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第1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第2页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第3页
    还剩1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天津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性学习及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期末学情调研试卷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Ⅰ卷 1至2页,第Ⅱ卷 3至4页。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规定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Ⅰ卷
    一、选择题: (1——5题,9——11 题每个2分,6——8题每个3分,共25分。)
    1.请选出下列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恹恹(yān) 遒劲(jìn) 蔓延(màn) 坦荡如坻(dǐ)
    B.倔强(juè) 洗涤(dí) 俯瞰(kàn) 路绎不绝(yì)
    C.遏制 (è) 矗立(chù) 濒临(bīn) 潜(qián)滋暗长
    D.雕镂(lòu) 秀颀(qí) 晕圈(yùn) 长途拔涉(bá)
    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周国平认为:一个人只有 于精神生活,物质上的需求才必定十分简单。因为他有重要得多的事情要做,没有工夫关心物质方面的区区小事;他 于精神王国的伟大享受,便不会被物质 。
    A.专注 沉湎 迷惑
    B.专一 沉醉 迷惑
    C.专注 沉醉 诱惑
    D.专一 沉湎 诱惑
    3.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①电子产品越来越普及,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②许多家庭都有弃用的旧手机、旧电脑等电子垃圾。③这些电子垃圾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就会污染环境。④因此,相关部门要继续完善垃圾分类回收体系,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和范围。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匾额兴起于先秦,历经两千余年沉淀与打磨,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个自成体系的分支。匾额简称“匾”,古代“匾”写作“扁”。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扁”做了如下解释□“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即点出了匾额作为“建筑命名”的原始功能。
    A.“ ” —— 。”
    B.《 》 : 。”
    C.“ ” : ”。
    D.《 》 —— ”。
    5.下列选项不正确的一项是( )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词的一开头便写词人梦中所见景象。四垂的天幕、汹涌的波涛、弥漫的云雾,形成一种浑茫无际的境界。
    B.“股勤问我归何处”,“问”字与下片“报”字,问答之间,语气衔接,联系紧密。天帝关心词人想要回到哪里去。
    C.“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词人感慨自己空有才华,正值战乱年代,诗词文章又有何用?这一句有嗟怨,有感慨。
    D.“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以“蓬草”自喻,写出了南渡之后的孤苦无依之情,与王维《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一句情感相通。
    阅读《防辐射眼镜难防辐射》,完成下面小题。
    ①近日,笔者走访了多家眼镜店,发现它们都在销售各类“高科技防辐射眼镜”。花费数百元甚至上千元买的眼镜,真能隔离电磁辐射,为自己的眼睛“上保险”么?
    ②从科学上看,仅以一片镜片来防御电磁辐射是不现实的。电磁波遇到镜片时会形成衍射,绕过镜片继续传播。
    ③那么,如何才能有效阻止电磁辐射呢?密闭性和导电性是防护电磁辐射的两个缺一不可条件。如果将贴有金属膜或含金属物质的镜片做成一个密封的整体,至少可以阻挡50%以上的电磁波辐射。导电材料只有做成密闭容器,才能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有效的屏蔽。时下流行的防辐射眼镜其实是把材料的电磁屏蔽能力偷换为产品的电磁屏蔽能力,误导了消费者。
    ④有关研究显示,一般情况下,电脑电视的液晶屏幕发出的电磁辐射不会对眼睛构成伤害。可以说,眼睛疲劳其实和电磁辐射关系不大。《电磁辐射防护规定》明确规定,公共辐射防护标准为12伏/米。现在大多数电视电脑采用液晶屏幕,一般情况下,液晶电视和电脑屏幕正常工作时,在距屏幕30厘米处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不大于1伏/米,也就是说,液晶屏幕近距离的电磁辐射值仅为国家防护标准的十二分之一。
