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展开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卷选择题(45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了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CME抛射的带电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 “闪焰”发生于光球B. “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
C. CME发生于色球D. CME发生地温度低于“闪焰”发生地
2. “闪焰”给地球带来的影响是( )
A. 我国北方极光绚烂B. 许多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C. 国内有线电话通话中断D. 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
【答案】1. B 2. B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材料,“闪焰”是太阳耀斑大爆炸,是发生在色球层,A错误;根据材料,CME是高能带电粒子流,发生于日冕层,C错误;耀斑爆发时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多,所以“闪焰”发生时,CME格外强烈,B正确;CME发生地是日冕层,温度高于“闪焰”发生地色球层,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根据材料,“闪焰”是太阳耀斑大爆炸,太阳活动强烈,会在两极附近地区产生极光,北方地区不会有极光,A错误;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信会产生影响,但对有线电话不会产生影响,B正确,C错误;太阳活动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可能有些地区会有降水增加,但不会对全球多地出现降水高峰,D错误。故选B。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2、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3、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4、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读某区域两个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10月8日14时M地风向为( )
A 偏东风B. 偏西风C. 偏南风D. 偏北风
4. 下列四地中,20时风力明显加大的是( )
A 甲B. 乙C. 丙D. 丁
5. 与丙地相比,20时M地风力大小及主要原因是( )
A. 大,M地地面摩擦力较小B. 大,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
C. 小,M地地面摩擦力较大D. 小,M地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答案】3. C 4. C 5. A
【解析】
【3题详解】
由所学知识可知,结合10月8日14时图及所学知可知,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压线,然后根据北半球向右偏转30°~45°可知,14时M地的风向为偏南风,C正确;ABD错误。故选C。
【4题详解】
比较两图可知,丙地等压线变得更为密集,故丙地风力明显加大,C正确。甲、乙、丁处等压线变得稀疏,所以风速减小,ABD错误。故选 C。
【5题详解】
读图可知,20时,M地和丙地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说明水平气压梯度力接近,BD错误;M地地处沿海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小,风力大;丙地地处内陆地区,地形以山地、高原为主,地面摩擦力大,风力小,A正确,C错误。故选A。
【点睛】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第一步:过该点做等压线的切线;第二步:做切线的垂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三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高空或近地面;第四步: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这点的风向。风速大小与等压线疏密程度有关,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小。
2023年7月29日起,受台风“杜苏芮”残余环流与副热带高压、台风“卡努”水汽输送、地形综合作用等影响,中国北京市及周边地区出现灾害性特大暴雨天气。2023年7月30日,永定河上游的北京市斋堂水库提前进行了预泄,7月31日洪峰形成后,北京市第一次动用了1998年建成的滞洪水库蓄洪,最大限度发挥水库的蓄洪调峰作用。河道向下游控泄流量700m3/s,最大限度地减轻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此次北京特大暴雨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 )
A. 陆地内循环B. 海陆间循环C. 海上内循环D. 海上大循环
7. 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 )
A. 下渗B. 地下径流C. 地表径流D. 水汽输送
8.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球水体一直处于更新状态,无须节约用水②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③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④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唯一纽带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答案】6. B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据材料分析可知,形成于海上的台风杜苏芮和卡努将海洋水汽向陆地输送,在陆地形成了特大暴雨,由于特大暴雨形成了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注入河流,而河流最终又注入了海洋,由此可知,此次特大暴雨主要参与了海陆间水循环,B正确;陆地内循环的降水主要来自于陆地内部,A错误;海上内循环是海洋水汽蒸发后在海洋上降水的过程,没有到达陆地,C错误;海上大循环的说法不正确,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北京市采取的一系列蓄洪措施,主要是利用水库拦截地表径流汇聚形成的洪峰,使其洪峰流速减慢,流量下降,主要影响的是地表径流,而对下渗、地下径流和水汽输送环节影响不大,C正确,ABD错误。故选C。
