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1-2022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1-2022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第1页
    2021-2022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第2页
    2021-2022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第3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1-2022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25分)
    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
    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占78%的是氮气,故选A。
    2.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 OB. SiC. AlD. Fe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壳含量较多的元素(前四种)按含量从高到低的排序为:氧、硅、铝、铁,其中氧、硅属于非金属元素,铝、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铝元素符号为
    答案C
    3. 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铁钉生锈B. 食物腐烂
    C. 燃放礼花D. 切割玻璃
    【答案】D
    【解析】
    【详解】A、铁钉生锈过程中生成新物质氧化铁,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B、食物腐烂过程中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燃放礼花过程中存在物质的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切割玻璃过程中只是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酱油B. 蒸馏水C. 碘酒D. 洁净的空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A、酱油中含有水、盐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C、碘酒中含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CO2B. KMnO4C. O2D. Ca(OH)2
    【答案】A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是一种含有碳和氧两种元素且有氧元素的物质,则属于氧化物,此选项正确;
    B、高锰酸钾中含有钾、锰、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C、氧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但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D、氢氧化钙中含有钙、氢、氧三种元素,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此选项错误。
    故选A。
    【点睛】氧化物:某一化合物组成中只含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一定为氧元素。
    6. 下列物质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A. 木炭B. 镁条C. 氢气D. 铁丝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发出白光,,选项不符合题意;
    B、镁条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发出耀眼的强光,产生白烟,选项不符合题意;
    C、氢气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放出大量的热,选项不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7. 下列气体中,能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
    A. O2B. H2C. N2D. CO2
    【答案】A
    【解析】
    【详解】供给动植物呼吸的是氧气,故选A。
    8. 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 N2B. CO2C. O2D. CO
    【答案】D
    【解析】
    【详解】N2、CO2、O2、CO中,CO易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造成生物体内缺氧,是一种有毒气体,故选D。
    9.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 中子数B. 质子数C. 核外电子数D. 最外层电子数
    【答案】B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选B。
    考点:原子的结构。
    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原子的化学性质。
    10. “富硒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硒”是指
    A. 硒原子B. 硒分子C. 硒元素D. 硒单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富硒大米”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中的“硒”是指硒元素;
    故选C。
    11. 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外出随手关灯B. 减少使用塑料袋
    C. 骑自行车出行D. 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外出随手关灯,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B、减少使用塑料袋,会减少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C、骑自行车出行,节能减排,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选项不符合题意;
    D、夏天空调温度尽量调低,但仍在工作状态,耗费电能,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12. 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爆炸品标志,故A错误;
    B、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鞭炮标志,故B错误;
    C、图中所示标志是腐蚀品标志,故C错误;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烟火标志,故D正确。故选D。
    13.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
    A. H2B. H2O2C. H2CO3D. 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A、H2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符合题意;
    B、H2O2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故不符合题意;
    C、H2CO3是由碳酸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D、H2O是由水分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
    14.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取用固体
    C. 加热液体 D. 熄灭酒精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于容器口的正上方,不能伸入容器内,操作错误;
    B.取用固体药品(粉末状)时,应先将试管横放或稍倾斜,用药匙或纸槽将药品送至试管底部,然后竖立试管,操作正确;
