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解析)
专项一 热学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一 热学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项一热学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项一热学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1.(2023·内蒙古包头)如图,用酒精灯加热试管中的水,水加热后产生大量水蒸气将塞子顶出,同时管口出现“白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受热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内能
B.塞子被顶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白雾”是水汽化形成的
D.酒精消耗过程中热值变小
【答案】B
【解析】A.水受热,水是通过吸收试管的热量,使内能增大,是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内能,故A错误;
B.塞子被顶出,水蒸气对塞子做功,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故B正确;
C.“白雾”是水蒸汽液化形成的水珠,故C错误;
D.热值使燃料的一种特性,酒精消耗过程中热值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2.(2023·广东深圳)端午节煮粽子是中华文化的传统习俗,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燃烧为内能转化为化学能B.打开锅盖上面的白雾是水蒸气
C.加热粽子是利用做功增加内能D.闻到粽子的香味是因为扩散现象
【答案】D
【解析】A.燃料燃烧时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热量,所以是化学能转化为内能,故A错误;
B.打开锅盖上面的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加热粽子时,开水放出热量,粽子吸收热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增加内能,故C错误;
D.闻到粽子的香味是香味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是扩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3.(2023·湖南长沙)砖的制作工艺流传数千年,从晒制到烧制,从青砖到红砖,小小的砖块见证了人类迈向文明的历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晒制泥坯时,泥坯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B.高温烧制时,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砖块的内能
C.烧制红砖时,燃料燃烧越充分,其热值越大
D.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密度变小
【答案】B
【解析】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了多少热量,不能说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故A错误;
B.高温烧制时,砖吸收热量,内能增加,即通过热传递的方法增加砖块的内能,故B正确;
C.燃料的热值仅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而与燃料的燃烧程度、质量都无关,故C错误;
D.若在质地均匀的砖上雕刻花纹,砖的质量变小,体积也减小,由于组成砖的材料没有发生变化,则砖的密度不会变化,故D错误。
故选B。
4.(2023·北京)如图所示,在试管内装适量水,用橡胶塞塞住管口,将水加热一段时间后,橡胶塞被推出,管口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B.水蒸气推出橡胶塞导致水蒸气内能增加
C.水被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的
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的过程中,橡胶塞的动能是由水蒸气的内能转化来的
【答案】D
【解析】A.管口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A错误;
BD.水蒸气推出橡胶塞,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故B错误,D正确;
C.水被火焰加热的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的,故C错误。
故选D。
5.(2023·山东潍坊)(多选)图甲所示为一款新型水杯,将沸水倒入杯中,轻摇几下后,水温便可降至左右,并能保温3小时。图乙为其内部结构图,杯壁的不锈钢夹层中有晶体传热材料,其在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取0.3kg该晶体材料,对其进行加热,其温度与吸收的热量关系如图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该晶体材料的熔点为
B.在BC段,该晶体材料的内能保持不变
C.在AB段,该晶体材料的分子热运动变剧烈
D.该晶体材料的比热容为
【答案】CD
【解析】A.该晶体常温下是固态,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发生可逆的固液转换,熔化过程温度不变,不变的温度即是熔点,由图丙可知,在BC段温度保持不变,则该晶体熔点为50℃,故A错误;
B.由图丙可知,BC段是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物体吸收了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则该晶体材料的内能增大,故B错误;
C.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在BC段温度升高,所以该晶体材料的分子热运动变剧烈,故C错误;
D.由图丙可知,当0.3kg晶体材料,由30℃加热到50℃,其吸收的热量为5.28×103J,根据Q=cmΔt可得,其比热容为,故D正确。
故选CD。
6.(2023·辽宁本溪)如图剪纸画反映的是过去东北的风俗——“窗户纸糊在外”。用浆糊能将窗户纸糊在木格子窗上,是利用分子间存在 。窗户纸糊在外,可以有效防止在冬季木格子上积的雪 (填物态变化)成水,使窗户纸润湿而掉下来。
