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9.1 压强(教学设计)第1页
    9.1 压强(教学设计)第2页
    9.1 压强(教学设计)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案设计,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图片提出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完成,师生分析,学生做做,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年级
    八年级
    授课时间
    课题
    第1节 压强
    教学
    目标
    1. 能通过实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2. 能描述压强概念的建立过程。能熟练写出压强公式、单位,并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 会应用压强公式分析增大或减小压强的具体方法,并能解释与压强有关的物理现象。
    教材
    分析
    通过第七章“力”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力可以使物体产生形变或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压力而言,它使物体产生形变的作用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跟物体所受压力的受力面积有关。为了描述压力作用的效果,在物理学中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压强是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进一步描述,它会成为后续认识浮力产生的原因等知识的基础,更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本节由“压强”和“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两部分内容构成。两部分内容彼此关联,只要学生对压强的概念理解到位,就能顺利解决减小或增大压强的问题。压强概念的形成是本节教学的重点,解决的关键是引导学生感知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压力作用的效果、学会用比值定义法引入压强的概念,并能用压强知识解释有关的物理现象。本节的节首图就是通过情感体验创设情境、提出猜想,引领学生感知压力作用的效果的。
    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计算,或从多角度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压强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这样,学生在进一步应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才能得心应手,并为学习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作好铺垫。
    多数学生学习本章时会感觉困难,原因是涉及的知识多、综合性强,既要有实验探究的思路,又要有理性思维,而学生又缺少压强方面的生活体验,所以建议教师切不可急于求成。
    教学
    器材
    海绵、图钉、钉板、砝码、压力小桌、一头削尖的铅笔等。
    多媒体ppt,包含视频:《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的概念》等。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播放图片提出问题】
    茫茫白雪中的两个人对雪地的压力是差不多的,在厚厚的积雪中行走,一个会陷到雪里,另一个穿上一副滑雪板,尽管总重力变大了,反而不会陷下去。为什么穿上滑雪板后结果不同呢?看来压力作用的效果并不只跟压力大小有关。想一想,还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学习新课——《9.1压强》。
    观看图片,思考问题,进入情景.
    学习新课
    一、压力
    【提出问题】以下几种情况的作用力有哪些共同点?
    ①茶杯对桌面的力 ②图钉尖对墙面的力 ③木块对斜面的力
    【学生回答】这些力的共同特点是: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作用点在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上,我们把它叫做压力。
    1.压力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
    【师生共同完成】
    ①压力产生的条件:两物体相互接触,两物体发生挤压。
    例如:人静止在地面上,人和地面间有相互挤压的作用,人对地面有压力,地面对人也有压力(支持力);静止在竖直墙壁旁的篮球与墙壁之间没有相互挤压,所以没有压力。
    ②压力的作用点:在受压的物体表面。
    ③压力的方向:垂直并指向受压的物体表面。
    由于受力物体的受力面可能是水平面,也可能是竖直面,还可能是角度不同的倾斜面,因此压力的方向没有固定指向,它可能指向任何方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受力面相垂直。

    F=G F与G无关 F<G
    ④压力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并不一定等于重力的大小,有时相等,有时无关。只有当物体自由静止在水平面时,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大小才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
    2. 压力与重力的区别
    压力
    重力
    定义
    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
    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
    垂直于受力物体表面,
    并指向被压物体
    竖直向下
    作用点
    被压物体表面
    重心
    力的性质
    接触的物体间相互挤压而发生形变产生的,属于弹力
    来源于万有引力,
    是非接触力
    受力示意图
    【提出问题】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重重的骆驼却不会陷入沙中,这是为什么?

    【师生分析】蚊子的口器对皮肤的压力虽然不大,但由于口器十分尖锐,因而能轻易刺穿皮肤;骆驼虽重,但脚掌面积很大,因而不会深陷沙中。这使我们想到:压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还应该跟受力面积有关。
    【学生做做】用两个手指挤压铅笔的两端,使铅笔保持静止。体验两指头的感觉?观察两个手指的凹陷程度相同吗?适当改变力度重复以上操作,感觉如何?


