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木星的亮度仅次于金星,还被称为太阳系的“卫星之王”,其中木卫二冰冻外壳主要由水冰构成,它可能隐藏着液态海洋。在天球上,行星和月球正好运行到相同的赤经,两者距离很近,这一天象为“行星合月”。行星合月时,月球和行星在视觉上很靠近,适合观赏和拍照。完成下面小题。
1.有专家称,木卫二是太阳系中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方之一,其依据最可能是( )
A.温度B.水C.大气层厚度D.宇宙环境
2.如图所示,合月的行星可能是( )
A.水星B.金星C.火星D.土星
2023年12月1日晚,我国黑龙江漠河、北京等地网友纷纷在社交平台晒出拍到的极光照片,其中北京网友拍摄到了红色极光,黑龙江漠河网友拍摄到红绿交错极光。极光是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影响之一。磁纬度是地球磁场坐标的要素之一,磁极点的磁纬度为90°,距磁极点约30°以内的范围常出现极光,这个区域称为极光区。下图示意地球磁纬度分布。完成下面小题。
3.在上图各地区中拍摄的极光多以红色为主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4.关于极光产生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极光是旅游资源,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②极光出现期间会影响航天器轨道变动甚至提前坠落
③极光不会对当地电网等产生一定干扰
④极光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22年5月6日,我国科考队完成了珠峰地区大气臭氧垂直探空实验,最高一次实验气球飞升至距离珠峰大本营地面38.1公里的空中。下图为“探空气球和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探空气球升空过程中体积变化及原因是( )
A.变大,大气密度降低B.变大,大气湿度升高
C.变小,大气温度降低D.变小,大气压强升高
6.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 )
A.臭氧含量高,大量吸收红外线,使气温升高
B.存在若干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
C.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
D.气流较稳定,利于航空飞行
7.假设在下列各地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是( )
A.海口(20°N)B.广州(23°N)C.上海(30°N)D.沈阳(41°N)
2023年最强寒潮正在大举南下,受其影响辽宁、吉林东部的局部地区有可能出现大暴雪甚至特大暴雪。下表为辽宁东部城市丹东未来4天的天气预报,回答下列问题。
8.12月16日天气转为晴朗之后,气温将大幅下降,产生此次降温的原因是( )
A.地面蒸发显著消耗了太阳直接辐射和地面辐射
B.大气吸收了大量太阳辐射并削弱了大气逆辐射
C.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总辐射和地表净辐射减少
D.降水显著增多并吸收了大量的地面辐射总能量
9.此次寒潮侵袭过程中对辽宁东部产生的影响可能有( )
①公路运输流量减小,车速下降
②人体免疫力下降,病患数量增加
③冬小麦遭受冻害,将大面积减产
④诱发山体滑坡,掩埋农田和村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以高、险、陡峻著称、其中海拔1611米的必鲁图峰是世界沙漠之最,被誉为“沙漠珠峰”。沙漠底部多泉眼,地表有湖泊,周边地区断裂发育。下图示意当地新月形沙丘链景观和风向玫瑰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四幅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中,能正确示意上图景观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11.该地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 )
A.西北—东南向B.东北—西南向C.东西向D.南北向
12.推测必鲁图峰成为世界最高沙峰的关键原因是( )
A.地壳抬升表土沙化B.盛行风携带沙尘沉积增高
C.地下水丰富,沙丘湿度大D.气候冷暖波动频繁
潮区界是指潮汐河口中发生潮位变化的上界,是涨潮时潮波由河口沿河道上溯,潮波变幅等于零的分界点,即潮水所带来的动力影响的最远的地方。潮区界的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常随河水流量大小与涨潮流强弱等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上下移动。我国长江的潮区界平常位于安徽省铜陵市大通镇。下图为潮区界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家住长江沿岸某市的小明同学,发现其家附近一条汇入长江的河流河水在一天中常出现往复性流动,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盛行风B.潮汐C.径流D.地形