【答案】 引力 熔化
【解析】[1]用浆糊能将窗户纸糊在木格子窗上,是利用分子间存在引力。
[2]在冬季木格子上积的雪变成水,是从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7.(2023·湖北鄂州)如图所示,该玩具叫做爱心温度计。由上下两个玻璃瓶和中间一段弯曲的心形细玻璃管组成,事先在下面瓶子里装有乙醚液体(沸点约为34℃)。把热的手捂在下面瓶底装有液体的部位,一会儿后,乙醚沸腾起来,导致下方玻璃瓶上部气压增大,使液体顺着瓶子里的细玻璃管向上涌。松开手后,液体又会流回底部。
(1)手握瓶底时,手掌的热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法,改变了乙醚的内能;
(2)松开手后,玻璃瓶上方乙醚蒸气经 (填物态变化名称)又流回底部。
【答案】 热传递 液化
【解析】(1)[1]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物理过程,即做功与热传递。手握瓶底时,瓶底从手掌吸收了热量,乙醚从瓶底吸收了热量,能量发生了转移,故手掌的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了乙醚的内能。
(2)[2]松开手后,乙醚蒸汽无法继续吸收热量,乙醚蒸气遇冷液化成液态乙醚,流回瓶底。
8.(2023·辽宁抚顺、铁岭)小明在家中发现了爸爸防止血糖过低而食用的葡萄糖粉,想知道它是晶体还是非晶体。于是将葡萄糖粉末带到学校的实验室,组装如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
(1)器材组装过程中,a、b、c三个装置正确安装顺序依次为 。实验过程中使用搅拌棒搅拌的目的是 。
(2)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其显示温度为 ℃。
(3)上表是小明实验记录的部分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葡萄糖粉 (填“是”或“不是”)晶体。在第5min时,试管中物质处于 状态。
(4)从第7min到第8min,试管中物质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 (填“加剧”“不变”或“减弱”)。
【答案】 cba 使葡萄糖粉(试管内物质)受热均匀 58 是 固液共存 加剧
【解析】(1)[1] 实验仪器的安装顺序为自下而上,依次为cba。
[2]使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使试管中的物质受热均匀。
(2)[3] 由图可知,分度值为1℃,故读数为58℃。
(3)[4] 由表可知,熔化过程中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说明该固体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
[5]由表可知,第5min时,温度保持不变,处于熔化过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态。
(4)[6] 从第7min到第8min,温度升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9.(2023·广东深圳)如图甲所示,琴琴同学探究“水的沸腾与加热时间的关系”,水的质量为100g,实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表。
(1)当加热0.5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读数为 ℃;
(2)根据示数研究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征是: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琴琴同学实验过程中,水沸腾时温度小于100℃,原因是 ;
(4)如何减少加热时间,请给琴琴同学提个建议: ;
(5)水在1分钟内吸收的热量为 J;
(6)根据第(5)步进一步探究,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了10分钟,水的质量少了4g,探究蒸发1克水吸收了多少热量?(忽略热量损失)
【答案】 95 不变 当地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 减少水的质量 840 2100J
【解析】(1)[1]由乙图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示数为95℃。
(2)[2]由表中数据可知,从第2min开始,水温保持98℃不变,所以可得出水沸腾时的温度变化特征是:水沸腾时持续吸热,温度不变。
(3)[3]由于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沸点随气压的降低而降低,所以当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时,水沸腾时温度小于100℃。
(4)[4]为了减少加热时间,可以用初温较高的热水,或者减小水的质量。
(5)[5]由表中数据可知,水在1min内,温度由94℃上升至96℃,则水在1分钟内吸收的热量
(6)[6]水沸腾后继续加热了10分钟,水的质量少了4g,则蒸发1克水吸收的热量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9
温度/℃
57
66
75
84
84
84
84
89
94
99
min
0
0.5
1
1.5
2
12
℃
94
?
96
97
98
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项二 压强、浮力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文件包含专项二压强浮力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原卷版docx、专项二压强浮力综合-2023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三年(19-21)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专项一 热学综合(教师版),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热点专项07 热学综合(原卷版+解析版)—2022年中考物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共25题),文件包含专项七热学综合解析版docx、专项七热学综合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