    【分析】①因为两个指头受到的压力相等,但是受力面积不相等,右边食指受力面积(接触面积)小,感觉力的作用效果更显著。
    ②当加大用力时,受力面积不变,力越大,感觉效果更显著。
    【追问】由以上实验进行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
    思考问题并回答。
    与老师共同完成有关压力的问题,知道压力的作用点、方向、大小。
    区分压力与重力。
    思考并分析问题,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除与压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受力面积有关。
    通过简单的实验,进一步感受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
    学习新课
    二、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提出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怎样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猜想和假设】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都有关。
    【设计实验】
    (1)实验器材:形变显著的物体(如海绵、沙子等)、压力小桌、砝码。
    (2)实验方法:
    ①控制变量法: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关系,采用该法进行。
    ②转换法:压力的作用效果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体现。
    (3)实验过程:

    ①保持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不变,在小桌上放一个砝码,改变压力,比较海绵两次形变的程度,如图甲、乙所示,记入表中。
    ②控制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小桌一次桌面朝上正放,一次桌面朝下倒放),比较海绵两次形变的程度,如图乙、丙所示,记入表中。
    (4)实验记录表格(见下)。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操作1:在海绵上放一个小桌,观察图甲所示海绵被压陷的深浅;
    操作2:在小桌子上方放一个砝码,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乙;
    操作3:将小桌子倒置过来,桌面和海绵接触,放上砝码,然后再次观察海绵的凹陷深度,如图丙。
    实验现象与记录:
    实验
    压 力
    受力面积
    压力作用效果

    小桌的重力
    桌脚(小)
    明显

    小桌+砝码重力
    桌脚(小)
    很明显

    小桌+砝码重力
    桌面(大)
    极不明显
    【分析论证】
    ①由甲、乙可得,受力面积大小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由乙、丙可得,压力大小相同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②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交流讨论】
    实验中选择海绵而不选择木板的原因是海绵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明显,而木板不易发生形变,实验现象不明显。实验中可以用沙子、橡皮泥等代替海绵。
    【播放视频】——《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进行猜想和假设。
    进行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进行分析论证,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观看视频,进一步理解探究的过程。
    学习新课
    三、压强
    通过前面的探究实验,我们找到了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方法:
    ①压力大小相同,比较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相同,比较压力大小.
    【提出问题】如果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不同呢?
    如表,甲与乙两个不同的受力面,若压力和受力面积都不相同,怎样比较?
    受力面
    压力F
    (N)
    受力面积S
    (cm2)

    20
    2

    30
    5
    【讲解】若要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需要“转化为相同的受力面积或相同的压力时,通过比较压力或受力面积的大小”来确定。
    因此我们可以用“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或“受力面积与压力的比值” 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很显然,前一种定义更加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即:该比值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由此我们得到一个新的物理量——压强。并定义为: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
    【以下师生共同完成】
    1.压强
    (1)物理意义: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3)公式: 压强= eq \f(压力,受力面积) p= eq \f(F,S)
    适用范围:这是压强的定义式,适用于所有物体间的压强计算,无论气体、固体、液体。
    (4)单位: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符号是Pa。
    1Pa=1N/m2
    1Pa表示1m2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是1N。
    Pa是一个很小的单位,一张报纸平放时对桌面的压强约1Pa。实际应用中常用千帕(kPa) 、兆帕(MPa)作单位,气象学中常用百帕(hPa)作单位。
    换算关系1MPa =103kPa 1kPa=103Pa 1hPa=100 Pa
    (5)注意:
    ①压强大小是由压力和受力面积共同决定的,不仅仅决定于压力大小。在S一定时,p与F成正比,在F一定时,p与S成反比。
    ②公式中的F是压力,而不是重力。当物体放在水平上时,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
    ③公式中的S是受力面积,它是施力物体挤压受力物体时,二者相互接触的面积,而不是其他面积,而且在计算时一定要注意S的单位。
    【例题】水平桌面上放一本书,书受到的重力为3N,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为5×10-2 m2,计算书对桌面的压强。
    【解析】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它的重力,即:F=G=3 N
    桌面的受力面积:S=5×10-2 m2
    书对桌面的压强p= eq \f(F,S)= eq \f(3N, 5×10-2 m2)=60pa
    2.柱体的压强
    【师生推导】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柱状固体,密度为?,底面积为S,高度为h。求对水平面的压强。

    这个柱体的体积:V=sh
    这个柱体的质量: m=ρV=ρSh
    对水平面压力:F=G=mg=ρVg = ρgSh
    对水平面压强:p= eq \f(F,S) = eq \f(ρgSh,S) =ρgh

