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Ⅰ,现代文阅读II,古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古典诗歌以抒情为主流,如果直接抒写情感,读者难以感知,故有“圣人立象以尽意”之说。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而意象则不然,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如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说:“艺术把一种情趣寄托在一个意象里,情趣离开意象,或是意象离开情趣,都不能独立。”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
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意象中的情趣并不限于情感,更完整地说应是情志,情感中包含志趣。并非将一切情感寄托在意象里的都是好诗,情感得有特点,对象也要有特点,二者合一,才能成为艺术的意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历来为人称道,其精致在于,一系列的意象都是局部性的,不是整体。枯藤、老树和昏鸦,古道、西风和瘦马,都是从环境中优选出来的,并且都是有特点的。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
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二者猝然遇合,才有超越时间、地域的生命,系列意象中的瘦马最为独特。“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
诗歌并不是以一个意象取胜,而是一组意象群落。如果每一个意象都有自己的特点,互不相通,就可能造成芜杂。因而意象群落必须是各个意象特点高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纲领更具诗人的情感特征。瘦马和枯藤、老树、昏鸦、西风,高度统一在生命衰弱、情感悲凄的境界中。西风,是秋风,秋风肃杀的联想相当稳定。没有正面说肃杀,而是把联想空间留给读者。古道,是古老的,自古以来游子的命运就是如此,与西风、瘦马组合在一起,在意脉悲凉的性质上和谐地延续下去。
“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
前面系列意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属于间接抒情,而“断肠人在天涯”是全诗唯一的直接抒情,思乡游子归途艰难悲凄。前面的意象叠加,为最后的情感高潮蓄势,没有前面的饱和的意象,仅仅有“断肠人在天涯”的道白,是抽象的,而没有最后的直接抒情,众多意象的内涵不能统一提升。
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并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系列意象中以动态表现情感之运动而取胜的。就马致远这首小令而言,如果意象一味地静止并列下去,全诗五个句子都是并列的名词性词组(或者意象),就太单调了。因此到了第四句,句法突然变了,“夕阳西下”,谓语动词出现在名词之后,有了一个完整的句子,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这还是形式上的,如果继续写风景,一味地在视觉感官上滑行,情志就难以深化,难免给人肤浅之感。故作者不再在视觉感官上滑行,而向情感更深处突进,不再描绘风物,而是直接抒发感情——“断肠人在天涯”。这里点明了秋思的情绪特点,不是一般的忧愁,而是忧愁到“断肠”的程度。这就不仅仅是凄凉,而是有一点凄苦了。人在天涯,归乡无期,正是这首小令的情思不可重复的特殊性。
(摘编自孙绍振《〈天净沙·秋思〉:秋之乡愁》)
材料二:
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是象,是物象。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因此可以说,意象是融入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
诗人在构成意象时,可以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以加强诗的艺术效果,如“白发三千丈”“黄河之水天上来”;也可以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长有归心悬马首,可堪无寐枕蛩声”。这些诗都写到“心”,心本来不能离开身体,但李白的“愁心”却托给了明月,杜甫的“故园心”却系在了孤舟上,秦韬玉的“归心”则悬在了马首上。这些意象都具有了“心”原来并不具备的性质。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不同,古典诗歌更强调借助意象抒发情感,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B. 《天净沙·秋思》的意象群落中每个意象的特点高度统一,避免了各个意象互不相通造成芜杂的情况。
C. 物象具有客观性,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是意象赖以存在的要素。
D. 意象构成时可以根据诗人写作需要夸张物象某一方面的特点,或将另一物象的特点移到这一物象上来。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清代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进一步提出情感与物象的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艺术。
