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展开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Zn65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0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下列措施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的是
A. 推行生活垃圾分类B. 发展捕集技术
C. 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D. 创新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
【答案】A
【解析】
【分析】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此判断。
【详解】A.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有利于回收利用,防止污染,对实现“碳中和”不具有直接贡献,故A选;
B.发展捕集技术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B不选;
C.采取节能低碳生活方式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C不选;
D.创新CO2转化为碳燃料的技术对实现“碳中和”具有直接贡献,故D不选;
答案选A。
2. 我国古代伟大发明黑火药爆炸反应方程式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属于强电解质B. 属于酸性氧化物
C. 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D. 的结构示意图是:
【答案】C
【解析】
【详解】A.属于盐,绝大多数盐都属于强电解质,在溶液中完全电离,A正确;
B.能与碱反应生成对应的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B正确;
C.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表示为,C错误;
D.硫原子失去2个电子,的结构示意图是:,D正确;
故选C。
3. 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写道:“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月光穿过薄雾形成种种美景的本质原因是
A. 发生了丁达尔效应B.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的运动
C. 雾是一种胶体,胶粒带有电荷D. 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为1~100nm
【答案】D
【解析】
【详解】A.胶体能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A不符合题意;
B.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在运动,这是胶体的运动学性质,B不符合题意;
C.雾是一种胶体,雾的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是胶体的性质,C不符合题意;
D.空气中的小水滴颗粒直径大小约为1~100 nm,在胶体颗粒直径范围内,是胶体的本质特征,D符合题意;
故选D。
4.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次氯酸钙的化学式:CaCl2B. H、D、T的关系:同位素
C. HC1的摩尔质量:36.5D. 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次氯酸钙的化学式为Ca(ClO)2,故A错误;
B.H、D、T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
C.HC1的摩尔质量为36.5g/ml,故C错误;
D.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7的碳原子表示为,故D错误;
选B。
5. 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 还原性B. 氧化性C. 碱性D. 酸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此饮料中含有Fe2+,在空气中易转变为Fe3+。若榨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则说维生素C可防止Fe2+被氧化为Fe3+,从而证明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A项符合题意。
故选A。
6. 对于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是氧化剂B. 发生氧化反应
C. 每有反应将生成D. 每有电子转移将生成
【答案】C
【解析】
【详解】A.化学反应中的氯元素由+5价降低到+4价,为氧化剂,A正确;
B.硫元素由+4价上升到+6价,为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B正确;
C.每有反应将生成0.2mlClO2,标准状况为,C错误;
D.每有电子转移将生成,D正确;
故选C。
7.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Cl2能溶于水,可用于与H2反应制HCl
B. 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制备抗酸药物
C. Al2O3能与酸反应,可用于制备耐高温材料
D. 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脱氧剂
【答案】D
【解析】
【详解】A.氯气和H2反应生成HCl,可用于与H2反应制HCl,故不选A;
B.因NaHCO3与盐酸反应,可用于制备抗酸药物,故不选B;
C.Al2O3熔点高,可用于制备耐高温材料,故不选C;
D.铁具有还原性,铁粉能与O2反应,可用作食品保存的脱氧剂,故选D;
选D。
8. 下列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A. 铜B. 石灰水C. 熔融NaClD. CO2
【答案】C
【解析】
【详解】A.铜是单质,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为混合物,导电,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熔融的NaCl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导电,属于电解质,故C正确;
D.CO2不导电,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5ml·L-1的MgCl2溶液中离子总数为1.5NA
B. 标准状况下,22.4L水所含分子数为NA
