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1讲 海水的性质和海水的运动(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3 次下载
- 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1 次下载
- 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2 次下载
- 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其地貌(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1 次下载
- 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及其地貌(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课件 2 次下载
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展开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考点一 海气相互作用知识点1 海-气相互作用(基础)(1)海洋与大气边界上的动量、热量、物质的交换,以及这些交换对大气、海洋各种特性的影响, 被统称为海—气相互作用。(2)海—气间的物质交换海洋和大气间的物质交换是多相的,既有液态的物质交换,也有气态的和固态的物质交换。①海—气间液态的物质交换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相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大气中的水汽在适当条件下凝结,并以降水的形式返回海洋,从而实现与海洋的水分交换。产生的影响: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②海—气间气态的物质交换海水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还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产生的影响:对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具有重要调节作用,可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的速率。补充:全球碳循环系统中,海洋的作用比陆地更为重要。 海水通过与大气的接触,直接溶解大气中的CO2,海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并将二氧化碳固定在生物体内。 被海洋生物固定的二氧化碳一部分通过生物呼吸作用和残体分解释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形成碳酸盐和有机碳(煤石油天然气)短时期不再参与地表碳循环,从而降低了表层海水中CO2的含量,有利于海洋表层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CO2,对海洋和大气的CO₂平衡产生重要影响。 若地球表面温度增高,海水温度会随之上升, CO₂在海水中的溶解度下降,将有更多的二氧化碳返回大气中, 因此海水温度上升,对地球将是潜在的巨大威胁。 (世界热带海洋所释放的二氧化碳有3/4来自赤道太平洋海域)③海—气间固态的物质交换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大气颗粒物及其携带的营养元素通过沉降作用进入海洋,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从而使海洋能固定更多的碳,释放更多的氧。海—气间的能量交换①海洋吸收了太阳辐射后,再通过潜热、长波辐射等方式把储存的太阳辐射能输送给大气,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驱使大气运动(大气环流)。②大气主要通过风向海洋传递动能,驱使表层海水运动(大洋环流)。 在相互制约的大气-海洋系统中,海洋主要通过向大气输送热量来影响大气运动,大气主要以风的形式向海洋输送动能。也称之为海气之间的热量交换。海水反射率比较小,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能较多,并且海面上空湿度一般较大,所以长波辐射损失也较小,因此海洋就有比较大的净辐射收入。海洋吸收了到达地表太阳辐射的大部分,并把其中85%的热量储存在海洋表层。海洋是大气最主要的热量储存库。海洋向大气输送的热量受海洋表面水温的影响,水温高的海区,向大气输送的热量也多。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蒸发潜热向大气提供热能补充拓展:地球表面的水分在蒸发(升华)时,吸收下垫面的热量,并把这部分热量潜藏在蒸发(升华)出的水汽中,称为潜热。当水汽在空气中受冷而凝结(凝华)时,又会把这部分潜热释放出来,从而提高空气的温度。相反空气中的水汽如果在下垫面上发生凝结(凝华)时,会把潜热释放出来,提高下垫面的温度。这种地面和大气之间以潜热形式进行热量交换的方式称为潜热输送。实践证明,从下垫面蒸发出的水分远多于空气中的水汽在地面凝结出的水分,因此潜热输送的结果,大多是地面失去热量,大气获得热量。大气给海洋提供动力。大气环流及其所形成的行星风系使海水沿着一定的方向大规模地运动,形成洋流,引起海洋热量的重新分配。热带气旋可以加速海水的运动并可使海平面异常升高,严重时会造成灾害。这是大气对海洋的能量输送。思考:热带地区是海—气相互作用最活跃地区的原因热带地区获得的太阳辐射多。热带地区海洋平均每月向大气输送的热量最多。热带地区海区面积大,海水蒸发旺盛,向大气输送的水汽也丰富。(4)小结:海洋对大气的作用①海洋通过长波辐射和潜热向大气提供能量②海洋通过蒸发作用向大气提供水汽;提供水汽的多少主要与水温有关。水温越高,蒸发越旺盛,空气湿度也越大。