B. 《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源于不同环境,具有局部性,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
C. 《天净沙·秋思》的意象是抽象的,情感是隐性的,其内涵最后统一在直接抒情中。
D. 意象是经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筛选、思想感情的化合点染,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物象。
3. 下列选项,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的一项是( )
A.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B. 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踏莎行》)
C.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D.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贺铸《青玉案》)
4. 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夕阳西下”一句的作用。
5. 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对意象“马”和“云”的解读,分析《琵琶行》“别时茫茫江浸月”“绕船月明江水寒”中“月”这一意象的运用效果。
【答案】1. A2. D3. C
4. ①形式上,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
②情感上,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
5. ①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②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A.“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错误。从原文“意象不是细节,叙事文学中的细节有时间延续性、空间连贯性,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来看,作者认为叙事文学有在一定程度上的写实性,不能等同于“强调细节写实的叙事文学”;“意象是把主观情感趣味寄托到客观对象中……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让读者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于文无据。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A.“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错误。原文只是说“这个说法,比之克罗齐的说法要深邃得多”“克罗齐的说法还需要补充的是”,“吴乔继承了克罗齐的理论”的说法曲解文意。
B.“比强调整体的散文更有冲击性”错误。原文只是说“局部的特征,比之散文式的整体,对联想和想象更有冲击性”,选项略去限制词“对联想和想象”。
C.“意象是抽象的”错误。“意象的构成,不但客体要有特征,更重要的是诗人的主体也要有特征”说明意象“客体要有特征”,故“意象是抽象的”说法错误。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的能力。
“形质俱变”,指由于主观情趣的渗入,客观对象就发生了变化。清代吴乔说:散文好像把米煮成饭,质地不变,而诗则如米之酿为酒,“形质俱变”。
C.“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虽然有主观情趣的表达,但没有客观对象作为载体,故不能直接表现吴乔“形质俱变”观点。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形式上,由“‘夕阳西下‘意味着时间紧迫。句法发生了变化,不再是意象的并列,而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诗人的匠心在于:一味并列下去可能导致单调,艺术要求高度统一,同时要求统一中有变化”可知,句法发生变化,由单纯开始向丰富转化。②情感上,
由“时间紧迫增加行旅的压力。最后一句‘断肠人在天涯’,又是一个完整的句子,不但改变了平行的节奏,而且统一、确定了情感的性质,将情感脉络提升到最高度”可知,时间的紧迫造成行旅的压力,易于下文向情感更深处突进,引出直接抒情。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文中信息的能力。
由“‘马’在诗歌中大抵是优雅的,正能量的。如王维写的‘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的将军之马,孟郊写的‘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高头大马,都是精神气十足的。而马致远笔下的瘦马,是行旅疲惫之马,这不仅是马瘦,而且是诗人的精神悲凄。诗人的情感使得马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可知,诗人的情感使意象性质发生变化,成为诗人情感的载体。“别时茫茫江浸月”中的“月”寄寓了诗人离别的伤感,“绕船月明江水寒”中的“月”则承载了琵琶女冷落凄凉的心情。