C. 65gZn与足量H2SO4完全反应生成的H2所含原子数目为2NA
D. 足量的Na在11.2L氯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电子数为0.5NA
【答案】C
【解析】
【详解】A.未知溶液的体积,故无法计算MgCl2溶液中离子总数,A错误;
B.标准状况下,水是液体,无法用公式计算水的分子数,B错误;
C.65g(1ml)Zn与足量H2SO4完全反应生成的1mlH2,H2所含原子数目为2NA,C正确;
D.未知氯气的温度与压强,无法计算氯气的物质的量,故无法计算转移电子数,D错误;
故选C。
10. 下列体系中氯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 氯气B. 2mL 0.3m/L HCl溶液
C. 10mL 0.2ml/LCaCl2溶液D. 1mL 0.5ml/L KClO3溶液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l,但未形成溶液,不存在氯离子,氯离子浓度为0;
B.2mL 0.3m/L HCl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3m/L;
C.10mL 0.2ml/LCaCl2溶液中,氯离子浓度为0.4m/L;
D.1mL 0.5ml/L KClO3溶液中,不含有Cl-,则氯离子浓度为0;
比较各选项中氯离子浓度,可得出选项C中氯离子浓度最大,故选C。
11. 以NaCl为原料,可制取纯碱。Na2CO3可用侯氏制碱法制取,主要涉及如下反应:;,下列有关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实验原理和装置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稀硫酸与碳酸钙反应会生成微溶的硫酸钙,附着在固体表面,影响反应的进行,应该用稀盐酸与碳酸钙反应制备二氧化碳,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较小,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使溶液呈碱性,再通入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该从长管进,氨气要防止倒吸,从短管进,故B错误;
C.碳酸氢钠溶解度小,从饱和溶液中和析出晶体,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固体和溶液,故C正确;
D.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在试管中加热固体管口应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试管,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12. 已知溶液中可与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全部转化为,则可能转化为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全部转化为得到电子的物质的量为4ml=8ml,根据电子守恒,失去电子为8ml,S元素显+2价,则一个S需升高4价,变为。
答案选D。
13.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合理的是
A. 用酒精灯加热烧瓶、蒸发皿时,都需要垫上石棉网
B. 用酒精为萃取剂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C. 蒸馏自来水实验中发现忘加沸石,冷却后再加入沸石
D. 蒸发操作时,将溶液放入坩埚中加热到出现大量晶体后停止加热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时,不需要垫上石棉网,A错误;
B.酒精与水互溶,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时不能用酒精作萃取剂,B错误;
C.若在热溶液中加入沸石会引起爆沸,则:蒸馏自来水实验中发现忘加沸石,冷却后再加入沸石,C正确;
D.坩埚能用于灼烧固体、不适合蒸发,蒸发操作时,将溶液放入蒸发皿中加热到出现大量晶体后停止加热,D错误;
答案选C。
14.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的操作过程如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操作1”中烧杯洗涤液也要转移到容量瓶中
B. “操作2”中玻璃棒起引流作用
C. 所配制的Na2CO3溶液中c(Na+ )为2ml/L
D. “操作4”定容时俯视刻度线会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答案】D
【解析】
【详解】A.溶解得到的溶液及洗涤烧杯2~3次的洗涤液均需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
B. “操作2”中用玻璃棒是引导液体的流向,防止外流,起着引流的作用,故B正确;
C.由图可知,所配溶液的体积为100mL,10.6g 碳酸钠的物质的量n== 0.1ml,所配碳酸钠溶液的浓度为= 1ml/L, c(Na+) =2c(Na2CO3) = 2ml/L,故C正确;
D.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水的量不足,溶液体积减小,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大,故D错误;
故选: D。
15. 现有下列三种气体:a. 32 g CH4,b.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c.标准状况下33.6 L NH3。下列排列顺序一定正确的是
A. 质量:a>b>c
B. 氢原子数目:a>c>b
C. 分子数:b>a>c
D. 体积:c>a>b
【答案】B
【解析】
【详解】a.32 g CH4的物质的量为,b.约含有6.02×1023个HCl分子的氯化氢气体物质的量为,c.标准状况下33.6 L NH3物质的量为;
A.1mlHCl的质量为m=nM=1ml×36.5g/ml=36.5g,1.5ml NH3质量为m=nM=1.5ml×17g/ml=25.5g,则质量:b>a>c,A错误;
B.含氢原子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 ml×4=8ml,1 ml×1=1ml,1.5 ml×3=4.5ml,氢原子数目:a>c>b,B正确;
C.由N=n∙NA,物质的量越大则分子数越大,分子数:a>c>b,C错误;
D.由V=n∙Vm,相同条件下,物质的量越大气体的体积越大,则体积:a>c>b,D错误;
故选:B。
16.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道尔顿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能被创造,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
B. 卢瑟福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C. 汤姆生发现了原子中电子的存在