14.下列关于长江潮区界的叙述,可信的是( )
A.长江枯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
B.长江丰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
C.三峡大坝的建成,使长江潮区界位置年内变化幅度变大
D.全球气候变暖,长江潮区界位置将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
砾石分布在土壤内部和表面,影响土壤水文过程和水土保持等生态服务功能。图示意三种砾石在土壤中的位置。表为与无砾石的裸土相比,三种砾石位置对土壤水文过程产生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会提高( )
A.蒸发速率B.下渗速率C.地表径流速率D.土壤含水量
16.通过增加砾石覆盖度,对农业增产效果最明显的地区是( )
A.华南地区B.青藏地区C.西北地区D.东北地区
17.图中a情形下,土壤下渗速率减小,主要因为土壤( )
A.持水性增加B.干燥度增加C.蒸发量减少D.空隙度减少
从2021年8月下旬开始,四川、重庆、渭水流域、汉水流域、云南东部、贵州等地开启“超长待机”的华西秋雨模式,这一模式一直持续到11月份左右,是我国华西地区秋季特殊的天气现象。四川、重庆一带,多地六成以上降雨量出现在夜间。“巴山夜雨涨秋池”是对华西秋雨的生动写照。下左图为华西秋雨影响区域示意图,下右图为华西秋雨天气形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8.“巴山夜雨涨秋池”,影响此夜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因素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台风天气
19.华西秋雨对区域农业发展的影响显著的是( )
①不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减轻来年春旱
②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春旱
③导致已成熟作物出现霉烂、发芽
④秋收作物光照条件不足
⑤促使农作物后期的成熟和收获
A.①④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③④⑤
根据住房产权是否清晰,可以分为正规居住空间和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深圳作为沿海经济活跃的一线城市,正规与非正规二元居住空间并存,不同居住空间之间的迁移频繁。下表示意深圳四种人口空间迁居模式样本均值比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正→正、正→非、非→非、非→正B.非→非、正→非、非→正、正→正
C.正→正、非→正、正→非、非→非D.非→非、非→正、正→非、正→一正
21.推测②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 )
A.购物便利B.方便上下班C.孩子上学D.改善居住环境
22.为稳定来深流动人口,最应该通过优化住房政策增加( )
A.①类迁移B.②类迁移C.③类迁移D.④类迁移
家住大连的李宁日记中这样记载:“2023年12月29日下午5点,爸爸驾车走潮汐车道出城回郊区的老家,一路平安,晚上7点顺利到达。”潮汐车道属可变车道,是城市内部根据早晚不同的交通流量,规定在不同时段行车方向变化的车道。下图为车道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3.李宁爸爸自驾出城走的车道是( )
A.甲B.乙C.丙D.丁
24.“潮汐式拥堵”在各大城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①居民的“潮汐化”出行
②区域功能单一
③城市机动车使用率高
④市中心交通拥堵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小明与同学到位于河北省西南部的山底村(36.5°N,114.5°E)开展研学旅行。他们发现,山底村在抗战期间挖掘的地道至今保存完好,通行自如。在地道的四壁偶尔可见潮湿的、薄薄的一层“钟乳石”。村民说,地道是他们的“土空调”,夏季时居民常常把地道口打开给房屋降温。下图为河北省山底村地道和地表房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该村落所在地( )
A.峰林耸立B.绿树长青C.河网密布D.土质紧密
26.小明进而发现没有烧炕的屋子村民也把地道口堵上了。原因可能是地道内( )
A.温度较低B.湿度较大C.空气污浊D.鼠虫较多
二、材料分析题
27.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雾霾污染是PM2.5(粒径小于2.5μm细颗粒物)浓度过高导致,已经成为跨区域的环境问题,其形成和发展除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外,还与大气运动密切相关。下图示意我国南方局部区域某年12月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米高空等气压差分布图(单位:hPa),其数值大小能反映近地面和高空气压分布状况(其数值越大,说明近地面气压越高,高空气压越低)。图中一城市该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
