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哲理类 (2)
展开石鼻城①
苏轼
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
北客初来试新险,蜀人从此送残山。
独穿暗月朦胧里,愁渡奔河苍茫间。
渐入西南风景变,道边修竹水潺潺。
【注】①石鼻城即宝鸡东北30里的武城镇,相传是诸葛亮所筑,曾是蜀、魏的战场。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开篇点题,既感慨历史的变迁,又写路上出征的士兵来往频繁、各自奔忙,道出了诗人的所思所感。
B.颔联用“残山”“新险”写南来北往的人到此的感受,突出蜀地地势险峻,不禁令人联想起名篇《蜀道难》。
C.颈联写朦胧的夜月与苍茫的大河,读来令人更生“独穿”“愁渡”的孤寂愁苦、黯然迷蒙之感。
D.尾联写向西南行进,路旁是修长的翠竹,耳畔是潺潺的流水,风景逐渐优美清丽,与前文形成了对比。
2.宋诗富含理趣,常在具体的形象中蕴藏抽象的哲理。谈谈你从这首诗中读出了哪些理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遣怀
白居易
羲和①走驭趁年光,不许人间日月长。
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
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
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
[注]①羲和:中国上古神话中的太阳女神与制定时历的女神。《离骚》所载,羲和是为太阳驾车的神。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趁”有抓紧、追赶的意思,日月轮转,时间飞逝,不允许人间的岁月多出一分一秒。
B.颔联承接首联,四季像闪电转瞬即逝,怎能让人不两鬓成霜,上下句内容相关,灵动紧凑。
C.颈联“荣销”对“枯去”,描绘自然更迭的规律;“壮尽”对“衰来”,道出人事变化的常态。
D.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争教”“无非”等语言浅近通俗,体现了白居易以文为诗的语言风格。
4.尾联有什么含义?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歌
(宋)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插秧诗
(后梁)布袋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5.下列对上面两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插秧歌》首联用“抛”“接”“拔”“插”四个动词描绘出全家插秧时忙碌混乱的场景。
B.《插秧歌》颔联中“兜鍪”和“甲”,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暗示抢插秧苗无异于一场紧张的战争。
C.《插秧诗》“低头便见水中天”写插秧的时候需要弯腰低头,同时也暗示着做人的道理。
D.《插秧诗》表面上写的是农民插秧的情景,实际上一语双关,暗示的是修禅的道理。
6.“退步原来是向前”历来为人所称道,妙不可言。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拉杖无时夜叩门。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记游抒情诗。全诗八句无一“游”字,而处处切“游”字,游兴十足。
B.五、六两句在写诗人流连忘返的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C.七、八两句写诗人如有“闲”时,哪怕拄着拐杖,也愿意“乘月”而来,再访此地。
D.在诗中,诗人以明快、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农村风光图。
8.当你的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你认为这首诗中的哪一联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并说明理由。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梦天
李贺
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
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
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
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题为“梦天”,写梦中升入天空之中的幻境。“老兔寒蟾”指的是兔子和蟾蜍,结合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可见作者想象了进入月宫的场景。
B.“云楼”指高楼,“壁斜白”写楼外壁的颜色,因月光皎洁、云彩掩映,朦胧中呈现“斜白”的形状。
C.作者先写与带着佩玉的神女相逢在桂树飘香的小路上,继而下视尘寰,天上人间,浑然一体,讲究对仗,格律工整。
D.诗中句句是天,亦句句是梦,虽是梦,但层次分明,步步深入,以幻写真,启发人们这样的道理:时间的久暂、空间的大小都是相对的。
10.清人黄周星评论本诗“命题奇创”,诗中多用比喻修辞,请试作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小题。
【甲】
桂源铺
杨万里
万山不许一溪奔,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堂堂①溪水出前村。
【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②
杨万里
莫言③下岭便无难,赚得④行人空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注】①堂堂:形容阵容或力量壮大。②松源、漆公店:地名,在今皖南山区。③莫言:不要说。④赚得:骗得。