    ⑤那么,看电视、用电脑时间久了眼睛疲劳的原因到底何在?其实眼睛疲劳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过度专注用眼,并非电脑辐射所致。
    ⑥对于不时引发公众担忧的电磁辐射问题,有专家认为:“包括电脑、手机等在内的电器产品,国家都设有严格的电磁辐射标准,在市场上销售的合格产品所产生的辐射,都在辐射防护标准许可的范围之内,不会对人体造成实质性的损害。日常生活中,像微波炉这样的产品只要是合格的,其辐射量也在标准范围内,而且这些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距离1米以上就可确保安全。”
    6.下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 )
    A.本文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非常准确地讲清楚了电磁辐射的特性。
    B.现实中我们接触的大部分电磁辐射都很弱,不会对眼睛造成伤害,没有必要花大价钱买防辐射眼镜。
    C.本文说的是防护眼镜,跟电磁波相关,是一篇富有情趣的事物说明文。
    D.第四段中的“一般”指大多数情况,即在特殊情况下也有可能会对眼睛造成伤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7.对第④段划线句子说明方法使用判断正确的一项( )
    A.分类别和列数字B.下定义和作比较
    C.下定义和列数字D.列数字和作比较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与原文意思相符的一项是( )
    A.其实辐射量在标准以内的产品,不会对人造成实质性的损害,可以随意靠近。
    B.如果将贴有金属膜的镜片做成密封的整体,就可以挡住绝大多数的电磁波辐射。
    C.使用电脑时因为眨眼的频率快速下降,导致眼角膜干燥,引起眼睛疲劳。
    D.防电磁辐射眼镜的镜片在技术路径上与太阳镜相似,防护措施也相似。
    阅读《愚公移山》选段,回答后面小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惩山北之塞(要塞)
    B.杂然相许(赞同)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肩负,扛)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指草木)
    10.下列句子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年且九十
    B.且焉置土石?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11.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据“达于汉阴”中“阴”的理解,我们可以判断江苏省的江阴市位置在长江的南岸。
    B.愚公之妻“献疑”,智叟“笑而止之”,从两个人的表现可看出他们都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C.“愚公”“智叟”这两个名字在文章中很有深意,运用对比、讽刺的手法,突出愚公的“智”和智叟的“愚”。
    D.本文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Ⅱ卷
    二、 (8分)
    12.古诗文默写。
    (1) , 悠然见南山。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
    (3)东风不与周郎便, 。
    (4) , 浑欲不胜簪。
    (5)兴尽晚回舟,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7)《雁门太守行》中运用秾艳色彩的词语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的句子是: ,
    三、(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孝文①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文帝崩,拜亚夫为车骑将军。
    孝景②三年,吴楚反。亚夫以中尉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曰:“楚兵剽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
    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守便宜③,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注释:①孝文:孝文帝,即汉文帝。②孝景:孝景帝,即汉景帝。③便宜(biàn yí):指有利地势。
    13.解释下列加点字。
    (1)孝文且崩时( )
    (2)景帝使使诏救梁( )
    14.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于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15.周亚夫采用什么策略取得战争胜利?(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13分)
