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广昌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展开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 19 分)
①早在大约12000 年之前,随着气候转暖,人类的狩猎、捕捞和采集活动更加活跃,并在西亚的两河流域以及东亚的长江流域,分别认知了两种禾小科植物。在人类的干预下,这两种植物开始了各自漫长的进化历程, 最终成为影响当今世界的小麦和水稻两大粮食作物。
②起源于半干旱地带的小麦占得先机,率先在西亚的两河流域被人类栽培和驯化。当时,大河泛滥带来的泥沙土壤营养丰富,土质疏松易于耕作,人类在生产活动中相对容易获得赖以生存的粮食,并在此基础上孕育了苏美尔文明。而水稻起源于东亚沼泽地带,沼泽土壤土质粘稠,草根树根盘结,不易耕作,劳作的人畜还容易陷入泥潭,甚至还会产生大量有害气体,威胁人们生命。人们若想在沼泽地里获取足够的粮食,就需要对沼泽地进行大规模的改造,如开挖沟渠排水、平整土地、修筑田埂、修筑灌溉水路,当然也需要发明易于开垦沼泽土壤的翻耕农具等。这对早期人类来说, 具有相当大的难度。
③当地球的最后一次冰河期结束(约距今13000 年前),气候逐渐变暖,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的沼泽地带,各类禾本科植物开始活跃起来,其中包括今天水稻的祖先。同期,居住在这一地区的古人为了抵御野兽的侵扰和寒冷的气候,穴居在山洞里。这些山洞一般离沼泽地不远,古人夜间在安全的山洞休息,白天则上山打猎、下河捕鱼虾。但打猎和捕鱼收获不稳定,所以必须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籽实,以解决食物不足的难题。后来当周边树木的果实和鱼类资源耗尽时,人们逐渐把目光投向眼前沼泽地里大片野生稻群落的籽实。
④起初,先人为了烧火取暖,采集一些枯黄的野生稻回到洞穴,把它丢到火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稻的籽实爆成米花,香气四溢,成了饥肠辘辘的人们的美味。就是这样一个偶然事件开启了人类稻作历史。
⑤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稻谷的驯化和栽培是人类进入农业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普通野生稻进化到如今的栽培稻,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进化历程中,稻自身不断发生的变异是进化的内因,面大自然对这些变异的选择和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对这些变异的择优选择是从野生稻到栽培稻进化历程的两大动力。在共同作用下,人类完成了野生稻的驯化。完成这一壮举的是远古时代生活在长江中下游的先民,可能就是楚人的祖先和越人的祖先。
⑥在距今10000年—9000年的上山文化(浙江浦江县境内) 时期,野生稻在人类的干预和选择下,逐步进化为栽培稻,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人们已经完全走出山洞,群居在沼泽地中的高台地,开始利用石磨盘和石棒加工稻米,还学会在泥土里加入稻壳烧制陶器。
⑦距今大约6500 年的河姆渡文化时期,水稻的生产力水平大为提高,人们已经发明了
广昌一中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第1页(共8页)耒耜、骨耜等开垦稻田的农具。但是,这个时期的水稻生产力水平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人们还得靠打猎、捕鱼以及采集橡树果、菱角等植物果实来满足日益增加的粮食需求。
⑧到城头山文化(湖南澧县,距今6000多年) 时期,人们已经掌握了修筑水塘、开挖灌溉水路、平整土地、修筑口埂的技术,稻开始逐步进化为水稻。稻向水稻进化有诸多好处,一是能避开竞争对手植物,即杂草; 二是利用水平原理平整稻田,使水稻能在均匀的水分环境中生长;三是长期浸水形成的土壤还原层有利于养分的吸收;四是通过大量水分的蒸腾作用,调节水稻群落的温度环境。稻在水环境下生长,还有利于育秧、插秧等生产技术的实施。同期,长江下游的崭泽庭悦已经完成了从耜耕到犁耕的历史性跨越,水稻的生产力水平有了一次大的飞跃,为文明的出现做好了技术储备。
⑨良渚文化(距今5300-4200 年)时期是从稻作文化发展到稻作文明的重要节点。良渚文化考古遗址出土的成堆稻谷遗存,足以证明当时稻作生产力水平已经很发达。同时出土的还有大规模的城墙遗址、高规格的墓葬和刻画了符号的精美玉器和陶器,说明丰衣足食的人们在这个时期已经出现了社会分化以及阶级分化。