1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中,万山拦住溪流,溪水在山间日夜不停地喧闹,溪到山脚尽处,终流出前村,写出了“山”与“水”间的矛盾。
B.乙诗用“赚”字幽默风趣地写出了行人下岭时的轻松容易,与“空”字呼应,为后两句蓄势。
C.甲、乙两首诗都用到了“拦”字,巧妙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了万山以人的情感,使之更具艺术感染力。
D.甲、乙两首诗均以“万山”设喻说理,寓意不尽相同,足见诚斋体用语明确、形象生动的特点。
12.两首诗歌作者都从人们常见的生活现象入手,十分敏锐地发现和领悟到了某些新鲜的人生经验,结合作品分别分析这两首诗所蕴含的道理。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咏盆池①
[唐]姚合
浮萍重叠水团圆,客绕千遭屐齿痕。莫惊池里寻常满,一井清泉是上源。
观书有感(其一)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②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①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②渠:第三人称代词。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诗中水面上重叠的浮萍惹人怜爱,朱诗中水面则像一面镜子一样澄澈明净。
B.姚诗咏盆池着眼在“满”,朱诗咏方塘着眼在“清”,诗人观察视角有所不同。
C.姚诗“惊”字写出对盆池常满的惊异,朱诗“问”字表达对方塘常清的赞许。
D.两首都写到水有源头,姚诗在前,朱诗在后,朱熹写作时有可能借鉴了姚诗。
14.这两首诗的的后两句语意相近。请结合诗句分析朱诗后两句为何流传更广。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劝学
【唐】孟郊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蔽月山房
【明】王守仁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有人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首诗前两句认为,只有击打石头,才会有火花;如果不击打,连一点儿烟也不冒出。
B.第二首诗前两句认为,山离得近,月亮离得远,就觉得月亮很小,就有人说山比月亮大。
C.第一首诗五六句认为,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势,其他人得到了一切也比不上我的才能。
D.第二首诗三四句认为,如果有人眼光开阔长远,便会发现不仅山高,而且月亮更为广阔。
16.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哲学的抽象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请简要分析这两首诗分别表达了什么样的哲理。
阅读下面这组清诗,完成下面小题。
论诗五首
赵翼
其一
满眼生机转化钧①,天工人巧日争新。
预支五百年新意,到了千年又觉陈。
其三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
其五
诗解穷人我未空,想因诗尚不曾工。
熊鱼自笑贪心甚,既要工诗又怕穷。
注:①钧,制陶器所用的转轮。
17.下列对这组诗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A.“满眼”句以转轮为喻,言世界化育万物,生生不息。
B.“天工”句言天工造化与诗人巧思竞相争新,创造无穷。
C.“预支”两句写再有新意的诗歌,千年后亦或使读者觉得陈旧,体现了诗的发展特征。
D.“熊鱼”一句借“鱼与熊掌”之典,写出诗人既想把诗歌写好又担心贫穷的矛盾心理。
18.论诗五首(其三)阐述了哪些道理?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众人
【宋】王安石
众人纷纷何足竞,是非吾喜非吾病。
颂声交作莽①岂贤,四国流言旦②犹圣。
唯圣人能轻重人,不能铢两为千钧。
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
【注】①莽:王莽,汉平帝时为大司马,时群臣奏言“大司马莽功德比周公”,一时“颂声并作”,王莽后篡汉建立新朝,民不聊生。②旦:姬旦,即周公,成王幼年即位,由周公摄政,其弟管叔、蔡叔等造谣攻击他。
19.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众人”指普通人,兼指变法反对者,他们所说的“是”与“非”,不是评价是非的真正标准。
B.颔联用典,众人赞誉王莽,流言诽谤周公,这都改变不了事实。暗示自己的处境,与尾句相呼应。
C.颈联说只有圣人的评价值得重视,因为他们不会颠倒轻重。只有圣人才不会颠倒黑白、混淆是非。
D.尾联回归现实,指出决定美恶的在于“吾身”。此处的“吾身”不是指别人,而是专指诗人自己。
20.本诗“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与“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中表达的态度有何相似之处?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
答案
1.B2.(1)首联借石鼻城古今变迁,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
(2)颔联借南北旅人来到石鼻城感受差异,表明角度不同导致体验不同:
(3)末两联借石鼻城两侧景色和旅人感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逆境会转为顺境的信念。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突出蜀地地势险峻”错误。颔联意为石鼻寨对初来乍到的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所以诗句中的“新险”“残山”是不同行进方向的人的感受,并非突出蜀地地势的险峻。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题要求分析诗歌的理趣,其实是对诗人情感的把握,要多方位把握。
