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1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2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03
    还剩2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东方既白、海天霞、暮山紫、朱颜酡、天水碧……如果你被这些美丽的名字打动,那么你已经进入一个神秘美好的世界:中国传统色。所谓传统色,是中国人定义颜色的方式,更是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国式审美的共情。
    传统色是中国人世界观的直观阐释。早在战国时期,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反映了中国古人对于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比如,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故宫红墙黄瓦,富丽堂皇;而江南民间粉墙黛瓦,素朴幽静,各有韵味。中国色始终能在大俗大雅中顺畅切换,达成了从庙堂到民间共同的审美观。
    传统色更是中国人感情、心理、性格特征的视觉表达。生活中常见的红色、橙色、黄色为暖色;绿色、蓝色、紫色为冷色。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和之感。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中国传统色中,青、黄、赤、白、黑五色被尊为“正色”。中华传统中重大喜庆场合必着吉服,古代百官朝服上百鸟禽兽无不锦绣成堆,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就是为适应肃穆又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又严谨的态度。
    传统色也是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的见证。无论绘画、染织或者烧瓷,颜色的产生、流行、变化背后也是历史、科学、技术发展的外化。蜚声中外的元青花,因其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一直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历史映衬在中国色中,了无痕迹又千姿百态。
    传统色,无论是矜持的单色,还是缤纷五色,都反映了我国不同时期经济文化的色谱,是一个民族对荣光、对恭谨、对幸福的理解。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
    (摘编自王海宁《传统色刷屏背后是中式审美的共鸣》)
    材料二:
    服饰审美是我们的精神反映和心理表达,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近年来,关于服饰与着装者心理的关系问题,许多领域的专家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衣着打扮可以起到美化自己、表现内心世界和达到某种特定的交际目的的作用,可以体现人们对自己的社会角色和周围世界的不同态度”。由此可见,服饰审美与心理密切相关,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一个服饰审美大师。他出生于祖辈连任“织造”的家庭,且自幼饱读诗书,知识广博,这使他在服饰文化方面获得了精深的造诣。《红楼梦》全书涉及服饰描写的内容共51回。书中大量的服饰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气质起着重要作用,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
    《红楼梦》从服装到饰品,从质地到工艺,从款式到色彩,从着装到情景,全方位展现了中华服饰文明成果。单就款式来说,就有“窄裉袄”“比肩褂”“花绫裤”“绫绵裙”等50余种。其中“比肩褂”是清代女子常备的款式之一,俗称“背褡”。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褡’,其作用在于使体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
    另外,服饰色彩也是曹雪芹描摹的重点。《红楼梦》描述各种服装色彩的分类中,红色是被提到数量最多的颜色,大约有30处,包括大红、桃红、水红、银红、海棠红、杨妃色等;明确提到绿色的地方有10余处,有水绿、葱绿、柳绿、闪珠绿、松花绿等。此外,还有多种黄色,如葱黄、鹅黄、蜜合色等。藕色、秋香色、玫瑰紫、月桂白、松花色等其它色彩,也在服饰或印染工艺品中常用。如此丰富而绚丽的颜色在书中的大量出现,无疑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染色及印花工艺的飞速发展。
    (摘编自杨雪梅《论人物服饰与性格之间的关系》)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反映了中国古人对宇宙本体的哲学思考。
    B. 在中国传统审美中,红色代表热情洋溢,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
    C. 为适应肃穆隆重的场合,表达谦恭严谨的态度,古代百官朝服均以青、黑、深红背景设色。
    D. 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使用的论据十分丰富,涉及多个领域,作者主要从建筑、服饰、瓷器三个领域选择材料。
    B. 材料一通过元青花釉料配方随着时代不断改良的例子,表明传统色见证着生产实践和科技发展。
    C. 传统色承载着我们对民族的理解,因此,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
    D. 服饰的款式及合理的搭配能起到美化着装者的作用,这一说法可以从樊美钧的阐述中得到印证。
    3. 下列诗句不能体现“服饰的色彩审美”的一项是( )
    A.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郑风》)
    B. 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孔雀东南飞》)
    C.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琵琶行》)
    D.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渔歌子》)
    4. 有人评价:“中国的元青花,是我们依据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并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出的旷世杰作。”请结合材料一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5. 《红楼梦》中薛宝钗出场时的服饰装扮令人印象深刻:“蜜合色绵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绵裙……”薛宝钗的服饰装扮反映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 C 2. C 3. B
    4. ①元青花中的青色传达的独特审美感受,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需求,体现它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特色。
    ②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以及历代釉料技术改良,体现它是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的产物。
    ③元青花蜚声中外,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体现它是旷世杰作。
    5. ①服饰以蜜合色、葱黄等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反映薛宝钗的温柔、随和。
    ②暖色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进行调和, 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反映薛宝钗的沉稳内敛、中庸平和。
    ③注重服饰搭配,巧妙利用“比肩褂”弥补身形之不足,反映薛宝钗的心思缜密、善于观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辨析信息的能力。