    阅读下面现代文,回答问题。
    赶鸟的孩子
    晓寒
    ①有时候,我似乎回到了过去,又成了那个赶鸟的孩子。
    ②老屋对面有一块菜地,那是一家人的菜篮子。从夏往秋走的时节,母亲会在那里陆续种下萝卜、白菜,还有葱和蒜。秋渐渐转身,第一场霜降临,到处一片白,看上去毛毛茸茸的,但菜地好像忽略了寒冷,萝卜缨子(萝卜的叶子)似涨潮般覆盖了裸露的泥土,白菜身子也一个劲儿地胀起来。那旺盛的绿色,像片浓缩的春天。
    ③这时候,一群鸟如约而来,有20多只。这是一群与众不同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腹部有一小块黑色,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我们不认识,把它们称为长尾巴鸟。它们盯上了我家的菜地,专吃菜叶子,等菜长成了,它们就盯着我家的菜地。
    ④起先,母亲并没怎么在意,说弄个稻草人吓一吓吧。父亲费了番心思,稻草人弄得有模有样,戴了帽子,穿了衣服,一只手里还举着根细细的竹竿,竹竿另一头吊着块小石头,风一吹来回摆动,像谁的手在不停地挥舞。刚开始似乎管点儿用,那群鸟围着稻草人飞来绕去,就是不敢落下。可没过两天,它们就识破了这个招数,把稻草人晾在一边,毫无顾忌地飞到地里大快朵颐。群鸟过后,菜叶到处是洞,七零八落。
    ⑤看到好好的莱被鸟糟蹋了,母亲心疼不已。假人没用,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群,又轻松又好玩,比在家扫地或去外面扯猪草舒服多了。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
    ⑥我刚一出现,它们就发现了我,呼的一下全飞走了,落在旁边的一棵枫树上,冲者我叫个没停。我心里高兴,它们到底还是怕我的,果然不用费什么力气。我朝它们挥了下手里的竹丫:你们就大声地叫吧,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
    ⑦菜地狭长,有好几十米。那群鸟叫了一会儿,见我没有进一步行动,便从树上飞下来,到菜地的另一头去了。它们扇动着翅膀,边吃边叽叽喳喳地叫着,我不知道在说什么,但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
    ⑧霜还没有化,风一阵比一阵硬,但我的额头上还是冒出了细密的汗珠。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我生自己的闷气,也生那群鸟的气。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
    ⑨那段时间,我天天守在菜地里,一边徒劳地追赶那些长尾巴的鸟,一边想着该如何对付它们。我烦它们,把我家好好的菜弄得乱七八糟:我知道,它们可能也烦我,我的到来,阻碍了它们心无旁骛地享受盛宴。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不知不觉成了敌人。
    ⑩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
    ⑪可不知怎么的,事情被母亲知道了。母亲指着我俩厉声责问,声音比哪一次都大:“它们就吃了一点儿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
    ⑫我俩低着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停了一会儿,母亲对我说:“你也不用去管了,菜叶子吃光了算了。”事后才知道。最后那句是母亲的气话。
    ⑬第二天一早,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林。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林里面去。
    ⑭再后来,我们搬走了,老屋也拆掉了,那片菜地成了荒地,那群鸟儿也不知所终。但母亲的那番教训,这么多年始终在我脑海中,不时浮现,难以忘记。
    ⑮前些日子,我回老家,又看到了一群同样的鸟,鲜红的嘴和爪子,拖着长长的蓝色尾巴在号号家菜地的上空盘旋。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
    (摘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6.本文围绕赶鸟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17.品析文章第⑪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8.请分析文章第⑧段中“我生自己的气,也生那群鸟的气”的原因?
    19.文章结尾写道:“我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这句话有丰富的内涵,结合全文,请谈谈你的理解。
    五、综合性学习及名著阅读:(8分)
    (一)综合性学习(4分)
    综合性学习
    近年来,“国潮”文创产品实用性、艺术性显著提升,品类更加丰富。“国潮”流行,启示我们文创产品开发要厚植传统文化土壤,将时下潮流与传统之美相结合。某班将开展以“‘国潮’有心意的文创”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同学们为活动搜集了以下四则材料。请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016~2022年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情况调查表
