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2 说话要算数教案
展开《和而不同》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1.课题分析
本课题系教育部统编教材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主题《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之第二分题《学会宽容》之第3教学课题。位于教材第18页至第19页。本单元主题为“完善自我 健康成长”。它包括“学会尊重”、“学会宽容”、“ 学会反思”三个分题。
第二分题“学会宽容”包括“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拥有一颗宽容心”和“和而不同”三个教学课题。
第一个话题“宽容让生活更美好”,目的是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宽容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体会宽容对美好、和谐生活的重要意义。
第二个话题“拥有一颗宽容心”,目的是让学生懂得宽容心能让我们心胸开阔,更好地处理生活中的摩擦;学会宽待、原谅他人。
第三个话题“和而不同”,目的是帮助学生学会接纳差异,包容不同。
三个话题之间有着密切的逻辑关系且层层递进升华,先引导学生体会宽容对社会和个人生活的意义,进而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伤害时如何做到宽容,最后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帮助学生区分宽容与纵容,认识到宽容是有限度、有原则的,帮助学生学会接纳差异,包容不同。
2.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的身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在对待他人、与人相处时,情绪有时会过于激动,遇事不够冷静,容易产生些交往冲突和矛盾。在这些冲突、矛盾产生之后,学生易陷入生气、愤怒的状态,并产生不原谅对方、想要报复对方的想法。因此,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不宽容心理进行教育尤为重要。同时,在学校群体生活中,同伴之间的兴趣爱好、观点看法也不尽相同。因此,学生对宽容的学习不仅包括如何宽待他人,还包括如何包容他人,尊重和接纳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此外,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的不宽容、不包容行为影响了社会生活的和谐,甚至酿成了各种社会惨剧。学生作为社会的成员,理应具备宽容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因此,帮助学生认识宽容的价值,体会宽容对和谐生活的重大意义,形成真正的宽容品质,是学生道德学习的重要内容。为此,本课着眼于学生的宽容教育,从品德心理学入手,着重讨论并分析此年龄阶段儿童在生活中无法做到宽容的心理原因,并找到解决的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宽待他人、原谅他人、包容他人。
通过课前对任教班级全体学生的观察和了解,发现这个班级多数学生对于发生的一些不宽容的观点,不知该如何进行说服,个别孩子觉得别人与自己不同,心理就不舒服,看不惯别人的“不同”。同时,也存在一部分同学自以为是,以为只有自己的看法才是正确的,不能容纳不同的看法。这就需要通过创设多种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学会宽待他人、原谅他人、包容他人,尊重他人的不同。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鼓励孩子对“不同”的问题展开探究活动,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享交流展示很好地结合起来。
3.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对宽容的意义,理解“和而不同”的境界。
能力与方法目标:助学生把课堂学习延伸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让他们用更加宽容的言行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知识目标:理解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掌握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懂得和谐相处,尊重他人对宽容的意义,
4.图文说明
教材18-19页按照由四(2)班的“战火”烧起来到“针对四(2)的问题”主题班队活动顺序呈现图文。
第一幅:四(2)班的“战火”烧起来。
教材正文阐述了宽容的第二层含义,即接纳不同、包容差异。
活动园通过呈现学生生活中贬损他人兴趣、爱好的事例,引出生活中对他人兴趣爱好、观点看法不包容的现象。主持人的提问意在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不宽容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如在此情境中会影响班级的团结、和谐,会影响每个人的个性表达和展现。
在此基础上,教材引用《论语》中“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与人是和而不同的,对他人不同的兴趣爱好观点看法应持包容的态度,不应强行一致。
第二幅:针对四(2)的问题
活动园承接上一页班级生活中出现的不宽容现象,继续围绕这一话题深入讨论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这种不包容现象的产生是因为学生在思想认识上没有形成容纳别人不同观点、兴趣爱好的包容意识,生活中也过于自以为是。在了解原因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需要包容不同意见,才能集思广益、兼容并蓄。
5.教学要点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养成宽而待人优良品德。
教学难点:
深刻理解并掌握“和而不同”的内涵,客观看待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6.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第一,图片多媒体课件:《小明的续集》
第二,案例探究材料:《四(2)班的“战火”》、《不一样的你我他》
第三,普法资料:《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第四,图片资料:《论语-子路》
第五,历史人物故事视频:《王安石和司马光》、《司马光砸缸》
(2).学生准备
第一,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整理相关的法律知识。
第二,拟写《不一样的你我他》小小演讲稿。
第三,小组合作搜集整理有关“和而不同”的名人故事。
7.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第一环节:复习提问导入,巩固加深
本环节有两个节点:
第一节点:如何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结合实例说说具体做法?