    A.“阴阳五行学说是五色与五行相联系发展而成的”扩大范围,原文“五色就与五行相联系,成为阴阳五行学说的一部分”;
    B.“因象征火热的夏季,而被人们视为吉庆之色”强加因果,原文“红色在中国传统审美中一直被视作吉庆之色,它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代表着热情洋溢”,可见“象征着火热的夏季”与“被视作吉庆之色”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D.“能直接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曲解文意,原文“服饰行为可以从侧面反映人的情绪动向和性格特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
    C.“只有读懂传统色,才能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错,原文“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与自信”,可见读懂传统色,不是增加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自信的必要条件。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B.意为“箱子和镜匣有许多只,都用碧绿的青丝绳捆着”,没有体现服饰色彩。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先看“我们……自己民族审美特色”,原文“元青花中的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等独特的审美感受,既符合我国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精神需求”,可见元青花中的青色传达的独特审美感受,符合我国传统审美和当代审美需求,体现它是我们自己民族的审美特色。
    再看“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原文“宋以后,因丝绸之路中外交流频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颜色由素淡转为浓烈,绘画效果呈现出了青翠欲滴的流动艺术感染力。一抹青色,从宋汝窑清新的‘雨过天晴色’,再到浓烈的元青花,经历了釉料技术的不断改良,中外文化的交流融合,审美的更替变化”,可见元青花釉料配方中加入来自西域的“苏麻离青”以及历代釉料技术改良,体现它是与世界沟通交流、融合发展的产物。
    最后看“旷世杰作”,原文“蜚声中外的元青花,因其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可见元青花蜚声中外,色彩深沉浓郁,图案饱满丰富,历来备受收藏家推崇,体现它是旷世杰作。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材料二“心理学认为,服饰行为本质上是心理的一种反映,“服饰的色彩、款式、面料等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性别、民族、年龄、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个性、爱好和价值观等”,材料一“服饰以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会给人以温柔、随和之感”,薛宝钗身穿“蜜合色绵袄”“葱黄绫绵裙”,服饰以蜜合色、葱黄等暖色为主,令人感到温暖、亲切,反映薛宝钗的温柔、随和。
    材料一“若在一系列暖色中,又有冷色与之相调和,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则会呈现出沉稳内敛、中庸平和之气”,薛宝钗“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在暖色中,又以冷色的玫瑰紫进行调和, 使冷、暖色达到平衡状态,反映薛宝钗的沉稳内敛、中庸平和。
    材料二“美学家樊美钧在《俗的滥觞》中指出,‘为追求服饰的美丽,清人对于配饰也是从不掉以轻心的,十分注重服饰的搭配。一些心思缜密、善于观察的女性还常能巧妙利用配饰弥补身形之不足。譬如“背褡”,其作用在于使体宽者窄,而窄者愈显其窄矣’”,而薛宝钗就穿着一件“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可见她注重服饰搭配,巧妙利用“比肩褂”弥补身形之不足,反映薛宝钗的心思缜密、善于观察。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大 别 山
    侯发山
    1938年9月。正值秋天,山上的植被高低错落,远看一片绿色,像是给大别山披了一件绿颜色的毯子。近看,那绿色却深浅不一,墨绿、淡绿、嫩绿等,还有一些红叶、野花点缀其间,相映成趣。偶尔见到一两头黄牛在埋头啃草,那动作像是跟大地亲吻似的,怎么也亲不够;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
    忽然,“唑”地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和安逸——日本鬼子进山了。准确地说是一个小队的鬼子,队长唤作野木次郎。“无恶不作”在小鬼子身上得到了详尽的诠释:有的烧老百姓的房子,有的抢老百姓家的粮食,有的去抓老百姓的鸡,有的欺负那些妇女和孩子……一时间,村子里鸡飞狗跳,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哭爹叫娘的声音此起彼伏。到了后来,村里的男女老少都被集中起来。小鬼子们站成一排,端起枪,嬉笑着,准备把老百姓当作靶子来射。老年人掩面啼哭,小孩子瑟瑟发抖,有的瞪着眼睛,呆呆的样子,似乎被吓傻了。
    村里的族长江老爹颤巍巍地走出来,给乡亲们求情。经翻译沟通,野木次郎才知道江老爹想用自己一个人的性命换取全村人的性命。野木次郎狂笑不已,举起东洋砍刀,想一刀劈了江老爹,又想这样太便宜他了,便指挥鬼子挖个土坑,想活埋了江老爹。
    土坑很快挖好了,两个鬼子把江老爹推搡到土坑里。接下来,一掀土接一掀土洒落到江老爹身上。江老爹冷冷瞪着野木次郎,满眼的不屑和鄙视。①男女老少都跪向江老爹,呜嗬呜嗬痛哭起来。
    正在这紧要时刻,只听“啪”地一声枪响,野木次郎倒在地上。 紧接着,密集的枪声响起,那些荷枪实弹的鬼子们全部被打翻在地——八路军来了。带队的是黄连长,击毙野木次郎的那一枪就是他打的。②他们之前活捉了一个日本军官,才知道野木次郎进了大别山。幸亏他们赶到得及时,救下了江老爹,救下了全村的百姓。
    接下来,黄连长和战士们一起帮助老百姓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之后又在山上挖了数个山洞。黄连长告诉江老爹,这些山洞,平时可以储粮,战时可以藏身。
    后来,江老爹的儿子为了打日本人,当兵去了。
    1947 年11月,深秋时节。跟十年前相比,景致相差无几,偶尔见到一两头黄牛在埋头啃草;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③山上绿色的植被像是被红颜色染了,深深浅浅,有的趋近于黄色。……天地间弥漫着冬天的气息。
    半个月前,黄团长的部下撤出了大别山,他不得不留了下来。说实话,黄团长不想留下,他不是想跟着部队去战斗,他是怕连累了当地的老百姓。现在是非常时期,土匪时不时进山抢夺粮食,骚扰百姓,一旦发现老百姓收留了他,他倒不怕死,他担心老百姓跟着遭殃。再说,他的腿被子弹打中,已经感染化脓,想走也走不了。
    得知黄团长要留下养伤,老少爷们争抢着收留他:
    “住俺家,俺娘会擀面条。”
    “俺家地方宽敞,住俺家。”
    “谁也别争了,住我家!”江老爹一句话,大家伙儿都不吭声了。
    不是说江老爹是族长,也不是说江老爹的儿子当兵去了,家里有地方,而是因为江老爹是个土先儿,对跌打损伤有一套治疗的办法。
    就这样,黄团长住在了江老爹家。说是住在江老爹家,乡亲们没少来看望他,今天李家送来一张油馍,明天张家拿来两个鸡蛋……江老爹也不劝阻大家,在他看来,都是应该的,怎么感谢都不为过。
    ④江老爹隔三差五上山挖药材,回来炮制后,让黄团长内服或外敷。
    在江老爹和乡亲们的精心伺候下,不到二十天,黄团长几乎能下地行走了。他坚持要住进山洞里,江老爹也就没再勉强他。在那个年月,住在村里确实危险。
    有一天,村里响起了枪声。黄团长放心不下村里的百姓,就从洞里走了出来,想看个究竟,不想被一群土匪抓个正着。
    土匪们盘问黄团长,黄团长答非所问,引起了他们的警觉,决定挖坑活埋黄团长。
    江老爹和几个乡亲赶到的时候,黄团长已经被埋到腰部那里了。见此情形,江老爹吓坏了,点头作揖,给黄团长求情:“他是良民,不是解放军。”
    其中一个土匪认出了江老爹,因为他之前去过土匪窝,给土匪们治过病。
    江老爹觉得有戏,忙说:“他是我的外甥,来这里跟我学医。”
    “腿怎么受伤了?”