    C.用酒精灯加热试管内的液体时,要使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试管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操作错误;
    D.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禁、两查,一不可”,不可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应用灯帽盖灭,操作错误;
    故选B。
    15. 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的信息示意图,对图中信息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质子数为 11B. 元素名称为钠
    C. 元素符号为 NaD. 核外电子数为 22.99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内的质子数,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也为11,选项正确;
    B、元素信息图中,正中间的汉字是元素的名称,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名称是钠,选项正确;
    C、元素信息图中,右上角的符号是元素的元素符号,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a,选项正确;
    D、元素信息图中,左上角的数字是元素的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由图可知,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则该元素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也为11,选项错误,故选D。
    16.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
    A. 清除可燃物B. 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 隔绝空气D. 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C
    【解析】
    【详解】A、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清除可燃物,故A错误;
    B、着火点是可燃物的属性,是不能改变的,故B错误;
    C、灯帽盖灭是通过隔绝空气熄灭酒精灯的,故C正确;
    D、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不是降低温度到酒精的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故选C。
    17. 下列操作中,能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 观察气体颜色B. 插入燃着的木条
    C. 闻气体的气味D. 倒入澄清石灰水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A、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气体,无法观察气体颜色区分。
    B、插入燃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是空气,燃烧的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区分。
    C、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味气体,无法闻气体的气味区分。
    D、倒入澄清石灰水,空气中二氧化碳较低无明显现象。氧气无明显现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区分氧气和空气。
    故选:B。
    18. 过氧化氢和水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其本质原因是
    A. 元素种类不同B. 原子种类不同
    C. 分子种类不同D. 相对分子质量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分子种类不同,则化学性质不同。
    【详解】过氧化氢(H2O2)和水(H2O)都是无色液体,但它们的化学性质明显不同,是因为二者的分子种类不同;
    故选:C。
    19. 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 金刚石用做钻头B. 氧气用于气焊
    C.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 稀有气体用做霓虹灯
    【答案】B
    【解析】
    【详解】A、金刚石用做钻头利用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B、氧气用于气焊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B符合题意;
    C、干冰用作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冷凝成水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用作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通电后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0. 氯化钯(PdCl2)可用于检测CO。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
    A. +1B. +2C. +3D. +4
    【答案】B
    【解析】
    【详解】氯元素通常为-1价,设PdCl2中Pd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1)×2=0,x=+2。
    故选B。
    21. 下列化学符号书写不正确的是
    A. 2个氢原子2HB. 2个氮分子2N2C. 2个钠离子2Na+D. 氧化镁MgO2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基本化学用语中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及化学式的书写。
    A、数字在化学符号前面表示的是粒子的数目,2H表示2个氢原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数字在化学符号前面表示的是粒子的数目,2N2表示2个氮分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数字在化学符号前面表示的是粒子的数目,2Na+表示2个钠离子,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氧化镁中氧元素为-2价,镁元素为+2价,故氧化镁化学式为MgO,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的是粒子的数目。
    22. 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特点是一变多。
    【详解】AC符合多变一的特点,是化合反应;
    B符合一变多的特点,是分解反应;
    D反应物有两种,不属于分解反应;
    故选B。
    23. 下列关于2CO+O22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B.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7:8
    C. 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1:1
    【答案】B
    【解析】
    【详解】A、该反应可表示一氧化碳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选项说法正确;
    B、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28×2):32=7:4,故选项说法错误;
    C、化学反应前后碳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均保持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微观上,点燃条件下,每2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二氧化碳分子,则参加反应的一氧化碳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分子个数比为2:2=1:1,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2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A.日常生活中软化硬水常用的方法是煮沸,实验室软化硬水常用的方法是蒸馏,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除去CO2中的CO不能用点燃的方法,不符合除杂原则,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镁条燃烧有气体氧气参与反应,要用镁条燃烧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需要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向等体积的冷水与热水中各加入一滴红墨水,只有水的温度不同,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点睛】
