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第十九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5 S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11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第Ⅰ卷题目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对应题目的代号上;第Ⅱ卷用黑色签字笔将正确答案写在答题纸对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作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S:32 K:39 Fe:56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古代诗词中蕴含着许多科学知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等质量的水和冰相比,冰的能量更低
B.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石灰石煅烧是放热反应
C.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这里的变化只有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D.苏轼《石炭·并引》“投泥泼水愈光明,烁玉流金见精悍”,所指高温时碳与水蒸气反应为放热反应
2.活泼自由基与氧气的反应一直是关注的热点。HNO自由基与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产物的稳定性:
C.该历程中正反应的最大活化能
D.相同条件下,由中间产物Z转化为产物的速率:
3.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实验,探究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实验a、b、c中温度计读数均增大
B.将实验a中的铝片更换为等质量的铝粉后释放出的热量有所增加
C.实验b中用搅拌器的目的是使反应的焓变增大
D.实验c中若用NaOH固体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则测定结果的绝对值偏高
4.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科学家提出以为催化剂,用光热化学循环分解法达到减少大气中含量的目的,反应机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热化学循环分解过程涉及两种能量形式的转化
B.过程④为放热过程
C.降低反应的焓变,提高反应速率
D.总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华南师范大学兰亚乾教授课题组从催化剂结构与性能间关系的角度,设计了一种催化剂同时作用在阳极和阴极,用于氧化和还原反应耦合的混合电解,工作原理如图甲所示。不同催化剂条件下电极反应历程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甲 图乙
A.电解总反应为
B.若有穿过质子交换膜,则理论上有被转化
C.选择催化剂催化,会比消耗更多电能
D.若以铅蓄电池为电源,则B极应与极相连接
6.常温下,浓度相同的一元弱酸HA和一元弱碱BOH相互滴定体系中,溶液中pH与或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HA和BOH的电离常数为和,且b和点的纵坐标之和为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c和点的纵坐标之和小于a和纵坐标之和
B.abcd表示与pH的关系
C.
D水的电离程度:
7.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酸混合,pH可能为6
B.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碱性
C.pH加和为12的弱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v(酸)>v(碱)
D.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两溶液体积比为100:1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图1表示的HCl溶液加水稀释至VL,pH随的变化
B.图2表示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和浓度的变化的曲线,图中温度
C.图3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合成氨反应中,的平衡体积分数随起始体积分数(的起始量恒定)的变化,图中a点的转化率小于b点
D.图4表示同一温度下,在不同容积的容器中进行反应,的平衡浓度与容器容积的关系
9.温度为TK时,向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和,发生反应 ,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在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C.若平衡时保持温度不变,压缩容器容积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至15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是降低温度
10.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 在3个密闭容器中,按下列方式投入反应物:Ⅰ.3mlA,1mlB;Ⅱ.6mlA,2mlB;Ⅲ.4mlC
则在保持恒温恒容反应达到平衡时,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容器Ⅰ与容器Ⅱ中,C的浓度,平衡常数,转化率
B.容器Ⅰ与容器Ⅲ中,B的体积分数,反应的能量变化,平衡常数
C.容器Ⅱ与容器Ⅲ为等效平衡,B的体积分数,转化率,反应的能量变化
D.容器Ⅰ容器Ⅱ容器Ⅲ中,平衡常数关系为: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有一个到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小题,每题4分,共12分。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选错得0分)
11.锂电池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用“循环电沉积”法处理某种锂电池的过程中,和C在的催化作用下发生电极反应,反应历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在电解池的阴极发生
B.反应历程中存在碳碳键、碳氧键的断裂和形成
C.该电极反应总历程每生成1ml气体产物,电极上转移
D.此历程中发生了反应
12.在石墨烯负载型Pd单原子催化剂(Pd/SVG)上还原NO生成和的路径机理及活化能(kJ/ml)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还原NO生成过程中,速率最慢的步骤为⑥
B.Pd/SVG上还原NO,更容易生成
C.根据如图数据可计算的
D.由图可知,相同催化剂条件下反应可能存在多种反应历程
13.我国科学家发现,将纳米级嵌入电极材料,能大大提高可充电铝离子电池的容量。其中有机离子导体主要含,隔膜仅允许含铝元素的微粒通过。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从电极表面脱落,则电池单位质量释放电量减少
