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全套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六章遗传的分子基础课时2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的本质考点1DNA的结构 学案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1性状显隐性的相对性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7多角度突破基因定位问题题型3判断某特定基因是否位于特定染色体上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3复等位基因 试卷 0 次下载
-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2基因致死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试卷 0 次下载
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3基因连锁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3基因连锁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共4页。
提醒连锁+互换情况下,配子种类及比例为Ab:aB:AB:ab=m:m:n:n的个体AaBb自交,后代各基因型个体所占比例的计算,可采用“棋盘法”。
6.[2023湖北]人的某条染色体上A、B、C三个基因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这三个基因各有上百个等位基因(例如:A1~An均为A的等位基因)。父母及孩子的基因组成如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
A.基因A、B、C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遗传
B.母亲的其中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是A3B44C9
C.基因A与基因B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则其C基因组成为C4C5
解析 分析父亲及儿子的基因型可知,三对等位基因均成对存在,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A错误;据题干信息可知,A、B、C三个基因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紧密排列,不发生互换,则三对等位基因连锁,在遗传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将亲代及子代的基因型进行分析,把儿子和女儿来自母亲的基因圈出来,如下表:
可看出母亲的一条染色体上基因组成为A3B44C9,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24B8C5,父亲的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A25B7C4,另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A23B35C2,B正确;若此夫妻第3个孩子的A基因组成为A23A24,由以上分析可知,A23与C2连锁,A24与C5连锁,因此其C基因组成为C2C5,D错误。
7.[12分]已知某种植物的一个表型为红花高茎、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A和a基因分别控制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B和b分别控制高茎和矮茎这对相对性状。已知这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位置有以下三种可能。据图回答:
(1)图②③中,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是否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否 (填“是”或“否”),理由是 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若不考虑互换,且含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这种变化不影响配子和子代的存活率),图③细胞能产生 2 种基因型的配子,配子的基因型有 A、aB ,这种发生在染色体上的变化属于可遗传变异中的 染色体变异(或染色体结构变异) 。
(2)假设图①中两对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请在下面方框内画出AaBb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另一种可能的分布状态。(画图并标注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3)现提供表型为白花矮茎的植株若干,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来探究题述红花高茎植株的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究竟属于题述三种情况中的哪一种(不考虑互换),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基本思路是:用该红花高茎植株与白花矮茎植株进行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一代植株的表型及比例。
Ⅰ.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四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 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1:1:1:1 ,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①所示;
Ⅱ.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两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 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 ,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②所示;
Ⅲ.若子一代植株中出现两种表型,表型及比例为 红花矮茎:白花高茎=1:1 ,则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状态如图③所示。
