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4.3.5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3/15240364/0-1705487469159/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5课时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58页例4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1.结合熟悉的生活实例认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理解把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的意义,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2.在观察、比较、画图、思考和讨论等活动中,掌握画图方法,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能力,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放大与缩小和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现象。
难点:画出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57页图片】
师:你见过这些现象吗?这些现象中,哪些是把物体放大?哪些是把物体缩小?(学生自由发言。)
师:生活中的放大与缩小现象还有很多很多,下面我们就从数学角度来研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探究新知
1.研究图形的放大现象。
【课件出示教材第58页例4】
(1)理解按2∶1放大。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学生自由回答。)
师:按2∶1放大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明确:按2∶ 1放大就是把各边的长放大到原来的2倍。
尝试画图。
师:现在你能动手画一画吗?
组织学生独立画图,集体展示交流画法,重点讲评三角形的画法。
(3)观察对比,发现规律。
师:观察一下放大后的图形与原来的图形,比较它们的内角、边长、周长,什么变了?什么没变?你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小组交流讨论,指名汇报,集体交流得出:每个图形各边的长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周长扩大到原来的2倍,内角不变。图形变大,但形状不变。
2.研究图形的缩小现象。
师:如果把放大后的正方形按1∶3、长方形按1∶4、直角三角形按1∶2缩小,各个图形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在方格纸上画画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独立完成画图,然后集体交流汇报,学生能得出:缩小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形状不变,大小变了。
巩固运用
1.完成教材第58页“做一做”。
(1)学生独立完成。
(2)指名展示汇报,集体点评。
2.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第1题。
(1)指名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
(2)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本课时的习题。
【板书设计】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图形的各边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缩小后,只是大小发生了变化,形状不变。
【教学反思】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运动方面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教材将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纳入比例单元中,将两条线交织在一起,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使知识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更加扎实。在教学中我注重强调“原来的”“变化后的”,使学生更容易认识到研究图形放大与缩小时图形的变化特点。另外,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画图,课堂上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图,然后集体展示交流画法,让学生更深刻了解到:要把一个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只需要把图形各边按一定比放大或缩小即可。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活动,探索新知,当堂训练,课堂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3.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人教新课标,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新课讲授,课堂作业,课堂小结,课后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1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_苏教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