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综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
裕溪河,古称濡须水,是巢湖最早的通江河道,属长江支流,其水量常年较为稳定。汛期时长江水常倒灌入该河。新中国成立以来,整治裕溪河的规划、设计与施工一直没有中断过。先后在巢湖东出口和裕溪口(裕溪河进入长江的地方),动工兴建巢湖、裕溪河水利枢纽工程节制闸,整体抬高水位,使各河段内流速平缓,水深增加,裕溪河始成为渠化河流。下图为巢湖及其周边地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裕溪河常年水量比较稳定,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
A.河流主要以降水补给为主B.河流主要以湖水补给为主
C.河流主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D.人类新建水坝等调节水位
2.将裕溪河建成渠化河道的目的主要为( )
A.提高裕溪河的通航能力B.减轻裕溪河的洪涝灾害
C.发展裕溪河的水产养殖D.发展裕溪河的旅游能力
3.裕溪口水利枢纽工程节制闸会使裕溪河( )
A.泥沙淤积减少B.水流速度增快C.流向趋于稳定D.水位变化增大
2023年7月11日我国正式入伏,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下图示意2023年7月11日8时~20时全国高温区预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据图中信息可推知,7月11日8时~20时( )
A.华北平原一带较容易中暑B.≥40℃的地区集中分布
C.37℃~40℃地区面积最大D.全国普遍出现高温天气
5.相较于吐鲁番盆地.同纬度的T城市并未出现高温天气,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
A.人类活动B.纬度位置C.海陆位置D.地形地势
6.入伏后长江中下游大多数省区高温天气多发.主要是因为( )
A.多台风天气B.受高气压控制C.夏季风南移D.白昼时间变长
我国甘蔗种植地主要限于北纬24°以南地区,多为春播秋收,播种期一般要求气温13℃以上,高温潮湿利于其生长,气温日较差大的冷凉干燥、晴朗无霜的天气对甘蔗成熟及品质提高非常有利。近年来石家庄、青岛等城市郊区出现了甘蔗种植地块。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石家庄、青岛等城郊相比,南方种植的甘蔗( )
A.育苗成本较高B.病虫害较少C.甘蔗品质更优D.上市时间较早
8.石家庄、青岛等城市郊区发展甘蔗种植的主要目的是( )
A.弥补制糖原料不足B.培育甘蔗新的品种
C.满足居民鲜食需要D.缓解南北交通压力
9.在我国南方地区,甘蔗生长后期往往需要剥掉枯黄脚叶,其主要目的是( )
①保持土壤湿润
②提高甘蔗的品质
③使甘蔗免遭冻害
④提高甘蔗的产量
⑤增加甘蔗田的通透性
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④⑤
草毡层是由土壤物质与植物根系交缠而成的毡状表土层,主要分布在高寒和极地地区。青藏高原上的草毡层,虽然厚度不大,但坚韧且富有弹性,是维护青藏高原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与基岩风化物为成土母质的土壤不同,这里草毡层中的细土物质以风力搬运输入的外源粉尘为主。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地草毡层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青藏高原上草毡层中风力搬运输入的粉尘物质增加将( )
A.有利于土壤有机质积累B.降低土壤的持水能力
C.加快下覆基岩风化破碎D.有助于耕作土壤形成
11.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 )
①草地初级生产力降低
②冻土融化速率减缓
③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
④地表侵蚀强度增加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二、材料分析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雅鲁藏布江是一条神奇的大江:它是一条流经沙漠的江,简称为“沙江”;全程中有一半的流程是在宽谷与窄谷交替出现的峡谷中,被称为“峡江”;有的河段形成许多岔流构成的形似发辫的水系,被称为“辫江”。藏南谷地被称为西藏的“小江南”。左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右图为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示意图和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
(1)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蒸发系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低的原因。
(2)推测甲处附近断面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3)说明乙处河谷“辫状”景观的形成过程。