解析 (1)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遗传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而图②③中,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故这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在不考虑互换的情况下,含b基因的染色体片段缺失,图③细胞能产生2种基因型的配子,其基因型是A、aB。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2)只有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遗传时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故两对基因(A/a、B/b)的位置如答案所示。(3)用题述红花高茎植株(AaBb)与白花矮茎植株进行杂交,相当于测交,白花矮茎植株(aabb)只能产生一种配子ab。Ⅰ.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①所示,该植株能产生四种配子:1/4AB、1/4Ab、1/4aB、1/4ab,故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4AaBb、1/4Aabb、1/4aaBb、1/4aabb,即红花高茎:红花矮茎:白花高茎:白花矮茎=1:1:1:1;Ⅱ.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②所示,该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1/2AB、1/2ab,故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即红花高茎:白花矮茎=1:1;Ⅲ.若红花高茎植株的基因分布如图③所示,该植株能产生两种配子:1/2Ab、1/2aB,故测交后代基因型为1/2Aabb、1/2aaBb,即红花矮茎:白花高茎=1:1。
8.[2021海南,10分]科研人员用一种甜瓜(2n)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结果如表。
已知A、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e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当E和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出有覆纹性状。不考虑互换、染色体变异、基因突变等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 橘红色 。
(2)F1的基因型为 AaBbEeFf ,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 8 种。
(3)F2的表型有 6 种,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黄绿色无覆纹果皮、黄色无覆纹果皮的植株数量比是 9:3:4 ,F2中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是 5/6 。
解析 (1)仅考虑甜瓜果肉颜色这对性状,结合表格分析可知,亲本果肉颜色分别是白色和橘红色,F1果肉颜色均为橘红色,则橘红色是显性性状。(2)由F2中黄绿色:黄色≈3:1,可推知F1关于果皮底色的基因型为Aa;由F2中橘红色:白色≈3:1,可推知F1关于果肉颜色的基因型为Bb;由F2中有覆纹:无覆纹≈9:7,可推知F1关于果皮覆纹的基因型为EeFf,综上可知F1的基因型为AaBbEeFf。由于A和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e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a、E/e位于4号染色体上,B/b位于9号染色体上,F/f位于2号染色体上,则A/a(E/e)、B/b、F/f独立遗传,F1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2×2=8(种)。(3)由于A、E连锁,a、e连锁,且E、F同时存在时果皮才表现有覆纹性状,所以就果皮底色和果皮覆纹这两对性状而言,F2只有黄绿色有覆纹、黄绿色无覆纹和黄色无覆纹3种表型。结合表格可知,F2关于果肉颜色的表型有2种,故F2的表型有2×3=6(种)。F2中基因型为A_E_的个体占3/4,基因型为aaee的个体占1/4,F2中黄绿色有覆纹果皮个体(A_E_F_)所占的比例为3/4×3/4=9/16,黄绿色无覆纹果皮个体(A_E_ff)所占的比例为3/4×1/4=3/16,黄色无覆纹果皮个体(aaeeF_、aaeeff)所占的比例为1/4×1=1/4,这三种表型的植株数量比为9:3:4。F2黄色无覆纹果皮植株中纯合子占1/2,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占1/3,则F2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植株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1/3=1/6,F2黄色无覆纹果皮橘红色果肉的植株中杂合子所占比例为1-1/6=5/6。连锁类型
仅连锁
连锁+互换
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如基因A和b在一条染色体上,基因a和B在另一条染色体上,b与B所在部位染色体发生互换
图解
配子类型
及比例
AB:ab=1:1
Ab:aB=1:1
Ab:aB:AB:ab=m:m:n:n,且m>n(m、n的数值大小因交换率不同而出现差异)
自交
后代
基因型
及比例
AABB:AaBb:aabb=
1:2:1
AAbb:AaBb:aaBB=1:2:1
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aabb=n2:2mn:2mn:2(m2+n2):m2:2mn:m2:2mn:n2
表型
及比例
双显:双隐=3:1
单显:双显:另一单显=1:2:1
双显:单显:另一单显:双隐=(3n2+4mn+2m2):(m2+2mn):(m2+2mn):n2
测交
后代
基因型
及比例
AaBb:aabb=1:1
Aabb:aaBb=1:1
Aabb:aaBb:AaBb:aabb=m:m:n:n
表型
及比例
双显:双隐=1:1
单显:另一单显=1:1
单显:另一单显:双显:双隐=m:m:n:n
父亲
母亲
儿子
女儿
基因组成
A23A25B7B35C2C4
A3A24B8B44C5C9
A24A25B7B8C4C5
A3A23B35B44C2C9
性状
控制基因及其所在染色体
母本
父本
F1
F2
果皮底色
A/a,4号染色体
黄绿色
黄色
黄绿色
黄绿色:黄色≈3:1
果肉颜色
B/b,9号染色体
白色
橘红色
橘红色
橘红色:白色≈3:1
果皮覆纹
E/e,4号染色体
F/f,2号染色体
无覆纹
无覆纹
有覆纹
有覆纹:无覆纹≈9: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4基因分离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3复等位基因,共2页。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2基因致死类特殊分离比问题分析,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致死现象分析,例析解答此类问题的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考2024届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讲义第五章基因的传递规律微专题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特例分析题型19:3:3:1的变式问题分析,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和”为16的特殊分离比问题,解题技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