    【材料二】
    “国潮”彰显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其形成和流行有多方面因素:国家的强大,让人们深感自豪和荣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年轻从业者和消费者乐于尝试,善于创新,敢于表达。
    【材料三】
    “国潮”把中国文化符号、中华美学精神、传统技艺、制造业与文化产业等相结合。制造业等经济领域需要文化创意来提升产品价值,中华传统文化传播则需要通过物质载体融入日常生活。“国潮”的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
    【材料四】
    “国潮”创作者把古老、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用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一个印有“飞天”形象的杯子、一段博物馆互动短视频,都能让人在不经意间感受诗意、受到熏陶。比如,敦煌研究院推出的丝巾、书签、茶杯等一系列文创产品,受到人们青睐。
    20.请探究【材料一】的内容,简要写出你的结论。
    21.请根据以上相关材料,概括“国潮”流行的原因。
    (二)名著阅读:(4分)
    22.《昆虫记》既有科学性,又有文学性,请根据下面选段,简要分析。
    有这样一只不知危险、无所畏惧的灰颜色的蝗虫,朝着那只螳螂迎面跳了过去。螳螂立刻表现出非常的愤怒,做出了一种让人感到特别诧异的姿势,小蝗虫此时似乎也充满了恐惧感。此时螳螂一动不动,眼睛死死盯住它的俘虏, 随时准备上阵……螳螂这种战术,主要是利用对方的惧怕心理。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 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无论那个小俘虏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 是螳螂一贯的作风。
    六、作文(40分)
    23.或许是一次选择,或许是一种坚守,或许是一个尝试……当我们回眸时,因为它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我们人生的阅历,从而让我们铭记:这样做,值得。
    请以“这样做,值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内容充实,表达真情实感。(2)文体自选(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不出现真实校名、人名。(4)书写工整规范。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
    【解答】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遒劲(jìn)——jìng,坦荡如坻(dǐ)——坦荡如砥;
    B.倔强(juè)——jué, 路绎不绝(yì)——络绎不绝;
    D.长途拔涉(bá)——长途跋涉。
    故选C。
    2.C
    【解答】本题考查词语选填。
    专注:指专心注意,精神贯注。
    专一:指一个人对事物和感情的一心一意,从一而终,绝不会改变。
    沉湎:指深深的迷恋着,不能自拔。
    沉醉:比喻深深地迷恋某种事物,沉浸在某种境界里。
    迷惑:指辨不清是非,摸不着头脑。
    诱惑:指使用手段引诱人做坏事。
    第一空:是说一个人只有专心注意精神生活,物质需求才会简单,应选“专注”;
    第二空:是说迷恋精神享受,沉浸在其中,应选“沉醉”;
    第三空:是说沉醉在精神享受里,就不会被物质引诱,应选“诱惑”。
    故选C。
    3.D
    【解答】D.搭配不当,可改为:增强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能力,扩大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范围。故选D。
    4.B
    【解答】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说文解字》是一本书,第一、二处应使用书名号。第三处,前面的“如下解释”引出了后面的“扁,署也,从户册。户册者,署门户之文也”,故应用冒号。第四处,前面引号里面的内容属于完全引用,句号应在引号之内。
    故选 B。
    5.D
    【解答】D.“蓬舟”意为:如飞蓬般轻快的船。并不是作者的自喻。作者希望风不要停,把“我”那轻快的小舟吹到仙山去,让“我”在那里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征蓬出汉塞”一句的情感并不相同,“征蓬出汉塞”表现了作者的孤苦无依之感。故选D。
    6.C 7.D 8.C
    【解析】6.C.本文说明的是防辐射眼镜难防辐射的原因,是一篇富有情趣的事理说明文。故选C。
    7.D.“在距屏幕30厘米处产生的电磁辐射强度不大于1伏/米,也就是说,液晶屏幕近距离的电磁辐射值仅为国家防护标准的十二分之一”,将“实际的辐射值”与“国家标准的辐射值”对比,同时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地说明了液晶屏幕发出的电磁辐射不会对眼睛构成伤害。故选D。