由“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如杜甫‘孤云亦群游,神物有所归’;‘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如罗隐‘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如陶渊明‘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可知,同一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感不同,构成的意象也大异其趣。同样是“月”,由于诗人与琵琶女的不同遭遇与情感,而表现了不同的情感。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 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蛮子大妈
【法】莫泊桑
普法之间已经正式宣战的时候,小蛮子的年纪正是三十三岁。他从军去了,留下他母亲单独住在这所房子里。
那是坐落在树林子边上并且和村子相隔很远的一所房子。她并不害怕,这位蛮子大妈在她的茅顶房子里继续过着通常生活。每周,她到村子里走一次,买点面包和牛肉以后就仍旧回家。当时大家说是外面有狼,她出来的时候总背着枪,她儿子的枪,锈了的,并且枪托也是被手磨坏了的。
某一天,普鲁士的队伍到了。有人把他们分派给居民去供养,人数的多寡是根据各家的贫富做标准的,大家都晓得这个老太婆有钱,她家里派了四个。
那是四个胖胖的少年人,虽然他们到了这个被征服的国度里,脾气却也都不刁。早上,有人看见他们四个人穿着衬衣绕着那口井梳洗,而蛮子大妈这时候却往来不息,预备去煮菜羹。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但是她却不住地记挂她自己的那一个,每天,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他们用德国口音说着不规则的法国话回答:“不晓得,一点不晓得。”后来,明白她的忧愁和牵挂了,他们也有妈在家里,他们就对她报答了许多小的照顾。她也很疼爱她这四个敌人。当地的人谈到蛮子大妈家里的那四个德国兵,总说道:“那是四个找着安身之所的。”
谁知有一天早上,那老太太恰巧独自一个人待在家里的时候,远远地望见了乡村邮差向着她家里走过来。他拿出一张折好了的纸头交给她:
蛮子太太,这件信是带一个坏的消息给您的。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差不多是分成了两段。我们在连队里是紧挨在一起的,他从前对我谈到您,意思就是他倘若遇了什么不幸,我就好当天告诉您。现在我亲切地向您致敬。
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二等兵黎伏启
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她暗自想道:“威克多现在被人打死了。”随后她的眼泪渐渐涌到眼眶里了,悲伤侵入她的心里了。各种心事,难堪的,使人痛苦的,一件一件回到她的头脑里了。
但是这时候,她听见一阵嘈杂的说话声音了。正是那几个普鲁士人从村子里走回来,她很快地把信藏在衣袋里,并且趁时间还来得及又仔仔细细擦干了眼睛,用平日一般的神气安安稳稳接待了他们。
她和那四个兵同桌吃饭了,但是她却吃不下,甚至于一口也吃不下,他们狼吞虎咽般吃着并没有注意她。她一声不响地从旁边瞧着他们,满脸那样的稳定神情。
忽然,她问:“我连你们的姓名都不晓得,然而我们在一块儿又已经一个月了。”他们费了好大事才懂得她的意思,于是各人说了各人的姓名。这办法是不能教她满足的;她叫他们在一张纸上写出来,还添上他们家庭的通信处,末了,她在自己的大鼻梁上面架起了眼镜,仔细瞧着那篇不认得的字儿,然后把纸折好搁在自己的衣袋里,盖着那封给她儿子报丧的信。
入夜,她搬了许多干草搁在他们睡的那层阁楼上,她对他们说明这样可以不会那么冷。四个德国人都踏上那条每晚给他们使用的梯子,爬到他们那四面都是草墙围着的舒服寝室里了。那块做楼门用的四方木板一下盖好了以后,她就抽去了上楼的梯子。她赤着脚在雪里一往一来地走,从容得教旁人什么也听不见,她不时细听着那四个睡熟了的士兵的鼾声,等到她判断自己的种种准备已经充分以后,就取了一束麦秸扔在壁炉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开放在另外无数束的麦秸上边,随后她重新走到门外向门里瞧着。
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顶房子的内部,随后那简直是一大堆骇人的炭火,一座烧得绯红的巨大焖炉,焖炉里的光从那个窄小的窗口里窜出来,对着地上的积雪投出了一阵耀眼的光亮。一阵旋风样的火焰冲上了阁楼,烧穿了茅顶,如同一个巨大火把的火焰一般升到了天空;最后,那所茅顶房子整个儿着了火。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红色的银布似的闪闪发光。
许多人都到了,有些是农人,有些是德国军人。他们看见了这个妇人坐在一段锯平了的树桩儿上,安静的,并且是满意的。
一个德国军官问她:“您家里那些兵到哪儿去了?”
她用一种洪亮的声音回答:“在那里面!”
大家团团地围住了她。那个普鲁士人问:“这场火是怎样燃起来的?”
“是我放的。”
大家都不相信她,以为这场大祸陡然教她变成了痴子。她就从衣袋里面取了两张纸,口里说道:“这张是给威克多报丧的。”又拿起另外一张,偏着脑袋向那堆残火一指:“这一张,是他们的姓名,可以照着去写信通知他们家里。您将来要写起这件事的来由,要告诉他们的父母说这是我干的。请您不要忘了。”
一道口令喊过,立刻一长串枪声跟着响了。
她那只拘挛不住的手里,依然握着那一页满是血迹的报丧的信。
(有删节)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开篇写普法之间正式宣战,为小说创设了时代背景,并把主人公放置于日常生活的自然状态中,交代了这个平淡无奇的普通人的生存现状。
B. 小说用“疼爱”一词概述蛮子大妈对四个敌人的照顾,主要是想体现他们会让她联想到自己也在外征战的儿子。