    柱体的压强 p=ρgh
    ρ表示密度,单位为千克/米3(kg/m3)
    h表示高度,单位为米(m)
    g=9.8N/kg
    p表示压强,单位为帕(Pa)
    注意:
    ①公式 p=ρgh只适用于柱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不能用于其他形状的物体产生的压强;
    ②柱形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只与物体的密度和高度有关,与物体的底面积、重力等无关。
    【例题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柱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 ( )


    A.甲的密度大,质量大 B.乙的密度大,质量大
    C.乙的密度小,质量小 D.无法确定
    【答案】B.
    【解析】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根据 p=ρgh可得:
    ρ甲gh甲=ρ乙gh乙 ; ∵ h甲>h乙, ∴甲、乙密度 ρ甲<ρ乙
    ②甲、乙压力的大小关系: 根据F=PS,
    ∵ P甲=P乙,S甲>S乙, ∴ F甲>F乙,
    即G甲>G乙. 所以 m甲>m乙。
    选项B正确。
    【例题5】某中学操场积雪深达10cm,求雪对操场的压强是多大?(ρ雪=0.2×103kg/m3)
    【解析】p= eq \f(F,S) = eq \f(ρgSh,S) =ρgh=0.2×103kg/m3×10N/kg×0.1m=200pa
    此题给出的已知条件比较少,直接应用P=F/S不能求出,可以推导出P= ρgh进行计算;需注意的是P= ρgh是推导公式,一般情况下,计算题中不能直接运用。
    思考问题,为建立压强概念做铺垫。
    知道压强概念的建立方法与过程。
    全面理解掌握压强的概念。

    做题并进行解析。
    与老师一起推导出柱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知道柱体压强的使用条件。
    做题并进行解析。
    学习新课
    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
    【提出问题】①书包带为什么做得比较宽?②菜刀的刃为什么磨得比较薄?③为什么啄木鸟的嘴强直如凿?
    在生活、生产中人们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呢?
    1.改变压强的方法
    根据公式p= eq \f(F,S)=可知:
    ①当压力F一定时,受力面积S发生变化,则压强也随之发生变化;
    ②当受力面积S一定时,压力F发生变化,则压强也随之发生变化。
    所以在生活、生产及技术中人们常常改变压力或受力面积来改变压强。
    2.减小压强的方法
    所有材料能够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的限度,加在材料上的压强一旦超过这个限度,材料就会损坏,这个压强叫做极限压强,这些情况下就要减小压强。减小方法: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②当压力一定时,增加受力面积。
    生活中的实例:
    汽车限重
    轨道铺设在枕木上
    书包带比较宽

    轨道铺在枕木上、坦克履带、滑板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汽车限重是通过减小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减小对地面压强的。
    3.增大压强的方法
    在生活或生产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
    ①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②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以下是增大压强的事例。
    知道改变压强的方法并列举实例。
    知道减小压强的方法并列举实例。
    知道增大压强的方法并列举实例。








    1.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示意图的是( )

    【答案】C
    【解析】图A与B画的是重力的示意图; C图中压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垂直,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正确; D图压力的方向错误。所以选C。
    2. 下列压强大小最接近1Pa的是( )
    A.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B.一张图画纸平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C.打针时注射器针尖对皮肤的压强
    D.推土机推土时履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答案】B。
    【解析】ACD、根据物理常识可知,人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打针时注射器针尖对皮肤的压强、推土机推土时履带对水平地面的压强都较大,都在1×104Pa以上,故ACD不合题意;
    一张图画纸平放时对水平桌面的压强最接近1Pa。所以选B.
    3.图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
    A. 坦克装有 B. 书包背带
    宽大的履带 做得较宽
    C. 斧刃磨 D. 在铁轨
    得很锋利 下面铺枕木
    【答案】C。
    【解析】斧刃磨得很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其它选项A、B、D都是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强。所以选C。
    4. 如图1所示,水平雪地上,穿着滑雪板的芳芳总质量为65 kg,没有陷入雪地;而穿着运动鞋的小明总质量为50 kg,却深陷雪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芳芳对雪地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B.芳芳对雪地的压力和小明一样
    C.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
    D. 受力面积和压力都不等,无法比较谁对雪地的压强大
    【答案】C.
    【解析】芳芳总质量大于小明的总质量,所以对雪地的压力也大;
    芳芳没有深陷雪地,表面芳芳对雪地的压强比小明的小,即芳芳对雪地单位面积的压力比小明的小。选项C正确。