(4)说明雅鲁藏布江峡谷对西藏“小江南”形成的影响。
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是制作葡萄酒瓶塞、软木地板和墙板等软木制品的优良用材;采剥后树皮还可再生,采剥周期(同一棵树2次采剥的间隔时间)为9~12年。葡萄牙的阿连特茹地区(下图)是世界最主要的软木和葡萄酒软木塞产地,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
(1)从气候角度说明该地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的原因。
(2)与葡萄牙北部相比,分析阿连特茹地区软木采剥周期较短的原因。
(3)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
(4)从环境效益角度,说明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原因。
14.【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天目湖旅游度假区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区南部8km,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是融观光、旅游、度假、会议等活动为一体、具有“行、游、住、食、购、娱”一条龙服务的省级旅游度假区。天目湖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全区拥有300k㎡的生态保护区,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目前,天目湖凭借“水甜”“茶香”“鱼头鲜”这“三绝”,不但成为全国越来越多游客休闲度假的“打卡地”,更成为溧阳发展经济的“火车头”。下图示意天目湖景观。
指出天目湖可以开展的主要旅游活动,并说明溧阳发展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重要意义。
15.【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高原兔是青藏高原的优势鼠种,喜食植物根、芽,采食量大,穴居且繁殖能力强,是众多肉食动物的食物来源,有利于维持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多样性。随着草地退化,高原鼠兔密度呈增加趋势。2022年春季,某畜牧县预计投放毒饵70吨,可消灭高原鼠兔8万只,但有专家认为此做法欠妥。下图为高原鼠兔的照片。
分别说明该畜牧县灭鼠的原因以及专家认为做法不妥的理由。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裕溪河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河流夏季水量大,A错误;结合图示可知裕溪河的上游是巢湖,因此裕溪河的主要补给类型是湖泊,受湖泊对裕溪河的水量调节,裕溪河常年水量比较稳定,B正确;裕溪河地处季风气候区,地下水不是河流的主要补给类型,C错误;人类新建水坝等人类活动调节水位也是在建好水坝之后,而不是常年水量稳定,D错误。故选:B。
2.答案:A
解析:结合材料可知先后在巢湖东出口和裕溪口(裕溪河进入长江的地方),动工兴建巢湖、裕溪河水利枢纽工程节制闸,整体抬高水位,使各河段内流速平缓,水深增加,裕溪河始成为渠化河流,提高裕溪河的通航能力,通过裕溪河沟通加强巢湖与长江的水运,A正确。裕溪河上游有湖泊调节水量,不易发生洪涝灾害,B错误;渠化河道,流速减缓,水体自净能力减弱,不适合发展水产养殖,C错误;渠化河道向来不是发展裕溪河的旅游能力的唯一途径,D错误。故选:A。
3.答案:C
解析:裕溪口水利枢纽工程节制闸使得裕溪河流速减缓,泥沙沉积,淤积增强,AB错误;工程节制闸,渠化河道使得裕溪河流向趋于稳定,水量水位趋于稳定,C正确,D错误。故选:C。
4.答案:A
解析:图中信息显示,7月11日8时~20时河北中南部、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区出现37℃~40℃的高温天气,说明华北平原一带较容易中暑。河北南部、河南北部、浙江中部、四川东南部、云南东北部局地温度达40℃以上,空间分布较为分散;7月11日8时~20时我国局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其中35℃~37℃地区面积最大。
5.答案:D
解析:分析可知,T城市与吐鲁番盆地都深居内陆,降水少,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但吐鲁番盆地四周高、中间低,热量不容易散失,导致其出现高温天气。
6.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入伏后,我国东部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大多数省区受西太平洋高压控制,以下沉气流为主,多晴朗少雨天气,导致高温天气多发。台风带来阴雨天气,可以缓解高温天气的发生及影响;入伏后夏季风继续向北推移,长江中下游地区白昼时间变短。
7.答案:D
解析:由甘蔗的生长习性可知,其适合我国南方24°N以南地区种植。北方种植:春季气温低育苗需保温,成本较高,而南方种植甘蔗育苗成本较低,A错误。冬季气温高,病虫害较多,B错误。昼夜温差小,甘蔗糖分积累较少,甘蔗品质较差,C错误。纬度较低,播种时间较北方早,上市时间较早,D正确。所以选D。
