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展开1.(2分)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D.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2.(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3.(2分)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
4.(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鱼、虾B.池塘中的所有水草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
5.(2分)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6.(2分)将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 )
A.bB.pC.dD.q
7.(2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示意图,正确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甲B.甲→乙→丁→丙→甲
C.甲→丙→乙→丁→甲D.甲→丙→丁→乙→甲
8.(2分)吃玉米棒时,常发现玉米果穗“秃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粉不足B.病虫害严重
C.开花数量少D.田间管理不善
9.(2分)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但盆栽大叶观赏植物最好不要放在卧室内,主要原因是( )
A.夜晚,植物会和人争夺氧气
B.夜晚,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降低室内温度
C.夜晚,植物的气味会招引昆虫
D.夜晚,植物会分泌有害气体
10.(2分)选用10倍目镜与10倍物镜观察细胞,然后换上15倍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 )
A.物像较小,视野较暗B.物像较小,视野较亮
C.物像较大,视野较暗D.物像较大,视野较亮
11.(2分)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A.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
B.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
C.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12.(2分)下列三种植物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
B.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都生活在水中
D.都不产生种子
13.(2分)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
B.细胞分裂可使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后的细胞不再分裂
14.(2分)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框架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系统、细胞、组织B.细胞、组织、系统
C.组织、细胞、系统D.细胞、器官、系统
15.(2分)人们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主要是因为它( )
A.适合生活在污染很严重的地方
B.生活在比较阴湿的地方
C.叶只有一层细胞
D.植株矮小
16.(2分)人们在栽花或者种庄稼时,都要给土壤松土,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叶片表面温度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促进根的吸收作用D.促进茎的输导作用
17.(2分)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活需要营养
18.(2分)我们吃西瓜时会发现一个西瓜里面有许多种子,请你解释出现许多种子的原因( )
A.西瓜的雌花当中有许多子房
B.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许多种子
C.西瓜雌花的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一个胚珠中有许多受精卵
19.(2分)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12条B.24对C.12对D.6对
20.(2分)如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A.鼠妇数量B.光照C.温度D.湿度
21.(2分)下面是四位同学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狸B.虾米→小鱼→大鱼
C.草→蝗虫→麻雀D.草→羊→狼→微生物
22.(2分)2021年4月,日本正式批准了福岛核废水排海计划。核废水中含有某些无法被生物分解排出的放射性物质,一旦排入海中,放射性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藻类B.毛虾C.带鱼D.人
23.(2分)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二氧化碳
C.水+氧气有机物+氧气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24.(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海洋,森林B.海洋,草原
C.生物圈,森林D.生物圈,湿地
25.(2分)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A.玫瑰花和蘑菇B.水稻和小麦
C.青蛙和昆虫D.草履虫和衣藻
26.(2分)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的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B.墙藓——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D.大豆——被子植物
27.(2分)我们生活中做“贴饼子”用的玉米面和炒菜用的大豆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 )
A.玉米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玉米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玉米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玉米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28.(2分)将有生命活力的种子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都保证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这两组种子萌发的情况是( )
A.甲组先萌发B.乙组先萌发
C.同时萌发D.乙组不萌发
29.(2分)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将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储备养料,准备光合作用
C.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在叶绿体中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在叶肉细胞中
30.(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下做法与此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B.荒漠绿化C.净化污水D.滥用化肥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6分)如图中,图一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食物链有 条。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恋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部分是 和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
(3)图一中,生产者是 。图二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鹰与此生物的关系是 。
32.(14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1是小君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 。
(2)图2中要使甲的物像的转变为乙图像,临时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
(3)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小君说看到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染色最深的是 ,你认为他不会看到的是 。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符合图3中的 (选填A或B)模式图所示,其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写图中序号)。
33.(10分)某生物小组想通过观察不同水温条件下金鱼的呼吸频率来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准备材料用具:若干条金鱼、6个同样的鱼缸、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秒表等。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6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温度的水,并保持温度恒定。
③每个鱼缸中放入数量相同、大小和形态相近的金鱼。
④观察与记录:10分钟后记录金鱼每分钟鳃盖开闭的次数,连测3次,求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
(3)每个鱼缸中都放入多条金鱼,而不是1条,其目的是 。
(4)10分钟前不测定呼吸频率,10分钟后测定,后者有何好处? 。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2分)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
C.腐烂的树桩上长出真菌
D.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
【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A.小麦在阳光下生长,属于生命现象。
B.啄木鸟在树干上找虫吃,属于生命现象。
C.蘑菇属于生物,说明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不符合题意。
D.钟乳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因此钟乳石慢慢长大不属于生命现象。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2.(2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A.竞争B.合作C.捕食D.寄生
【分析】(1)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
(2)寄生从活的生物体内或体表获取营养维持生活的方式,对寄主造成伤害.