③海洋对气温有调节作用④海洋对大气的温室效应有缓解作用海洋中溶解的CO2是大气中CO2含量的数十倍,并且海洋通过生物固碳等作用调节大气中的CO2含量,影响着全球气温和大气环流过程;海洋浮游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向大气提供了40%的再生氧气。(5)小结:大气对海洋的作用①大气通过风推动海水运动,影响海水性质。气流吹拂表层海水,形成风海流与风浪。②大气因参与海陆间水循环而影响海水性质。大气通过水汽输送、蒸发、降水等环节参与水循环,其中降水的强弱直接影响海水盐度分布;③大气云层可减弱海面的太阳辐射,影响海面增温,进而影响海水的运动。大气通过降尘向海洋提供营养元素。海气温差是指海水表面温度与其上空大气温度的差值,其对海气相互作用影响较大。读西北太平洋部分海域不同月份海气温差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1.图中序号与月份对应正确的是( )A.①一1月,②-7月,③一4月,④—10月B.①-1月,②-7月,③-10月,④一4月C.①-7月,②-1月,③一4月,④一10月D.①-7月,②-1月,③-10月,④—4月2.影响图①中4℃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凸出的主导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海陆位置 C.洋流 D.纬度【答案】1.B 2.C【解析】1.结合所学可知,因海水比热容大,温度变化较小,所以1月海水比大气温度明显较高,对应图①;7月大气温度普遍高于海水温度,海气温差易出现负值,对应图②;10月与4月相比,海水降温较慢,温度比气温更高,对应图③;4月海水温度升温较慢,大气升温较快,差值更小,对应图④。故选B。2.图中4℃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凸出反映出海水与大气温差较大,海水温度较高,主要因为受日本暖流影响,增温增湿,C正确;该地等值线向东北方向凸出与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和纬度无关,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洋与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是给予大气热量与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源;大气主要通过向下的动量输送(风应力),产生风生洋流和海水的上下翻涌运动;海洋与大气在大气环流的形成、分布和变化上共同影响着全球的气候。碳汇渔业是指通过渔业生产活动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不投饵的渔业生产活动。下图是海洋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图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关②海洋与大气间二氧化碳交换的表述,正确的是( )A.海水温度上升使二氧化碳溶解度增加 B.厄尔尼诺现象增加海洋二氧化碳释放C.海洋生物通过分解作用固定二氧化碳 D.海洋生物通过沉积作用转移二氧化碳4.我国发展碳汇渔业的重要意义有( )①替代陆地植物固碳 ②直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③缓解水体富营养化 ④推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答案】3.D 4.D【解析】3.二氧化碳溶解于水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溶解度属于物理性质,A错误;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溶解于水中,海水中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通过合成作用,而不是分解作用,C错误;厄尔尼诺现象是局部性的海水增温现象,不具备代表一般性,B错误;贝类的钙化过程也促进碳的沉积,从海水中吸收碳元素,鱼类以浮游生物、贝类藻类植物等为食,鱼类和贝类成熟后,将其捕捞,从而将碳元素移出海水,达到固碳除碳的目的,D正确。故答案选D。4.碳汇渔业不能替代陆地植物固碳,①错误;我国发展碳汇渔业可以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能直接减少CO2排放量,②错误;据材料“碳汇渔业是指在渔业生产活动中,不需要投饵料,而是通过促进水生生物吸收水体中的二氧化碳,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并通过收获水生生物产品将碳移出水体的渔业生产活动的泛称”结合图示信息可知,在碳汇渔业中,藻类植物作为鱼类、贝类的饵料被大量消耗,可以缓解水体富营养化,③正确;可以推碳汇渔业是一种新型的海水养殖模式,进渔业生产方式转型,④正确。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选D。【点睛】通过海洋碳汇渔业固碳除碳,降低了大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有利于减缓气候变暖的速度。通过海洋碳汇渔业固碳除碳,减少了渔业生产过程中饵料的投放,有利于缓解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海洋碳汇渔业发展藻类养殖、贝类养殖、捕捞渔业等,是渔业发展的高级阶段,促进海洋渔业产业升级和结构优化,有利于增加经济效益。知识点2 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重点) 海一气相互作用通过大气环流与大洋环流,驱使水分和热量在不同地区传输,维持地球上水分和热量的平衡。对水量平衡的影响海洋是地球上水的大本营。从海洋上蒸发的水汽,随着大气运动,大部分通过降水返回海洋;其余部分被大气运动带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陆地上,然后汇入江河,流回海洋,构成地球上水循环,使全世界蒸发和降水的总量保持平衡。