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7
展开1.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有智慧的人,懂得细细________(品味 品位)过程中每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怀一颗安祥的心,从容等待,等那些美好的、拥有辛福感的事。如一朵静静绽放的花,面向白云蓝天,于徐徐清风中,等待蝴蝶翩翩飞来。
(1)给画线字注音。
绽放:________
(2)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
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恰切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2.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下面是校园小记者在学校活动后所写的报道,其中两处画线句均有语病,请修改。
①12月13日上午,我校在张纯如纪念馆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由德育处王主任主持。在鸣笛默哀和升旗仪式后,王主任向全体同学作了“少年强则国强”的主题演讲。②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读书的决心,更了解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案的真相。
二、名著阅读
3.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我们仔细观察一只正在往洞外爬的幼虫。它或多或少总要带上点或干或湿的泥土。它的挖掘工具——前爪尖尖上沾了不少泥土颗粒;其他部位像是戴上了泥手套;背部也满是泥土,它就像是一个刚捅完阴沟的清洁工。这么多污泥看了让人惊讶不已,因为它是从一个很干燥的土里爬出来的。本以为会看见它满身的粉尘,却发现它是一身的泥污。
【乙】妈妈在喂婴儿喝粥之前,也都先用嘴唇去试试粥的凉热。雌性象态橡栗象也是以同样的慈母心这么去对待自己的幼虫。它把长鼻尖端伸到井底深处,看看里面的食物情况,然后再留下给自己的孩子。如果井底食物令它满意,它就把卵产下来;如果食物令它不满意,它就不再多往下钻探,弃之而去。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它钻了半天而弃之不用了。那是因为再钻下去也没有用处,井底的食物经仔细鉴定不符合要求。为了自家孩子的第一口食物,这些象态橡栗象多么细心,多么挑剔啊!
(选自《昆虫记》人民教育出版社陈筱卿译本)
链接资料:10册的《昆虫记》完成后,法布尔继续着手写作第11册。遗憾的是不久法布尔却因尿毒症与世长辞,临终前他看到阳光下飞舞的小虫子还恋恋地说:“希望投胎转世之后,我仍能继续研究你们……”
(1)法布尔的《昆虫记》有着“________”之美誉,其观察与探索的主要场所是其钟爱的“偏僻荒芜的不毛之地”——荒石园。
(2)请结合【乙】文选段,谈谈对“以人性关照虫性”这一经典评价的理解。
(3)根据链接资料和对整本书的阅读,你觉得我们应该从法布尔的身上学得哪些精神品质?
三、名篇名句默写
4. 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2)常记溪亭日暮,________。(李清照《如梦令》)
(3)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与晏殊《浣溪沙》中的“________”均通过“燕”来表现早春景物特点。
(6)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杜牧《赤壁》)
(7)________,映杏映桃山路中。(郑谷《柳》)
(8)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_______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9)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________。(《孟子》)
四、古诗词鉴赏
5.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请用生动的语言描写“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所呈现的画面。
(2)词中的“谩”有多层含意,请说说你的理解。
五、文言文阅读
6.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节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不得推为吏,又不能治生商。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信钓于城下,诸母,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好带刀剑,中怯耳。”众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俯出下,蒲。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节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注】①无行:放纵不拘礼节。②推择:推举选用。③治生商贾:以做生意来维持生计。④蓐:同“褥”,被褥。⑤母:对老年妇女的尊称。漂:冲洗丝绵之类。⑥长大:高大。⑦中情:内心。⑧众辱:当众侮辱。⑨袴:同“胯”。⑩蒲伏:同“匍匐”。