C. 蛮子大妈在听到士兵们回来时,把信藏起来、把眼泪擦干,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是为了不打草惊蛇,其实复仇的序幕在此时已经拉开了。
D. 儿子的战死终于唤醒了蛮子大妈作为一个法国人民的斗志,她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设计烧死了住在她家的敌人,捍卫了自己民族的尊严。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小说中多处设下伏笔,比如蛮子大妈以保暖为由,当晚给四个德国士兵睡的阁楼搬了许多干草,并在离开时抽走梯子,就是为后文放火烧死他们埋下了伏笔。
B. 蛮子大妈“架起了眼镜,仔细瞧着那篇不认得的字儿,然后把纸折好搁在自己的衣袋里,盖着那封给她儿子报丧的信”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体现了她复杂而痛苦的内心活动。
C. 故事结尾处蛮子大妈拘挛的手仍紧握的报丧信,和《百合花》结尾的“枣红底色上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都是小说的线索,结尾再次出现,设计精巧,深化主题。
D. 《百合花》和《蛮子大妈》都是战争题材的短篇小说,但作者选材都非常讲究,没有正面去描写战场的惨烈,而是把故事安置在战场背景下的前沿包扎所和农村茅草屋。
8. 请赏析文中画线部分对“火”的描写。
9. 小说中蛮子大妈的性格有何变化?请根据这一变化概括小说主题。
【答案】6. D7. C
8. ①环境描写,运用多个比喻,把烈火比作骇人的炭火、绯红的巨大焖炉和巨大火把的火焰等,形象地写出了火势的猛烈。②火焰还具有象征义,是蛮子大妈内心的愤怒之火、复仇之火。
9. 变化:战争之初,淳朴善良,富有母爱;爱子战死后,变得残忍冷酷。主题:①揭露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苦难和伤害。②控诉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
D.“唤醒了蛮子大妈作为一个法国人民的斗志”“捍卫了自己民族的尊严”错误,蛮子大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老妇人,痛失爱子,而燃起了复仇的怒火,她烧死德国士兵,就是为了替儿子报仇,不是“唤醒了蛮子大妈作为一个法国人民的斗志”,“捍卫了自己民族的尊严”。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C.“都是小说的线索”错误,百合花被子是小说《百合花》的线索,但报丧信不是《蛮子大妈》的线索。
故选C。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小说环境描写的能力。
文段是蛮子大妈纵火现场的环境描写,“简直是一大堆骇人的炭火……一座烧得绯红的巨大焖炉……一阵旋风样的火焰冲上了阁楼……如同一个巨大火把的火焰一般升到了天空……雪白的原野被火光照得像是一幅染上了红色的银布似的闪闪发光”,这些句子都运用了比喻修辞,把烈火比作骇人的炭火、绯红的巨大焖炉和巨大火把的火焰等,把原野比作红色的银布,形象地写出了火势的猛烈,极具形象性。
蛮子大妈的复仇行为加上剧烈的火焰,很容易让人想到复仇之火,所以火焰还具有象征义,火焰是蛮子大妈内心的愤怒之火、复仇之火,是蛮子大妈内心情绪的外显。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人物形象、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
结合文本内容“蛮子大妈这时候却往来不息,预备去煮菜羹。后来,有人看见他们替她打扫厨房,揩玻璃,劈木柴,削马铃薯,洗衣裳,料理家务的日常工作,俨然是四个好儿子守着他们的妈”分析,战争之初,蛮子大妈对和儿子年龄相仿的敌人也充满母性的温情,单纯善良;
结合“她必定向每个住在她家里的兵问:‘你们可晓得法国第二十三边防镇守团开到哪儿去了?我的儿子在那一团里’”分析,蛮子大妈深切思念、关心儿子,有真挚的母爱;
结合“您的儿子威克多,昨天被一颗炮弹打死了”“她看了并没有哭。她呆呆地待着没有动弹,很受了打击,连感觉都弄迟钝了,以至于并不伤心”“就取了一束麦秸扔在壁炉里。它燃了以后,她再把它分开放在另外无数束的麦秸上边,随后她重新走到门外向门里瞧着”“不过几秒钟,一阵强烈的火光照明了那所茅顶房子的内部,随后那简直是一大堆骇人的炭火,一座烧得绯红的巨大焖炉……”分析可知,蛮子大妈在爱子战死后,变得残忍冷酷,为给儿子复仇烧死了曾经和谐相处的四个敌人。
主旨。蛮子大妈和四个普鲁士士兵并没有直接的仇恨,曾经一度和谐相处,一个善良的老妇人变为一个纵火杀人的人,都是由于这场普法战争,蛮子大妈的转变揭露战争给普通百姓带来苦难和伤害;
蛮子大妈由善良而残忍,最后坦荡地表白说明她的行动不是一时的头脑发热,这样更增加了小说的悲剧性和对战争残酷性的反思,控诉战争对人性的扭曲和摧残。
三、古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一)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韩愈《师说》)
(二)
愈白:愈少驽怯,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又重以自废。是固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
足下年少才俊,辞雅而气锐。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今乃乘不测之舟,入无人之地,以相从问文章为事。身勤而事左,辞重而请约,非计之得也。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困,罗列而进也;若愈之愚不肖,又安敢有爱于左右哉!