在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中,海洋通过蒸发向大气输送水汽是基础,海水运动和大气运动是途径,他们都是海-气相互作用才得以实现的。海一气相互作用参与的水循环,有助于全球的水量平衡。全球的水量平衡是水循环的结果,而水循环必须通过大气环流来实现。海洋降水量+陆地降水量=海洋蒸发量+陆地蒸发量;说明从长期来看,全球水的总量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就一个地区来说,有时降水多,有时降水少。对热量平衡的影响地球表面,低纬度地区获得的净辐射能多于高纬度地区,热量从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输送。地球上高低纬度之间的热量输送主要是通过大气运动和洋流共同实现的。在0°~30°N地区,海洋输送的热量超过大气输送的热量;在30°N以北地区,大气输送的热量超过海洋输送的热量;在50°N附近,海洋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向更高纬度输送。通过海-气相互作用和对热量的全球输送,维持了地球上的热量平衡。低纬度海洋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主要由大洋环流把低纬度的多余热量向较高纬度输送。在中纬度,通过海洋与大气之间的交换,把相当多的热量输送给大气,再由大气环流将热量向更高纬度输送。思考:1. 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入、支出随纬度如何变化?北半球海洋热量收入、支出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2. 北半球低纬度、高纬度海区热量盈亏现状有什么不同?北半球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高纬度海区热量亏损。3.低纬度海区热量盈余,理论上应越来越热,但事实上并未如此,为什么?大洋环流将低纬度海区的热量盈余向高纬度输送,从而实现了全球热量平衡。①热量收入:吸收太阳辐射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盈余②热量支出:蒸发消耗热量 热量收入<热量支出 热量亏损。低纬度海区收入大于支出; 高纬度海区支出大于收入;中纬度海区收支大致相等小结:海水的蒸发使海水失去热量,这些热量随水汽进入大气中。当水汽凝结时,将它从海洋吸收的热量释放出来,这是海-气热量输送的主要途径。题型01 海气相互作用“海浩”是指海面上出现白茫茫云雾的现象。2021年1月7日清晨,青岛经历寒潮天气时,青岛近海海域像开了锅,海面上“蒸汽腾腾”,海水仿佛被煮沸了一般;船只、海岛影影绰绰,仿佛置于云层之上,如梦如幻。下图为青岛近海海面出现的“海浩”奇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海浩”景观的形成反映出( )A.海—陆间的水汽输送 B.海—气间的水热交换C.海面风力较小 D.水温低于气温2.“海浩”景观的形成有利于( )A.加大海—气间热量差异 B.维持水热平衡C.加大海—气间水分差异 D.维持大气稳定【答案】1.B 2.B【分析】1.由材料可知,青岛经历寒潮天气,当干冷的气流经过暖湿的海面时导致海面水汽凝结形成水晶,“海浩”现象反映出海一气之间的水热交换,不是海—陆间的水汽输送,B正确,A错误;从材料可知水温比气温高才能使暖湿海面水汽凝结形成水晶,形成“海浩”,D错误;“海浩”景观的形成与风力大小关系不大,C错误。所以选B。2.“海浩”现象是寒潮过境时干冷气流与海面暖湿气流发生水热交换,暖湿气流遇到干冷气流凝结形成水晶,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可以维持水热平衡,B正确;“海浩”景观的形成加强了海—气之间的水热交换,可减小海—气间热量差异和水分差异,使大气变得更不稳定,A、C、D错误;所以选B。【点睛】“海浩”现象的出现需要具有温度差和凝结核两个条件。海水温度高于空气温度,海水蒸发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后迅速凝结为冰晶,因此出现“海浩”奇观。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白天,在强烈太阳照射下地温高于气温,感热通量为正值,热量由地面传送给上面较冷的空气并促其增热:夜间,地面辐射冷却,气温高于地温,感热通量为负值,热量由空气传送给地面并促使空气冷却。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该月,大气环流的变化使西部半岛M附近海域渔业资源变得丰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形成低值中心的主要原因是( )A.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 B.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 D.沿岸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4.受感热通量影响,该月北印度洋海面风力明显增强的风向是( )A.偏东风 B.偏西风 C.偏南风 D.偏北风【答案】3.B 4.B【解析】3.由图可知,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形成低值中心,这是由于夏季该海域受索马里寒流(上升补偿流)的影响,而该寒流的形成是受离岸的西南风影响,受其影响形成上升补偿流,海水温度较低,气温高于海水温度,海气温差越大,感热通量越低,B正确。4.由图可知,北印度洋西部感热通量值为负值,北印度洋东部感热通量值为正值,根据海气相互作用关系,可知北印度洋西侧海水温度较低,东侧海水温度较高,在北印度洋东西两侧之间形成热力环流,近海面气流由西部流向东部,增强了海面的偏西风,B正确。