【8题详解】
有些地球水体更新速度较慢,例如冰川等,而且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体的很小一部分,所以需要节约用水,①错误;水循环过程发生了热量交换,可以缓解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正确;由于水循环中的地表径流等环节会对地表产生侵蚀、堆积等作用,会不断塑造地表形态,③正确;水循环是海洋和陆地联系的主要纽带,而不是唯一纽带,④错误。①④错误,②③正确,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水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一,它维持了全球水量平衡;第二,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第三,使地球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与能量交换;第四,它影响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塑造地表形态。
青藏铁路在桑曲和巴索曲之间的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如图)。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河流附近多有新月形沙丘形成,高度1~5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冬春季危害该铁路段的流沙主要来自( )
A. 周围山地B. 西北大漠C. 湖滩河滩D. 中亚内陆
10. 下面对于该地新月形沙丘形态描述正确的是( )
A. 西坡迎风,坡陡B. 西坡迎风,坡缓C. 西坡背风,坡缓D. 西坡背风,坡陡
11. 和该地新月形沙丘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B. 华北平原C. 云贵高原D. 黄土高原
【答案】9. C 10. B 11. D
【解析】
【9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铁路段风沙灾害较为严重且主要为就地起沙,结合图示信息可知,桑曲和巴索曲之间有河湖,冬春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湖床裸露,提供大量沙源,C正确;西北内陆、周围山地、中亚地区均离当地较远,ABD错误。故选C。
【10题详解】
该区域冬春季盛行西风,新月形沙丘西坡为迎风坡,坡形微凸而平缓,A正确,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该地新月形沙丘为风积地貌,与其成因相同的地形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形成,D正确;长江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是流水堆积形成,云贵高原是地壳抬升形成,ABC错误,故选D。
【点睛】新月形沙丘是流动沙丘中最基本的形态。沙丘的平面形如新月,丘体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出而平缓;背风坡凹入而较陡。丘体两侧有顺风向延伸的两个翼,两翼开展的程度取决于当地主导风的强弱,主导风风速愈强,交角角度愈小。
香樟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香樟树形雄伟壮观,树冠开展,枝叶繁茂,浓荫覆地,枝叶秀丽而有香气,许多南方城市选择樟树作为主要绿化树种,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 下列关于樟树的特点描述正确的是( )
A. 终年常绿,革质叶片B. 夏季盛叶,冬季落叶
C. 针状树叶,抗寒耐旱D. 叶片厚实,覆有蜡质
13. 樟树作为城市绿化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不包括( )
A. 吸烟滞尘,净化空气B. 形成景观,开发旅游
C. 消音降噪,美化环境D. 涵养水源,增加下渗
【答案】12. A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香樟树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以台湾、福建、江西、湖南、四川等栽培较多,南方城市选择樟树作为主要绿化树种,南方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可以判断,香樟树为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特点为终年常绿,革质叶片,A正确;夏季盛叶,冬季落叶是温带落叶阔叶林的特点,B错误;针状树叶,抗寒耐旱是亚寒带针叶林特点,C错误;叶片厚实,覆有蜡质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特点,D错误。故选A。
【13题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城市植被的作用包括: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消音降噪,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增加下渗。形成景观,开发旅游不属于城市植被的作用,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城市植被普遍是指城市里覆盖着的生活植物,包括:公园、校园、广场、球场、寺庙、农 田,道路等地拥有的森林、花坛、草坪、树木绿篱等所有植物的总和,属于以人工种植为主的一个特殊的植物类群,城市中种植绿色植被是美化、净化环境及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措施,对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平衡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扎兰屯市自然资源局和扎兰屯市气象局2022年7月6日18时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黄色预警:受强降雨影响,预计7月6日20时至7月7日20时,扎兰屯市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预警等级Ⅲ级(黄色预警),请相关部门按职责落实防御措施,社会公众注意防灾避险。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 滑坡、泥石流最可能产生的危害是( )
A. 造成地表塌陷B. 冲毁、掩埋房屋C. 引起气候异常D. 一定诱发地震