顾足下之能,足以自奋;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稛载而往,垂橐而归,足下亮之而已。愈白。
(节选自韩愈《答窦秀才书》)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B. 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C. 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D. 当朝廷求贤如不及之时/当道者又皆良/有司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高可以钓/爵位循次而进/亦不失万一于甲科/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圣人,是对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赞誉,有时专指孔子,也表示对古代帝王的尊称。
B. 句读,指断开句子的知识,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句末的停顿为“读”。
C. 道,有思想、方法等义项,此处的“道”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道”义不同。
D. 足下,古代常用的交际用语,表示对对方的敬称,文中指“窦秀才”,可译为“您”。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士大夫之族不愿相师,是因为他们担心向地位低或身份高的人学习而受到众人耻笑。
B. 《师说》通过多重对比,阐述从师学习的重要性,批评了当时耻学于师的社会风气。
C. 韩愈认为窦秀才年轻气盛,才智出众,言辞高雅,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获得功名。
D. 韩愈在《师说》与《答窦秀才书》中都直击社会弊病,表达了不敢为师的愤激之情。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2)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念终无以树立,遂发愤笃专于文学。
14. 韩愈认为自身难以胜任窦秀才老师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案】10. A11. B12. D
13. ①巫医、乐师、各种工匠这类人,士大夫们(君子)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比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难道值得奇怪吗)!
②又不通晓世事,而与世人常常意见不合,想到最终无法树立身名,于是发愤学习,专心致志于文学。
14. ①没有其他才能且不通晓世事;②学术不得法且不实用;③年老道穷且能力不足;④被黜远地且自身难保。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正值朝廷求贤若渴的时候,而掌权者又都是贤良的官员,拿起笔杆,给他们写上一封信,从高处就可借以获得爵位,即使不这样,依次一级一级地往上考试,也能在科举考试中不出差错。
“良有司”,偏正结构,贤良的官员,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操数寸之管”“书盈尺之纸”句式对称,句意相关,各自单独成句,排除BCD
故选A。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理解实词含义的能力。
A.正确。
B.“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句’,句末的停顿为‘读’”错误,应是“一句话中间短暂的停顿为‘读’,句末的停顿为‘句’”。
C.正确。思想、方法;风尚。句意:因此即使学业稍有成,但自己思想却越来越贫乏。/从师学道的风尚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
D.正确。
故选B。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都直击社会弊病,表达了不敢为师的愤激之情”错误。《师说》表达的是要敢为人师,提倡从师学习的风尚;《答窦秀才书》中并没有直击社会弊病。
故选D。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①“不齿”,不屑一提(并列);“乃”,竟然;“可怪”,令人奇怪。
②“通”,通晓;“龃龉”,意见不合;“笃专”,专心致志。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概括文章相关内容的能力。
结合“于他艺能,自度无可努力。又不通时事,而与世多龃龉”概括出“没有其他才能且不通晓世事”。
结合“学不得其术,凡所辛苦而仅有之者,皆符于空言而不适于实用”可概括出“学术不得法且不实用”。
结合“学成而道益穷,年老而智愈困……愈之所有,如前所陈。是以临愧耻而不敢答也。钱财不足以贿左右之匮急,文章不足以发足下之事业”,可概括出“老道穷且能力不足”。
结合“今又以罪黜于朝廷,远宰蛮县,愁忧无聊,瘴疠侵加,惴惴焉无以冀朝夕”,可概括出“被黜远地,自身难保”。
参考译文:
(一)
唉!从师学道的风尚没人传布已经很久了,要人们没有疑惑很难哪!古代的圣人,他们超过一般人很远了,尚且跟从老师向老师请教;现在的许多人,他们跟圣人相比相差很远了,却以向老师学为羞耻。所以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这个原因吧?众人喜爱他们的孩子,选择老师教育孩子;对于他们自己呢,却耻于让老师教他们,这真是糊涂啊!那孩子的老师,教孩子读书来熟悉书中的句子,尚不是我所说的给人传授道理,给人解释疑惑的老师。文句不理解,疑惑不能解决,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小的方面学习,大的方面丢弃,我看不出他们有什么明智的呢。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中,如有人称人家为老师,称自己为学生,这些人就聚集在一起嘲笑他。问那些嘲笑者,他们就说:“那个人与某个年龄相近,修养和学业也差不多,(怎么能称他为老师呢?)以地位低的人为师,那是很使人丢脸的事,称官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于谄媚。”啊!从师学习的道理不能恢复,由此就可以知道了。巫医、乐师及各种工匠,士大夫这类人,不屑与他们并列的,现在士大夫们的智慧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事么!