    “上山采药摔伤了。”
    “真的是你外甥?”
    “真的。真的。”
    几个土匪交头接耳,似乎还在犹豫。
    江老爹说:“若我说的是瞎话,你们可以活埋我。”
    就这样,土匪们把黄团长放了。
    ……
    过了好多年,黄师长已经退休,第三次来到大别山时,得知两个噩耗:江老爹的儿子在一次与日本军队的交战中,牺牲了;江老爹已经去世——他因为曾经给土匪治过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被迫害致死。
    让黄师长欣慰的是,没过多久,江老爹的儿子被授予了“革命烈士”的称号,江老爹也给平了反。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江老爹的两次“求情”(替乡亲求情、替黄团长求情),表达出江老爹为救他人而牺牲自我的崇高精神。
    B. 江老爹对跌打损伤有一套治疗办法,治好了黄团长的腿伤,但最终因给土匪治过病而在特殊年代被迫害致死。
    C. 野木次郎心狠手辣,又富有心计,他狂笑着举起东洋砍刀威胁江老爹,江老爹便颤巍巍地走了出来。
    D. 江老爹之前去过土匪窝,给土匪治过病,土匪因此放松了警惕,江老爹也因此觉得黄团长有救了。
    7. 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句子①中的“痛哭”既有村民对族长的“痛别”之情,更有对日本鬼子的愤恨之意。
    B. 句子②不仅交代黄连长在紧急关头“赶到得及时”的原因,还有引起下文的作用。
    C. 句子③中的“红颜色”具有象征意义,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大别山的解放。
    D. 句子④不仅说明江老爹医术不错,对黄团长照顾有加,还表现出军民的鱼水之情。
    8. 文章开头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9. 阅读兴趣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甲组提出一组关键词:美好·践踏·天道;乙组提出一个关键词:互救。请任选一个小组加入,围绕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答案】6. C 7. C
    8. ①从内容上看,第一段描写了一派祥和宁静的美好景致,踏之何忍,而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破坏这美好的风景,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②从结构上看,它与后文“接下来,黄连长和战士们一起帮助老百姓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跟十年前相比,景致相差无几,偶尔见到一两头黄牛在埋头啃草;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等信息相呼应,结构严谨。③从表达技巧上看,第一段写“美好”,第二段写日本侵略者破坏“美好”,前后形成落差,产生波澜,这种“张弛艺术”不但使文章扣人心弦,还有提高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的作用。
    9. 示例一:甲组,①本文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画,烘托出令人神往的祥和而安宁的气氛,让故事情节从图画中展开。②日本侵略者却在“图画”上肆意践踏破坏,惨无人性。③日本侵略者的行为伤天害理,灭绝人道(或违背自然规律),天理不容,必遭反噬,走向失败与灭亡。
    示例二:乙组,①文中最动人的情节莫过于“军民互救”。鬼子进村“扫荡”,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惨不忍者;紧要关头,神兵天降。八路军黄连长率部赶到,全歼鬼子。黄团长被土匪发现后,是因江老爹而获救。②惊心动魄的“军民互救”情节,很好地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关系,说明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或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的力量之源)这一道理。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C.“又富有心计”文中无信息;且“他狂笑着举起东洋砍刀威胁江老爹,江老爹便颤巍巍地走了出来”前后顺序颠倒。根据语境,应是江老爹“颤巍巍地走出来,给乡亲们求情”,经翻译沟通,野木次郎知道江老爹的用意后,便“狂笑不已,举起东洋砍刀,想一刀劈了江老爹”。
    故选C。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重要语句的能力。
    C.“象征着革命的胜利,大别山的解放”错。根据原文“跟十年前相比,景致相差无几”“天地间弥漫着冬天的气息”“半个月前,黄团长的部下撤出了大别山”“现在是非常时期,土匪时不时进山抢夺粮食,骚扰百姓”等信息可知,革命并未胜利,大别山并未解放。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从内容上看,开头的景物描写,作者抓住了深浅不一绿色植被覆盖着大山,红叶、野花点缀其间,一两头黄牛在埋头悠闲地啃着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渲染了宁静、祥和、安逸的氛围;结合下文“忽然,‘嘡’地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和安逸——日本鬼子进山了”“有的烧老百姓的房子,有的抢老百姓家的粮食,有的去抓老百姓的鸡,有的欺负那些妇女和孩子……一时间,村子里鸡飞狗跳,浓烟滚滚,火光冲天,哭爹叫娘的声音此起彼伏”分析,可看出第一段描写了一派祥和宁静的美好景致,踏之何忍,而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破坏这美好的风景,揭示出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从结构上看,开头的景物描写与后文“接下来,黄连长和战士们一起帮助老百姓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和生产”“跟十年前相比,景致相差无几……”“1947年11月,深秋时节。跟十年前相比,景致相差无几,偶尔见到一两头黄牛在埋头啃草;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山上绿色的植被像是被红颜色染了,深深浅浅,有的趋近于黄色……天地间弥漫着冬天的气息”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从表达技巧上看,第一段景色描写“正值秋天,山上的植被高低错落,远看一片绿色,像是给大别山披了一件绿颜色的毯子。近看,那绿色却深浅不一,墨绿、淡绿、嫩绿等,还有一些红叶、野花点缀其间,相映成趣。偶尔见到一两头黄牛在埋头啃草,那动作像是跟大地亲吻似的,怎么也亲不够;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突出了景色的美好;第二段“忽然,‘嘡’地一声,清脆的枪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和安逸……小孩子瑟瑟发抖,有的瞪大着眼睛,呆呆的样子,似乎被吓傻了”,写日本侵略者破坏“美好”。前后形成落差,产生波澜,这种“张弛艺术”不但使文章扣人心弦,还有提高阅读兴趣,吸引读者的作用。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就作品拟写文学短评的能力。