    8.A.根据⑥段“日常生活中,像微波炉这样的产品只要是合格的,其辐射量也在标准范围内,而且这些产品产生的电磁辐射随距离的增加衰减很快,距离1米以上就可确保安全”可知,“可以随意靠近”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B.根据③段“如果将贴有金属膜或含金属物质的镜片做成一个密封的整体,至少可以阻挡50%以上的电磁波辐射”可知,“就可以挡住绝大多数的电磁波辐射”与原文不符;
    C.根据⑤段“其实眼睛疲劳的主要原因是长时间过度专注用眼,并非电脑辐射所致”可判断此项符合原文意思;
    D.根据“导电材料只有做成密闭容器,才能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有效的屏蔽。时下流行的防辐射眼镜其实是把材料的电磁屏蔽能力偷换为产品的电磁屏蔽能力,误导了消费者”可判断防电磁辐射眼镜的镜片在技术路径上与太阳镜并不相同,防护措施也不相似;
    故选C。
    9.A 10.C 11.B
    【解析】9.A.有误,“惩山北之塞”意为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塞:阻塞。
    10.C. 反,通“返”,往返。
    11.B.有误。愚公之妻“献疑”“且焉置土石”目的是为解决问题,不是坚决反对愚公移山。
    【点拨】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在山的正对面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力挖平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往哪儿搁挖下来的土和石头?”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说:“你的思想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12. 采菊东篱下 小园香径独徘徊 铜雀春深锁二乔 白头搔更短 误入藕花深处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角声满天秋色里 塞上燕脂凝夜紫
    【解答】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要透彻理解诗文内容;二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篱、园、徘、徊、雀、锁、搔、藕、溪、塞、燕、紫”等字的正确书写。
    13. 将要 派 14.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 15.占据有利地形,坚守不出,派兵断绝吴楚的粮道。吴兵因乏粮退去,周亚夫就派兵追击,大破吴军。
    【解析】13.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且,一词多义,将要。使,一词多义,派。
    14.本题考查文言翻译。要求:完整,流畅,准确。注意:乃,才。以,认识。为,是。是,正确。
    15.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根据“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吴兵乏粮,饥,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可知周亚夫占据有利地形,坚守不出,即使吴军前来挑战也不为所动,吴军因为乏粮饥饿不得不退去,此时周亚夫派精兵追击,从而大破吴军。
    【点拨】译文:
    文帝将要去世的时候,告诫太子说:“如果发生危急情况,周亚夫是真正可以担当领兵重任的。” 文帝去世,景帝拜周亚夫为车骑将军。
    景帝三年,吴、楚等国叛乱。景帝任周亚夫为太尉,向东攻打吴、楚叛军。于是周亚夫亲自请示皇帝说:“楚兵勇猛轻捷,很难与他们交战取胜。我希望先把梁国放弃,我们去断绝他们的粮道,这样才能把他们制服。”景帝同意了这个意见。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国形势危急,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占据有利地势,不肯去救。梁国上书报告景帝,景帝派使者诏令太尉救梁。太尉不遵从皇帝的诏令,坚守营垒不出兵,而是派遣轻骑兵断绝吴、楚叛军后方的粮道。吴国军队缺乏粮食,非常饥饿,屡次想挑战,可是汉军始终也不出来应战。吴兵已经饿了,于是就撤退离去。太尉派精兵去追击,大败吴军。于是将领们才认识到太尉的计谋是正确的。
    16.①“我”用竹丫赶鸟,和鸟成了敌人;②我与哥哥企图用农药防鸟;③母亲用荆棘防鸟,鸟不那么放肆了。 17.“蒙”在这里指头脑混乱,表现了“我”和哥哥被责问时不明原因,不知所措的状态,侧面烘托了母亲的严厉。 18.生自己闷气,一是因为赶鸟失败,既对自己失望,又不肯服输;二是没能完成母亲交代的任务,怕母亲失望。生鸟的气,是因为鸟狡猾,不把我放在眼里。 19.①对童年生活的回忆;②对母亲的怀念;③是“我”的美好愿望,期盼那群鸟能够一直快乐地生活;④相信人与自然能够和谐相处。
    【解析】16.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由文章第⑤段“母亲就催我‘亲自下场’……我在屋角的竹林里折了根竹丫,抓在手里,满怀信心地去了菜地”,第⑥段“我来了,再也别想吃我家的菜了”,第⑦段“我挥动起竹丫,嘴里吆喝着追了过去。它们见了,呼的一声,一齐飞回到枫树上。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第⑧段“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它们抬起头对着我喳喳地叫了几声,声音干涩,好像比我还气”,第⑨段“在这场拉锯战中,我和这群鸟不知不觉成了敌人”可以概括出:“我”去菜地赶鸟,和它们成为了“敌人”;
