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短歌行》与《归园田居》教案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3/2/15310605/0-170670219479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对比导入,知人论世,朗诵揣摩,感音乐美,品读诗歌,赏艺术美,玩味诗歌,悟情感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个生活在汉末三国时代,大权在握,号令四方,统一北方;
一个生活在东晋末南朝宋时期,曾任小官,弃职而去,归隐田园。
一个是拨乱世的英雄,要建功立业,广纳贤才;
一个是田园诗人,要远离官场世俗,躬耕自乐。
人生境遇不同,追求不同,心境不同,诗作风格不同,一个慷慨悲凉,一个平淡自然。
他们多找到舒适安放自己灵魂的生命状态,发出自己独特的生命吟唱。
二、朗诵揣摩,感音乐美
引领学生诵读体验,在音准、节奏、流畅、情感方面注重调整。把握节奏上的轻重、停连、快慢、长短、高低,来展示情感的变化和起伏。四言诗,二二拍,多为忧思悲凉,亦有慷慨豪迈之声。五言诗,二三拍,多为归家所见所闻,充满欢欣。
三、品读诗歌,赏艺术美
结构严谨:两首诗歌的诗眼是什么?分别围绕主题词如何展开全诗歌?
《短歌行》“忧”,忧什么?为何忧?
《归园田居》“归”,从何归,为何归,归何处,归如何?
2赏析手法:
(1)比喻:譬如朝露,指出人生短暂
“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将贤才比喻为喻为高空的明月,何时摘取?美好而又遥远,可望而不可即。又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匠,何枝可依”中乌鹊难以停靠比喻贤才尚在徘徊的情景。
(2)引用和化用:
“青青子衫,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诗句,将女子对情人的深情相思变成了诗人对贤才的思慕。
又如“哟哟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竺”也是引用《诗经》诗句,其意在表达诗人期待贤者的热诚。
比如“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史记·鲁周公世家》中周公事,诗人以周公自比,表达求贤建业的雄心。
(3)远近、动静、视听结合描写景物。
四、玩味诗歌,悟情感美
《短歌行》中作者忧愁,正因为人生苦短、贤才难得,对贤才充满期待,竭诚欢迎;贤才遥不可及且又徘徊择主;求贤若渴,在于诗人要向周公那样建功立业。
《归园田居》“误”字否定为官行为,全是尘网和羁绊。性本爱丘山,向往田园。田园中的意象亲切,色彩美丽,宁静闲适朦胧美好,诗人获得了自由、美好、平静的生活。
人生境遇不可选择,生命状态状态不同,一个积极谋划大业,一个积极回归田园;生命的最佳状态,就是自己的生命绽放,灵魂得到合适的安放。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7.2* 归园田居(其一)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专题任务,预习任务,学习任务,设计意图,课堂小结,设计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10页。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7.1 短歌行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定位,素养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任务引导,任务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