    首先从两组关键词中选择其中一组,然后围绕关键词写短评思路。
    如果选择甲组,关键词是:美好·践踏·天道。
    结合小说第一段“山上的植被高低错落,远看一片绿色,像是给大别山披了一件绿颜色的毯子。近看,那绿色却深浅不一,墨绿、淡绿、嫩绿等,还有一些红叶、野花点缀其间,相映成趣。偶尔见到一两头黄牛在埋头啃草,那动作像是跟大地亲吻似的,怎么也亲不够;有几只山羊在山岩间跳来跳去”可见,本文一开始就描绘出一幅美好的图画,烘托出令人神往的祥和而安宁的气氛,让故事情节从图画中展开。
    结合“‘无恶不作’在小鬼子身上得到了详尽的诠释:有的烧老百姓的房子,有的抢老百姓家的粮食,有的去抓老百姓的鸡,有的欺负那些妇女和孩子……小鬼子们站成一排,端起枪,嬉笑着,准备把老百姓当作靶子来射。老年人掩面啼哭,小孩子瑟瑟发抖,有的瞪着眼睛,呆呆的样子,似乎被吓傻了”可见,日本侵略者却在“图画”上肆意践踏破坏,惨无人性。
    结合“只听‘啪’地一声枪响,野木次郎倒在地上。紧接着,密集的枪声响起,那些荷枪实弹的鬼子们全部被打翻在地”可见,日本侵略者的行为伤天害理,灭绝人道(或违背自然规律),天理不容,必遭反噬,走向失败与灭亡。
    如果选择乙组,关键词是:互救。
    文中最动人的情节莫过于“军民互救”。
    结合“日本鬼子进山了。准确地说是一个小队的鬼子,队长唤作野木次郎。‘无恶不作’在小鬼子身上得到了详尽地诠释……有的瞪大着眼睛,呆呆的样子,似乎被吓傻了”可见,鬼子进村“扫荡”,烧杀掠夺,无恶不作,惨不忍睹;
    结合“正在这紧要时刻,只听‘啪’地一声枪响,野木次郎倒在地上。紧接着,密集的枪声响起,那些荷枪实弹的鬼子们全部被打翻在地……幸亏他们赶到得及时,救下了江老爹,救下了全村的百姓”可见,紧要关头,神兵天降。八路军黄连长率部及时赶到,全歼鬼子。江老爹赶到时,黄团长已经被土匪埋到腰部了,见此情形,江老爹忙为黄团长求情,说黄团长不是解放军,是良民,是自己的外甥,来这里是跟自己学医的,江老爹还说若自己说瞎话,让土匪把自己活埋了。土匪们相信了江老爹的话,把黄团长放了,由此可见,黄团长被土匪发现后,是因江老爹而获救。
    结合“八路军来了。带队的是黄连长,他一枪击毙野木次郎,救下了江老爹,救下了全村的百姓”可见,惊心动魄的“军民互救”情节,很好地诠释了“军爱民”“民拥军”的鱼水关系,说明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或人民群众是人民军队的力量之源)这一道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刘备令关羽镇守荆州。吴将吕蒙拜汉昌太守与关羽分土接境,知羽枭雄有并心,且居上流,其势难久。蒙乃密陈计策曰:“今征虏守南郡潘璋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应敌所在蒙为国家前据襄阳。如此,何忧于操?何赖于羽?”将图之,会羽讨樊,留兵将备南郡。蒙上疏曰:“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驱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赴樊。权遂遣蒙在前,伏其精兵于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服,昼夜兼行,至羽所置江边屯候,尽缚之,是故羽不闻知。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羽使人还,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皆委羽而降,即父子俱获。
    (节选自《反经·三国权》)
    材料二:
    (陆)逊遗书与羽,极其推崇。羽意大安,稍撤兵以赴樊。权闻之,遂行。先遣蒙在前,蒙至浔阳,尽伏其精兵舳舻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直抵南郡。傅士仁、糜芳皆降。 蒙入据城,尽得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有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者,其人系蒙乡里,垂涕斩之。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存恤耆老,问所不足,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羽还,在道路数使人与蒙相问。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还,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吏士无斗心,羽遂成擒。
    (节选自《智囊·诡道卷》)
    10. 材料一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今征虏A守南郡B潘璋将C游兵万人D循江上下E应敌所在F蒙为国家G前据H襄阳。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疏,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奏章,与《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意思相同。
    B. 图,打主意,与《廉颇蔺相如列传》“召有司案图”中的“图”意思不相同。
    C. 遗,送,与《师说》“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中的“遗”意思不相同。
    D. 咸,都,与《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中的“咸”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吕蒙有忧患意识,他深知关羽作战勇武,历来觊觎东吴,其军队驻扎在长江上游,日久必定对东吴不利,于是谋划对其动手。
    B. 吕蒙治军严明,他严令部众不得冒犯百姓,索取钱物,还下令将城中府库的财宝贴上封条,并不启用,只等孙权来后再作处理。
    C. 吕蒙将关羽设置在江边的哨兵尽数捕获,并严密封锁消息,关羽对此毫无所知,还在带兵回奔南郡时多次派人向吕蒙询问消息。