【点睛】海洋与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作为地球大气和海洋运动的能量主要来源的太阳辐射,首先大部分是通过海气交界面为海洋所吸收,然后由海洋以潜热(海水蒸发)、感热、长波辐射交换等形式通过海面供给大气,转变为大气的动能,运动的大气以动量形式供给海洋运动的动能产生洋流和海水的上下翻涌运动,使海洋热状况的再分配,再为大气运动提供有效能量,如此相互作用。考点二 环流异常知识点1 厄尔尼诺现象(重点)沃克环流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地区海气状况在正常状况下,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北信风,南半球赤道附近吹东南信风。信风带动海水自东向西流动,分别形成北赤道暖流和南赤道暖流。从赤道东太平洋流出的海水,靠下层上升涌流补充,从而使这一地区下层冷水上泛,水温低于四周,形成东西部海温差。赤道太平洋海水温度是“西高东低”。西太平洋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东太平洋上的空气冷却下沉。沃克环流: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该环流称沃克环流。(2)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是赤道中、东部太平洋海域发生的大范围、持续性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偏高(水温增加超过0.5℃,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的现象。大约每隔2 ~ 7年发生一次,每次持续1~ 2年,发生年份称为厄尔尼诺年。时间:圣诞节前后。厄尔尼诺的出现,使得秘鲁渔场冷水性鱼类因不适应温暖海域的环境而大量死亡,导致以这类鱼为食物的鸟类死亡或迁徙。研究证据表明,厄尔尼诺现象与全球气候变化密切相关,并大范围影响到天气状况和农业生产。厄尔尼诺现象对我国的影响:①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产生的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的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②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③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④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题型02 厄尔尼诺现象西北太平洋(5°N~25°N,120°E~180°)是全球热带气旋最活跃的海域,南海(5°N~25°N,110°E~120°E)作为西北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也是热带气旋的源地。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期间,西北太平洋发育的台风数量会减少。下图为南海和西北太平洋气旋生成位置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与西北太平洋气旋相比,南海气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是( )A.强度小海域面积 B.强度大海域纬度C.发育时间短大陆距离 D.发育时间长海水深度2.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期间,西北太平洋发育台风偏少的直接原因是( )A.副热带高压势力西扩增强 B.东南信风势力减弱C.西北太平洋表层水温偏低 D.赤道冷水区域东移【答案】1.A 2.C【解析】1.与西北太平洋气旋相比,南海气旋形成区海域面积较小,形成的气旋强度较小,A正确,B错误;距离大陆近,海水较浅,发育时间较长,CD错误。故选A。2.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形式,其形成条件要有广阔的高温、高湿的大气。厄尔尼诺现象持续期间,西北太平洋东侧水位偏高,西侧水温偏低;由于西北太平洋表层水温偏低,形成台风的次数减少,C正确;副热带高压势力西扩增强是厄尔尼诺的结果;东南信风势力减弱、赤道冷水区域东移是厄尔尼诺的形成原因,与发育台风次数多少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当关键海区(120°W至170°W南北纬5°之间的海域)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气候平均状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低于气候平均状态0.5℃时,即进入拉尼娜状态。下图示意2017年9月~2022年5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完成下面小题。3.下列时间段最可能处于厄尔尼诺状态的是( )A.2017年10~12月 B.2018年10~12月 C.2019年6~8月 D.2021年6~8月4.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 )A.热带太平洋东岸离岸风势力增强 B.秘鲁沿岸干旱加剧C.澳大利亚东部洪涝多发 D.太平洋西岸地区海陆循环减弱【答案】3.B 4.D【解析】3.据材料当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连续3个月高于气候平均状态0.5℃时,即进入厄尔尼诺状态”,结合图示信息可知,2018年10-12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高于0.5℃,进入厄尔尼诺状态,B正确;2017年10~12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低于-0.5℃,进入拉尼娜状态,A错误;2019年6~8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低于0.5℃,C错误;2021年6~8月关键海区海表温度距平高于-0.5℃,D错误。