【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捕螳螂,因此“螳螂捕蝉,所描述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捕食关系。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理解掌握生物之间的关系.共生双方有利,寄生一方得利,一方受害.
3.(2分)中小学生“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管理等五项。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应选用( )
A.调查法B.测量法C.实验法D.观察法
【分析】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量法等。
【解答】解: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问卷.有计划地,掌握相关资料、综合。故某学校要了解本校学生“五项管理”的落实情况。
故选:A。
【点评】关键是熟练掌握调查的基本方法、一般步骤以及特点。
4.(2分)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池塘中的水、鱼、虾B.池塘中的所有水草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D.一个池塘
【分析】生态系统包括此生态系统内的所有生物以及生物生存的环境,只有生物或只有环境都不叫一个生态系统。
【解答】解:A、池塘中的水、鱼,没有生产者和分解者,错误。
B、池塘中的所有水草只有鱼和水草这两种生物,不是一个生态系统。
C、池塘中的所有生物只有生物部分,也不能构成生态系统。
D、一个池塘即包括了池塘所在的环境,属于生态系统。
故选:D。
【点评】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5.(2分)用下列四组镜头看同一块血液的玻片标本,其中可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 )
A.目镜——5×,物镜——10×
B.目镜——5×,物镜——40×
C.目镜——10×,物镜——10×
D.目镜——10×,物镜——40×
【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物镜放大倍数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
【解答】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10=50(倍);
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5×40=200(倍);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10=100(倍);
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10×40=400(倍);
因此显微镜放大倍数最小的是A.50倍,所以看到血细胞数目最多的一组为目镜4×。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数目越多。
6.(2分)将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是( )
A.bB.pC.dD.q
【分析】(1)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
(2)做此类题有个小诀窍,就是把这个字母写到一张小纸上,然后把这张纸旋转180度后,再看就是左右上下颠倒的图象了.
【解答】解:在一张小纸上写好一个“p”字旋转180度后看到的是“d”。所以“将英文字母‘p’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
7.(2分)如图是植物细胞分裂和生长过程示意图,正确的顺序是( )
A.甲→乙→丙→丁→甲B.甲→乙→丁→丙→甲
C.甲→丙→乙→丁→甲D.甲→丙→丁→乙→甲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
【解答】解:甲植物细胞分裂时,丙细胞核先分成两个,每份各含一个细胞核,乙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植物细胞分裂的过程是解题关键。
8.(2分)吃玉米棒时,常发现玉米果穗“秃顶”,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粉不足B.病虫害严重
C.开花数量少D.田间管理不善
【分析】玉米果穗出现“秃顶”、葵花籽出现空瘪现象说明部分子房没有发育成果实。玉米是雌雄同株植物,并且是风媒花,很容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传粉失败,子房不发育。
【解答】解:A、玉米属于异花传粉中的风媒花,例如:如果传粉时期没有风或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从而降低受精的机会。玉米果穗出现“秃顶”。为了弥补自然下状态传粉不足,同样能提高结实率。
B、病虫害会导致玉米棒出现病变:变黑等。
C、开花数量少,不是秃顶的主要原因。
D、田间管理不善会导致果实减产,但不是形成秃顶的主要原因。
故选:A。
【点评】熟知传粉和受精两个生理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9.(2分)绿色植物可以美化环境,但盆栽大叶观赏植物最好不要放在卧室内,主要原因是( )
A.夜晚,植物会和人争夺氧气
B.夜晚,植物的蒸腾作用会降低室内温度
C.夜晚,植物的气味会招引昆虫
D.夜晚,植物会分泌有害气体
【分析】植物细胞利用氧,将细胞内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植物体在任何时候都要进行呼吸作用,以便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
【解答】解:A、植物在夜晚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消耗氧气,因此把盆栽大叶观赏植物放在卧室内过夜,还会因植物的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而使室内空气变得浑浊,A符合题意。
B、夜晚,其导致环境温度降低也非常有限,B不符合题意。
C、卧室是有纱门,另外,C不符合题意。
D、盆栽大叶观赏植物不仅不会释放有毒气体,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某些现象。
10.(2分)选用10倍目镜与10倍物镜观察细胞,然后换上15倍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 )
A.物像较小,视野较暗B.物像较小,视野较亮
C.物像较大,视野较暗D.物像较大,视野较亮
【分析】显微镜的低倍镜下物像较小,视野较亮,细胞数目较多;显微镜的高倍镜物像较大,视野较暗,细胞数目较少.
【解答】解:先用显微镜的10×物镜观察,然后换上15×的物镜继续观察。显微镜换成高倍镜后,看到的细胞的体积变大,看到的细胞的数目变少了,所以视野变暗。
故选:C。