15. 当泥石流发生时,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往最近的沟谷迅速逃离B. 向滑坡体的下方迅速逃离
C. 可以继续在沟谷中逗留D. 向泥石流沟两侧迅速躲避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滑坡、泥石流体积大,速度快,会冲毁、掩埋房屋,B正确;滑坡、泥石流不会造成地表塌陷,A错误;滑坡、泥石流不会不会引起气候异常,C错误;滑坡、泥石流不会诱发地震,而地震会诱发滑坡、泥石流,D错误。综上所述,ACD错误,B正确。故选B。
【15题详解】
泥石流是暴雨、洪水将含有沙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经饱和稀释后形成的洪流,破坏性极大。发生泥石流时,要马上与泥石流成垂直方向一边的山坡上面爬,爬得越高越好,避灾场地应选择在山坡两侧边界外围,脱离泥石流危险区。D正确;连续降雨时,继续在沟谷中逗留,有被滑坡体伤害的危险,应撤离到安全地带,C错误;由于滑坡体移动速度较快,向滑坡体的下方逃离,依然存在被滑坡体掩埋的危险,而是应迅速向滑坡体的两侧迅速逃离,B错误;往最近的沟谷逃离危险较大,A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滑坡、崩塌、泥石流是山区主要的地质灾。害。它们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发生山体滑坡时,千万不要沿着滑坡体滑动方向跑,应该向滑坡体的两侧跑,并且要迅速远离滑坡体。
第2卷:非选择题(55分)
16.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拉萨市地处青藏高原拉萨河谷,全年日照时间在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之称。为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拉萨市加强蔬菜种植业的发展,但由于低温冻害影响大,产量较低。近年来,当地大力发展大棚种植,并且在农业技术员指导下,当地农民通过向温室增施二氧化碳、洒水等多种措施来改善蔬菜生长的条件,取得明显成效。下图示意当地蔬菜大棚。
(1)在下图中用箭头补画出A、B两地之间的热力环流,并从热力角度说明画图理由。
(2)从地形角度分析拉萨市蔬菜夜间容易受冻害影响的原因。
(3)为改善蔬菜生长条件,技术员指导当地农民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请选择其中之一,分析该措施的合理性。
措施一:向大棚中增施二氧化碳气体来促进蔬菜的生长。
措施二:冬季午后向大棚内洒水以减轻蔬菜受冻害影响。
【答案】16
大棚内为热源,盛行上升气流,大棚外为冷源,为下沉气流;门口上方大棚内为高压,大棚外为低压,气流由棚内流向棚外;近地面大棚内为低压,大棚外为高压,气流由棚外流向棚内。
17. 拉萨位于拉萨河谷,夜间,山坡降温快,冷重空气沿坡面下沉至谷底堆积,气温较低,蔬菜易受冻害影响。
18. 措施一:二氧化碳气体能增强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提高大棚内的温度; 有利于促进蔬菜的光合作用。
措施二:冬季午后向大棚内洒水,提高地面比热容,可使夜间地面温度不致过低,洒水也可增加棚内湿度,由于水汽凝结释热,也不致于使夜间气温过低。
【解析】
【分析】本题以拉萨蔬菜大棚为材料,涉及热力环流、大气受热过程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热力环流形成机制,近地面温度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由于大棚内的温室效应,棚内即B地气温高,是低压区,盛行上升气流,棚外即A地盛行下沉气流。进而形成如下图所示热力环流。
【小问2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拉萨市地处青藏高原拉萨河谷,”可知,拉萨市位于拉萨河谷,河谷比热容较大,升降温速度慢于山坡,夜间河谷为热源,山坡为冷源;山坡冷空气比重较大,在重力作用和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冷空气沿着山坡下沉至谷底;使得原本占据谷底的暖空气被迫抬升,冷空气占据谷底的位置,导致近地面气温较低,蔬菜易受冻害的影响。
【小问3详解】
措施一:二氧化碳对蔬菜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有提高温度和增加光合作用原料。二氧化碳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有利于提高温室大棚内温度,利于蔬菜生长;二氧化碳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和呼吸作用的产物,二氧化碳增多利于增强光合作用和,利于蔬菜生长,提高蔬菜产量。
措施二:冬季温度较低,午后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向温室大棚内喷洒适量的水,可以提高土壤含水量,增大地面的比热容,能够使得地面降温速度变慢,使得夜间地面温度不至于过低;洒水能够使得蒸发量增加,棚内水汽含量增加,水汽在降温时凝结,释放热量,缓解温度过低状况。
17.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亚马孙河流域地处热带雨林区,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有干、湿季之分。亚马孙河最大流量225000米3/秒;最小流量90000米3/秒,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亚马孙河河口地势低平,出现甚为壮观的涌潮,潮流流速快,潮位较高,在离岸1~2千米处可闻其声。下面甲图是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乙图是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
(1)说明N海域盐度较高的原因。
(2)推测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等海水盐度线的变化,并给出理由。
(3)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涌潮潮位高的原因。
【答案】(1)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温度高,蒸发强;河流淡水注入量较少(距离河口远),稀释作用弱;沿岸暖流经过,水温高,蒸发强。
(2)35‰等海水盐度线变短(或西/西南移;向海岸方向移动)理由:12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海域盐度增加,盐度等值线向西移动。
(3)河口宽阔,向上束狭,喇叭状海湾;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河流径流量大,水位高;潮流速度快(或地势低平,入海径流流速慢),海水顶托作用明显。
【解析】