故选B。4.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热带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偏高,热带太平洋东岸离岸风势力减弱,A错误;秘鲁沿岸水温升高,降水增多,B错误;澳大利亚东部由于海水温度较低,大气稳定,降水减少,不易发生洪涝灾害,C错误;太平洋西岸地区夏季风势力减弱,海陆循环减弱,D正确。故选D。【点睛】当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由于热带太平洋东岸海水温度高,空气层结不稳定,对流发展,赤道太平洋东岸地区由干燥少雨变为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而赤道太平洋西岸地区由于海水温度低,空气层结稳定,由湿润多雨变为干燥少雨。知识点2 拉尼娜现象(基础)拉尼娜现象指赤道东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异常下降的现象,其特征与厄尔尼诺现象相反,因而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时间:厄尔尼诺之后。当偏东信风持续加强时,赤道太平洋东侧表层海水不断向西流动,深层的冷水不断上泛进行补充,导致该地区表层海水温度逐渐降低,于是便产生了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对我国气候的影响: 使冬季风变强,冬季较正常年份更冷,常发生雪灾、牲畜冻死,破坏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使我国夏季风变强,东部季风区雨季来得早去得迟、雨季变长,可能出现南旱北涝的现象;我国夏季台风数量偏多,且台风路径偏西。科学家将热带印度洋划出两片区域,分别称为西极和东极,西极在西印度洋的阿拉伯海,东极则在印度尼西亚南部东印度洋,这两个区域海洋表层温度差异变化,就是印度洋偶极子。印度洋西极海温高于东极,被称作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反之为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印度洋偶极子会对印度洋周边国家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图为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示意图。据此完成小题。1.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时( )A.东南亚形成反气旋性环流 B.孟加拉湾出现气旋性环流C.正值拉尼娜现象的发生 D.正值厄尔尼诺现象发生2.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 )A.索马里半岛洪涝频发 B.斯里兰卡岛屿被淹C.澳大利亚暴雨成灾 D.印度尼西亚火山喷发【答案】1.C 2.A【解析】1.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时,印度洋东部温度高,西部温度低,东南亚在东部,温度高,气压低,是气旋,所以A错误;孟加拉湾此时在图上显示,根据地转偏向力,此时吹西南风,而且孟加拉湾不是低压中心,所以B错误;图示印度洋偶极子负位相,印度洋东部水温高,可推测太平洋西部海水温度高,正值拉尼娜现象;所以C正确;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东部海水异常变暖,西部海水温度低,所以D错误;故选C。2.根据材料可得,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印度洋东岸,气温低,下沉气流多晴天,印度洋西岸气温高,气流上升,降水多,索马里半岛位于印度洋西岸,降水多,所以A正确;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印度洋东岸,气温低,高压, 印度洋西岸气温高,低压,斯里兰卡吹偏东风,干燥,降水少,且岛屿排水条件好,不易被淹,B错误;印度洋偶极子正位相时印度洋东岸,气温低,下沉气流多晴天,澳大利亚西北部多晴天,所以C错误;火山爆发是一种自然现象,原因是地球内部的熔融物质在压力作用下喷出。而印度洋偶极子正位,与地球内部无关。所以D错误;故选A。【点睛】拉尼娜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冷,西部海水温度高。厄尔尼诺现象是太平洋中东部海水异常变暖,西部海水温度低。01 德雷克海峡海冰变化对气候的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图)的海冰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要影响,海冰的多少与厄尔尼诺现象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与2~3月相比,每年8~9月威德尔海( )A.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B.温度较低、盐度升高C.温度、盐度均较低 D.温度、盐度均较高2.当南极洲及其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偏低时( )A.甲乙洋流流量均增大 B.甲乙洋流流量均减少C.甲洋流流量增大,乙洋流流量减少 D.甲洋流流量减少,乙洋流流量增大3.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 )A.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干旱加剧 B.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减小C.