⑩大约在距今4000年左右时, 黄河流域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文明朝代——夏王朝。 而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直到周王朝以后才开始出现楚、吴、越等以稻作族群为主体的国家。后来楚国基本绕一了长江流域以南地区稻作族群建立的国家,融合了楚、吴、越文化,成为代表南方稻作文化的国家, 因此,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是我国稻作文明的一个发源地。
⑪分布在中国境内的野生稻有3种,即普通野生稻、药用野生稻以及疣粒野生稻。今日水稻的祖先就是其中的普通野生稻。在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稻谷的驯化和栽培是入类进入农业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摘编自玄松南《稻作文化:稻、 水与人的协奏》)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小麦和水稻这两种粮食作物都属于禾小科植物,在它们长期的进化活动中,人类的干预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B. 远古人类通过打猎和捕鱼所获得的食物不能满足自身需要,为了生存只好采集一些植物的果实或籽实用作补充。
C.毫无疑问,在野生稻进化到栽培稻的漫长过程之中,人类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其变异的择优选择是关键的外因动力。
D. 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产生的稻作文明是建立在融合了楚、吴、越文化基础之上的, 不过它要迟于黄河流域产生的文明。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先人一开始只知道用枯黄的野生稻来取暖,当稻的籽实爆成米花才知可用它来充饥
B.稻进化为水稻让稻蓬勃生长,提高其生产力水平,带来了稻作生产农具和方式的变革。
C.文章用年代数字来表明稻作进化时间,构成了一条时间线,使文章条理清晰,严谨有序。
D.文章主体部分扣住“稻作文明的形成”详细阐释了“野生稻进化成水稻”的具体过程。
3.第⑩段的观点为“长江流域是我国稻作文明的一个发源地”,下列选项中的考古材料不能支撑这个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广昌一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 第2页(共8页)A.2009年在长江流域湖南茶陵独岭坳考古发现了距今7000年的古栽培稻遗存,经鉴定这些稻遗存与野生稻湿地现存野生稻具有基因上的传承关系。
B.1995年,我国考古学家在大江流域江西万年县一个叫仙人洞的溶洞中发现了距今1.2万年的栽培水稻植硅石,它把世界栽培水稻的历史推前了 3000年。
C.2001年,浙江上山遗址考古队在长江流域浙江段中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和胎土中分别发现了大量谷壳印痕、谷壳。经鉴定,这是一些人类早期栽培稻。
D.据葛剑雄、 袁祖亮等学者考证, 自西汉到明朝前期,中国人口始终在 5000 万以上, 我国水稻技术的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是人口数量上升的重要因素。
4. 水稻的栽培和驯化为什么会迟于小麦的栽培和驯化,请结合材料加以说明。(4分)
5.请根据材料概括人类稻作文明的形成过程。(6分)
(二) 现代文阅读Ⅱ(共4小题, 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扬州的夏日
朱自清
扬州从隋炀帝以来,是诗人文士所称道的地方; 称道得多了,称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随声附和起来。 直到现在,你若向人提起扬州这个名字,他会点头或摇头说:“好地方!好地方!”特别是没去过扬州而念过些唐诗的人,在他心里,扬州真像蜃楼海市一般美丽;他若念过《扬州画舫录》一类书,那更了不得了。但在一个久住扬州像我的人,他却没有那么多美丽的幻想。他的憎恶也许掩住了他的爱好;他也许离开了三四年并不去想它。若是想呢——你说他想什么?女人;不错,这似乎也有名,但怕不是现在的女人吧? 他也只会想着扬州的夏日,虽然与女人仍然不无关系的。