(1)在下面方框中绘制图中甲地高空风向(用箭头表示)
(2)仅考虑大气运动,说出该日出现严重雾霾天气的城市,并说明原因。
(3)说出上述城市为减轻雾霾现象可采取的措施。
(4)该日武汉市昼夜温差较小,试从大气受热原理的角度解释原因。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黑河流域位于河西走廊中部,周围高山环绕,流域内年降水量36.70mm,年蒸发量可达3774.40mm。居延海为黑河尾闾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黑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湖泊不断萎缩,分裂成两个湖泊。历史上的东居延海是一片水草丰美、物产丰饶的绿洲,被称为“大漠明珠”,但1992年彻底干涸。为遏制黑河下游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国家于2000年紧急启动了黑河干流水量跨省(区)调度,于2002年7月将黑河水调入干涸已久的东居延海。下图1为黑河流域图。下图2为东居延海1985年和2016年矿化度分布图。(注:矿化度指水中的碳酸盐、氯化物、硫酸盐及各种钠盐等的总和。一般用1L水中含有各种盐分的总量来表示,单位为mg/L或g/L)
(1)说明居延海面积缩小并被分隔为两个湖泊的原因。
(2)分别描述东居延海1985年和2016年湖水矿化度的分布特点,并指出其主要影响因素。
(3)20世纪50年至90年代,东居延海不断萎缩并改变了湖区周围的土壤状况,指出土壤状况的变化对当地植被的影响。
(4)说明将黑河水调入东居延海对东居延海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有利影响。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其中木卫二冰冻外壳主要由水冰构成,它可能隐藏着液态海洋,而原始生命起源于海洋,所以有专家称,木卫二是太阳系中最有希望存在生命的地方之一,其依据最可能是它可能隐藏着液态海洋,B正确;卫二冰冻外壳主要由水冰构成,温度低,A错误;木卫二大气层薄,C错误;木卫二所处的宇宙环境与太阳系其他星球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不能作为是否有生命的判断依据,D错误。故选B。
2.答案:B
解析:据图可知,该景观视觉上比较明亮,在地球上看的比较清楚,说明此行星本身较明亮,而且离地球和月球较近;通过所学知识可知,金星是太阳系中最明亮的行星,且靠近地月系,故选B;土星离地球太远,不可能如图示清楚,D错误;水星和火星本身不够明亮,不易观察到,AC错误。故选B。
3.答案:D
解析:由材料“北京网友拍摄到了红色极光,黑龙江漠河网友拍摄到红绿交错极光”结合“距磁极点约30°以内的范围常出现极光”可知,漠河离磁极点近,以红绿交错极光为主;北京距离磁极点较远,以红色极光为主;说明离磁极点越近(磁纬度数值越大),极光以绿极光为主;离磁极点越远(磁纬度数值越小),极光以红极光为主。相较甲、乙、丙而言,丁离磁极点较远,更容易出现红色极光,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答案:B
解析:极光是旅游资源,可促进旅游业的发展,①正确;极光出现期间太阳活动往往比较活跃,太阳活动会影响无线电短波辐射,从而影响航天器与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导致轨道变动甚至提前坠落,②正确;极光会对当地电网等产生一定的干扰,③错误;极光是极地高空稀薄的大气产生电离出现的特殊现象,对普通人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④正确。综上所述,B正确,ACD错误,故选B。
5.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的密度逐渐变小,大气的气压逐渐变低,使得探空气球在升空的过程中,气球内的气压逐渐大于外界大气压,导致探空气球的体积会变大;大气湿度随海拔升高而升高的说法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答案:D
解析:分析材料可知,此次实验探空气球上升至最大高度时所在的大气层为平流层。平流层臭氧含量高,大量吸收紫外线,使气温升高,A错误;电离层位于高层大气,平流层不存在电离层,B错误;氧气、杂质含量高、天气多变的大气层为对流层,C错误;平流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气流平稳,利于航空飞行,D正确。故选D。
7.答案:D
解析: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以上,若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的地点应该是对流层厚度最小的地点。对流层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高纬度地区平均为8~9千米,对流层厚度规律大致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减小。因此同时释放探空气球,并以同样的速度上升,纬度最高的城市对流层厚度小。四城市中沈阳纬度最高,最先测得平流层数据,D正确,ABC错误。故选D。
8.答案:C