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降水偏多 D.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增强【答案】1.B 2.C 3.B【解析】1.海冰的冻结与消融会影响海水盐度。威德尔海位于南半球,与2~3月夏秋季节相比,每年8~9月冬春威德尔海水温更低,海水结冰,海冰盐度低接近于淡水,剩余海水盐度升高,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2.据所学知识可知,甲为秘鲁寒流,乙为西风漂流,因此当南极洲及其附近海区温度异常偏低时,德雷克海峡海冰偏多,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变小,流经德雷克海峡的乙西风漂流减弱,洋流流量变小,部分受阻水流北上,甲秘鲁寒流增强,洋流流量变大,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3.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大幅度减少的年份,冰退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水位降低,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使秘鲁寒流变弱,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引发厄尔尼诺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水温异常升高,太平洋西部水温异常降低,因此赤道太平洋东侧沿岸地区降水多,A错;赤道太平洋东西两侧海区温差变小,B正确;赤道太平洋西侧沿岸地区上升气流减弱,降水偏少,C错;由于秘鲁寒流和东澳大利亚亚暖流减弱(东南信风减弱所致),南太平洋高低纬度间热量交换也随之减弱,D错。故选B。【点睛】厄尔尼诺(西班牙语:El Niño),又称圣婴现象,与另一现象南方涛动合称为ENSO。是秘鲁、厄瓜多尔一带的渔民用以称呼一种异常气候现象的名词。 主要指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带海洋的海水温度异常地持续变暖,使整个世界气候模式发生变化,造成一些地区干旱而另一些地区又降雨量过多。知识点拨:在短周期的气候变化中,德雷克海峡中的海冰进退控制气候变化的一个可能模式是:南极半岛海冰增多使西风漂流在德雷克海峡受阻,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慢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快,部分受阻水流北上,加强秘鲁寒流,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冷,加强沃克环流及增强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增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的海水减少;南极半岛的海冰减少使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增加,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使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造成秘鲁海流变弱和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结果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减弱赤道太平洋热流与南极环流的热交换,降温的南极环流使南极半岛海冰增加。这就是德雷克海峡的海冰变化调控全球气候变化的机制,称之为南极环大陆海冰的气候开关效应。 当南极洲的温度变冷时,存在很多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封闭状态,阻塞环南极大陆的海流,加快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即洋流的暖流方向)连接南极洲热输送,从而使南极洲变暖;当南极洲的温度变暖时,存很少海冰的德雷克通道处于开放状态,打通环南极大陆海流,减慢南太平洋环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南极洲热输送,因而使南极洲变冷。如图1所示,非洲海冰开关I,澳大利亚海冰开关II和德雷克海峡开关III控制了环南极大陆海流,并从向极方向隔离或连接向南极洲的热输送,因而增加或减少在非洲、澳大利亚和南美洲西部的海洋寒流流量。因此,南太平洋海温的增加和减少在环南极三个“海冰开关”的控制下不断交替发生,与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减慢与增加相对应。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在2月最小,扩大了德雷克海峡海水通道,使南半球西风漂流速度加快,使太平洋外循环加快,内循环减慢,即导致环南极大陆水流速度变快和南太平洋环流速度变慢,部分本应北上的水流转而进入德雷克海峡,减弱秘鲁寒流(东太平洋南美沿海的海温降低),使东太平洋表面海水变暖,减弱沃克环流,使堆积在太平洋西部的暖水东流,有利于厄尔尼诺事件的形成,对应赤道太平洋3月海水最暖,流速降低;南极半岛的海冰面积在9月最大,缩小了德雷克海峡海水通道,使南半球西风漂流速度减慢,增强秘鲁寒流,有利于拉尼娜事件的形成,对应赤道太平洋9月最冷,流速增大,使太平洋外循环减慢,内循环加快。02 南方涛动 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异于多年平均值的大气变动现象,其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下图为某年太平洋局部海域表层水温距平等值线分布,图中鱼群为冷水鱼类,易随水温变化而迁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图示年份( )A.