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同步优化训练(含解析):11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同步优化训练(含解析):11身边化学问题的探究,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到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B.福尔马林是一种良好的杀菌剂,但不可用来消毒饮用水
C.棉花和人造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D.室内装饰材料中缓慢释放出的甲醛、甲苯等有机物会污染空气
解析:选A。A项淀粉水解首先生成葡萄糖,并不生成乙醇。
2.商品“纯净水”、“太空水”、“蒸馏水”等作为日常饮料水,因缺少某些成分而不利于少年儿童身体健康,你认为在制备上述商品饮用水时至少还需要添加微量的化学物质( )
A.钙和镁的碳酸氢盐 B.含碘酸盐的食盐
C.漂白粉等消毒剂 D.小苏打
解析:选A。本题考查化学与生物的联系以及常见与生活有关的物质的用途。青少年要补充Ca等元素,选A;食盐不是微量物质,B项错;漂白粉易生成有毒的氯化物,C项错;D项是常用的洗涤剂。
3.浓盐酸与次氯酸钙能发生如下反应: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用贮存较久的漂白粉与浓盐酸反应制得的氯气中,可能含有的杂质气体是①CO2 ②HCl ③水蒸气 ④O2中的(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③
解析:选A。浓盐酸易挥发,故可能有HCl气体,漂白粉中含有CaCO3,故与盐酸反应产生CO2。
4.湿润的KI淀粉试纸接触某气体而显蓝色,该气体中可能有( )
①Cl2 ②NO2 ③H2S ④SO2 ⑤HCl ⑥溴蒸气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②⑥ D.②④⑤
解析:选C。能使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的气体应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I-氧化为I2,从而与淀粉溶液作用,使试纸显蓝色。
5.用滴管将新制的饱和氯水慢慢滴入含酚酞的NaOH稀溶液中,当滴到最后一滴时红色突然褪去。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保存饱和氯水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简要文字说明):
①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用实验证明红色褪去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能使变红的酚酞溶液褪色的原因可能是溶液碱性减弱或过量氯水中的HClO将变红的酚酞溶液漂白。若要设计实验证明褪色的可能原因,最简便的方法就是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说明是由于HClO漂白作用的原因;若再出现红色,说明是由于氯水与NaOH反应,碱性减弱的原因。
答案:(1)在阴凉处置于棕色试剂瓶中密封保存
(2)①氯水与NaOH反应生成两种盐,碱性减弱
②氯水过量后HClO的漂白性将溶液变成无色
(3)向无色溶液中再滴加NaOH溶液,若不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②;若再出现红色,应为原因①
1.在实验室利用浓盐酸和MnO2制氯气,制备装置中应安装分液漏斗而不能使用长颈漏斗,有关理由叙述错误的是( )
A.防止氯气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B.便于控制加入盐酸的量
C.长颈漏斗不便于添加液体
D.尽量避免HCl挥发到空气中
解析:选C。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分液漏斗和长颈漏斗的区别。
2.下列对氯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氯气的密度是3.17 g·L-1
B.实验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l2
C.液氯不导电是非电解质,氯水能导电是电解质
D.湿润的氯气遇二氧化硫其漂白性减弱
解析:选C。标准状况下,氯气密度为71 g·ml-1÷22.4 L·ml-1=3.17 g·L-1;氯气溶于水而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液氯为单质,氯水为混合物,故二者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湿润的氯气遇二氧化硫时,SO2+Cl2+2H2O===H2SO4+2HCl,故使SO2、Cl2量均减少,从而减弱漂白作用。
3.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易变质的是( )
①漂白粉 ②苯酚 ③水玻璃 ④硫酸钠 ⑤烧碱