    由第⑩段“我把这事跟哥哥说了,哥哥帮我出了个主意。他说,抓两把谷,拌上农药往菜地里一撒,那些鸟一个也逃不掉。我一听,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简单省事,一了百了”可概括出:我和哥哥想用农药毒死鸟;
    由第⑬段“她拿着镰刀去了菜地,一连干了好几天。在菜地里支起一些树枝,树枝上面搭满了荆林。那群鸟照旧来,只是没原来那么放肆了,它们虽然胆大,但也不敢钻到那些荆林里面去”可概括出:母亲用树枝和荆棘防鸟,结果鸟也变得没那么放肆了。
    17.本题考查词语赏析。
    文章第⑪段“我和哥哥一下子蒙了,没想到这样一件小事,竟然会招来母亲的盛怒”中“蒙”的本义是:头脑混乱,想不清楚事情的原因。结合第⑪段“它们就吃了一点儿菜叶子,赶一赶就行了,你们却想下这样的手?鸟的命也是命啊”,第⑫段“我俩低者头杵在那里,别说回话,连大气都不敢喘”分析,写出了“我”和哥哥被训斥时不明原因,不知所措的状况,在我们看来,鸟吃菜,把鸟毒死是理所当然的小事,没想到竟招来母亲的盛怒,侧面烘托了母亲的严厉,表现了母亲对生命的呵护。
    18.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根据第⑤段“我很乐意领受这个任务,就赶个鸟群,又轻松又好玩”可知,我接受母亲的命令,去菜园赶鸟;根据第⑦段“我刚喘口气,它们又伺机飞向菜地的另一头。我只能左追右赶,像在和它们做一场游戏”,第⑧段“折腾了一阵,我累了,一屁股坐在田埂上……我随手抠了把泥土,朝那群鸟扔去”可知,母亲交待的任务没有完成,怕母亲失望,鸟没有被赶跑,我累了,对自己很失望,但我不服气;根据第⑦段“那声音听起来充满了快乐,像在庆祝什么,又像在向我挑衅”可知,它们很狡猾,不把我放在眼里,所以,文章第⑧段中说“我生自己的气,也生那群鸟的气”。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本文通过回忆童年赶鸟的经历,表达的是对童年生活、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结尾写“我”如今已经搬家,再回到原地又发现了一群同样的鸟,“我”仍然相信“这就是我赶过的那群鸟”,表达的是“我”的美好愿望,流露出对童年往事的怀念之情;“它们至今还快乐地活着”是期盼那群鸟能够一直快乐生活,因为它们承载着“我”童年的记忆,其中蕴含着“我”对母亲以及那段快乐时光的怀念,同时,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
    20.2016—2022年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在总消费的占比中逐年增加 21.“国潮”彰显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国潮”其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国潮”创作者把古老、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用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
    【解析】20.解答表格试题,主要看图表的标题和图表的数据,把数据的对比结果与标题内容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对象+特点(变化趋势)”方式进行概括作答。图表反映的是“2016~2022年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情况”,从具体数据“2016年3%、2017年4%、2018年5%、2019年6%、2020年8%、2021年12%、2022年16%”来看,国人对“国潮”产品消费是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据此可概括作答。
    21.考查对文本材料的梳理和概括。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符合题意的语句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材料二“‘国潮’彰显了国人的家国情怀和文化自信”;材料三“‘国潮’的流行,恰恰是爱国情感和文化归属感的表现”;材料三“‘国潮’创作者把古老、丰富、深邃的传统文化,用人们易于理解、乐于接受的方式呈现”等内容概括作答。
    22.科学性:本段介绍螳螂和蝗虫的相遇和螳螂捕食蝗虫的行为,让我们了解到螳螂的生活习性,体现科学性;
    文学性:“惧怕心理”“毫不客气”“小俘虏”“顽强抵抗”“残暴的魔鬼”等运用拟人的手法,把螳螂和蝗虫当做人来写,生动形象,语言诙谐幽默,体现文学性。
    【解答】本题考查语言赏析。
    《昆虫记》是昆虫学领域的经典著作,其科学价值无可置疑。在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于螳螂捕食行为的详细观察和准确描述。例如,螳螂利用了蝗虫的恐惧心理,通过摆出惊人的姿势来震慑和捕获猎物。此外,作者还准确描绘了螳螂捕食的整个过程,包括其使用锐利的爪子和锯子来攻击和压紧猎物,以及最终咀嚼和消化猎物的细节。这些细致的观察和描述使得读者能够深入了解螳螂的生活习性和捕食技巧,也反映了《昆虫记》科学性的严谨和准确性。