北方和南方一个大不同,在我看,就是北方无水而南方有。诚然, 北方今年大雨,永定河、大清河甚至决了堤防。但这并不能算是有水;北平的三海和颐和园虽然有点儿水,但太平衍了,一览而尽,船又那么笨头笨脑的。有水的仍然是南方。扬州的夏日,好处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称为“瘦西湖”,这个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这样俗”,老实说,我是不喜欢的。 卜船的地方便是护城河,曼衍开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这是你们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还有许多杈杈桠桠的支流。这条河其实也没有顶大的好处. 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静,和别处不同。
沿河最著名的风景是小金山、法海寺、五亭桥;最远的便是平山堂了。金山你们是知道的,小金山却在水中央。在那里望水最好,看月自然也不错——可是我还不曾有过那样福气。“下河”的人十之九是到这儿的,人不免太多些。法海寺有一个塔,和北海的一样,据说是乾隆皇帝下江南,盐商们连夜督促匠人造成的。法海寺著名的自然是这个塔;但还有一桩,你们猜不着,是红烧猪头。夏天吃红烧猪头,在理论上也许不甚相宜; 可是在实际上,挥汗吃着,倒也不坏的。五亭桥如名字所示,是有五个亭子的桥。桥是拱形,中一亭最高,两边四亭,参差相称; 最宜远看,或看影子,也好。桥洞颇多,乘小船穿来穿去,另有风味。
平山堂在蜀冈上。登堂可见江南诸山淡淡的轮廓;“山色有无中”一句话,我看是恰到好处,并不算错。这里游人较少。 闲坐在堂上, 可以永日。 沿路光景,也以闲寂胜。从天
广昌一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第3页(共8页)宁门或北门下船。蜿蜒的城墙,在水里倒映着苍黝的影子,小船悠然地撑过去,岸上的喧扰像没有似的。
船有三种,大船专供宴游之用。小时候常跟了父亲去,在船里听着谋得利洋行的唱片。现在这样乘船的大概少了吧? 其次是“小划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个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撑着。乘的人多了,便可雇两只,前后用小凳子跨着: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来又有
一种“洋划”,比大船小,比“小划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 “洋划”渐渐地多,大船渐渐地少,然而“小划子”总是有人要的。这不独因为价钱最贱,也因为它的伶俐。一个人坐在船中,让一个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撑着,简直是一首唐诗,或一幅山水画。 而有些好事的少年,愿意自己撑船,也非“小划子”不行。“小划子”虽然便宜,却也有些分别。譬如说,你们也可想到的,女人撑船总要贵些; 姑娘撑的自然更要贵啰。这些撑船的女子,便是有人说过的“瘦西湖上的船娘”。船娘们的故事大概不少,但我不很知道。据说以乱头粗服、风趣天然为胜; 中年而有风趣,也仍然算好。可是起初原是逢场作戏,或尚不伤廉惠; 以后居然有了价格,便觉意味索然了。
北门外一带,叫做下街,“茶馆”最多,往往一面临河。 船行过时,茶客与乘客可以随便招呼说话。船上人若高兴时,也可以向茶馆中要一壶茶,或一两种“小笼点心”,在河中喝着,吃着,谈着。回来时再将茶壶和所谓小笼,连价款一并交给茶馆中人。撑船的都与茶馆相熟,他们不怕你白吃。扬州的小笼点心实在不错:我离开扬州,也走过七八处大大小小的地方,还没有吃过那样好的点心; 这其实是值得惦记的。茶馆的地方大致总好,名字也颇有好的。如香影廊、绿杨村、红叶山庄,都是到现在还记得的。绿杨村的幌子,挂在绿杨树上,随风飘展,使人想起“绿杨城郭是杨州”的名句。里面还有小池、丛竹、 茅亭,景物最幽。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下河”总是下午。傍晚回来,在暮霭朦胧中上了岸,将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摇着扇子;这样进了北门或天宁门走回家中。这时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闲”那一句诗了。
(选自《朱自清散文集》 有改动)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页是(3分)( )
A.作者因为曾经久居在扬州,对这座城市的“憎恶”掩住了“爱好”,除了扬州的夏日,朱自清对那里已没了眷恋。
B.文章第二段围绕瘦西湖和护城河写扬州的水。根据其中描述可知,作者喜欢护城河的水胜过了瘦西湖的水。
C.文章从第三段到第五段,虽不是重点写水,但又处处围绕着水选取风景人情展开画卷,遵循了扬州的特点。
D.文中对扬州夏日的描写,虽然也着墨于市井人情,但更着意于自然风景,风景因人情而更显美丽,自然切题。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诗人文士往往喜欢称道扬州,而久住扬州的我却只记得扬州的夏日,在对比中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写到法海寺时,把法海寺的塔和红烧猪头对举,看似很突兀,实则暗含作者对法海