⑥亚硫酸钠 ⑦胆矾 ⑧硬化油
A.除④⑦⑧外 B.除④⑦外
C.除⑥⑦⑧外 D.全部易变质
解析:选A。考查学生对有关物质性质和空气成分的知识以及对常见化学试剂主要成分的熟悉程度。理解“露置在空气中”的含意是解此题的关键。物质露置在空气中是否变质,除应考虑空气中所含氧气外,还应考虑二氧化碳、水蒸气等物质的作用,有时甚至需要考虑光照对物质的影响。此题中,苯酚和亚硫酸钠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漂白粉、水玻璃、烧碱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只有硫酸钠、胆矾和硬化油在空气中是稳定的。
4.一定条件下新制的氯水中,加入少量下列物质,能使HClO的浓度增大的是( )
①CaCO3(固) ②AgNO3(1 ml·L-1) ③蒸馏水
④Na2S(固体)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解析:选A。Cl2+H2OH++Cl-+HClO
加①:CaCO3+2H+===Ca2++H2O+CO2↑,酸性H2CO3>HClO;加②:Ag++Cl-===AgCl↓,平衡移动;加③:平衡移动,但HClO的浓度降低;加④:H++S2-+HClO===S↓+Cl-+H2O,消耗HClO(或H2S+HClO===S↓+Cl-+H2O+H+)。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用足量的澄清石灰水确定SO2中含有CO2
B.用pH试纸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OH
C.用NaOH溶液来确定Na2CO3溶液中含有NaHCO3
D.用KSCN来确定FeCl2溶液中含有Fe3+
解析:选D。Fe3+与KSCN得到血红色溶液而Fe2+不能。A中两种气体均可产生白色沉淀;B中碳酸钠水解而使溶液呈碱性;C中反应无明显的现象。
6.某溶液有漂白性,滴加AgNO3溶液后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遇石蕊试液先显红色又褪色,该溶液可能是( )
A.盐酸
B.久置氯水
C.SO2水溶液
D.溶液中可能含Cl-、H+、Cl2和HClO等粒子
解析:选D。滴入硝酸银溶液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有Cl-,遇石蕊先变红后褪色,该溶液可能为新制氯水,新制氯水中含Cl-、H+、HClO、Cl2,这些粒子的性质满足题干的要求。
7.如图,将潮湿的Cl2通过甲装置后,再通过放有干燥红色布条的乙装置,红色布条不褪色。则甲装置中所盛试剂(足量)可能是( )
①浓硫酸 ②NaOH溶液 ③KI溶液 ④饱和食盐水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右边干燥管已吸收外界水分,故甲可能为:①浓H2SO4,②NaOH(aq)耗尽Cl2,③KI(aq)吸收Cl2。而④饱和食盐水吸收Cl2能力弱,且可以湿化。
8.咖喱是一种烹饪辅料,若白衬衣被咖喱汁玷污后,用普通肥皂洗涤该污渍时会发现,黄色污渍变为红色。经水漂洗后红色又变为黄色。据此现象,你认为咖喱汁与下列何种试剂可能有相似的化学作用( )
A.品红溶液 B.石蕊溶液
C.氯水 D.KI淀粉溶液
解析:选B。普通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洗涤液呈碱性,使黄色的咖喱汁污渍转化为红色,水漂洗后溶液的碱性减弱重新成为黄色,其化学作用原理与石蕊溶液相似。
9.世界卫生组织(WHO)将二氧化氯(ClO2)列为A级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它在食品保鲜、饮用水消毒等方面有着广泛应用,由此可判断二氧化氯( )
A.是强氧化剂
B.是强还原剂
C.是离子化合物
D.分子中氯元素为-1价
解析:选A。ClO2中氯元素为+4价,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用于消毒、食品保鲜。
10.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解析:选B。将CO2通入C6H5ONa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H2O+C6H5ONaC6H5OH+NaHCO3,生成的苯酚的溶解度在温度低于65 ℃时较小,所以观察到溶液变浑浊。当温度高于65 ℃时,苯酚能以任意比例溶于水,因此溶液又变澄清,故A选项正确。将CO2通入Na2SiO3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2H2O+Na2SiO3===H4SiO4↓+Na2CO3生成白色沉淀,CO2过量时沉淀不会溶解,所以B选项错误。将CO2通入Ca(ClO)2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Ca(Cl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再向溶液中滴加品红溶液时,红色将褪去,所以C选项正确。将CO2通入Ca(OH)2溶液中会发生反应CO2+Ca(OH)2===CaCO3↓+H2O生成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至过量后发生反应CO2+H2O+CaCO3===Ca(HCO3)2,此时沉淀消失溶液又变澄清,若向溶液中加NaOH溶液,又会发生反应Ca(HCO3)2+2NaOH===CaCO3↓+Na2CO3+2H2O生成白色沉淀,溶液又变浑浊,所以D选项正确。