D. 20世纪初,科学家揭示了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的规律,认识到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遵循经典力学的原理。
【答案】D
【解析】
【详解】A.道尔顿提出了原子学说,认为物质是由原子构成,原子是不能被创造,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故A正确;
B.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是卢瑟福提出的,故B正确;
C.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故C正确;
D.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的规律,即所有的粒子或量子不仅可以部分地以粒子的术语来描述,也可以部分地用波的术语来描述,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17. 下列有关氯及其化合物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新制氯水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
B. ClO2有强氧化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
C. 实验室可用浓盐酸洗去试管壁上黏附的少量MnO2
D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和酸性均减弱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新制氯水中含有HCl、HClO,酸使蓝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HClO具有强氧化性,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新制氯水使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A正确;
B.ClO2具有强氧化性,是一种新型自来水消毒剂,B正确;
C.MnO2与热的浓盐酸反应生成二氯化锰,氯气和水,故可用浓盐酸洗去试管壁上黏附的少量MnO2,C正确;
D.新制氯水久置后为盐酸溶液,所以氯水久置后漂白性减弱、酸性增强,D错误;
故选D。
18.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样品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沉淀不溶解,说明生成,一定有存在,A正确;
B.加入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时,可确定有,也可能含有Ag+,B错误;
C.加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可能是,也可能是,C错误;
D.能和盐酸反应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的可以是、等离子,此外SO2也能使石灰水变浑浊,D错误;
故选A。
19. 实验室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氯气,图中涉及气体发生、除杂、干燥、收集、尾气处理装置,其中共有几处错误
A. 1处B. 2处C. 3处D. 4处
【答案】C
【解析】
【详解】应选饱和食盐水除去氯化氢,不能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可以与氯气反应,故②错误;干燥装置应长导管进气,否则浓硫酸会被压入其右侧装置中,故③错误;澄清石灰水浓度较低,无法完全吸收氯气,应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故④错误;图中只有①合理。
故选:C。
20. 青蒿素是无色针状晶体,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熔点为156~157°C,热稳定性差;乙醚的沸点为35°C.屠呦呦提取青蒿素的流程可简化如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
B. 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
C. 操作II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
D. 操作III的主要过程是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答案】D
【解析】
【详解】A.破碎的目的是增大青蒿与乙醚的接触面积,提高青蒿素浸取率,故A正确;
B.将固液分离操作I是过滤,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烧杯,故B正确;
C.操作II是蒸馏,利用了乙醚与青蒿素的沸点相差较大,故C正确;
D.青蒿素易溶于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热稳定性差,操作III是重结晶,但不能用水溶解,故D错误;
故答案D。
非选择题(共40分)
21. 填空。
(1)和的分子数之比为______,原子数之比______。
(2)某氯化物,含有,M的摩尔质量为______。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和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__。
(4)从溶液中取出,则溶液中物质的量为______,的物质的量浓度是______。
【答案】(1) ①. 2:3 ②. 1:1
(2)24g/ml (3)4:7
(4) ①. ②. 0.3ml/L
【解析】
【小问1详解】
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分子数之比为2:3;2mlO3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ml=6ml,3mlO3的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3ml=6ml,原子数之比为1:1,答案是:2:3;1:1;
【小问2详解】
某氯化物MCl2中含有,该MCl2的物质的量为0.2ml,则MCl2的摩尔质量=,M的摩尔质量=95-71=24g/ml,答案是24g/ml;
【小问3详解】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气体和气体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16:28=4:7,答案是:4:7;
【小问4详解】
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l/L,10ml溶液中Al3+的物质的量是0. 2ml/L×0.01L=,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3ml/L,答案是:;0.3ml/L。