【点评】正确使用显微镜是初中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操作技能,平时一定要多动手,多思考,做到熟能生巧,才能较好的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11.(2分)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那里出产的瓜果特别甜,这是因为( )
A.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强,积累的有机物少
B.白天和夜间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都弱,积累的有机物少
C.白天光合作用弱,夜间呼吸作用强,积累的有机物多
D.白天光合作用强,夜间呼吸作用弱,积累的有机物多
【分析】温度可以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有机物积累的程度不相同,即甜瓜的甜度不一样。
【解答】解: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植物体内的有机物就积累起来。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与温度有关,白天温度高,晚上,由于晚上温度低,因此植物体内积累的有机物就多。
故选:D。
【点评】温度对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有影响,温度越低,呼吸作用越弱。
12.(2分)下列三种植物共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都是多细胞植物体
B.都没有根、茎、叶器官的分化
C.都生活在水中
D.都不产生种子
【分析】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有的是单细胞的,有的是多细胞的,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细胞内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没有真正的根,有了茎和叶,但茎、叶内无输导组织,不能为植株输送大量的营养物质供其利用,所以苔藓植物比较矮小;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有根、茎、叶的分化,且出现了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所以蕨类植物比较高大;
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衣藻属于藻类植物,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
【解答】解:A、藻类植物有的是单细胞的,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都是多细胞生物;
B、藻类植物没有根、茎,苔藓植物有了茎和叶、茎、叶的分化;
C、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大多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D、藻类植物、蕨类植物都不结种子,属于孢子植物。
故选:D。
【点评】关键点:孢子植物的共同特征是靠孢子这种生殖细胞繁殖后代,不产生种子。
13.(2分)关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分裂中最先分裂的是细胞核
B.细胞分裂可使细胞数目增多
C.细胞分化可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细胞分化后的细胞不再分裂
【分析】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细胞分裂导致细胞数目的增多,细胞的生长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
【解答】解:A、细胞分裂时,随后,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在原来的细胞的中央,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最先分裂的结构是细胞核。
B、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B正确;
C、细胞分化形成了不同的细胞群、结构,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的组织;
D、经过细胞的分化。而形态结构相似,组成的细胞群叫组织,细胞分化后形成的组织中如分生组织的细胞扔具有分裂的能力。
故选:D。
【点评】理解掌握细胞的分裂过程及组织的形成。
14.(2分)如图是某同学画的生物体结构层次的概念框架图,其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系统、细胞、组织B.细胞、组织、系统
C.组织、细胞、系统D.细胞、器官、系统
【分析】(1)图中的①细胞、②组织、③系统。
(2)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
【解答】解: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结合题图可知、②是组织。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5.(2分)人们常把苔藓植物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主要是因为它( )
A.适合生活在污染很严重的地方
B.生活在比较阴湿的地方
C.叶只有一层细胞
D.植株矮小
【分析】苔藓植物有了茎、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只有假根,而且茎、叶内没有输导组织,因此长得比较矮小且生活在阴湿的环境中。
【解答】解: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因此人们通常把当做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苔藓植物的叶只有一层细胞构成,有毒气体很容易从背腹两面侵入叶细胞。
16.(2分)人们在栽花或者种庄稼时,都要给土壤松土,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叶片表面温度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促进根的吸收作用D.促进茎的输导作用
【分析】植物体的任何活细胞都要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消耗有机物,释放能量。
【解答】解: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促进根的生长.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
17.(2分)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活需要营养
【分析】生物的特征主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解答】解:生物能够对来自环境中的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反应,盆栽的绿萝,是花卉对光的刺激的反应。