(二)
韩愈禀述:我年轻时平庸而怯懦,自己估计在其他方面没有值得去下工夫的能力,又不通晓当今的时务,而与世人还常常意见不合。想到最终无法立身树名,于是就发愤深入钻研经学文章。我在学术上不能够得到它的正确方法,所有那些辛苦研究后仅有的成果,全与空谈一样,而不适用于实际,于是又再次自己废弃。因此即使学业稍有成,但自己思想却越来越贫乏,年纪越来越大,智慧却越来越困弱。现在又因犯罪而被朝廷贬逐,远远地来到这南方边远地区担任县令,愁闷忧虑,无以聊赖,又受到瘴疠之病的侵扰,整天在惴惴不安中度过,无法希冀朝夕相保。
您年轻而且才智出众,谈吐高雅,气度不凡,正值朝廷求贤若渴的时候,而掌权者又都是贤良的官员,拿起笔杆,给他们写上一封信,从高处就可借以获得爵位,即使不这样,依次一级一级地往上考试,也能在科举考试中不出差错。如今您却乘上这前途未卜的船,进入荒无人烟之地,把随我学习文章作为当务之事。你身虽勤勉,但与您应该从事的职分却不相符合,言辞虽郑重,而提出的要求却不够周全,这是不得当的考虑。即使让古代道德修养深厚,而想掩隐起他们的光彩不炫耀于世、牢牢封住嘴巴不传扬名声的君子,遇到您如此恳求也倾囊相授,一一指教。像我这们愚钝不贤的人,又哪里敢受您的仰慕呢!
我看您的才能,足以用来自己发奋而起;我所拥有的能力,就如我前面陈说的那样。因此面对此事,我感到羞愧而不敢应允。我的钱财不够送给您解决生活上的匮乏和急需之用,我的文章不足以启发您去开创您的事业,您满载而来,却只会空囊而归,请您明白就是了。韩愈禀述。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鹧鸪天·寻菊花无有,戏作
辛弃疾
掩鼻人间臭腐场,古今惟有酒偏香。自从来住云烟畔【注】,直到而今歌舞忙。
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要知烂熳开时节,直待秋风一夜霜。
【注】云烟畔,指诗人闲居的江西铅山乡间居所。
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句中词人将官场斥为“臭腐场”,“掩鼻”这一动作充分展示了词人品格高洁和对官场的厌恶。
B. 一、二句的“臭腐场” “酒偏香”形成鲜明对比,面对污秽的官场,词人忧愤难当,唯有借酒解忧。
C. 三、四句写词人对山林隐居生活的由衷喜悦之情,也暗含对当时统治者沉迷于歌舞升平生活的批判。
D. 下片“呼老伴,共秋光。黄花何处避重阳”写词人邀老友共赏秋色,菊花却未绽放,和标题相呼应。
16. 这首词和李清照《声声慢》中都有“黄花”这一意象,但表达的感情各有不同,请对此作简要分析。
【答案】15. C16. 辛词中的菊花避开热闹的重阳节,在西风霜降后才开放,表现出不趋时俗、傲霜凌寒的品格。词人托物言志,借赞美菊花来表达自己挫而愈坚的傲岸风骨和豪迈气度。李词中的“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隐含着生命将逝的悲哀。词人以“残菊”自喻,表现自己晚年孤苦飘零的愁苦。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的能力。
C.“对当时统治者沉迷于歌舞升平生活的批判”错误。“自从来住云烟畔,直到而今歌舞忙”是说自己隐退田园后,以歌舞自娱,寄寓了词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没有批判统治者之意。
故选C。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比较阅读之赏析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
首先要把握两首诗歌的内容和情感基调,然后分析涉及“黄花”这一意象的诗句,概括其特点,体会情感差别。
辛词写是重阳时节呼朋唤友共享美丽秋色,只是这菊花竟还未开放,看来要想菊花开的热烈绚烂,还得等待刮一阵秋风,落一夜严霜。这些只是字面的意思,实际上词人借菊花未开,需要这些条件来赞美菊花的傲霜凌寒的品格,结合词人的经历和注释可知,词人此时属于闲居状态,那么这里“直待秋风一夜霜”说的就不仅仅是菊花了,而是托物言志,借菊来言己,借菊的品格来言自己的品格,借菊花的处境来写自己的处境。
李词《声声慢》是作战南渡以后的一篇作品,园中开满了菊花,秋意正浓,园中菊花枯萎凋谢,满地堆积,但是“如今有谁堪摘”?由此可以看出词人无心赏花,也无人陪自己赏花,更是无人为己摘花,人不摘花,花当自萎,及花已损,则欲摘而不堪摘,借此表现作者无心摘花的郁闷,暗含历经国破、夫死、家亡等人生之苦后内心难以排遣的孤寂、凄凉与愁苦。
(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中“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在表意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是个有着尊师重道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的作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古代有“路上行车,水上行船”的说法,而船按照大小功能可分为舟、船、舫等,这些名称在唐宋诗词中屡见不鲜,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吾尝跂而望矣 ②.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③. 师者 ④.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⑤. 东船西舫悄无言 ⑥. 唯见江心秋月白(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跂、博、受、舫、唯、径、渡、蓑笠。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 (本题共 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们为何要去南极?