解析:地面蒸发显著,意味着温度较高,不符合气温下降的题意,A错误;16日为晴朗天气,云量较少,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B错误;16日之前有大雪天气,大雪之后转晴,积雪较多,反射大量的太阳辐射,导致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较少,地面净辐射量减少,导致气温大幅降低,C正确;16日为晴朗天气,无降水,D错误。所以选C。
9.答案:A
解析:寒潮侵袭期间,大风降温降水天气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驾驶难度增加,会使公路运输流量减小、车速下降,①正确;寒潮侵袭,气温骤降,人体免疫力会下降,病患数量增多,②正确;辽宁省是我国重要的小麦产区,但主要种植春小麦,③错误;寒潮侵袭带来的大幅降温会使岩土体中水分冻结,这对山体滑坡有一定的阻碍作用,④错误。所以选A。
10.答案:A
解析:据玫瑰风向图可知,该地盛行西北风,因新月形沙丘的迎风坡受力较大,坡度较缓,等高线稀疏,沙丘两端向背风方向延伸;背风坡风力较小,砂砾堆积坡度较陡,等高线较密集。该地盛行西北风,根据选项中的指向标,判断出①图盛行西北风,A正确。②图中盛行东北风,B错误;③、④迎风坡坡度陡,与实际地形不一致,CD项错误。故选A。
11.答案:B
解析:由所学知识可知,多个沙丘相连形成沙丘链,沙丘链的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大致相垂直,该地盛行西北风,沙丘链的延伸方向大致是东北—西南向,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2.答案:C
解析:必鲁图沙峰底部多泉眼,地表多湖泊,地下水上涌、水汽蒸发引起沙丘表面湿度增大,固沙性增强,随着沙尘持续堆积,使其成为最高沙峰,C正确;地壳抬升表土沙化,不会形成新月形沙丘链,A错误;盛行风携带沙尘沉积是形成沙丘的必要条件,但不一定使必鲁图峰成为最高沙峰,B错误;气候冷暖波动与沙山的形成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
13.答案:B
解析:河水在一天中常出现往复性流动,应是受潮汐涨落影响,B正确;受盛行风、径流、地形影响,一般而言河水应常年朝一个方向流动,不会出现往复性流动,ACD错误。故选B。
14.答案:D
解析:由材料可知,潮区界位置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常随河水流量大小与涨潮流强弱等因素的不同组合而上下移动:一般来说,河水径流势力弱于涨潮流势力,会使潮区界位置向上游移动;河水径流势力强于涨潮流势力,会使潮区界位置向下游移动。长江枯水期潮区界位置可能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A项错误;长江丰水期,潮区界位置应向铜陵大通下游方向移动,B项错误;三峡大坝的建成后长江径流量季节变化减小,长江潮区界位置年内变化幅度变小,C项错误;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长江潮区界位置将向铜陵大通上游方向移动,D项正确。故选D。
15.答案:D
解析:砾石覆盖度增加会增加地表粗糙度,增大孔隙度,促进下渗,加快壤中流的发生,减少径流和抑制蒸发,从而地表径流速率和蒸发速率会减小,故排除A、C;结合材料,当砾石覆盖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土壤的下渗速率降低,故B排除;根据材料可得,随着砾石覆盖度增加,土壤的含水量显著提高,故D正确;故选择D。
16.答案:C
解析: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土壤含水量低,影响农业的生产,增加砾石覆盖度,对农业增产影响较明显,故C正确;华南地区和东北地区降水较多,故增产不明显,故排除A、D;青藏地区主要发展河谷农业,热量条件对其限制较大,故排除B。故选择C。
17.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可得,a情形下,砾石主要在土壤内部,土壤表层孔隙度减少,故下渗量较小,土壤下渗速率降低,故D正确;结合表格信息可得,a情况下,土壤含水量减少,蒸发速率和下渗速率较低,由于土壤孔隙度减少,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故与持水性、蒸发量关系不大,故排除A、C;土壤干燥度增加对下渗速率影响不大,故排除B。故选择D。
18.答案:A
解析:大巴山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山地比热容小,夜晚降温快,谷地上空相同海拔的空气降温慢,在山顶形成下沉气流,同时下沉气流顺着山坡下沉到谷地。将山谷的暖湿空气抬升形成降水,所以夜雨较多,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A正确;与纬度和海陆因素无关,AC错误;台风雨主要出现在夏秋季节且该地受台风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A。
19.答案:C
解析:华西秋雨有利于土壤蓄水保墒,减轻来年春旱,①错误;也有利于水库、池塘及冬水田蓄水,预防来年春旱,②正确;阴雨天气多,秋收作物光照条件不足,④正确;气温偏低,湿度大,导致已成熟作物出现霉烂、发芽,③正确;不利于农作物后期的成熟和收获,⑤错误。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0.答案:A