8.答案:C
解析:注意关键词“城市郊区”,易联系郊区农业的特征分析,城郊农业是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的农业,C正确。制糖业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AD错误。种植农作物主要是为了获得农产品,B错误。故选C。
9.答案:D
解析:注意题中信息:地点是南方,时间是甘蔗生长后期,方式是剥掉枯黄脚叶。据此分析,可以得出,剥掉枯黄蔗叶可以增加甘蔗田的通透性,易通风,⑤正确。增加光照,易使土壤水分蒸发,不易保持土壤湿润,①错误。南方秋季,剥掉枯黄蔗叶易使夜晚温度较低,使甘蔗遭受冻害,③错误。增加甘蔗田的通透性,利于增加光照,增加昼夜温差,提高甘蔗的品质和产量,②④正确。故②④⑤正确。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C
解析:如果青藏高原某区域草毡层遭到破坏,会导致当地草地植被总量减少,初级生产力降低,①正确;草毡层遭到破坏,地表裸露,地表受风力侵蚀作用强度增加,直接接受太阳辐射,冻土融化速率增强,②错误、④正确;高原冻土中存在一些被封存的温室气体,随着冻土融化速率增强,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③错误。故选C。
12.答案:(1)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该流域受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量较大;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空气湿度大,不利于蒸发。
(2)冰川活动时期,(形成U形谷),冻结堆积大量疏松冰碛物;(气候变暖)后来冰川融化,落差增大,谷地中水流下切侵蚀;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形成“V”形谷底。
(3)乙处河谷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泥沙来源丰富。汛期径流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4)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受地形抬升,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相对高度较大,垂直分异常显著,生物资源种类较多;谷畔泥沙沉积,土壤较肥沃。
解析:(1)分析雅鲁藏布江流域蒸发系数(蒸发量占降水量的比重)低可以从蒸发量少、降水量大分析,整体海拔较高,温度较低,蒸发量较小;雅鲁藏布江地区的水汽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降水多;位于雅鲁藏布江谷地,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水汽多,湿度大,蒸发弱。
(2)根据材料甲处河谷横剖面上形态的变化示意图,1950年以前,在冰川侵蚀作用下形成U形谷地,冻结堆积大量冰碛物;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落差增大,谷地中水流下切侵蚀;暴雨侵蚀形成巨大的泥石流,带走了谷底的大量物质,形成“V”形谷底。
(3)根据乙地“辫状”景观示意图,宽谷中河道分汊、沙洲裸露可以得出,河流含沙量大、容易沉积;位于谷地,地形平坦,流速慢,泥沙沉积,泥沙来源丰富。河流汛期水量大,宽谷段河流流速变缓,泥沙沉积形成沙洲,水流受沙洲影响易分汊;枯水期沙洲裸露,形成新河道,多汊道凸显形成辫状景观。
(4)小江南说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类似江南,气候温暖湿润,生物多样等。雅鲁藏布江峡谷与西藏其他地方相比,海拔较低,气温相对较高;谷地利于印度洋暖湿气流深入,受峡谷两侧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降水较丰富,水热条件较好;河谷两侧多高山,相对高度较大,气候垂直分异常显著,生物多样性丰富;河流带来泥沙在谷畔沉积,土壤较肥沃,利于农业的发展。
13.答案:(1)图中显示,阿连特茹地区地处30°~40°N之间大陆西岸,可以判断阿连特茹地区为地中海气候,气候特征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材料信息表明,栓木的生长习性是栓皮树喜光、耐旱、防风,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树皮(软木)可厚达8~9厘米。从气候角度分析,当地栓皮树根深、叶片小且硬实,是为了适应当地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当夏季蒸发旺盛,土壤水分较少,地下水埋藏较深,栓皮树的根深利于吸收足够的水分,满足生长的需要;栓皮树的叶子少而硬实,可以减少蒸腾,保证栓皮树体内水分稳定。
(2)图中显示,与葡萄牙北部相比,阿连特茹地区纬度较低,光热较充足,栓皮树生长较快,树皮长到采剥所需要厚度的时间短,从而导致采剥周期较短。