【分析】本题以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度分布图和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为材料,涉及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涌潮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识调用分析能力,体现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以及地理实践力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海域位于副热带海区,以下沉气流为主,降水较少;N海域纬度位置较低,海水温度较高,蒸发较强;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海域距离陆地较远,受陆地径流补给较少,稀释作用较弱;根据图示信息可知,N海域有暖流流经,蒸发较强,海水盐度较高。
【小问2详解】
12 月河口径流量小,稀释作用弱,河口附近海域海水盐度较强,高于35‰的盐度范围较大,因此35‰等海水盐度线面积变小,所以35‰等海水盐度线位置应该向海岸线方向移动,向西(南)移动,35‰等海水盐度线偏短。
小问3详解】
结合图示信息可看出,亚马孙河河口呈喇叭状,口门宽阔,向上束狭,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河流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降水丰富,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拾高潮水位;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河道中沙岛众多,阻力大,潮水水位堆叠较高;河流入河口处,河道地势低平,河流较慢,潮水水位较高。
18.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河流地貌指河流作用于地球表面所形成的各种侵蚀、堆积形态的总称。包括沟谷、侵蚀平原等河流侵蚀地貌和冲积平原、三角洲等河流堆积地貌。研究河流地貌,掌握河流的演变过程,预测河流的变化趋势,对水利、交通、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下面左图为河流流域地貌示意图,右围为某地貌景观圈。
(1)描述从①地到③地地表所受外力作用的变化。
(2)说出③处容易形成的地貌的名称及成因。
(3)指出右图景观地貌在左图中的位置(数字序号)并描述该地貌从扇顶到扇缘地貌特点的变化
【答案】18. 从①到③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19. 三角洲成因:河流携带泥沙,流到入海口处地形平缓,加上海水项托作用,河流流速变慢,泥沙沉积,形成三角洲。
20. ①,变化:从扇顶到扇缘地势越来越低;沉积物颗粒变小;沉积物磨圆度越来越好;分选性越来越好。
【解析】
【分析】本题以河流地貌的演化为材料设置试题,下设3 个小问,涉及河流侵蚀地貌,河流堆积地貌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地理实践力和综合思维素养。
【小问1详解】
①地位于河流上游,②地位于河流中游,③地位于河流入海口,从①地到③地由于地形 地势逐渐平缓,河流侵蚀作用逐渐减弱,堆积作用逐渐增强。
【小问2详解】
③处位于河流入海口,容易形成三角洲地貌。成因:入海口处地势平缓,河流堆积作用增强,河流携带泥沙在此沉积;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流速减缓,加快泥沙沉积,最终形成三角洲。
【小问3详解】
右图景观是冲积扇,位于河流上游出山口,因此是①。冲积扇是流水沉积地貌,随着流速下降,携带能力逐渐减弱,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变化:地势从扇顶到扇缘逐渐降低;沉积物颗粒逐渐变小;沉积物分选性越来越好;磨圆度越来越高。
19.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对人民财产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归纳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2)简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
(3)在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城镇居民点的选址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1)总体看,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极重度分布区集中在我国西南以及辽东半岛地区;重度分布区主要分布于云贵、藏南、南岭、黄土高原南部、天山以及台湾岛和海南岛;中度分布区包括南方丘陵地区、华北山地和河西走廊地区。
(2)条件:岩体、土体多裂隙,稳定性差;降水冲刷,土体持水变重,岩体下部滑动性增强;山体坡度陡,植被稀少,导致水土保持力差。我国主要发生在夏季。
(3)避免选址在山谷和洪积扇地区;避免位于陡坡、陡崖的下方。
【解析】
【分析】
本试题考察了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能从图中读出灾害发生的分布地区,学会分析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在选地址时的注意事项,意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
【详解】(1)空间分布特征要从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范围、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关系及大致的面积等方面分析。综合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我国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中部地区和南方地区。极重度分布区集中在我国西南以及辽东半岛地区;重度分布区主要分布于云贵、藏南、南岭、黄土高原南部、天山以及台湾岛和海南岛;中度分布区包括南方丘陵地区、华北山地和河西走廊地区。
(2)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条件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去分析:坡度大小、岩石破碎情况、植被稀疏程度、降水强度大小、工程建设;从发生的季节上看要从降水季节变化方面进行分析,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故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夏季。
(3)城镇居民点的选址应该避免滑坡、泥石流多发地区,故具体选址应该避免在山谷和洪积扇地区,避免位于陡坡、陡崖的下方。
相关试卷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