解析:读表,深圳四种人口空间迁居模式样本均值比较,②类迁移平均租金变化为负值,且平均租金减少最大,④类迁移平均租金变化为正值,且平均租金增加最大,反映②类迁移人口经济收入低于④类迁移人口经济收入,结合材料信息,②类迁移人口经济收入低,所以选择非正规居住空间(如“城中村”)(其租金较低),④类迁移人口经济收入高,所以选择正规居住空间(其租金较高),综上所述,②类迁移代表正→非,④类迁移代表非→正,A对,排除BCD。故选A。
21.答案:B
解析:结合上题分析,②类迁移人口经济收入低,可推测②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方便上下班(即经济因素),B对,排除ACD。故选B。
22.答案:D
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深圳作为沿海经济活跃的一线城市,正规与非正规二元居住空间并存,不同居住空间之间的迁移频繁”提示,深圳经济活跃,吸引人口持续流入,产生较大住房需求,供给不足引发房价和租金大涨,影响了很多人生活幸福感,④类迁移已经代表非→正,所以为稳定来深流动人口,最应该通过优化住房政策增加④类迁移。综上所述,D对,排除ABC。故选D。
23.答案:C
解析:根据我国道路右侧行驶的规定,丙丁车道为进城车道,甲乙车道为出城车道。晚上出城方向交通流量大,进城方向则流量小,丙变成了出城车道。小明爸爸现在要出城,走潮汐车道,所以小明爸爸自驾出城走丙车道,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答案:A
解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形成职能不同的各个功能区,各区域的职能相对单一,导致居住区与工作区的分离,人们工作时间大致相同,因此居民的出行具有潮汐特征;高频率的使用机动车在很大程度上也加重了“潮汐式拥堵”。①②③符合题意;市中心交通拥挤与潮汐式拥堵均为交通拥堵问题,不能互为因果关系,④错误。故选A。
25.答案:D
解析:峰林耸立是高山景观,不是土体和岩石结构,A错。该地位于河北省,属于温带,植被是落叶树,B错。属于北方地区,河网密度小,C错。山底村在抗战期间挖掘的地道至今保存完好,通行自如,说明该村落所在地土质致密,不易坍塌,D对。故选D。
2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在地道的四壁偶尔可见潮湿的、薄薄的一层“钟乳石”说明地道内湿度较大,B对。夏季时居民常常把地道口打开给房屋降温,温度较低不是堵上的原因,A错。地道内通行自如,不会空气污浊,C错。鼠虫较多与堵口无关,D错。故选B。
27.答案:(1)
(2)重庆,(重庆近地面与相应5000m高空气压差最大,说明近地面气压最高)重庆受高压控制;垂直方向上气流做下沉运动,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
(3)改变产业发展模式,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污染物排放;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汽车尾气达标排放;减少建筑工地和道路交通产生的扬尘;提高民众环保意识;加强雾霾治理的立法和执法等。
(4)(武汉近地面与相应5000m高空气压差最小,武汉近地面气压低,)武汉近地面气流做上升运动,易形成阴雨天气;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云层较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小。
解析:(1)读图可知,重庆近地面与相应5000m高空气压差最大,武汉气压差较小,说明近地面重庆为高压中心,武汉为低压中心;高空气压与近地面相反,重庆高空为低压中心,武汉高空为高压中心,甲位于重庆、武汉中间,高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武汉指向重庆,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右偏,风向平行于等压线为南风,绘制如下:
(2)读图可知,重庆近地面与相应5000m高空气压差最大,说明近地面气压最高;重庆受高压控制,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故出现严重雾霾的城市是重庆。
(3)根据材料信息“其形成和发展除与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机动车尾气排放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外”提示,上述城市为减轻雾霾现象可采取的措施有:针对人类的行为:针对“能源消耗”、“工业废气和烟尘排放”,可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清洁能源比重;改变产业发展模式,降低高耗能产业,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可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提高汽车尾气标准,尾气达标排放;结合所学知识,可对建筑工地、施工交通道路产生的废弃物进行覆盖管理,减少扬尘污染。针对人类的意识:可加强宣传,提高民众环保意识;针对人类的意识和行为:完善法律法规,加强雾霾治理的立法和执法等。