故选:A。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
18.(2分)我们吃西瓜时会发现一个西瓜里面有许多种子,请你解释出现许多种子的原因( )
A.西瓜的雌花当中有许多子房
B.一个受精卵发育成许多种子
C.西瓜雌花的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D.一个胚珠中有许多受精卵
【分析】当一朵花完成传粉与受精后,花瓣、雄蕊、柱头、花柱凋落,只有子房发育为果实,胚珠发育为种子。
【解答】解:受精完成后子房的发育情况如图:
从图中可知,绿色开花植物完成受精作用后,胚珠发育成种子,因此,是因为雌花子房中有许多胚珠。
故选:C。
【点评】种子是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的数目取决于子房内胚珠的数目。
19.(2分)某生物体细胞中含有12对染色体,在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
A.12条B.24对C.12对D.6对
【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不同细胞内的染色体。解答时可以从染色体的概念和分布特点方面来切入。
【解答】解: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染色体的数量是一定的,即23对。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
故选:C。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知道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和受精卵染色体数目是相同。
20.(2分)如下表是“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 )
A.鼠妇数量B.光照C.温度D.湿度
【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
【解答】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唯一变量是湿度,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且适宜、光照。所以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选项是B光照。
故选:B。
【点评】实验中,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实验是设计实验方案必须处理好的两个关键问题。
21.(2分)下面是四位同学写出的食物链,其中正确的是( )
A.阳光→草→兔→狐狸B.虾米→小鱼→大鱼
C.草→蝗虫→麻雀D.草→羊→狼→微生物
【分析】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的,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解答】解:A、阳光属于非生物部分,A错误。
B、虾米是动物属于消费者,B错误。
C、该食物链正确反映了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被吃与吃这种关系的。
D、微生物属于分解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食物链的概念和组成。
22.(2分)2021年4月,日本正式批准了福岛核废水排海计划。核废水中含有某些无法被生物分解排出的放射性物质,一旦排入海中,放射性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 )
A.浮游藻类B.毛虾C.带鱼D.人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
【解答】解:生物富集作用是指环境中一些有毒物质(如重金属、化学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的过程,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所以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可见,放射性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人。
故选:D。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生物富集的含义。
23.(2分)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水+二氧化碳有机物(贮存能量)+氧气
B.水+二氧化碳有机物+二氧化碳
C.水+氧气有机物+氧气
D.有机物+二氧化碳水+氧气
【分析】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解答】解:根据分析可知,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水+二氧化碳,故A正确。
故选:A。
【点评】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是解题的关键。
24.(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有“地球之肺”之称的是______生态系统。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海洋,森林B.海洋,草原
C.生物圈,森林D.生物圈,湿地
【分析】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整体。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包括地球上全部的生物及其环境。生态系统的类型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不同的生态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解答即可。
【解答】解:生物圈是指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系统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地球之肺”之称。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
25.(2分)下列生物中,全部属于生产者的是( )
A.玫瑰花和蘑菇B.水稻和小麦
C.青蛙和昆虫D.草履虫和衣藻
【分析】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解答】解:A、蘑菇属于分解者,A不符合题意;
B、水稻和小麦都属于生产者;
C、青蛙和昆虫都属于消费者;
D、衣藻属于生产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生态系统的组成是考查的重点,多以选择题或是材料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
26.(2分)下列植物与它所属的类群,匹配错误的是( )
A.海带——藻类植物B.墙藓——苔藓植物