    D. 两则材料都谈到了“大意失荆州”这一历史事件,关羽因轻信陆逊对他推崇,而把南郡守军陆续调往樊城是他“大意”的表现之一。
    13. 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
    (2)有取民一笠以覆官铠者,其人系蒙乡里,垂涕斩之。
    14. 吕蒙在占领南郡、擒获关羽的过程中使用了哪些计策?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
    【答案】10. BEF 11. A 12. D
    13. 1 (1)于是吕蒙声言病重,孙权于是用一封不加缄封的文书将他召回,暗中与他商议计策。
    (2)有一个抢百姓一顶斗笠来覆盖将领盔甲的人,这人是吕蒙的同乡,(吕蒙)流着眼泪将他斩首。
    14. ①假装回建业养病,以迷惑关羽。②趁南郡空虚,突袭攻取。③抚慰关羽部下家属,使其失去斗志。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征虏将军关羽驻守南郡,潘璋率一万游击军队沿江上下活动,随时应敌。我吕蒙替国家在前据守襄阳。
    “征虏守南郡”是动宾结构,“征虏”指征虏将军关羽,“南郡”作“守”的宾语,应在“南郡”后断开,所以选B;
    “潘璋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是主谓结构,“潘璋”是主语,“将游兵万人循江上下”作“潘璋”的谓语,应在“上下”后断开,所以选E;
    “应敌所在”是动宾结构,“应”是谓语,“敌所在”作“应”的宾语,应在“所在”后断开,所以选F。
    故选BEF。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A.“疏,名词活用为动词,上奏章”错。“疏”是名词,奏章的意思,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也是名词奏章的意思,二者意思相同。句意:上奏章说。/劝谏太宗的十条奏章。
    B. 正确。图,打主意。/地图。 句意:一定是怕我在他的后方打主意的缘故。/召来有司查看地图。
    C. 正确。遗,送。/放弃。句意:陆逊写了一封信给关羽。/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D. 正确。咸,都。句意:都知道家中平安无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关羽因轻信陆逊对他的推崇,而把南郡守军陆续调往樊城”错。材料二“(陆)逊遗书与羽,极其推崇。羽意大安,稍撤兵以赴樊”,材料一“‘……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羽果信之,稍撤兵赴樊”,由此看出,关羽把南郡守军陆续调往樊城除了轻信陆逊对他的推崇外,还轻信了吕蒙回建邺养病的假消息。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病笃”,病重;“露檄”,不加缄封的文书;“阴”,暗中。
    (2)“系”,是;“垂涕”,流着眼泪;“垂涕斩之”,省略句,即“(吕蒙)垂涕斩之”。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由原文“羽讨樊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以治病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可知,假装回建业养病,以迷惑关羽。
    ②由原文“大军浮江,昼夜驱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擒也”可知,趁南郡空虚,突袭攻取。
    ③由原文“蒙入据城,尽得羽将士家属,皆抚慰,约令军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可知,抚慰关羽部下家属,使其失去斗志。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刘备命关羽镇守荆州。东吴大将吕蒙被封为汉昌太守防备关羽,他了解关羽很勇猛,素有吞并东吴的野心,而且关羽的军队驻扎在长江上游,双方和平相处的形势难以持久。吕蒙于是偷偷向孙权献计说:“现在征虏将军关羽驻守南郡,潘璋率一万游击军队沿江上下活动,随时应敌。我吕蒙替国家在前据守襄阳。这样的话,对曹操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又何必要依赖于关羽?”此计将要施行的时候,恰逢关羽攻打樊城,并留兵防守南郡。吕蒙向孙权上奏章说:“关羽攻打樊城却留下许多守军,一定是怕我在他的后方打主意的缘故。我时常生病,人们不以为怪,希望您扬言说我带兵回建业养病,关羽听说这个消息,一定会撤走南郡的守军,将他们全部调往襄阳。到那时,我们出动大军,昼夜兼程沿江而上,攻击他的薄弱环节,这样南郡即可拿下,而关羽也就会束手就擒了。”于是吕蒙声言病重,孙权于是用一封不加缄封的文书将他召回,暗中与他商议计策。关羽果然信以为真,陆续撤走南郡守军并将其调往樊城。孙权于是派吕蒙为先锋,在大船中埋伏下精兵,让士兵穿着白色的商人服装摇橹,日夜赶路,沿途遇到关羽设置在江边的哨兵,统统捆绑起来,因此关羽对此全然不知。吕蒙顺利地占据南郡,将关羽及其将士的家属全部俘获,然后挨家抚慰,并严令部众不得冒犯百姓,索取钱物。关羽从樊城班师途中,多次派人向吕蒙探听情况,吕蒙总是热情接待他派来的使者。关羽派的使者回去后,大家都得知家人平安,受到的待遇比平时还好,所以关羽的将士们丧失了斗志,都纷纷离开关羽向吕蒙投诚,随即关羽父子被吕蒙抓获。
    材料二:
    陆逊写了一封信给关羽,极力推崇关羽的功绩。关羽见信大为心安,就陆续撤走南郡守兵开往樊城。孙权听说这件事后,就发动军队攻击关羽。孙权先派遣吕蒙做先锋,吕蒙到浔阳,把精兵全部埋伏在船舱中,让士兵穿着白色的商人服装摇橹,昼夜兼程。而关羽派往长江沿岸的侦察员,全部被吕蒙捉住,所以关羽一点消息都没听说,吕蒙的军队长驱直入南郡。守城将士傅士仁、糜芳都出城投降。吕蒙占据南郡后,捕获关羽及士兵们的全部家属,并挨家安抚。有一个抢百姓一顶斗笠来覆盖将领盔甲的人,这人是吕蒙的同乡,(吕蒙)流着眼泪将他斩首。于是军中震惊,以致路不拾遗。吕蒙每天早晚都派亲信去慰问老年人,询问他们缺少什么,凡是生病的都予以治疗,饥寒的也派人赐予衣食,城中府库珍藏的财宝,吕蒙也下令贴上封条,等孙权来后再处理。关羽回奔南郡,沿途多次派人向吕蒙打听情况。吕蒙总是礼貌周到地招待关羽的使者,让他在城中到处参观,拜访各家百姓,或者请士兵的家属亲笔写信托使者带回,等使者回来后,士兵们私下探问,都知道家中平安无事,受到的待遇比平时还好,所以他们都失去战斗的意志,关羽于是被吕蒙擒获。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歌送别①
    李白
    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
    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沧江望澄碧,鲸鲵②唐突留馀迹。