(4)读图可知,武汉近地面与相应5000m高空气压差最小,表明武汉近地面气压低,形成低压中心;垂直方向上气流做上升运动,气流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易形成阴雨天气;白天云量较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夜晚,云层较厚,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较多,大气逆辐射较强,对地面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所以该日武汉市昼夜温差较小。
28.答案:(1)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多,过度引入湖河流的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湖面萎缩;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
(2)1985年湖水矿化度的分布呈现由湖心到湖岸增大的趋势;影响因素为蒸发量;2016年湖水矿化度的分布呈现由入湖口到湖尾逐渐升高的趋势;影响因素为河流。
(3)植被覆盖率下降;植被种类减少;以抗盐性植物为主。
(4)湖泊水位上升,水域面积扩大,湖水盐度减小;增加湖泊湿地面积,提高湖区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减轻土壤盐碱化和沙化;湖区及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改善局地小气候,降水量增加;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
解析:(1)由材料可知,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人口数量剧增(随着黑河流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居延海湖面缩小至分裂为东,西两个湖泊。居延海分裂成两个湖泊的主要原因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考虑。自然因素:根据材料信息“流域内年降水量36.70mm,年蒸发量可达3774.40mm”提示,流域内降水少,蒸发旺盛,导致湖泊面积缩小;人为因素:由材料可知,“居延海为黑河尾闾湖”,读图可见,上游有灌区,综上信息可推测,上游人口增长,开垦耕地,工农业生产发展,过度引入湖河流的水灌溉,入湖径流减少,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水位降低;读图1结合所学知识推测,湖泊中部高,东西两侧地势低;故居延海一分为二。
(2)1985年矿化度的特点是湖泊中部矿化度低,周边矿化度高,即呈现由湖心到湖岸增大的趋势,原因是湖泊周边水体较浅,蒸发量较大;2016年的特点是靠近水流入口的附近即入湖口矿化度低,远离水流入口即湖尾的矿化度高,原因在于水流入口处淡水稀释作用较强,矿化度较低。
(3)结合所学知识,东居延海不断萎缩使得湖床裸露,且裸露的湖床盐分含量高,对周边地区的土壤带来土壤盐分含量增加的影响,在盐碱化不断加重的情况下,植被种类减少,只有耐盐碱植物能够生存,植被覆盖率下降。
(4)黑河水调入东居延海可以减缓东居延海湖泊萎缩的趋势,使得湖泊水量增加,水位上升,湖泊水面积扩大,湖水盐度减小;湖泊湿地面积增加,增加了生物栖息地,提高植被覆盖率,增加生物多样性;水域面积扩大,湖区及周边地区蒸发量增加,能一定程度上改善湖泊周边的湿度和气候;湖泊湿地面积增加,提高湖区周围土壤中的水分含量,缓解湖区周边的盐碱化和沙化趋势。
日期
天气现象
最低温
最高温
风向
风力
12/14
雨夹雪转大雪
-4
1
北风
4级
12/15
大雪转多云
-14
-2
北风
5级
12/16
多云转晴
-22
-10
北风
5级
12/17
晴
-21
-11
北风
2级
砾石位置
蒸发速率
下渗速率
地表径流速率
土壤含水量
a
-30.7
-15.4
12.8
-9.9
b
-36.9
31.3
-25.4
14.6
c
-59.5
-76.5
无值
44.6
迁居模式
平均租金变化/(元·m-2)
交通可达性变化/m
教育可达性变化/m
综合区位变化/m
平均年龄/岁
①类迁移
-1.2
88
14
560
35.1
②类迁移
-38.1
319
-81
2328
33.3
③类迁移
-0.3
154
5
620
32.8
④类迁移
36.3
-85
103
-1170
33.7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辽宁省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联考地理试卷(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综合读图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省重点高中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如图所示,合月的行星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辽宁省沈阳市五校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PDF版附解析),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