从诗文内容来看,这首诗的意思是,现在祖国统一了,但南来北往的旅客们依然闲不住,石鼻寨对北方人来说,是刚涉秦岭的险要之处,可对经剑阁栈道而来的蜀人来说,只不过是小丘陵。在月色朦胧中渡过奔腾的渭河,渐向西南,风景渐变,修竹萧萧,流水潺潺。
天下太平的时候,翻越的秦岭,往来南北之间的人们匆匆忙忙,片刻也闲不住。由首联“平时战国今无在,陌上征夫自不闲”可以看出,这是借助石鼻城的古今变迁来表达对变与不变的思考;
北方人来到石鼻城,看见巍峨壮美的秦岭,都觉得险要无比。居住在蜀地的人来到这里,会觉得秦岭也不过如此。秦岭哪怕再高大险峻也比不上蜀地的高山啊。由颔联北客感受“新险”,而蜀人却是“从此送残山”可见,同一座山,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借以表明角度不同会导致体验不同;
苏轼一行人等从秦岭北坡向南坡进发,趁着朦胧的月色,渡过湍急的渭河。一路上风景有了显著的变化,开始出现流水潺潺和幽深竹林。颈联和尾联中从“暗月朦胧”到“修竹”“水潺潺”,阐述旅人由“愁”到“不愁”的感受变化,展现出逆境到顺境的转变。
3.D4.①尾联写作者已经跟自己的身心做了约定,不论困厄、显达,是生是死,都不惊慌忙乱。②作者面对时间飞逝,生命短暂的现实,表达了对自然、生命、人事变化的从容淡然,对命运无常的洒脱豁达。
【解析】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即景抒情诗”错误。这是一首感怀诗,也可以说是一首哲理诗,阐述了日月轮转时间飞逝的客观现实,劝谏人坦然面对一切,诗中并无具体的景物描写。
故选D。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评价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尾联“已共身心要约定,穷通生死不惊忙”含义是,人的生老病死、命运的困窘和通达都受客观条件的制约,所以面对穷困通达、生老病死不必惊慌失措。“穷通生死”指的是人生的困厄与显达,生存与死亡,“不惊忙”表现出面对人生命运变化的一种坦然自适的态度。
联系整首诗来看,“遂使四时都似电”“争教两鬓不成霜”四季转瞬即逝,两鬓成霜是人生的必然,不可逆转;“荣销枯去无非命,壮尽衰来亦是常”,指出自然更迭和而人事变化是一种规律,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人要顺应自然规律,要坦然面对接受自然、生命、人事变化,以豁达的人生态度面对穷困通达的命运,正确对待人生。
5.A6.(1)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后退这种方式他才能把秧田全部插好,退步就是前进。(2)也是为人的姿态,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人生在世,退让、无为才能取得一定的成功。因而,退步,有时也能达到心地清净的开阔境界。(3)诗句借用农民插秧前插后退的情形巧妙地来点出人生有时退让一下也能求得完满的道理。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A.“混乱”错,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并不混乱。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句思想内容的能力。
“退步原来是向前”插秧时表面上是边插边后退,但却是一直向前的,从插秧这个事件看,退步就是前进。
“退步”也是为人的姿态,比喻将平时关注外境的注意力扭转过来,觉照自己的身心。凡夫不能觉悟的原因就是不肯“退步”,只知道“向前”——也即将所有的注意力全部都投注在外境上,到外境上去攀缘妄想,而对内心所起的种种错误心念也从来不去观察,对身心的究竟真相也不去参究。任何一个人只要肯“低头”、肯“退步”,就一定能渐渐了悟诸法的真相,所以诗中说“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首诗用插秧来做例子,告诉人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可以让自己有更多前进的空间。“退步原来是向前”告诉我们,常人的盲目是,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只有当我们愿意谦卑的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才能豁然开朗。
7.B8.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话既写景,又蕴含了哲理:当人生陷入某种困境的时候,如果能锲而不舍,继续前进,往往会豁然开朗,发现一片新天地。这句话能给人以希望,能给人在困境中有着坚持下去勇气,所以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更合适。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B.“表现了诗人的苦闷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错误。这首诗歌是诗人蛰居山阴农村老家时所作,五六句主要描写社日将近,一路上迎神的萧鼓声随处可闻,布衣素冠,淳朴的古代风俗依旧保留。农家祭社祈年,充满着丰收的期待,陆游在这里更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并不是思乡之情。
故选B。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炼句、评价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山峦重叠水流曲折正担心无路可走,柳绿花艳忽然眼前又出现一个山村。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这里描写的是诗人置身山阴道上,信步而行,疑若无路,忽又开朗的情景,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于是这两句诗就越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而具有很强的艺术生命力。人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有这样的情况:山回路转、扑朔迷离,出路难寻。于是顿生茫茫之感。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忽然间眼前出现一线亮光,再往前行,便豁然开朗,发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天地。这就是此联给人们的启发,也是宋诗特有的理趣。