该海域蒸发减弱 B.东南信风势力增强C.南赤道暖流增强 D.南方涛动指数为负2.SOI是正值的年份,该海域( )A.冷水鱼类南迁 B.海水盐度降低 C.降水异常增多 D.渔获数量增多【答案】1.D 2.D【解析】1.由于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与澳大利亚达尔文市两地的海平面气压差值异于多年平均值的大气变动现象,其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太平洋东部地区海温距平值为正数,说明此时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升高,所以该海域蒸发增强,A错误。说明此时信风势力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BC错误。所以达尔文的气压升高,由于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所以南方涛动指数为负,D正确,故选D。2.由于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所以SOI是正值的年份,说明此时信风势力增强,太平洋东部海区水温降低,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减少,海水盐度较高,BC错误。由于海区水温降低,所以该海域冷水鱼向北迁移,A错误。由于信风势力增强,说明该地区离岸风增强,所以上升补偿流增强,能够带来更多的营养物质,有利于鱼类的生长,所以渔获数量增多,D正确,故选D。【点睛】南方涛动是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即东南太平洋气压偏高时印度洋及印尼地区气压偏低;反之亦然。南方涛动是热带太平洋的主要气候变率,对全球气候有巨大的影响。用海——气相互作用观点来分析,厄尔尼诺和南方涛动其实是自然界中同一物理现象在两个方面的体现,体现在海洋中即为厄尔尼诺现象,反映在大气中即为南方涛动现象。知识点拨:南方涛动:是发生在东南太平洋与印度洋及印尼地区之间的反相气压振动。即东南太平洋气压偏高时印度洋及印尼地区气压偏低;反之亦然。南方涛动指数(SOI):当出现低SOI时,赤道东太平洋海面水温伴随出现异常增暖。由于低SOI与高ENI(厄尔尼诺指数)相互联系,故称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事件。南方涛动指数(SOI):用塔西提岛(148°05'W,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和达尔文(130°59'E,12°20'S)两个观测站的海平面气压之差来表示,即南方涛动指数(SOI)。 南方涛动指数(SOI),等于塔西提岛减去达尔文的海平面气压,SOI为负数,对应厄尔尼诺事件:反之,SOI为正数,则对应拉尼娜事件。(2023·北京卷)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图所示。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由图可知( )A. 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B. 距今3500年该地河流侵蚀作用强C. 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D. 全球气温下降引发厄尔尼诺现象2. 该地最可能位于( )A. 印度洋沿岸 B. 大西洋西岸 C. 亚欧大陆东部 D. 南美洲西部【答案】1. C 2. D【解析】1.读图可知,距今1200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高,气候不稳定,A错误;距今3500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低,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河流侵蚀作用弱,B错误;湖泊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而砂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因此是厄尔尼诺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C正确;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诺现象无明显相关性,D错误。故选C。2.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该地受厄尔尼诺影响,暴雨增多,应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太平洋沿岸地区,AB错误;亚欧大陆东部位于太平洋西岸地区,C错误;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东岸地区,因此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D正确。故选D。【点睛】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异常升温的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沃克环流减弱,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引发洪涝灾害。西太平洋上升气流减弱或消失,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3.(2021·广东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冰架分离后漂浮在海上的冰山被形象地称为冰筏。