(1)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
有一母见信饥
(2)翻译文中画线词语。
①军士吏被甲_______________
②天子且至_______________
③竟绝去_______________
④晨炊蓐食_______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②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4)根据【甲】文,简要分析汉文帝为何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5)试分析【甲】【乙】两文中画线句有何相同的表达效果。
六、现代文阅读
7.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黑暗中玩手机,可能会瞎
①看电视、玩电脑时间太长会让你早早戴上眼镜,不管科学家是否认可这一点,你妈妈一定举双手双脚赞成。且不说成天紧盯屏幕是不是真的会让人近视眼,最近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一项研究证实,电子屏幕或许会带来无法恢复的视力损伤,罪魁祸首则是蓝光。
②事实上蓝光就是可见光中的一部分,也即波长445纳米左右的光。人眼中感光细胞的工作,主要依赖于视网膜上一种名为视黄醛(retinal)的化合物。要想感知光线并将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必须有源源不断的视黄醛供应。
③当美国托莱多大学的光化学学家卡鲁那特涅(Ajith Karunarathne)在实验室中模拟感光细胞接受蓝光照射时,意想不到的状况发生了:视黄醛成为了恶魔分子。在蓝光特定波长的激发下,视黄醛被氧化并产生了一些“有毒物质”,反过来杀死了感光细胞。
④在实验条件下,这些产物对包括癌细胞、心脏细胞和神经元在内的其他细胞也显示出了毒性;而其他颜色的光比如绿光、黄光和红光则不会产生这种有害的激发。
⑤用卡鲁那特涅的话来说,如果感光细胞是汽车,那么视黄醛就是提供燃料的汽油,而蓝光则像是危险的火花,能够把整辆车引爆。
⑥感光细胞也会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死亡,但这一症状通常发生在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身上,称为“黄斑变性”,成年人中大概有2%-3%的人受此困扰。而感光细胞一旦死亡,则无法修复或再生,人的视力也逐渐丧失。可以推测,接受太多蓝光照射也会影响视力。
⑦虽然蓝光的最大来源是太阳光,但没有人会长时间盯着太阳看。手机、电视机和电脑就不一样了:根据尼尔森2016年的调查,美国人平均每天的屏幕时间达到了11小时。发光二极管(LED)的大规模应用,使得蓝光暴露越来越无法避免。
⑧当我们盯着屏幕,尤其当环境光线很差的时候,蓝光就聚集在我们眼球上很小一个区域内。“这事实上将屏幕发射的蓝光加强了许多倍”,卡鲁那特涅说,“就像是通过放大镜聚焦的太阳光,强度高到可以用来引燃。”
⑨至于蓝光对视力的伤害究竟有几何,卡鲁那特涅认为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在此前的研究中,蓝光已经被发现能够影响人体生物钟,如果你习惯晚上临睡之前躺床上玩手机或者平板,就会越玩越睡不着。
⑩因此,一些电子设备制造商比如苹果,提供了能够屏蔽蓝光的“夜间模式”,此时屏幕会带上昏黄的色调。另外,市面上也有防蓝光贴膜和护目镜出售。至少,屏蔽掉蓝光并不是太麻烦的事。其他一些有用的小建议还包括,阳光强烈的时候出门要戴墨镜,以及晚上用手机电脑要保持环境明亮。
⑪1980年代的电影《银翼杀手》中,蓝光的蓝色被称为“未来之色”;2014年,三位日本科学家凭借“发明高亮度蓝色LED,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当然,那时人类对蓝光的副作用还没有太多认识。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电子屏幕不再是蓝荧荧,而是发散红光或橙光也说不定。
⑫原来平时什么眼瞎认识了渣男渣女之类的都是小菜一碟啊,黑暗中玩手机才是真瞎!
(1)第④段中画线词“这些产物”指的是什么?
(2)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简要分析第⑥段中“通常”有何表达效果。
(4)第⑪段说:“2014年,三位日本科学家凭借‘发明高亮度蓝色LED,带来了节能明亮的白色光源’,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读完文章后,你觉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该不该授予三位日本科学家?请说出你的理由。
8.
