬崖之下。夕宿慈光寺。
次早,僧告曰:“从此山径仄险,虽兜笼①不能容,公步行良苦,幸有土人惯负客者,号海马,可用也。”引五六壮佼者来,俱手数丈布。余自笑羸老,乃复作襁褓儿耶?初犹自强,至惫甚,乃缚跨其背。于是且步且负各半,行至云巢,路绝矣。蹑木梯而上,万峰刺天,慈光寺已落釜底。是夕,至文殊院宿焉。
(节选自清朝袁枚的《游黄山记》)
【注释】①兜笼:供游客乘坐,由人抬着上山的竹制器具,类似小山桥。
20.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自三峡七百里中
(2)略无阙处
(3)良多趣味
(4)林寒涧肃
2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引五六壮佼者来/属引凄异B.乃复作襁褓儿耶/不敢出一言以复
C.路绝矣/沿溯阻绝D.是夕至文殊院宿焉/虽有至道
2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余 游 白 岳 毕 遂 浴 黄 山 之 汤 泉 泉 甘 且 洌 在 悬 崖 之 下。
24.两文都写到了“山”,所写的“山”各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相关语句具体分析。
(2023·河南信阳·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
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
【注释】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心…
25.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自非亭午夜分 西蜀子云亭 亭亭玉立
B.沿溯阻绝 往来而不绝者 滔滔不绝
C.其间千二百里 又何间焉 亲密无间
D.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故余虽愚,卒或有所闻 虽死犹生
26.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7.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甲】文段第三段描写的妙处。
28.【甲】【乙】两文都写到“山”,两文段所写的“山”各有着怎样的特点?
(2023·北京·模拟预测)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三峡》)
2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略无阙处/不知天上宫阙B.或王命急宣/而或长烟一空
C.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D.哀转久绝/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0.下列对本文内容和写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或王命急宣……不以疾也”一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回环曲折的特点。
B.本文展现了三峡独具特色的山水美景,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的赞叹之情。
C.第③段从俯视、仰视的角度描绘出三峡春冬之时清幽秀美的景象。
D.本文语言凝练生动,句式骈散结合,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31.阅读下面的文段,然后回答问题。
江水又东,迳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①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纡洄,虽途迳信宿②,犹望见此物,故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节选自《水经注》)
【注释】①成就:轮廓。②信宿:两三日。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虽”和“虽途迳信宿”中“虽”的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 B.虽千里不敢易也(《唐雎不辱使命》)
C.故虽有名马(《马说》) D.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2)为了突出景物的特征,两篇文章均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从本题选文中试举一例并简要分析其作用。
(2023·河南开封·统考一模)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最奇者为石梁。长不计丈,狭仅盈尺。潜蛇窥而甲惊①,飞鸟过而魄堕。青苔十层,去履不啮;飞瀑万仞,来目未眩。遂休神于蓝桥②,啸咏于碧涧。至鱼鳖啖③其影,而步不移;猿揉摄其神,而坐不返。盖浑浑乎身世两忘焉。
(节选自洪亮吉《游天台山记》。有删改)
【注】①甲惊:蛇的鳞片都害怕得竖起来。②蓝桥:桥名,传说是唐装航遏仙女处。此处以蓝桥比喻石梁。③啖(dàn):吃,此处引申为“戏弄”。
32.下列对两个文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夏水襄陵”中的“襄”是“冲上、漫上”的意思,写出了夏水暴涨,水势浩大的样子。
B.“素湍绿潭”中的“素湍”指激起白色浪花的急流,表现了江水的明净轻快。
C.“属引凄异”中的“属引”是“接连不断”的意思,强调猿猴很多,一个接一个,叫声凄惨悲凉。
D.“去履不啮”中的“不啮”在这里指“不硌脚”,突出了石梁上青苔之厚。
33.把【甲】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34.【甲】文段中“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有何表达效果?
35.【甲】【乙】两个文段都有对山的描写,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句子是如何表现山的特点的。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乙】潜蛇窥而甲惊,飞鸟过而魄堕。
(2023·云南昭通·统考一模)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湘水又北径①四衡山县东。山在西南,有三峰;一名紫盖,一名石国,一名芙蓉蓉峰最为竦杰②,自远望之,苍苍隐天。故罗含③云:“望若阵云,非清霁④素朝⑤萧山东南二面,临映湘川;自长沙至此,沿湘七百里中,有九向九背。故渔者歌曰:“帆随湘转,塑衡九面。”山上有飞泉下注,下映青林,直注山下,望之若橘练在山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注释】①径:同“经”。②竦杰:高耸突出。③罗含:人名。④清霁:雨止雾散,天气晴朗。⑤素朝:早晨天亮的时光。
3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至于夏水襄陵 襄:______
(2)属引凄异 属:______
(3)望若阵云 若:______
(4)故渔者歌曰 故:_______
3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远望之,苍苍隐天。
38.请从色彩搭配、动静结合的角度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
39.【甲】【乙】两文都引用了渔者之歌,它们的作用有何不同?