罗斯海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冰架——罗斯冰架,是南极大陆周边冰山输出最强的海区,洋流环境复杂。随着全球变暖,近年来罗斯冰架崩离消融明显。模拟结果表明,若变暖进一步增强,南极地区的降水会更多地以降雨的形式出现。下图示意罗斯海所在区域的地理环境。(1)简述罗斯环流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分析从罗斯冰架分离入海后的冰筏漂移的动力机制。(3)更多以降雨形式出现的降水会加速南极海冰融化,对其原因给出合理解释。【答案】(1)西风漂流(盛行西风)和陆坡流(极地东风)共同影响;广阔洋面,海陆轮廓的影响;地转偏向力影响。冰架区表面辐射冷却剧烈,产生向海气压梯度力;叠加因地形高差引起的空气重力下沉运动,加强风速,将冰筏带向外海;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形成的极地东风(陆坡流),带动冰筏漂移。雨水温度较高,加剧海冰融化;雨水对冰雪的冲刷加剧,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冰面温度增加;海冰融化,海水面积增加,海水吸收太阳辐射增加。【解析】第(1)题,影响洋流形成的因素主要有大气环流、地转偏向力、海陆轮廓等,罗斯环流南侧是陆坡流,冰川融水受极地东风的影响,形成向西北方向流动的陆坡流;北侧是强劲的西风吹拂形成的西风漂流。 西风漂流与陆坡流之间的海域宽窄不同,只有罗斯海附近的南极洲大陆海岸线形状内凹,海域面积增大,相对宽阔的海域为罗斯环流的形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可见,罗斯环流是附近海水在西风漂流和陆坡流的带动下,同时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形成顺时针方向流动的局部洋流。第(2)题,冰筏从冰架分离入海后,继续漂流,需要的动力条件来自大气的运动、海水的运动,而海水的运动动力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风力、地转偏向力,所以分析冰筏运动的动力机制主要是分析该海域的风力情况。风力的形成、大小与不同地区之间的气压差、地形高度差等因素有关。一方面南极大陆气候寒冷,气流下沉,形成极地高压;另一方面,冰架地区因辐射冷却,会形成比周围更冷的区域,因此也会产生局部的冷高压,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陆地指向海洋,产生的风会带动冰筏向海洋方向移动。南极大陆覆盖着巨厚冰川,表面的海拔是从陆地向海洋方向降低的,风会顺地势由高到低加速运动,也会促进冰筏的运动。冰筏一旦进入海水,就会在盛行的东南风影响下向西漂移。第(3)题,雨水加速海冰融化,需要从水温高会加速冰川融化、流水的机械冲刷等直接原因分析,还要从雨水冲刷后冰川本身特性变化带来的间接影响分析。水温高于积雪的温度,雨水会直接加速冰川的融化,使冰川面积减少;雨水在冰川表面流动时会产生机械侵蚀作用,冰川数量会减少;受侵蚀的冰川表面颜色、形态都会发生变化,会影响其光学特征,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减小,增加了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温效果会加大,冰川温度升高,融化加快。考点分布教学目标核心素养命题趋势海-气相互作用2023北京卷,5-6题,6分2022湖北卷,10-12题,9分2021广东卷,17题,20分2020山东卷,9题,3分2019江苏卷,30(2)(3)题,5分2019上海卷,8题,2分2018江苏卷,30题,10分2018海南卷,19-20题,6分区域认知:认识海—气相互作用在不同区域的表现。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认识海—气相互作用的原理;列举实例,理解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过程。地理实践力:结合实例,探究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人地协调观:面对现实中自然现象,能够分析人类活动对海—气关系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类活动观。结合图表,考查海—气相互作用对全球水热平衡的影响,解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对全球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练习)-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12讲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练习原卷版docx、第12讲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练习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12讲 海气相互作用和环流异常(课件)-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网络构建,考点二环流异常,沃克环流,热点应用,真题感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 这是一份第08讲 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备战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讲义+练习(新教材新高考),文件包含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原卷版docx、第08讲大气环流与气候讲义解析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