    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
    【注】①此诗大约是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李白旅居江夏(今湖北武汉)时所作。②鲸鲵:大鱼名,比喻吞食小国的不义之人。此指曹操与孙刘联军鏖兵的军队。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人以“二龙争战”比喻两军相持情形,“楼船扫地空”五字预示了战争的结局。
    B. “烈火”句交代了“楼船扫地空”的原因,也表现出诗人对东吴辉煌战果的赞许。
    C. 这首诗前四句咏史,为后四句写送别提供了背景和环境,并形成了特有的气氛。
    D. 诗人最后表示把看到的景象一一写下来告诉友人,是为了让友人从中得到鼓舞。
    16. 这首诗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瑜,两者刻画周瑜形象时的描写角度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 D 16. 同:①李诗和苏词都把周瑜形象放在赤壁之战的背景下加以塑造。②李诗和苏词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周瑜形象:李诗用赤壁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的景象烘托出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英雄形象;苏词用小乔初嫁来烘托周瑜的年轻有为、英姿飒爽。
    异:苏词从正面详细描写了周瑜的外貌、神态:“羽扇纶巾,谈笑间”描写出周瑜风度翩翩、从容淡定的儒将气质;李诗用一句“周瑜于此破曹公”直接简要突出周瑜的功绩。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这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的能力。
    D.句意理解错误。最后两句是诗人对朋友的殷切期望,是希望友人走后经常来信报告佳音,让自己能够从中得到鼓舞。
    故选D。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李诗有“赤壁楼船扫地空……周瑜于此破曹公”,苏词有“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都把周瑜形象放在赤壁之战的背景下加以塑造;
    李诗“烈火张天照云海”,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烧得通红,用赤壁战场上赤焰烧天、煮水蒸云的景象烘托出周瑜击破曹操大军的英雄形象;苏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用小乔初嫁来烘托周瑜的年轻有为、英姿飒爽。李诗和苏词都运用侧面描写的方式塑造周瑜形象。
    “羽扇纶巾,谈笑间”,周瑜手里拿着羽毛扇,头上戴着青丝帛的头巾,谈笑着。这是正面详细,描写了周瑜的外貌、神态,描写出周瑜风度翩翩、从容淡定的儒将气质;李诗用一句“周瑜于此破曹公”,那是周瑜在这里用火攻把曹操击败,直接简要突出周瑜的功绩。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张先《剪牡丹·舟中闻双琵琶》“玉盘大小乱珠迸。酒上妆面,花艳眉相并”化用了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
    (2)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概括了秦国搜刮、挥霍六国珍宝的行为。
    (3)古代文人常把“鹿”写进诗词中,借此或展示尚贤的姿态,或寄托隐逸的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嘈嘈切切错杂弹 ②. 大珠小珠落玉盘 ③. 奈何取之尽锱铢 ④. 用之如泥沙 ⑤. 且放白鹿青崖间 ⑥. 须行即骑访名山(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嘈”“锱铢”“崖”“须”。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抑郁常常被人们误解。从症状的角度看抑郁时,人们对于抑郁的第一个误解是抑郁就是心情不好。 A ,但是抑郁的症状却远远不只心情不好这点。
    ①我们可以把抑郁的症状大体分成四个领域:感受、认知、行为表现和躯体症状。②感受就是大家可能最熟悉的心情不好,感到失望、悲哀、沮丧、厌烦和不满。③认知症状就是做决定很困难,对自己的健康和形象顾虑,④有轻身的观念、认为自己很失败、认为自己有罪等;⑤行为表现则是可以被观瞻到的,如哭泣的频率增加、办事的效率下降、社交退缩、比原来容易发怒等。⑥一些抑郁的人容易发怒,这个常常被人们忽视。⑦而躯体症状就是体重变化、食欲变化、精力不足、容易疲倦、性欲减退和睡眠困难等。⑧当然某个具体的症状,究竟适合归于哪个领域,其实很难划清。⑨像“自罪”“自责”和“失败感”,看上去是属于感受领域的,⑩但是其背后的认知力量的作用太强了。因此, B 更合适。此外,完美主义倾向其实也可以说成是抑郁的一个症状,或者说是致病因子。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 个字。
    19. 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A.心情不好确实是抑郁的一个症状
    B.将之归为认知领域 19. ③,可修改为:认知症状就是做决定很困难,对自己的健康和形象产生顾虑。⑤,可修改为:行为表现则是可以被观察到的,如哭泣的频率增加,办事的效率下降、社交退缩、比原来容易发怒等。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A.此处承上启下,上承“抑郁就是心情不好”,和下句“抑郁的症状却远远不只心情不好这点”为转折关系,可知此处肯定心情不好是抑郁的一个症状,可填“心情不好确实是抑郁的一个症状”。
    B.此处谈“自罪”“自责”和“失败感”的所属领域,和“其背后的认知力量的作用太强了”为因果关系,可填“将之归为认知领域”。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③“对自己的健康和形象顾虑”成分残缺,缺少与“顾虑”搭配的动词,可在“顾虑”前加上动词“产生”。
    ⑤“行为表现”与“被观瞻到”搭配不当,可将“观瞻”改为“观察”。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昆仑山脉收住脚步的青藏高原东缘,有一座苍茫突兀的山岭拔地而起,它携万千山峰逶迤东去,绵延1600多公里,将中国内陆分为南北两面。这条像奔腾巨龙横亘在中国内陆中央的山岭,就是秦岭,也是中国南北分界岭。