因此,当朋友因身处困境而烦闷失意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适合用来劝慰朋友。
9.C10.①将月亮比作玉轮,生动写出月亮仿佛在水珠上碾过打湿团光。②将千年世事比作骏马奔驰,体现人间沧海桑田、变化之快。③将九州比作九点烟尘,展现万物渺小,暗含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C.“讲究对仗,格律工整”错误,“玉轮轧露湿团光,鸾珮相逢桂香陌”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两联出句和对句相应词语的词性不同,偶数句也没押平声韵,所以没有讲究对仗,格律也不工整。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玉轮轧露湿团光”是说,下雨以后,水气未散,天空充满了很小的水点子。玉轮似的月亮在水汽上面辗过,它所发出的一团光都给打湿了。将月亮比作玉轮,生动写出月亮仿佛在水珠上碾过打湿团光。
“更变千年如走马”意思是世间千年变幻无常犹如急奔骏马。人们到了月宫,回过头来看人世,就会觉得变化很大。将千年世事比作骏马奔驰,体现人间沧海桑田、变化之快。
“遥望齐州九点烟”意思是遥望中国九州宛然九点烟尘浮动。诗人尽情驰骋幻想,仿佛他真已飞入月宫,看到九州就像九点烟尘一样渺小,写出大地上的时间流逝和景物的渺小,暗含对人事沧桑的感慨。
11.B12.【甲】是说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解析】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的能力。
B.“写出了行人下岭时的轻松容易”错误,“赚得行人空喜欢”意思是“这句话骗得前来爬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由此可知,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容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说“赚”—行人是被自己对下岭的主观想象骗了,所以此处应是写出下岭时的艰难。
故选B。
1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考生需要理解两首诗歌的内容,明确两首诗中“万山”的形象特点。如甲中,诗中主要有两个形象,一个是“万山”,一个是“溪水”;“万山”阻拦溪水,不许溪水往前奔流,而溪水在山间日夜喧闹不停,但水流最终是拦不住的,在山间经过不休止地穿梭,最终来到前头的山脚尽处时,此时小溪已全然变作堂堂盛大的溪水,愉悦通畅地流出前村来了。由此可知,这溪水的流淌好比事物的发展变化,好比是生活中的新事物,而万山则是阻挡事物变化的因素,溪水最终的“堂堂”以及“出前村”说明新事物的发展是不可阻挡的。
如乙中,诗中写人们下山时的心理,第一句“莫言下岭便无难”包含了下岭前艰难攀登的整个上山过程,以及对所历艰难的种种感受,正因为上山艰难,人们便往往把下岭看得容易和轻松,开头一句,正像是针对这种普遍心理所发的棒喝;第二句“赚得行人错喜欢”以一“赚”字凸显出行人心目中下岭的坦易,与它实际上的艰难正成鲜明对比;三四两句承接“空喜欢”,对第二句留下的悬念进行解释,本来,上山过程中要攀登多少道山岭,下山过程中也会相应遇到多少道山岭。诗人借助山区行路的感受,说明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深刻道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作好充分的估计,不要被一时的成功所陶醉。
13.C14.①意象构成上,朱诗着力突出方塘之“清”,与前两句呼应紧密,形象鲜明,更富诗意;姚诗只写盆池之“满”,与前两句呼应不太紧密,形象有点呆直,意趣不足。②艺术技巧上,朱诗把水当成人来写,以水喻人,一问一答,易于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姚诗较为平实地道出眼前所见,不易激起人的启悟。③思想内容上,朱诗立意别致,见水非水,富有理趣;姚诗立意浅近,写景客观,见水是水,理趣不显。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
C.“朱诗‘问’字表达对方塘常清的赞许”分析有误,应是表达对方塘常清的思考。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意象构成上,朱诗着力突出方塘之“清”,与前两句呼应紧密,“清”得不仅能反映出“天光云影”,而且能反映出“天光”和“云影”“共徘徊”这么一种细致的情态,形象鲜明,更富诗意;姚诗“莫惊池里寻常满”,只写盆池之“满”,与前两句呼应不太紧密,形象有点呆直,意趣不足。
艺术技巧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诗把水当成人来写,以水喻人,一问一答,因为“方塘”不是无源之水,而是有那永不枯竭的“源头”,源源不断地给它输送了“活水”。这个“方塘”由于有“源头活水”的不断输入,所以它永不枯竭,永不陈腐,永不污浊,永远“深”而且“清”,易于引发读者思考和共鸣。姚诗“一井清泉是上源”较为平实地道出眼前所见,直接告诉人们事实,不易激起人的启悟。
思想内容上,朱诗借水之清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识。立意别致,见水非水,富有理趣。姚诗“一井清泉是上源”属于客观写景,见水是水,立意浅近,理趣不足。
15.C16.《劝学》:要趁着年轻多读点书,错过了最佳的学习时间,想要重来,也不会有机会了,毕竟时间不等人,没有人能够永远少年。