广昌一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 第4页(共8页)的憎恶与嘲弄。
C.文章写扬州的夏日,追求一个“真”字一绘实景、讲真话、写真情,体现了朱自清散文的艺术特点。
D.文章语言平易明净,不事雕琢,叙述轻缓自如,在悠然洒脱的笔调中含蓄蕴藉地寓托了自己的情感。
8.文中末段“这样”写出了作者什么心境?结尾同是写回家,本文与《荷塘月色》中的“猛一抬头, 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在作用上有何不同? 请分析。(5分)
9. “浮生半日闲,记忆多蜿蜒”是扬州宣传片主题曲《扬州的夏日》中的一句歌词。有人说其恰合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小学考序
【清】姚鼐
六艺者,小学之事,然不可尽之于小学也。夫九数①之精,至于推步天运,不差于毫末,此术家之至学,小子所必不能也。夫六书之微②,其训诂足以辨别传说之是非,其形音上探古圣初制文字之始,下贯后世迁移转变之得失,此博闻君子好学深思者之所用心,小子所不能逮也。至于礼乐,则固圣贤述作之所慎言,尤不得以小学言矣。然而谓之小学者,制作讲明者,君子之事,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所能受也。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夫小学者,固亦若是而已。
秀水朱锡鬯,尝作《经义考》,载说经之书既备,而不及小学。今南康谢蕴山方伯,以为小学实经义之一端,为论经始笔之事。且礼、 乐则言之大广,射御今士所不习,九数
则诚术家专门之所为。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去,非专门之事也。前世好古之儒,固多究心于斯;至于今日,其书既众,或因旧闻而增深,或由创得而遇古,皆不可泯也。因辑汉以来言文字训诂形音之书,至于今日英才博学所撰,举载于编,凡若干卷,名之曰《小学考》,以补朱氏之所未备。其言笔势八法者,乃弃不录,以其无关于经学也。
《考》成,以其书示某。某诚嘉方伯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又以为能尽大人君子之心, 乃能授其教于小子。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国家礼乐之修,其亦有望也与!
嘉庆三年八月,桐城姚某序。
(选自《惜抱轩文集》,有删节)
【注】①九数: 古算法名。②微: 深奥, 微妙。
10.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B.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广昌一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第5页(共8页)C.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D. 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而尽得也/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六艺,指礼、 乐、射、御、书、数等六种才能和技艺,与《师说》中的“六艺”含义相同。
B.博学,指学识广博的人,与《劝学》中“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博学”含义不相同。
C. 凡,总共、一共的意思,与《琵琶行并序》中“凡六百一十六言”的“凡”字的含义相同。
D. 嘉庆, 清朝年号,在乾隆和道光之间,这种纪年法与《赤壁赋》中“壬戌”的纪年法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姚鼐列举九数、六书和礼乐的特点,说明“六艺”虽然是关于小学的事,但小学不能完全将之涵盖,为后文评价《小学考》作铺垫。
B. 《经义考》涉及经学的书籍已经很完备了,但并没有涉及“小学”,在作者看来,《小学考》对此作了大量补充,其学术价值大于前旨。
C. 前代好古的文人对书文多有研究,已经积了很多成果, 虽然它们不尽相同,但都应被留传下来,这是《小学考》成书的有利条件
D. 《小学考》有“不遣众善探辑之美意” 收录了汉代以来文字、声韵、训话等方面的书籍,其中笔势八法无关于经学,所以未被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①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非专门之事也。
②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国家礼乐之修,其亦有望也与!