    五月的商洛,细雨蒙蒙,原野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一路走进丹凤、山阳、柞水三县,三县所辖乡村自然地分布在秦岭深处,这里的乡亲们不辞辛劳,适时耕作,在这片希望的原野上,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秦岭人家祖祖辈辈守护着秦岭,秦岭也在极力涵养这方福田沃土。极目远眺,①巍巍大秦岭,葱茏叠翠,云雾缭绕。仔细打量,秦岭的沟沟壑壑似乎充满了神秘感,②它那巨大的绿色磁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
    穿行在群山之中,遐想无限。然而对于秦岭深处的故事我们每个人又了解多少呢?那么,是不是应该像读黄河、长江一样,也用心读一读秦岭! 哪怕只读懂了秦岭的一座山峰,一条河流,一片森林,一束风中摇曳着的顽强而聪慧的野花,一只采撷花蜜的辛勤而勇敢的蜜蜂,也好。
    20. 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蒙蒙、淡淡、巍巍”,说说它们和“蒙、淡、巍”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
    21. 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2. 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
    (1)像“自罪”“自责”和“失败感”。
    (2)这条像奔腾巨龙横亘在中国内陆中央的山岭。
    【答案】20. 三个重叠词语“蒙蒙﹑淡淡,巍巍”与“蒙,淡。巍”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①“蒙”在这里指雨细小迷茫的样子,重叠后,比“蒙”表达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细雨的朦胧状态。②“淡”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味道轻微﹑不强烈,重叠后,更能突出原野的幽香之清淡。③“巍”指高大壮观的样子,重叠后,更能突出大秦岭的雄伟壮观。
    21. 示例一:第①处,①两个逗号分别从植被,云雾两个方面描写秦岭。②突出了秦岭良好的地貌(生态)及其巍峨。渺茫的特点。
    示例二:第②处,①两个逗号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表现出逻辑的严密性。②因为它有那巨大的绿色磁场,所以扣人心弦,所以引人入胜,两个逗号突出了绿色磁场的作用。
    22. (1)①“像‘自罪‘自责’和‘失败感’”不是一个比喻句,而是举的一个例子。“像”不是喻词,在这里有“例如”之意。②通过举例子,以说明“某个具体的症状,究竟适合归于哪个领域,其实很难划清”的道理。
    (2)①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是“秦岭”,喻体是“奔腾巨龙”,“像”是喻词。②使用比喻手法,把“秦岭”比喻成”奔腾巨龙”,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秦岭横亘于中国内陆中央的状态。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词语效果的能力。
    三个重叠词语“蒙蒙﹑淡淡,巍巍”与“蒙,淡。巍”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
    ①“细雨蒙蒙”中的叠音词“蒙蒙”描写的是“细雨”的状态,雨珠细小,因而连成一片时让人看不清,因此“蒙”在这里指雨细小迷茫的样子,强调雨珠的小而密,重叠后,比“蒙”表达的程度更深,更能突出细雨的朦胧状态。
    ②“原野散发着淡淡的幽香”中的“淡淡”描写的是原野散发出的幽香,“淡”通常用来形容某种情感或味道轻微﹑不强烈,田野的气味不浓烈,重叠后,更能突出原野的幽香之清淡。
    ③“巍巍大秦岭”中的“巍巍”描写的是“大秦岭”,突出其巍峨高大,“巍”指高大壮观的样子,重叠后,更能突出大秦岭的雄伟壮观。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①处,“巍巍大秦岭,葱茏叠翠,云雾缭绕”,两个逗号隔出三个短语,描写对象是“巍巍大秦岭”,“葱茏叠翠”“云雾缭绕”两个短语分别从植被,云雾两个方面描写秦岭;逗号隔开之后,“葱茏叠翠”“云雾缭绕”两个短语得到强化,突出了秦岭良好地貌(生态)及其巍峨。渺茫的特点。
    第②处,“它那巨大的绿色磁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两个逗号隔出三个短语,描写对象是“绿色磁场”,“扣人心弦”“引人入胜”与“绿色磁场”构成因果关系,两个逗号构成了一种因果关系,表现出逻辑的严密性。
    ②逗号隔开之后,“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独立成句,语意得到强化,因为它有那巨大的绿色磁场,所以扣人心弦,所以引人入胜,两个逗号突出了绿色磁场的作用。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含义的能力。
    ①原句“当然某个具体的症状,究竟适合归于哪个领域,其实很难划清。像‘自罪’‘自责’和‘失败感’,看上去是属于感受领域的,但是其背后的认知力量的作用太强了”,这里的“像‘自罪‘自责’和‘失败感’”不是一个比喻句,而是举的例子。因此“像”不是喻词,在这里有“例如”之意。
    第一句“当然某个具体的症状,究竟适合归于哪个领域,其实很难划清”,后面举例“像‘自罪’‘自责’和‘失败感’,看上去是属于感受领域的,但是其背后的认知力量的作用太强了”,通过举例子,以说明“某个具体的症状,究竟适合归于哪个领域,其实很难划清”的道理。
    ②“这条像奔腾巨龙横亘在中国内陆中央的山岭”这个句子是比喻句,本体是“秦岭”,喻体是“奔腾巨龙”,“像”是喻词。
    使用比喻手法,把“秦岭”比喻成”奔腾巨龙”,写出了秦岭的整体形状和气势,也生动形象地描写出秦岭横亘于中国内陆中央的状态。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538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5.6%的受访者表示每天花在刷短视频上的时间在2小时以上,87.6%的受访者表示在假期刷短视频会比平时多。而第十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每天读书时间最长为21.05分钟,而在校学生除了上课接触阅读之外,课余时间会阅读的比例不足20%,阅读时间更是少得可怜,4成学生每天阅读少于1小时,更多的时间耗在了短视频等网络消遣上面。
    有人认为,人们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刷短视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而有的人却认为,网络短视频是“电子鸦片”,静下心来读书才是“正道”,才会真正充实自我,提升自我。