【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加深拥有一颗宽容之心,学会原谅他人的重要性。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第二节点:畅谈《小明的续集》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充满差异的世界中,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或观点看法。学会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是宽容的必修课。
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和而不同,出示板书课题《和而不同》。
【设计意图: 引导、鼓励学生敢于大胆设想,帮助学生认识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需要包容不同意见,才能集思广益、兼容并蓄。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情感铺垫。】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
本环节有一个节点:小组合作探究讨论案例
活动一:案例探究
1.《四(2)班的“战火”》
2.《不一样的你我他》
小组探究讨论:
1.材料一中,四(2)班的“战火”因为什么而烧起来?这对班级的和谐有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对于那些不宽容的观点,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呢?
3.两则材料共同反映一个什么道理?
【设计意图:通过分组探究讨论两则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事例,引导学生思考这种不宽容现象会影响班级的团结与和谐,会影响每个人的个性表达和展现。从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人与人之间是不同的,需要包容不同意见,才能集思广益、兼容并蓄。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
活动二:法官普法
1.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
2.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相关法律的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通过法律知识的普及,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搜集、整理、分享交流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仅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还让学生从中懂得时刻约束自己的行为。】
活动三:感悟论语
君子和而不同
—— 《论语-子路》
1. 出示孔子
2. 讲述原文出处,帮助学生理解
【设计意图:引用《论语》中的“君子和而不同”的观点,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与人是和而不同的,对他人不同的兴趣爱好、观点看法应持包容的态度,不应强行一致。】
活动四:《名人传记》
1.老师讲述历史人物故事《王安石和司马光》
2.组织讨论,两位历史名人身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后人学习的品德?
3.结合教材资料《四年二班的战火》继续深刻探讨“和而不同”的含义和意义。
【设计意图: 聆听故事,交流感受,学会分析、总结概括、体会宽广的胸怀能够接纳差异,容纳不同, 真正理解“和而不同”的真谛。】
活动五:小小演说家
老师将学生分组以《不一样的你我他》为题展开演说。
【设计意图: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创作,积极展示。更进一步懂得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一,对事物的观点、看法也不尽相同。应该学会与“不同”的人友好相处,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第三环节:拓展延伸
本环节有一个节点:欣赏故事《司马光砸缸》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名人故事,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处处与人和谐相处,尊重他人的不同,懂得“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第四环节:总结拓展,激发探索兴趣。
同学们话收获,师引导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世界因有不同的你我他而变得精彩,宽容他人,提升自我!
【设计意图:使所学的知识内化于行动,做到知行合一。】
8.板书设计:
第2课 学会宽容
和 而 不 同 周 而 不 比
【设计意图:板书是一节课教学内容的缩影。将学会宽容展现于学生面前,继而引导学生了解和而不同的真谛,并落实到实处,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3 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a href="/zz/tb_c162678_t8/?tag_id=27" target="_blank">3 当冲突发生教学设计</a>,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多样文明 多彩生活6 探访古代文明第1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相关资源,教学过程,探究早期文明发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7 多元文化 多样魅力第2课时教案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用具,教学过程,了解差异,尊重差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