C.苏铁——蕨类植物D.大豆——被子植物
【分析】自然界中的植物多种多样,根据植物种子的有无和繁殖方式的不同一般把植物分成种子植物和孢子植物,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孢子植物不结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
【解答】解:A、海带属于藻类植物,结构简单、茎、叶的分化。
B、墙藓属于苔藓植物,起固着作用的是假根、叶的分化,植株长的矮小。
C、苏铁属于裸子植物,不能形成果实。
D、大豆的种子外有果皮包被。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常见的类型
27.(2分)我们生活中做“贴饼子”用的玉米面和炒菜用的大豆油,分别来自种子的哪一结构?( )
A.玉米的子叶、大豆的子叶
B.玉米的胚乳、大豆的子叶
C.玉米的子叶、大豆的胚乳
D.玉米的胚乳、大豆的胚乳
【分析】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子叶中,据此答题。
【解答】解:大豆属于双子有植物,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玉米种子的结构包括种皮。它们的胚都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肥厚;玉米种子的子叶1片。所以我们生活中做“贴饼子”用的玉米面和炒菜用的大豆油、大豆的子叶。
故选:B。
【点评】分清不同种子贮存营养物质的结构,一般单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胚乳中,双子叶植物营养物质储存在种子的子叶中。
28.(2分)将有生命活力的种子随机平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播种在肥沃的土壤中,乙组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都保证适宜的水分、空气和温度.这两组种子萌发的情况是( )
A.甲组先萌发B.乙组先萌发
C.同时萌发D.乙组不萌发
【分析】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外界条件和自身条件,外界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
【解答】解: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来自种子自身与土壤肥沃或贫瘠无关,因此、乙两组,乙组播种在贫瘠的土壤中、空气和温度”。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种子萌发的条件.
29.(2分)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要先将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
A.将叶片内的淀粉消耗掉
B.储备养料,准备光合作用
C.使叶片内的淀粉贮存在叶绿体中
D.停止光合作用,使淀粉贮存在叶肉细胞中
【分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淀粉遇到碘液变蓝色,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解答】解:选作实验的植物实验前已经进行了光合作用,里面储存了丰富的有机物(淀粉)。所以,要先将天竺葵放到暗处一昼夜”,以排除原有淀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故选:A。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30.(2分)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以下做法与此要求不相符的是( )
A.垃圾分类B.荒漠绿化C.净化污水D.滥用化肥
【分析】(1)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两大方面,一是有利于或改善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二是不利于或破坏其它生物的生存环境。从目前看,大多活动都是破坏性的。
(2)保护生态环境可从节能减排、淘汰高耗能产业、研制新的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生活中节约各种能源,垃圾分类处理等方面入手。
【解答】解:A、垃圾分类回收,利于保护环境,故A正确。
B、荒漠绿化,利于生物多样性发展,故B正确。
C、净化污水,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D、滥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污染,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故选:D。
【点评】环境问题是社会的焦点问题,同时也就成为经常考查的问题。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16分)如图中,图一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食物链有 5 条。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 草→鼠→蛇→鹰 。
(2)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恋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部分是 分解者 和 非生物部分 。该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自动调节 能力。
(3)图一中,生产者是 草 。图二中,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蛇 ,鹰与此生物的关系是 捕食和竞争 。
【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成分由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消费者(绝大多数的动物)和分解者(主要是细菌、真菌)组成。
(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
【解答】解:(1)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兔→鹰;草→鼠→狐;草→鼠→蛇→鹰。
(2)生态系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因此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中,植被会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生产者是指能进行光合作用,为植物自身、分解者提供有机物(食物)和氧气的绿色植物。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其体内有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丁→乙→甲→丙。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因此该生物与蛇存在的关系是捕食和竞争。