    请结合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思考、判断。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例文:
    珍惜精力,梦拼搏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每个人的时间与精力都是有限的,而对于已经升入高三的我们来讲,时间则显得更为宝贵。然而,不管是社会数据显示,还是纵观我们身边的同学们,不少人难以抵御抖音等短视频的诱惑,在“短平快”上耗费大量时间。时光不容虚度,生命岂可空耗?我们应当珍惜有限的时间与精力,为梦想而拼搏。
    珍惜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刷多了短视频之后,我们会形成一种惯性: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如果我们只是选择靠这些软件去虚度时光,那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去提升自己。2018年度“感动中国”栏目中所介绍的程开甲院士,在生命历程中不放过每一个提升自己的机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经常挑灯夜读,后来投身大漠,为祖国的崛起提供战略保障。即便已年过六旬,他依然坚持钻研,努力提升自己。“戈壁寒暑成大器,于无声处起惊雷”,同学们,身负国家未来与希望的我们,难道不应该向程老前辈学习,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为国家奉献一份力量吗?我们一定要拒绝手机网络的诱惑,珍惜现在的时光,不断提升自己。
    静下心来,积蓄成长力量。
    尼尔•波兹曼曾言:“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方式出现,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无数的事例证明,唯有耐下心来负重前行,才能有所成就,不负韶华。同学们,对于尚未真正成熟的我们而言,外面的世界广阔而神秘,我们的心中也充满着好奇。但了解外界的前提是拥有辨别能力,不被外面的世界所裹挟。同学们,现在的我们正应该沉下心来,为成长积蓄力量。“百二秦关终属楚,三千越甲可吞吴”,曾有人卧薪尝胆,终功成名遂;曾有人凿壁借光,终金榜题名;曾有人忍辱胯下,终名震一方。
    为梦而搏,规划学习时间。
    孟子论治国时曾说:“入则无法家弼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信息化、现代化高度发达的今天,大量的娱乐信息如潮水般涌来,我们若无节制、无目的地耗费生命,浏览这些信息,则无异于慢性自杀。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的我们,应当有一种忧患意识。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时间与娱乐方式,养成良好作息习惯,在人生的关键点上打出漂亮的一仗,不要让日后的自己心怀懊悔。明天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努力的自己。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为梦而搏,为自己而奋斗吧!
    尼采曾说:“谁终将声震人间,必长久深自缄默。”同学们,我倡议大家合理规划自己的时间与精力,摒弃无节制的娱乐。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胸中有丘壑,勒马震山河”。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有材料中统计的两方面数据可知,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得短视频成为人们迅速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静心读书受到短视频等网络信息的影响,大有式微之势,刷短视频时间多了,读书时间自然少了。对这一现象,有人表示担忧,有人却不置可否。虽然材料展现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但从两者数据的对比中,可以看出,材料其实指出了沉迷于短视频的危害:没有耐心去读书,没有精力去思考,没有更多时间去提升自己。长此以往,在这个信息大潮翻涌、娱乐至上的时代,人们终将被浮躁冲淡,虚度时光、缺乏耐心、思考和沉淀。这等于说,命题人已经对材料所述刷小视频的怪象设定好了立意方向,要求考生在这个方向上深入反思批判这种现象,否定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考生不可偏离题旨。
    写作时,可以旗帜鲜明地提出观点,反对这种娱乐至死的生活方式。然后主体部分可以按照“摆现象”“析原因”“挖危害”“指办法”的结构来写作。尤其要把刷小视频等娱乐方式的危害挖深挖透,给青年以警醒。指办法要切实可行,比如树立远大理想,自律,用读书、户外运动等更健康的休闲方式去替代刷小视频等。如果考生能够由个人的成长发展、个人的精神物质需求,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和国家、民族的前途未来等,文章就有了高度和深度。当然,也可以从材料中第二种观点的角度出发,找到两者的平衡点,客观公正地分析两者的独特性与价值,然后针对如何运用好短视频发表自己的见解,比如可以写通过短视频学习知识、提升自我,因为短视频也不全是娱乐的,这样就能更好地体现思维的辩证与全面。
    立意:
    1.抵制诱惑,提升自己。
    2.不必将短视频视为洪水猛兽。
    3.在娱乐洪流中坚守本我(重拾少年意气)。
    4.抛浮躁娱乐之风,扬静以修身之气。
    5.既要静心读书,也要适度娱乐。
    相关试卷

    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惠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语文pdf、语文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2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惠州中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的作答,非选择题的作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届广东省惠州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含解析),共22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