其实,南极广袤的冰原下生机盎然, ① ,这里鱼类约200种,磷虾总藏量常年维持在50亿吨,每年可渔获5000万吨鱼虾且不会影响生态平衡。南极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南极的石油、天然气储量相当丰富,还拥有巨大的风能、潮汐能和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在南极已发现煤、铂、铀、铁、锰、铜、镍等矿产资源。其中,煤、铁储量均为世界第一。同时,南极大陆 ② ,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大陆冰川从中央延伸到海上,形成巨大的罗斯冰障,周围海上漂浮着冰山。作为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态安全与全球环境气候变化息息相关。简言之,南极科考是对未来的投资。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在加速干枯,暗藏于南极冰盖下的资源, ③ 。如今,南极科考已成为一个国家在全球科学、政治、经济等领域中的权益象征。
18.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答案】18. ①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②几乎被冰川覆盖
③有助于缓解人类正面临的能源危机
19. 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在加速枯竭。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后文说“南极还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能源等自然资源”,再结合横线后说的鱼类、磷虾等生物资源非常多,所以此处可填“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
第二处,后文说“占全球现代冰被面积的80%以上”,此处应指南极大陆绝大多数的面积被冰川覆盖,所以可填“几乎被冰川覆盖”;
第三处,上文说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在加速枯竭,那么人类将不可避免的面临生存所需要的能源危机问题,南极冰盖下的资源则有助于缓解人类面临的这一问题,所以此处可填“有助于缓解人类正面临的能源危机”。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波浪线的句子语病有二:
一是成分残缺,“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缺主语,“使”字淹没主语,应去掉;
二是搭配不当,“自然资源”与“干枯”搭配不当,“干枯”应改为“枯竭”。
修改后:随着世界经济高速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也在加速枯竭。
(二)语言文字运用ⅠⅠ(本题共3 小题, 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漂泊在外的游子,若与故乡人 ① ,欢喜之外也会生起几分落寞,这便是乡愁。在交通极不发达的古代,一旦离乡,前路漫漫,何日是归年;关山重重,乡书谁人传?于是乡愁成了那个时代的普遍感情。“若为化得千身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是柳宗元的期盼;“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的告白;“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的深情。中国文化史中,乡愁始终是个庞大的文学命题,从古至今,人人不免,留下的乡愁文字 ② 。
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故乡被视为生命的根,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人都是恋家的,然而有史以来,迁徙却是人类发展的常态,在今天实现共同富裕的宽阔道路上,大多数人并非是无奈的出走,悲情的离别,而是漫漫长路上的圆梦,可一旦远离家乡,乡愁还是来了。很多人已经在城市住了几十年,过着富裕的日子,可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 ③ 。近十来年,生活快速发展变化,小日子越来越红火美好,乡味成了大众喜爱的味道,乡游成了有情的旅游,乡愁气氛越来越浓。懂得乡愁,记住乡愁,也便有了家国情怀、世纪情绪。
20.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1. 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一个长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22. 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答案】20. ①不期而遇②浩如烟海③历历在目
21. 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并被视为生命的根的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
22. 运用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这里是三个引用句结合起来,构成的一组排比句。这段文字分别引用了柳宗元、李白、岑参诗文中的名句来抒写议论主体柳宗元、李白、岑参的乡愁,突出强调了乡愁是那个时代的普遍感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作者观点更有说服力,读来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气势非凡。