    《昆虫记》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在描述螳螂捕食蝗虫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生动的文字和形象的比喻拟人来展现这一场景。例如,选段中“不知危险、无所畏惧”“非常的愤怒”“特别诧异”“恐惧感”“小黄虫似乎也充满了恐惧感”等词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赋予了蝗虫情感色彩,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像秋风扫落叶一样的对待敌人”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螳螂对猎物的无情和残忍。行文活泼流畅,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体现其文学性。这些文学手法的运用使得原本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吸引了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发了他们的思考。
    23.例文:
    这样做,值得
    人生在世,难免要直面一次次取舍,有失必得,有得必失。长路漫漫,在前行中,我领悟了这个道理,那一刻,我觉得这样做,值得。
    盛夏仍未央,正逢一年中最燥热的时候,舅舅便提仪带一家人去沿海之滨赏一下海景,外公外婆却又心疼钱,不愿与我们同行,舅舅只得订了五张机票,惟剩下他们看家,我在本地生活了许久,也未曾见过海,虽然我也十分想去看一看海洋风光,但在临行前几天,我向母亲流露出了不愿外出的想法。
    母亲不解,有些迷茫地看向我,询问缘由。我笑着,了然道:“外公渐渐上了岁数,却还没出过几次远门,趁他现在还走得动路,不如就把这次机会让给他好啦!”我顿了顿,又说道:“旅游的机会总是有的,我以后再去吧!”母亲若有所思地向我点了点头,却又发问道:“你这样做,值得吗?”我笑得更甚:“当然值得啦!”母亲脸上的疑惑消去了大半,却似乎仍是想不明白,我这么喜欢玩乐的人,为何要把大好的机会拱手相让呢?疑惑归疑惑,母亲还是向正在阳台上乘凉的外公走去,遥遥的便瞧见他的眼中迸发出了一丝喜悦的光彩。我倚在门口,眼前便浮现出了往日的情景:
    犹记当年,外公总在临睡前教我画画,他最为拿手的,便是那一那艘艘船儿,军舰、潜艇乃至乡下生活里常出现的一叶轻舟,外公都能画得惟妙惟肖,仿佛是一位伟大的设计师一般,随手一挥,一只小船便诞生了,再一笔,便又勾勒出了我年幼时的梦想。其实,这一切并不是毫无缘由,外公年轻时,曾是我们这一带的“高材生”,考上了南京海军大学,可惜由于后来故乡动荡,彻底摧毁他与海共舞的梦。而如今,正有着一个让他与心心念念的大海相见、相望、相依的机会,我为何不把这机会赠予他去圆梦呢?我心想着,暗自道:“这样做,值得……”
    一周后,舅舅发来旅游的合照,在蔚蓝的大海前,大家幸福地依偎着,我看着照片上的外公,我看见在他眼中仿佛又一次迸发了年轻时的活力,苍老的脸上漾开了笑,在海风的吹拂下,绽开了一朵雏菊,我也会心一笑,那一刻,我觉得这么做,值得!
    【解答】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本题是命题作文,要求以“这样做,值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首先要考虑题目隐含的信息。“这样做”,是谁在做,也就是说隐含了主体是“我”。即作文内容书写的主体应该是“我”的生活,“我”的思考,“我”的行动,“我”的成长。“这样”一词给出限制,可以是“我”学习或生活中的事。“值得”意思是要有所收获,要明白道理,要表现了真我,磨炼了意志,增加了勇气,丰富了人生的阅历,滋养了精神……具体展开可以是对亲情、友情、师生情的维护,对弱者的关怀,对自然的敬畏,对社会责任的坚持,对行动方向的选择等。
    二、构思选材:选材上,本题侧重考查自省能力,从自身经历出发,写普通的情感作文,真情实意,文字优美。要跳出常规,可以选择较新鲜些的材料,如听到他人的流言传播,为了维护亲友的形象,放弃淑女的形象表现得勇敢彪悍。当父母的决定过于狭隘,采用各种温和的斗争让他们觉悟。某些原想休个长假的时刻却走上义工路等。如果觉得从自身经历中选“值得”有难度,也可以把别人做的事转化为自己所做;表达上,要点明为什么说“值得”,议论并不是一定要多,但要点透。描写重点落在“这样做”上,要有详细的语言动作表现看似不值的付出,同时对“值”与“不值”进行或隐或显的对比,突出看似“不值”实则“值”,从而达到对自己的选择的认定。

    相关试卷

    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西青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卷共11题,共29分,2米,两端宽9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河东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7页。

    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天津市北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题(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文默写,课外文言文阅读,文学作品阅读,综合性学习与名著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