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三语文试题
展开2.A(“门阀士族和世俗地主”错,应为“世俗地主”;“完全不一样”错,应为“并不完全一样”。)
3.C(A 写听曲的感受,不是“人与自然”。B展现的是时不我待、红颜易逝的担心。D气概豪放,与“娱悦亲切和牧歌式的宁静”不合。)
4.D
5.C
6.(1)数字孪生技术的产生(2)数字孪生进一步发展的困难(瓶颈)(3)理论研究现状(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7.D(“恰是他的作文《如果大雪封门》所想表达的期待”于文无据。)
8.(1)“大雪封门”是美好的想象、浪漫而又诗意的下雪画面。(2)“大雪封门”是对美好生活的诗意追求。(3)“大雪封门”变成现实,暗示了执着追求最终就有可能实现理想。
9.(1)小说不时流露出“哀伤”,但对“清洁、安宁、祥和”的向往贯穿始终。(2)困窘的生活并没有掩盖人物彼此间的温情,他们关系密切,互相照料,彼此温暖。(3)艰难的过程并没有磨灭主人公的理想,内心纯粹的信念始终坚定,最终看到了雪后景象。
10. BEF(原文标点为:灵公之虐,不如孝公之宽厚。文公死,诸侯不敢叛晋。)
11. B(A项,“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应是“以之为”,即把它作为,与文中加点的“以为”意思不同。B项,文中加点的“幸”指侥幸,“幸于赵王”的“幸”指君主宠信,二者意思不同。C项,“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的“疏”指疏远,与文中加点的“疏”意思不同。D项,“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指本来,与文中加点的“固”意思相同。)
12. D( “苏洵通过这一反一正的事例来表明萧何才是用心的大臣”错误,从原文可知,史䲡不能让君主任用贤才和罢斥宠臣,所以才计划了死后的规劝,苏洵以此来表明史鳝也是用心的大臣,这也是正面事例。)
13.(1)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了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
(2)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只有有贤能的臣子却没有英明的君主的情况。
14. C
15.(1)五六句是诗人想象的岭南重镇广州城背山面海的雄奇壮阔图景,带有诗人对岭南重镇的赞美,也蕴含对友人建功立业的期待。(2)七八句是诗人想象的友人怀着对朝廷的忠心,冒着风霜瘴疠、跋山涉水赶路的图景,带有对友人克服艰辛的鼓励,也有对友人忠心报国的赞赏。
16.(1)望帝春心托杜鹃 杜鹃啼血猿哀鸣(2)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翱翔莲蒿之间
(3)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17. A(文中加点的“就”表示加强肯定。A项,表示加强肯定。B项,表示话题的范围。C项,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自然怎么样。D项,表示仅仅,只。)
18.①也难以避免产生幻觉现象 ②但这些内容本身不一定真实 ③必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9. ChatGPT因其技术的先进性,就可能利用这种认知惯性,裹挟着科学的威势,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人们对特定问题的认知。(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二处语病:一是搭配不当,“应用”可改为“利用”;二是介词残缺,可在“潜移默化”前加“在”。)
20. B( “是褒词贬用”理解错误,这里没有贬低少数译者的意思)
21.两个句子都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句(1)把翻译比作拔河比赛,是一场中文和英文的较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欧化分子在翻译过程中倒向英文的情况;句(2)把思果先生的研究过程比作对症下药的治病过程,通俗易懂,肯定了思果先生忠告的中肯性。
文言文参考译文:
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诸侯,排除夷狄,直到他死时齐国都富强。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桓公重用,桓公在动乱中死去,五个儿子争夺君位,从此祸乱不断蔓延,直到简公时期,齐国都没有安定的岁月。管仲病重的时候,齐桓公询问他谁能胜任宰相。在那个时候,我内心以为管仲将会推举天下的贤人来作答,但他说的话不过是“竖刁、易牙、开方这三个人,不合人情,不能亲近”而已。唉,管仲认为桓公真的不会任用那三个人了吗?管仲和桓公相处多年了,也该知道桓公的为人了吧?桓公是个耳朵离不了音乐、眼睛离不了美色的人,如果没有这三个人就无法满足他的欲望。他起初之所以不重用他们,只是因为有管仲在罢了。一旦没有管仲,那么这三个人就可以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来互相庆贺了。管仲以为自己快要死时说的话就可以束缚桓公的手脚吗?齐国不怕有这三个人,就怕没有管仲。有了管仲,这三个人,不过是三个普通人罢了。不然的话,天下难道缺少像这三个人一样的人吗?即使桓公侥幸听了管仲的话,杀掉这三个人,但其余的那些人,管仲能够全部除去他们吗?唉!管仲可以说是不懂得治本的人。假如他趁着桓公询问的时机,推荐天下的贤人来替代自己,那么即使管仲死了,齐国也不能说没有管仲那样的人。春秋五霸中没有比齐桓公、晋文公才能更强的了。晋文公的才能,比不上齐桓公,他的臣子也都比不上管仲。晋灵公暴虐,不如齐孝公宽容仁厚。晋文公死后,诸侯都不敢背叛晋国。晋国承袭文公留下的国威,还能够做各国的盟主一百多年。为什么呢?因为晋国的君主虽然不成才,但还有一些老成可靠的臣子啊。桓公死后,齐国一败涂地,用不着疑惑,因为他只依靠一个管仲,可是,管仲已经死了。天下并非没有贤能的人,只有有贤能的臣子却没有英明的君主的情况。桓公在世的时候,说天下不会再有像管仲这样的人了,我不相信。管仲的书(《管子》)里有记载他将死的时候,评论鲍叔、宾胥无的为人,而且分别陈述他们的短处。这是他心里认为这几个人都不值得托以国家重任,但又预料到自己快要死了,可见这部书荒诞无稽,不值得相信。我看史䲡,因为不能劝卫灵公任用蘧伯玉、罢斥弥子瑕,所以有死后的规劝。萧何将死时,举荐曹参来代替自己。大臣的用心,本来就应该这样。一个国家既可以因一个人而兴盛,也可以因一个人而灭亡,贤能的人不为自己的身亡而悲伤,却忧虑国家的衰败,所以一定要再找一个贤能的继任者才能死而瞑目。那管仲,在临终前做什么呢?
12,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这是一份12,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西安铁一中学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0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0西安中学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