    25. 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KClO3和MnO2固体混合物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温度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A. 固体质量B. 生成O2的质量
    C. 固体中MnO2的质量D.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答案】A
    【解析】
    【详解】A 、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逸出,固体的质量逐渐的减少,至完全反应,剩余固体为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根据图像,故选项A符合题意;
    B、生成氧气的质量从零开始,逐渐增加,然后不变,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C 、二氧化锰是反应的催化剂,质量不会改变,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D 、反应前后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不变,固体质量减少,钾元素的质量分数增大,不符合该图象,故选项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45分) 每空1分
    【生活现象解释】
    26. 品味中国传统文化,厚植爱国主义。
    (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花气袭人的原因______。
    (2)《天工开物》记载了“火法”冶炼锌,原料是碳酸锌(ZnCO3)和木炭。计算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______(只写计算式);该反应有两种产物锌和气体X,X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由:______。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
    (2) ①. ②. 反应前有锌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了锌和气体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气体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
    【解析】
    【小问1详解】
    “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小问2详解】
    由碳酸锌的化学式可知,碳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因为反应前有锌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反应生成了锌和气体X,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说明气体X中一定含有氧元素和碳元素。
    27. 现有发现或人工合成的大多数物质都含有碳元素。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数来自化石燃料。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碳海绵”是超轻的固体材料(如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具有吸附性
    B. 可重复使用 麦穗上的碳海绵
    C. 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
    (4)石墨烯具有坚硬、透光性好、导热性强等特性。如图是通过实验测得的石墨烯层数与导热能力间的关系。分析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
    【答案】(1)石油 (2) (3)ABC
    (4)石墨烯层数在5层以内时,一层时导热能力最好,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
    【解析】
    【小问1详解】
    三大化石燃料包括天然气、煤、石油。
    【小问2详解】
    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A、碳海绵具有多孔的结构,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具有吸附性,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麦穗上的碳海绵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所以可重复使用麦穗上的碳海绵,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所以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BC。
    【小问4详解】
    由图可知,石墨烯层数在5层以内时,一层时导热能力最好,三层时导热能力最差。
    【科普阅读理解】
    28.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为解决传统塑料污染问题,生物可降解塑料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指各项性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生物可降解塑料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生物基和石化基两类。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全淀粉基、纤维素等;石化基可降解塑料包括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已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AT)、二氧化碳共聚物(PPC)等。
    表1。几种生物可降解塑料与传统塑料低密度聚乙烯(LDPE)的综合性能对比分析
    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将不同材料共聚或共混应用于医用材料、3D打印、地膜、包装材料、一次性用品、发泡材料等领域。
    (原文作者陶怡、柯彦、李俊彪等,有删减)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分析其原因是______。
    (2)生物可降解聚乳酸(PLA)塑料属于______(填字母序号)。
    A. 生物基塑料B. 石化基塑料
    (3)聚乳酸降解生成乳酸,乳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分解,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根据表1分析,PBAT和PBS基本可替代LDPE,主要依据是______。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广泛
    B. 将转化为PPC,实现了“低碳”
    C. 随着生产工艺成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价格将来可能会降低
    【答案】(1)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 (2)A
    (3)CO2 (4)熔点基本接近,拉伸强度都比LDPE高,并且降解速率均比LDPE强,商品化程度也高 (5)ABC
    【解析】
    【小问1详解】
    生物可降解塑料被认为是解决塑料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原因是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故填:能在储存期内满足使用要求,而使用后可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成对环境无害物质的一类塑料。