    图1 图2
    5. 如图2所示,用拇指与食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______(选填“拇指大”、“食指大”或“一样大”,下同),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强________,这是由于压力一定时,_________,受到的压强越大的缘故。若拇指受到的压力为2N,笔尖的受力面积为0.5mm2,则食指受到的压强为____Pa。
    【答案】一样大,食指大,受力面积小,4×106。
    【解析】用拇指与食指压一支铅笔的两端,根据力的平衡可知,两个手指受到的压力相等;食指压铅笔的一端受力面积小,所以压强大。
    S=0.5mm2=0.5×10-6m2
    p= eq \f(F,S)= eq \f(2N, 0.5×10-6 m2)=4×106pa
    6. 如图3所示,长木板重10N,底面积为10-2m2,现将其底面积的2/3 与水平桌面接触,木板静止时对桌面的压强为________Pa;在水平外力作用下推动木板缓慢向左运动,直至木板全部移到桌面,在这个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强_____.
    【答案】1500,变小.
    【解析】p= eq \f(F,S)= eq \f(G,S) = eq \f(10N, 2×10-2m2/3)=1500pa
    因水平面上的物体产生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所以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推动木板过程中,木板的受力面积变大,由P=F/S可知木板对桌面的压强变小。
    图3 图4
    7.如图4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甲、乙的密度分别为ρ甲、ρ乙,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关系正确的是( )
    A.F甲>F乙, ρ甲>ρ乙 B.F甲=F乙, ρ甲= ρ乙
    C.F甲<F乙, ρ甲<ρ乙 D.F甲>F乙, ρ甲<ρ乙
    【答案】A.
    【解析】①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 P甲=P乙,即 ρ甲gh甲=ρ乙gh乙
    因为h甲<h乙,所以甲、乙密度的大小关系为 ρ甲>ρ乙。
    ②甲、乙压力的大小关系:根据F=PS
    因为P甲=P乙,S甲>S乙,所以F甲>F乙。 所以选A.
    8. 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小明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该同学是通过_____________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
    ②比较乙与丙两图可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当压力一定时,__________。
    ③此实验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_______。
    ④此实验中主要运用的科学探究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
    ⑤下列实例中,应用了②中所得结论的是_______(填序号)。
    A. 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 t
    B. 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C. 书包的背带较宽
    D. 载重汽车的轮子又多又宽
    【答案】①海绵的凹陷程度;②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③不能,效果不明显;④控制变量法,转换法;⑤BC.
    【解析】①该同学是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作用效果的。
    ②比较乙与丙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可得到的结论是: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③此实验不能用硬纸板代替海绵,原因是硬纸板不容易发生形变,效果不明显。
    ④实验中主要采用的探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⑤B. 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C. 书包的背带较宽。都是在压力不变时,靠改变受力面积的方法改变压强的。






    压强
    ①物理意义: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②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③公式:p= eq \f(F,S)
    ④单位:压强的国际单位:帕(Pa),1Pa =1N/m2
    ⑤柱体产生的压强:p=ρgh ρ表示密度, h表示高度。
    ①减小压强的方法:压力F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S;
    受力面积S一定时,减小压力F。
    ②增大压强的方法:压力 F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S
    受力面积 S一定时,增大压力 F。
    压强
    的改变
    压强
    ①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
    ②压力的方向:垂直受力面指向被压物体。
    ③压力的作用点:作用在被压物体表面。
    压力




    第1节 压强
    一、压力
    1. 压力定义: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
    2. 压力的作用点:物体表面。
    3. 压力的方向:垂直指向物体表面。
    4. 压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
    5.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
    二、压强:
    1. 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叫做压强。
    2. 公式: 压强= eq \f(压力,受力面积) p= eq \f(F,S)
    3.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Pa=1N/m2
    三、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1. 增大压强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减小受力面积。
    2. 减小压强的方法:①减小压力;②增大受力面积。


    相关教案

    初中9.1 压强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9.1 压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进行新课,交流讨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1 压强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9.1 压强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探究,深度构建,巩固知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者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教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