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拴毛线绳的钥匙
化 君
①弟打来电话,说母亲天天闹着去停车点。
②这些年,母亲的记忆力衰退得厉害,而且常出现幻觉,所以才闹着去停车点接我。
③我原本打算把母亲接来和我一起住,省得她天天牵肠挂肚。但弟说,我得上班,母亲万一跑出去了怎么办?住在老家,乡里乡亲的都认识,可以帮忙照应着。我一想也是,便依了弟。心想,以后勤往老家跑着点儿就是了。
④一天,刚要上床歇息,弟打来电话说,母亲找不见了。我赶到老家时,已近零点。村子里的人东跑西钻,夜空里漾满一束束昏黄的手电筒光,一声声纷杂的脚步声、呼唤声、犬吠声,使原本惶恐悲凄的心更加紧张和疼痛。
⑤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在公路边寻着了母亲,她坐在水泥地上,哭成了泪人儿,抽抽噎噎地说闺女不要她了……
⑥那一刻,我发誓一定带母亲回城,哪怕以辞去工作为代价。
⑦母亲却出乎意料地乖。
⑧为了帮助母亲恢复记忆,一有空闲,我就陪她做游戏。
⑨我发明了一种叫“找名字”的游戏,母亲特别喜欢。用一些硬纸板,剪成一个个两寸多长的小卡片,每张卡片上都写上一个字,就像小孩子认字用的卡片,胡乱着摊在桌上,然后让母亲从中挑选出组成我名字的三个字。
⑩母亲一张张地翻,一个个地认,看到我名字里的一个字,便欢天喜地地喊找着了找着了,然后更加起劲地找下一个。
⑪这样的游戏,不用我陪,母亲自己便可以玩儿,那玩起来没个够,专心投入的样子,仿佛对我说:“忙你的去吧。”
⑫母亲住到我这里的一个多月里,从没耽搁过我的事儿,而且让我的生活变得异常生动、快乐、幸福。
⑬正当我沉浸于“母亲很快就会好起来”的美梦里时,母亲突然不见了。
⑭母亲是在十几里以外的一户乡下人家被找到的。那户人家的黑漆木门以及门的朝向和老家的一模一样。母亲想她的老屋了。
⑮第二天,恰好周末,我便陪母亲回老家了。走到家门口,母亲突然从衣袖里摸出一把钥匙,钥匙上系着一根红色毛线绳。
⑯猛然想起,头天中午去抽屉里找东西时,不经意翻腾出这把我上学时挂在脖子上的钥匙。拿给母亲看时,她仿佛受了刺激似的,突然急躁起来,并说起胡话。才要哄弄母亲时,手机响起,接完电话,母亲就不见了。算起来,这把拴毛线绳的钥匙有几十年的时间了,母亲竟然还记得。这样想时,心里又不禁地欣喜起来。
⑰打开门锁,母亲却在门前的石阶上坐了下来。她很不情愿地走进屋里,心神不宁地站了一会儿,就又到大门外的石阶上坐着去了。
⑱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我喊母亲返城。母亲却拗着不走,而且又说起胡话来。弟说,要不先让母亲在家住两天,看不住的时候,我再来接她。
⑲一连三天,没有弟的电话。第四天,我忍不住拨了过去。弟喜滋滋地说,母亲安生得很哩,一天到晚在家门口坐着。
⑳第十一天,弟在电话里说,母亲安生得很,放心吧。
㉑弟还给我说了一件事。一天,母亲把钥匙丢了,找到晌午也没找到,便饭也不吃,只一门心思地找钥匙。弟便找来一把废弃的钥匙,拴上一根红色毛线绳,给了母亲。母亲喜得跟花儿似的,拿了钥匙就嘟哝着往外走,到大门前的石阶上坐着去了。
㉒问弟,母亲嘟哝些什么?弟学着母亲的腔调说,闺女上学忘了带钥匙,她得在家等着,要不进不了家,闺女会冻感冒的。
㉓我的眼泪流了下来。
㉔自从我把那把拴着红色毛线绳的钥匙拿给母亲,她嘴里叨唠的,自始至终都是这句话。
(选自《思维与智慧》)
(1)阅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我”的情感变化历程。
弟打电话说母亲找不见了,_______________——母亲专心投入游戏,快乐——了解母亲在老家很安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2)请赏析文中第⑯段的画线句。
拿给母亲看时,她仿佛受了刺激似的,突然急躁起来,并说起胡话。
(3)请分析第㉓段“我的眼泪流了下来”的原因。
(4)结合语境,请揣摩第⑤段画线句“她坐在水泥地上,哭成了泪人儿,抽抽噎噎地说闺女不要她了……”中此时“我”的心理活动,请从第一人称的角度进行描写。
(5)标题“拴毛线绳的钥匙”有何作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名著阅读,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作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默写题,综合读写,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 这是一份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试卷,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古诗词鉴赏,默写题,综合读写,写作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