    【小问2详解】
    由短文中信息可知,生物基可降解塑料主要包括聚乳酸(PLA)、全淀粉基、纤维素等;故选A。
    【小问3详解】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前有3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9个氧原子,反应后有6个氢原子核3个氧原子,则未知物中含有3个碳原子核6个氧原子,由于未知物前有个系数3,则可知该物质为CO2;故填:CO2。
    【小问4详解】
    根据表1分析,PBAT和PBS基本可替代LDPE,主要依据是PBAT和PBS熔点基本与LDPE接近,PBAT和PBS拉伸强度都比LDPE高,并且降解速率均比LDPE强,商品化程度也高;故填:熔点基本接近,拉伸强度都比LDPE高,并且降解速率均比LDPE强,商品化程度也高。
    【小问5详解】
    A、由文中信息可知,实际使用过程中,通常将不同材料共聚或共混应用于医用材料、3D打印、地膜、包装材料、一次性用品、发泡材料等领域,因此生物可降解塑料应用广泛,正确;
    B、将CO2转化为PPC,实现了“低碳”,正确;
    C、随着生产工艺成熟,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成本价格将来可能会降低,正确;
    故选ABC。
    【生产实际分析】
    29. 空间站用水、气整合系统为字航员提供水和氧气。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系统1中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系统2的作用是______。
    (3)“反应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
    (2)从空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
    (3)
    【解析】
    【小问1详解】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空气通过系统2之后,将二氧化碳气体和其它气体分离开,所以系统2的作用是从空气中分离出二氧化碳。
    【小问3详解】
    进入反应器的物质是氢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甲烷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0. 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工业原料,其生产流程简图如下:
    (1)氧化炉中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______。
    (2)收集器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已知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推断除NO、外,另一种反应物是______。
    【答案】(1)2:3 (2)氧气(或O2)##氧气##O2
    【解析】
    【小问1详解】
    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氨气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丙物质是NO,丁物质是H2O,则生成的丙与丁的分子个数比为4:6=2:3;故填:2:3。
    【小问2详解】
    收集器中发生的是化合反应,在收集器中发生的反应是一氧化氮、水和某物质反应生成硝酸,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化学反应中某元素化合价升高时,一定有元素化合价降低,则可推断出另一种反应物是氧气;故填:氧气(或O2)。
    【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
    31.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答案】(1)集气瓶 (2) ①. ②. D##E
    【解析】
    【小问1详解】
    a是实验室收集或贮存气体的仪器集气瓶。
    【小问2详解】
    高锰酸钾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以选用的收集装置是D或E。
    32. 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二氧化锰的作用是______。
    (3)将燃着的木炭放入球形玻璃管口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
    (2)催化作用 (3)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解析】
    【小问1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2详解】
    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说明在该反应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
    【小问3详解】
    球形玻璃管口中产生的是氧气,将燃着的木炭放入球形玻璃管口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33. 如图所示为净水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缺少一种仪器,其作用是______。
    (2)图中还有一处错误,这样操作会出现的结果是______。
    (3)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水,还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______。
    【答案】(1)引流 (2)滤液飞溅 (3)蒸馏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图中缺少一种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引流,防止液体飞溅或冲破滤纸。
    【小问2详解】
    过滤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图中漏斗下管口与烧杯内壁没有紧靠,会引起液滴飞溅。
    【小问3详解】
    过滤后的水比较纯净,若要得到纯度更高的水,还可以采用的净化方法是蒸馏,通常蒸馏后的水中几乎不含杂质,是净化程度最高的。
    34. 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
    (1)该反应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______。
    (2)该实验证明水是由______组成的。
    【答案】(1)氢气##H2 (2)氢元素和氧元素
    【解析】
    【小问1详解】
    水电解实验中,与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氢气,与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为氧气,故填:氢气;
    【小问2详解】
    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宏观角度可以证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填:氢元素和氧元素。
    35. 用下图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
    (1)对比1、2号试管中的红磷和白磷,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
    (2)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试管2中白磷燃烧,烧杯里水中白磷未燃烧
    【解析】
    【分析】
    【小问1详解】
    对比1、2号试管中的红磷和白磷,白磷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80℃大于白磷的着火点40℃,红磷未燃烧,是因为热水的温度80℃小于红磷的着火点240℃,所以得到燃烧的条件之一是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小问2详解】
    试管2中白磷和氧气接触燃烧,烧杯里水中白磷没有接触氧气未燃烧,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36. 用如图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1)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能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