故答案为:
(1)5;草→鼠→蛇→鹰。
(2)分解者;非生物部分。
(3)草;蛇;捕食和竞争。
【点评】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有毒物质的积累以及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是解题的关键。
32.(14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生物学研究常用的观察工具是显微镜,它能帮助人们观察到肉眼无法看到的细微结构。请据图回答:
(1)图1是小君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应该是 dcba 。为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 生理盐水 。
(2)图2中要使甲的物像的转变为乙图像,临时装片移动的方向是 左下方 。
(3)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时,小君说看到了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染色最深的是 细胞核 ,你认为他不会看到的是 细胞膜 。
(4)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符合图3中的 B (选填A或B)模式图所示,其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 1、3、5 (写图中序号)。
【分析】(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步骤,为便于记忆可以简化为“擦”“滴”“刮”“涂”“盖”“染”。
(2)图3可知,1细胞壁,2细胞膜,3叶绿体,4细胞核,5液泡,6细胞质。
【解答】解:(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d滴→c刮→c涂→b盖→a染。图中滴在载玻片中央的是0.9%生理盐水。
(2)由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实物的倒像,在显微镜下移动玻片标本时。当物像不在视野的中央时,即当玻片位于视野的左下方时,物像正好移动到视野的中央。
(3)细胞核内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所以制作洋葱内表皮临时装片时,不会看到细胞膜,并且紧贴细胞壁。
(4)植物细胞与人体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线粒体、液泡,人体细胞不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其与黄瓜表层果肉细胞相比缺少的结构是6细胞壁,5液泡。
故答案为:(1)dcba;生理盐水;
(2)左下方;
(3)细胞核;细胞膜;
(4)B;1、3、5。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步骤及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33.(10分)某生物小组想通过观察不同水温条件下金鱼的呼吸频率来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的影响”,他们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准备材料用具:若干条金鱼、6个同样的鱼缸、不同温度的水、温度计、秒表等。
②设计实验装置:在6个鱼缸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不同温度的水,并保持温度恒定。
③每个鱼缸中放入数量相同、大小和形态相近的金鱼。
④观察与记录:10分钟后记录金鱼每分钟鳃盖开闭的次数,连测3次,求平均值。实验结果如下表:
(1)该小组提出的问题是: 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
(2)该实验的变量是 水温 。
(3)每个鱼缸中都放入多条金鱼,而不是1条,其目的是 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
(4)10分钟前不测定呼吸频率,10分钟后测定,后者有何好处? 保证金鱼生活状态平稳,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结论: 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
【分析】(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某生物小组想通过观察不同水温条件下金鱼的呼吸频率来探究“水温对金鱼呼吸频率的影响”,所以可提出的问题是“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其他因素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因此变量是水温。
(3)每个鱼缸中都放入多条金鱼,而不是1条,减小误差。
(4)10分钟前不测定呼吸频率,10分钟后测定,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5)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可以得出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的结论。
故答案为:(1)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吗。
(2)水温。
(3)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减小误差。
(4)保证金鱼生活状态平稳,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5)水温对金鱼的呼吸频率有影响。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对照实验的设置特点及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相关实验。
组别
鼠妇数重
光照
温度
湿度
组1
20只
明亮
10℃
适宜
组2
20只
阴暗
25℃
适宜
水温(℃)
10
15
20
25
30
35
鳃盖开闭次数(次/分)
40
60
110
150
180
200
组别
鼠妇数重
光照
温度
湿度
组1
20只
明亮
10℃
适宜
组2
20只
阴暗
25℃
适宜
水温(℃)
10
15
20
25
30
35
鳃盖开闭次数(次/分)
40
60
110
150
180
200
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6页。
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吐鲁番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5页。
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新疆喀什地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