22. 实验室欲配制的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药匙。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______(填代号),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_____,该实验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
(2)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
【答案】(1) ①. ①④⑤⑥⑦ ②. 胶头滴管 ③. 搅拌,加速溶解 ④. 引流
(2)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定容、摇匀可知需要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故必须使用的仪器有:①④⑤⑥⑦,还缺少的仪器室胶头滴管;在配制过程中,溶解氢氧化钠固体时玻璃棒的用途是:搅拌,加速溶解;在移液时玻璃棒的用途是引流;
【小问2详解】
配制0.5ml•L-1的NaOH溶液500mL,配制步骤有计算、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天平称量NaOH(用到药匙),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所以操作顺序是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23. 消毒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措施。含氯消毒剂是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
(1)84消毒液是一种家庭常用消毒剂,其主要成分具有______性。
(2)新制氯水也可杀菌消毒,氯水中、、微粒摩尔分数随溶液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①描述溶液中浓度随增大的变化情况:______。
②氧化性强于,由图可知为6时消毒效果比7.5时______。(填强、弱)
③亚氯酸钠是一种消毒能力更强的杀菌剂,消毒效果更持久。将气体通入、混合溶液,得同时放出,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1)强氧化 (2) ①. pH值在2~6的范围内次氯酸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浓度随溶液的pH增大而减小 ②. 强 ③.
【解析】
【小问1详解】
84消毒液是一种家庭常用消毒剂,其主要成分具有强氧化性性。
【小问2详解】
①根据图像可知溶液中浓度随增大的变化情况是pH值在2~6的范围内次氯酸的浓度达到最大值,之后浓度随溶液的pH增大而减小。
②由图可知为6时次氯酸的浓度大于次氯酸根离子的浓度,为7.5时次氯酸的浓度等于次氯酸根离子的浓度,由于氧化性强于,所以消毒效果比7.5时强。
③亚氯酸钠是一种消毒能力更强的杀菌剂,消毒效果更持久。将气体通入、混合溶液,得同时放出,根据元素守恒可知还有水生成,所以方程式为。
24. 某学习小组探究潮湿的与反应的产物,进行如下实验:
请回答:
(1)试剂Y是______。
(2)请写出装置A中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3)装置C中潮湿的与以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气体和另一种盐,试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______。
(4)若将上述装置中的C、D、E部分换成下图所述装置,其中Ⅰ与Ⅲ是干燥的有色布条,E中盛装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装置C的作用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则装置C中Ⅱ的作用是______。
②E中化学方程式______。
【答案】24. 饱和食盐水
25.
26.
27. ①. 干燥氯气 ②.
【解析】
【分析】A中浓HCl和MnO2反应生成Cl2,B为饱和食盐水,用于除去HCl气体,潮湿的Cl2和Na2CO3在C中发生反应,D为气体的收集装置,E用于除去尾气,避免污染环境;据此解答。
【小问1详解】
实验制备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需要用饱和食盐水除去,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小问2详解】
A装置中烧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
装置C中潮湿的Cl2与Na2CO3以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NaHCO3、Cl2O气体和Na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问4详解】
①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要验证干燥氯气无漂白性,湿润的有色布条中,则装置C中Ⅱ是与氯气不反应的干燥剂,用于干燥氯气,故答案为:干燥氯气;
②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方程式为。A.制取CO2
B.制取NaHCO3
C.分离NaHCO3
D.制取Na2CO3
选项
实验操作及现象
实验结论
A
取样品试剂,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沉淀不溶解
一定有存在
B
取样品试剂,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后沉淀不溶解
一定有存在
C
取样品试剂,滴加澄清石灰水,生成白色沉淀
一定有
D
取样品试剂,滴加稀盐酸,生成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定有存在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连云港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两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下列说法正确是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有关的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锡东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江苏省无锡市梅村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共8页,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