(2023·四川成都·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①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②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4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虽乘奔御风 奔:奔跑
B.良多趣味 良:甚,很
C.望峰息心 息:平息
D.鸢飞戾天者 戾:至,到达
4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飞漱其间 安陵君其许寡人
B.春冬之时 小大之狱
C.蝉则千转不穷 入则无法家拂士
D.不以疾也 去以六月息者也
42.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A.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
B.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在高处远处伸展。
C.山峦背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D.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它们仿佛都争着往高处远处伸展。
43.下列句子中甲文与乙文所写景物的特点不一致的一项是( )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C.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D.高猿长啸,属引凄异——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2023·辽宁葫芦岛·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江水又东迳巫峡①。杜宇所凿,以通江水也。郭仲产②云:按《地理志》,巫山在县西南,而今县东有巫山,或郡、县居治无恒故也。江水历峡东迳新崩滩。此山,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崩,晋太元二年又崩,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今滩上有石,或圈如箪③,或方似屋,若此者甚众,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其颓岩所余④,比之诸岭,尚为竦桀。其下十余里有大巫山,非惟⑤三峡所无,乃当抗峰岷、峨,偕⑥岭衡疑,更就霄汉⑦,辨其优劣耳。
(《水经注》卷三十四·江水)
①巫峡:长江三峡之一。②郭仲产:南朝宋尚书库部郎。③箪(dān):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④颓岩:颓落的岩石。所余:所剩余的。⑤非惟:不仅仅。⑥偕:同,等同。衡:即衡山,五疑:即九嶷(yí)山。⑦就:靠近。霄汉:天空。
44.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 )
A.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B.属引凄异 忠之属也
C.有时朝发白帝 皆朝于齐D.故谓之新崩滩 此之谓失其本心
4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2)皆崩崖所陨,致怒湍流,故谓之新崩滩。
46.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当崩之日水逆流百余里涌起数十丈。
47.阅读【甲】【乙】选文,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文都写了山,请概括出山的共同点。
______________
(2)甲文中:“______,______”一句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夏天水流湍急;乙文中:“______,______”也用了夸张的手法写出山的高峻(均用原文句子回答)。
(2023·贵州·统考模拟预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
孟门,即龙门之上口也。实为河之巨阨①,兼孟门津之名矣。此石经始禹凿,河中漱广。夹岸崇深,倾崖返③捍,巨石临危,若坠复倚。古之人有言,水非石凿,而能入石,信哉!其中水流交冲,素气云浮,往来遥观者,常若雾露沾人,窥深悸魄。其水尚奔浪万寻,悬流千丈,浑洪赑怒④,鼓若山腾,浚波颓垒,迄于下口,方知《慎子》,下龙门,流浮竹,非驷马之追也。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河水四》)
【注】①巨阨(è):巨险。阨:险阻重地。②禹:大禹,传说中夏朝的第一代君主。③返:通“反”,反复,重叠。④赑(bì)怒:形容气势壮大。
48.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则素湍绿潭 素气云浮
B.春冬之时 非驷马之追也
C.自非亭午夜分 非驷马之追也
D.飞漱其间 河中漱广
49.对选文内容理解、分析、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
A.甲乙两文分别描写长江的夏水和黄河的孟门之水,突出了二者的共同特点:既盛且速。
B.甲文写水,作者是根据江水由旺到枯的变化过程来安排的。
C.乙文对山势、水势的描写是从不同的视角来进行的,先远望,再俯察,后仰视。
D.从描写方法上看,甲文正侧面相结合写水,而乙文写水只有正面描写。
50.甲乙两文的描写,都是先写山,后写水,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篇目
写景顺序
写作目的
语言特点
甲文
①______
整体呈现三峡雄奇壮美的风光,突出三峡的地理特征。
④ ④
乙文
②______
③______
散句为主,描写细致生动。
专题27 核舟记-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7 核舟记-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7核舟记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专题27核舟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9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3 小石潭记-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3 小石潭记-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3小石潭记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专题23小石潭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1 周亚夫军细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这是一份专题21 周亚夫军细柳-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题21周亚夫军细柳原卷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专题21周亚夫军细柳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