14.韩愈的《师说》和本文都论及“小学”,试简要概括两者对此的不同态度。(3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 题。
南歌子
苏轼
苒苒中秋过, 萧萧两鬓华。寓身化世①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 了生涯。
方士三山路, 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②。好伴骑鲸公子③、赋雄夸。
[注]①化世;治世,政治清明而有德化的时代。②聱牙;乖忤违背。③骑鲸公子; 指李白,俗传李白醉骑鲸鱼,水中捉月。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本词开篇妙用叠词“苒苒”“ 萧萧”,音韵和谐优美,表现出时令变化和两鬓状态。
B.“寓身” 句中词人以“尘沙”自喻,表明自己是清明时代中的一粒沙尘,感叹个人的渺小。
广昌一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 第6页(共8页)C.词人认为方士求仙、渔人泛舟虽清静恬淡,却不及追随李白写下雄奇诗文有滋味。
D.本词属于小令,语言晓畅,虽有用典,但并不艰涩,且用韵工巧,使全词格律整齐。
16.本词与《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的情感有哪些相似之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其一)》中,运用叠词描绘出一幅极具生活烟火气息画面的两句是 , 。
(2) 姚鼐在《登泰山记》中, , 两句写出了在泰山顶上看到太阳将出时的景色,奇幻无比,为下文写日出的壮观景色作衬托。
(3)“沧海”具有丰富的情感意蕴,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赤壁赋》中就有“ , 。
三. 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本题共 2 小题,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 题。
①生活节奏的加快,②人们的压力也在变得越来越大。③一些之前的研究表明,④压力会导致脱发、肥胖等。⑤长期压力会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⑥包括心脏病、糖尿病、抑郁和焦虑。⑦不仅如此,压力还会抑制免疫功能,⑧减弱抵御能力,⑨甚至是加快肿瘤生长。⑩我们需要采取措施减缓这些常见的包括精神疾病在内的疾病的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我们所吃的食物种类可能是应对压力的有效方式。为了验证这一点,科学家招募了 45名健康志愿者,他们的饮食中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低。他们被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被分配了由营养师设计的饮食, A ,这些食物被称为“精神益生菌”,因为它能给食用者带来精神健康。志愿者每天需要吃6—8份富含益生纤维的水果和蔬菜、5—8份谷物,每周吃3—4份豆类,同时每天吃2—3 份发酵食品。对照组只采用基于健康饮食金字塔的一般饮食建议。
研究历经4周,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遵循“精神益生菌”饮食的参与者感到压力更小,且进食更多“精神益生菌”的参与者压力水平下降幅度最大。两组人的睡眠质量虽然都有所改善, B 。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19.文中第一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 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 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 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出现。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胃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调或
广昌一中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第7页(共8页)
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 比如: “好的”会说成“好呦”“好哒”“好滴”,“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真是【甲】蔚然成风。某网站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的确【乙】淋漓尽致,但“语言通货膨胀”一词并没有流行起来。
文字讨好,“症”从何来?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感的传达,人们的【丙】咫尺天涯之感更加强烈,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讨好症”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丁】言不由衷引发矛盾,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
20.文中加点的四个成语,有三个使用错误,请修改。(3 分)
【甲】 【乙】 【丁】 【丁】
21.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好不好?为什么?(3 分)
22.“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4分)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语文课堂上,老师介绍:“南朝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喜欢游山玩水,热衷探险。唐朝诗人李白在名山大川中挥毫泼墨,自我慰藉。北宋欧阳修醉往山水之中,与民同乐。孔子言:“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在中国古代,游山玩水是士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同学提出疑问:“在这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这样的山水之乐不合时宜。”也有同学提出:“这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 竞争激烈,精神压力大,我们需要山水之乐。”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材料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 自拟标题;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要泄露令入信息; 不少于 800字。
广昌一中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一期末周测 第8页(共8页)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第二中学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