【解析】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第①处,此处是说在他乡遇故乡的人意外碰见,故此处可填“不期而遇”。不期而遇:指意外碰见,没有指定的时间、地点,让人感觉突如其来。
第②处,此处是用来形容表达乡愁的文字的多,故此处可填“浩如烟海”。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书籍等多得无法计算。
第③处,此处的语境是指故乡的山川草木仍然仿佛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故此处可填“历历在目”。历历在目:指远方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或过去的事情清清楚楚地重现在眼前。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短句变长句的能力。
短句变长句,首先,找出一个短句作长句的主干。如“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作句子主干句。
接下来,将其它短句作为修饰成分添加到主干句中。即将“故乡被视为生命的根”“它几乎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作为修饰成分修饰“故乡”。
故改成一个长句为:孕育了人类的全部历史与文化并被视为生命的根的故乡是人类寻找并建造的第一个家园。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的能力。
“‘若为化得千身亿,散向峰头望故乡’是柳宗元的期盼;‘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李白的告白;‘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是岑参的深情”是三个引用句结合起来,构成的一组排比句。这种排比技法的特点就是构成排比的一组句子中的每一个句子在修辞手法上都是引用。
排比与引用的组合最大的好处在于既能突出文章的气势,突出抒情的感染力,又能极大地增强文章的文气,使得语言在情感的抒发中展现作者文化和知识的积累。这段文字分别引用了柳宗元、李白、岑参诗文中的名句来抒写议论主体柳宗元、李白、岑参的乡愁,突出强调了乡愁是那个时代的普遍感情,丰富了文章内容,使作者观点更有说服力,读来不仅文采斐然,而且气势非凡。
五、作文(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杜工部颠沛流离,吟哦“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苏东坡被贬黄州,高歌“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林则徐戍守伊犁,口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孟晚舟羁押千日,坚信“如果信念有颜色,一定是中国红”……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曾经历了人生的“失意”,却反而成就了他们“诗意”的人生。
上述材料能给追求人生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如何看待人生的“失意”与“诗意”?请结合你对自身发展的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本题为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为古今名人事迹。
从杜甫、苏轼、林则徐到孟晚舟,他们的共同点就是都经历过人生的“失意”。杜甫颠沛流离、苏轼被贬黄州、林则徐戍守伊犁、孟晚舟被非法羁押,虽然“失意”的类型不同,但起因却是一致,源于心中坚守的那份家国大义。“古往今来,很多人都曾经历了人生的‘失意’,却反而成就了他们‘诗意’的人生”,这是材料的关键句,集中体现了材料的内涵,里面包含了“失意”与“诗意”之间的逻辑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失意人生”成为“诗意人生”的前提条件。
构思行文,不要片面地仅谈“失意人生”或“诗意人生”,因为题干已经明确要求考生在作文中围绕二者之间的关系展开论述。具体构思,考生要结合自身实际,当代青年追求人生价值,应追求崇高的人生价值,即要为国为民,心中怀有大义。另外,追求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种种“失意”,青年人要有勇于面对、战而胜之的勇气,要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柳暗花明又一村”。
立意:
1.正视“失意”终得“诗意”。
2.没有“失意”的霜寒,哪得“诗意”的芬芳?
3.心中有家国,“失意”亦“诗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安徽省安庆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段考语文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命题范围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请梳理本文的行文脉络,分析文中划线句子的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宁夏中卫市海原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注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