《蔽月山房》:看待人或事不能仅依靠主观意识,不能被表面迷惑,不能目光短浅,否则会产生错误的认知。应当了解事物的真相,应当心胸开阔,这样你的世界就更大。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世间万物都有自己的运势,其他人得到了一切也比不上我的才能”理解错误。运:运用。贤:才能。第一首诗五六句写任何事情必须自己去实践,别人得到的知识不能代替自己的才能。
故选C。
16.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中所蕴含哲理的分析理解能力。
《劝学》诗中,作者在尾联中写到“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早为”指要早读书,勤读书。这句诗是说要趁着年轻多读点书,没有人能够永远少年。此句是该诗的诗眼,指出年轻是读书的最好时间,如果错过了这个时间,时间不会等人,到那时再后悔想要重来,是没有机会的。
而《蔽月山房》则是以山和月为例,“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用一个日常现象来说明人们认识中的偏差。因为山近月远便认为山比月要大,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是因为人的视界有限造成的,假如人的视野足够宽广,就会发现月比山大这一真理。所以,此句说明不能被事物的表面迷惑,应当心胸开阔,视野广大,这样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
17.D18.①要有独立的见解主张。②诗歌评价标准不一。(或“诗歌标准众说纷纭”)
③读诗须有一定储备。(或“诗歌欣赏本有门槛”)
【解析】1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内容主题和表达技巧的综合能力。
D.“既想把诗歌写好又担心贫穷”错。“穷”为困窘、困厄、不得志之意,诗人取“诗穷而后工”意,写出了自己因未“穷”而不“工”,想“工”又怕“穷”的诙谐趣味,表现出诗人的自嘲。
故选D。
18.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蕴含道理的能力。
这是一首作者表白自己的艺术主张的诗。指出文艺批评应提倡有独到的见解,不可鹦鹉学舌,人云亦云。
“只眼须凭自主张,纷纷艺苑漫雌黄”,点出在纷纷的艺苑里各种说法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对错互见,深浅不一,对同一问题的看法有时也五花八门。这时需要的是独具慧眼,有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当然这是相当不容易的,需要自己有深厚的学养和阅历,成为“高人”。这说明诗歌评价标准不一,读诗要有独立的见解主张。
“矮人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作一形象的比喻,用矮人看戏作比,矮人看戏时被前边的人挡住目光,哪里能看到戏台上的场景?戏散大家一起谈起来时,只能是附和人家的说法。这就好比我们自己对“艺苑”的看法,如果自己学力浅薄,不能“独具只眼”,那就只能“随人说短长”了,这种鹦鹉学舌,拾人牙慧的行为作者是坚决反对的。表明诗歌欣赏本有门槛,读诗须有一定储备。
19.D20.都表达了坚守自己信念、追求的人生态度。
面对“众人纷纷”,王安石不争辩,不担忧,坚信人的美恶不在于众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本身的德行,这与屈原感叹无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内心保持高洁美好的态度接近。
【解析】1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吾身”错误,尾联“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的意思是“不必过于计较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重要的是自己应该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可以看出这里的“吾身”不仅仅指诗人,而是每一个“自身”。
故选D。
2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本诗尾联“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的意思是“不必过于计较别人对自己如何评价,重要的是自己应该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是屈原在《离骚》中的诗句,意思是“没有人了解我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内心保持真正的馥郁芳柔”。
“众人纷纷何足竞”描写诗人王安石对于造谣非议的现实,不与争辩,而是坚持去做,具有政治家的宽广胸怀和坚定的自信心。他表明“乃知轻重不在彼,要知美恶犹吾身”,坚信人的美恶不在于众人的评价,而在于自己本身的德行,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坚持高尚节操的坚强决心,这与屈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中感叹无人了解自己也没什么,只要自己内心保持高洁美好的态度接近,都表达了坚守自己信念、追求的人生态度。
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哲理类: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哲理类,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上面两首诗表达了一个共同的哲理,晚清诗评家陈衍曾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咏史怀古类: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咏史怀古类,共15页。
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即事感怀诗: 这是一份2024年高考作文专题训练:诗歌题材分类训练即事感怀诗,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