    (2)左管液面最终上升到刻度1处
    【解析】
    【小问1详解】
    红磷燃烧会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小问2详解】
    红磷燃烧会消耗左管空气中的氧气,待反应结束,温度恢复至室温,左管中的液面上升到刻度1处,能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故填:左管液面最终上升到刻度1处。
    37. 完成下列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2)能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的现象是______。
    (3)B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
    (4)能说明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是______。
    (5)实验结束,关闭K,A中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1)
    (2)B中低处蜡烛先熄灭
    (3)
    (4)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条未变红,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红
    (5)试管中液面下降,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解析】
    【小问1详解】
    A中是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小问2详解】
    B中二氧化碳下降,到达烧杯底部,和低处的蜡烛先接触使低处蜡烛先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
    【小问3详解】
    B中倒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大聚集在烧杯底部,倒入石灰水时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条未变红,湿润的紫色石蕊纸条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纸条变红。
    【小问5详解】
    实验结束,关闭K,试管中气压增大,使试管中液面下降,集气瓶中液面上升。
    【科学探究】
    38. 为优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条件,用氧化铜和木炭粉的干燥混合物(质量比为11.5:1)进行了探究,装置如图所示,部分实验记录如下。
    【查阅资料】
    ①化学试剂有分析纯、化学纯、工业纯等级别,纯度依次降低。
    ②通常状况下,Cu为紫红色,为砖红色。
    【进行实验】
    实验1:取不同纯度的氧化铜和同种木炭粉的混合物,研磨相同的时间,进行实验。
    实验2:取同纯度氧化铜和同种木炭粉的混合物5g,研磨不同的时间,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 配平下列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3)实验2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4)还可以从______方面优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条件。
    (5)一般实验中加热固体药品都是试管口略向下倾斜,这个实验中是竖直加热试管底部,分析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
    【答案】 ①. 4 ②. 1 ③. 2 ④. 1 ⑤. 探究氧化铜纯度对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影响 ⑥. 混合物研磨时间越长,反应所需时间越短 ⑦. 反应温度 ⑧. 防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固体粉末带出,堵塞导管
    【解析】
    【详解】(1)根据观察法将化学方程式配平,应为,故填:4、1、2、1;
    (2)根据实验1中三组实验可知,每组实验中使用的氧化铜试剂等级不同,故实验1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纯度对碳还原氧化铜实验的影响;
    (3)实验2中三组实验中混合物的研磨时间不同,导致反应时间不同,因此实验2的结论为混合物研磨时间越长,反应所需时间越短;
    (4)除了上述探究的实验条件,还可以从反应温度、木炭粉用量方面优化碳还原氧化铜实验;
    (5)实验过程中对固体混合物进行了研磨,实验过程中需要加热,另外反应中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随着气体流固体粉末可能进入导管,竖直加热试管的原因可能是防止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固体粉末带出,堵塞导管。
    【实际应用定量计算】
    39. 氢化锂(LiH)为玻璃状无色透明固体,可用作氢气发生来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计算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答案】10g
    解:设40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x
    x=10g
    答:40g氢化锂与足量的水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为10g。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软化硬水
    过滤
    B
    除去CO2中的CO
    点燃
    C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将镁条在空气中点燃
    D
    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分别向等体积的冷水与热水中各加入一滴红墨水
    产品
    熔点/℃
    拉伸强度/MPa
    降解速率
    商品化程度
    价格/(万元/t)
    PLA
    180
    60
    适中

    2~4
    PBS
    120
    40


    2~3
    PBAT
    120
    18
    适中

    2~3
    LDPE
    110
    12

    超高
    0.5~1
    序号
    1-1
    1-2
    1-3
    氧化铜试剂等级
    分析纯
    化学纯
    工业纯
    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
    黑色变为紫红色
    黑色变为暗红色
    黑色变砖红色
    序号
    2-1
    2-2
    2-3
    研磨混合物时间/min
    5
    10
    15
    反应时间/s
    76
    74
    70
    反应前后物质的颜色
    黑色变为紫红色
    黑色变为紫红色
    黑色变为紫红色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北京昌平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下列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下列不属于二氧化碳用途的是,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通州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94%、二氧化碳占0,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 下列物质含有氢分子的是, 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北京平谷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北京平谷区初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试卷及答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下列不属于新能源的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氧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