(3)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可以从软木产量、加工技术、市场需求角度进行分析。阿连特茹地区发展软木塞加工业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该地区栓皮树种植面积广,栓皮产量高;材料信息表明,发展软木加工业已逾200年历史发展,说明软木加工业历史悠久,工艺水平高;地中海沿岸是世界上主要葡萄生产地,当地临近葡萄酒产区,软木塞消费市场广阔。
(4)阿连特茹地区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的环境效益可以从土地、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率、环境污染等角度说明。大力发展栓皮树产业首先要种植大面积栓皮树,且使用过程中无需伐树,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减少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大面积栓皮树植被有利于野生动物栖息、生长、繁殖,维护生物多样性;软木制品可以回收利用,减少资源耗费;栓皮树树皮可再生、清洁,容易降解,对环境造成的压力小。
解析:
14.答案:活动:划船、垂钓、特色餐饮.农家乐体验.水上游乐活动.观光.徒步.摄影.公益研学、科普教育等。意义:带动溧阳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提供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文化交流.提高人们生活品质等。
解析:活动:根据材料“区内坐落着沙河、大溪两座国家级大型水库。目前,天目湖凭借“水甜”“茶香”“鱼头鲜”这“三绝””可知,天目湖旅游度假区有大型水库,游客可以在库区划船、垂钓,利用水、茶、鱼头三绝发展特色餐饮,组织采茶、捕鱼等农家乐体验。根据材料“天目湖被誉为“江南明珠”“绿色仙境””可知,天目湖景色优美,可以发展水上游乐活动、观光、绕湖徒步、摄影记录美景,充分开发旅游资源的美学价值。根据材料“全区拥有300k㎡的生态保护区”可知,该地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可以利用生态保护区,发展公益研学,进行科普教育等。意义:根据材料“不但成为全国越来越多游客休闲度假的“打卡地”,更成为溧阳发展经济的“火车头””可知,天目湖旅游度假区的发展,促进了旅游业及溧阳相关产业发展,增加了本地的财政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提高旅游质量,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本地区的人居环境质量。旅游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了居民生活品质。外来游客的前来旅游,有利于不同区域文化的交往,促进文化交流等。
15.答案:灭鼠原因:高原鼠兔密度呈增加趋势,加剧了植被退化速度,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妥的理由:消灭高原鼠兔,导致其他肉食动物失去了食物来源,毒饵也较容易被其他动物误食,威胁当地生物多样性;同时死亡的高原鼠兔也会破坏该地的生态环境。
解析:灭鼠原因:根据材料可知,随着草地退化,高原鼠兔密度呈增加趋势,鼠兔密度增加会加剧当地草地退化,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不妥理由:根据所学知识,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生物多样性相对较少,且鼠兔是其他肉食性动物的食物来源。采取投放毒饵方式,不仅容易被其他动物误食,也会因为鼠兔数量剧减导致其他肉食性动物失去食物来源,影响生物多样性;鼠兔死亡之后腐烂的尸体本身也会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2023届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km2 C, 图中表示洼地的是,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水库建成后能够, “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介于,地球具有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黄赤交角为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西藏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含答案),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3 km2 C, 图中表示洼地的是,建设成本最低的水库大坝宜建在,水库建成后能够, “北京奥运星”的运行轨道介于,地球具有大气层的主要原因是,黄赤交角为2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西藏林芝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这是一份西藏林芝市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08~0,农用地膜种植带来的不利影响有,该城市人口密度较大的区域位于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