B.为了提高电导效率,左极室采用酸性水溶液
C.放电时,离子可经过隔膜进入右极室中
D.充电时,电池的阳极反应为
14.已知反应 。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按充入反应物进行反应,A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B.平均摩尔质量:,
C.a点的分压平衡常数D.d点:
15.向溶液中滴加同浓度NaOH溶液,此过程中含X的粒子分布系数随溶液pH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当所加NaOH溶液体积为40mL时pH为a(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如溶液中的分布系数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曲线①代表,曲线②代表
B.的第三级电离为:;
C.A点溶液中存在关系式:
D.pH为a时,约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三、非选择题:共5个小题,合计50分。
16.(14分)Ⅰ.(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该过程熵值增大
B.,,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C.,该过程熵值增大
D.,,,此反应低温自发
(2)与HCl的加成反应分为两步,能量与反应历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决速步骤是第一步B.总反应为吸热反应
C.总能量:反应物低于生成物D.过渡态1比过渡态2更稳定
(3)一定条件下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如果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变大,该反应__________
A.在平衡移动时正反应速率先减小后增大B.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在平衡移动时逆反应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4)下列有关可逆反应:的分析中,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则
B.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减小,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移走C,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加入B,容器中D的质量增加,则B是气体
Ⅱ.金属钛(Ti)在工业领域有着重要用途。目前生产钛的方法之一是先将转化为,再进一步还原得到钛。工业上将转化为的方法为:
碳氯化法:
(5)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__;恒温恒容时,下列叙述一定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B.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和CO物质的量相等
(6)若反应容器的容积为2L,4min后,测得固体的质量减少10.4g,则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从碰撞理论解释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__________。
Ⅲ.工业上将转化为的方法为还有直接氯化法:
直接氯化法:
(7)从和的角度说明碳氯化法的反应趋势远大于直接氯化法的原因:__________。
(8)由冶炼钛方法有:900℃,;从平衡移动角度解释上述冶炼金属钛的反应原理__________。
17.(15分)某小组实验验证反应为可逆反应并测定其平衡常数。
(1)实验验证
实验Ⅰ:将溶液与溶液()等体积混合,产生灰黑色沉淀,溶液呈黄色。
实验Ⅱ:向少量Ag粉中加入溶液(),固体完全溶解。
①取Ⅰ中沉淀,加入浓硝酸,证实沉淀为Ag。现象是__________。
②Ⅱ中溶液选用,不选用的原因是__________。
③小组同学采用电化学装置从平衡移动角度进行验证。补全电化学装置示意图,写出操作及现象__________。
(2)测定平衡常数
实验Ⅲ:一定温度下,待实验Ⅰ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取vmL上层清液,用的KSCN标准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浅红色时消耗KSCN标准溶液。
资料:(白色)
(红色)
①滴定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
②测得平衡常数__________。
(3)思考问题
①取实验Ⅰ的浊液测定,会使所测K值__________(填“偏大”、“无影响”、“偏小”)。
②不用实验Ⅱ中清液测定K的原因是__________。
18.(7分)完成下列问题
(1)常温下,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则该溶液的pH为__________。
(2)某温度下,纯水中,则该温度下的__________,若温度不变,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__________。
(3)某温度(t℃)时,测得的NaOH溶液的,请回答下列问题:该温度下水的__________;此温度下,将的NaOH溶液与的溶液混合(忽略体积变化),若所得混合液为中性,且,,则__________。
(4)25℃时,将溶液与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体积的变化),求所得溶液的pH为__________。
(5)将的稀释1000倍后,约为__________。
19.(14分)2022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加快新能源、绿色低碳等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甲烷化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方向之一,在环境保护方面显示出较大潜力。其主要反应如下:
反应Ⅰ:
反应Ⅱ:
(1)在体积相等的多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和发生上述反应Ⅰ(忽略反应Ⅱ),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相同时间,测得、转化率与温度关系如图所示。已知该反应的速率方程为,,其中、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
图中信息可知,代表曲线的是__________(填“MH”或“NG”),反应Ⅰ活化能__________(填“>”或“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5 Cu 64,12L甲醇含有0,8g乙烯或丙烯均含有0,72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第五十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2ml、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11,5 Cu-64,2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