11.某品牌消毒液包装说明的部分内容摘录如下:主要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有效氯含量8000~10000 mg·L-1。可用于各类家居用品、餐具、棉织衣物等的消毒,对彩色织物可能有褪色作用。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请完成以下填空:
(1)推测该消毒液的酸碱性:________,
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性和________性。
(3)从该消毒液的保存要求分析,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次氯酸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H2OHClO+OH-;该消毒液还具有的化学性质从氧化性、漂白性、不稳定性中任选2项即可;根据“本品须密封,置阴凉暗处保存”,结合次氯酸钠的性质可知,导致其失效的外界因素主要是CO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等。
答案:(1)碱性 ClO-+H2OHClO+OH-
(2)氧化 漂白 不稳定(任选两项)
(3)CO2等酸性气体、光和热等
12.室温下,单质A、B、C分别为固体、黄绿色气体、无色气体,在合适反应条件下,它们可以按以下框图进行反应。又知E溶液是无色的,请回答:
(1)A是________、B是________、C是________(请填化学式)。
(2)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B是Cl2,因为它是黄绿色气体,从B(Cl2)与A作用得D,B(Cl2)与F作用也得到D,而A、F又是不同的物质,可知A是变价金属,在中学知识范畴内,A应为Fe。与Cl2反应的气体C应为H2,因此,E为HCl,F为FeCl2。
答案:(1)Fe Cl2 H2
(2)2Fe+3Cl2eq \(=====,\s\up7(点燃))2FeCl3
(3)2HCl+Fe===FeCl2+H2↑
(4)2FeCl2+Cl2===2FeCl3
13.工业纯碱主要含有NaCl和NaHCO3杂质,为了鉴定纯碱的含量,常用酸碱滴定测定总碱度,反应产物为NaCl、CO2和H2O。当盐酸与一定工业纯碱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pH 3.8~3.9(滴定时NaHCO3也被中和)。工业纯碱的总碱度测定值通常以Na2CO3%和Na2O%表示。
主要实验步骤:①准确称取工业纯碱试样2.00 g;②用适量水配制成体积一定的溶液;③准确移取一定量的所配试液,再用0.01 ml·L-1盐酸标准液滴定,测其总碱度。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称取固体工业纯碱试样时,为什么试样取尽量多些并且力求均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准确称取纯碱试样后,为继续进行实验,除选用烧杯、玻璃棒、酸式滴定管、碱式滴定管、锥形瓶之外。还需要的仪器用品(试剂除外)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滴定操作中,应选用的指示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如所称取的纯碱试样中,除含有2%的NaCl外,另外的杂质中只有NaHCO3,那么NaHCO3含量的大小对该试样总碱度的测定值有何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该题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工业纯碱的总碱度,首先应弄清题给信息①pH为3.8~3.9时的生成物是什么,即不剩余NaHCO3,生成NaCl、CO2和水,据此可选择合适的指示剂。(3)因为反应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反应为Na2CO3+HCl===NaHCO3+NaCl(若滴入酚酞,则在此时红色褪去,若混有NaHCO3,就有较大误差);第二步反应为NaHCO3+HCl===NaCl+CO2↑+H2O。由于溶有CO2,溶液的pH在3.8~3.9之间,甲基橙由黄色变橙色pH为4.4,比较接近,故选甲基橙较好。
答案:(1)固体样品杂质分布不一定均匀,因此取样时尽量把固体混合均匀,且取量多一些时,误差小,使测量结果更准确
(2)容量瓶、胶头滴管、铁架台、滴定管夹
(3)甲基橙
(4)若试样中含NaHCO3的量较少,则试样总碱度的测定值就相对较大;若试样中NaHCO3的含量较多,则试样的总碱度的测定值较小
14.工业上测量SO2、N2、O2混合气体中SO2含量的装置如下图所示。反应管中装有碘的淀粉溶液。SO2和I2发生的反应为(N2、O2不与I2反应):SO2+I2+2H2O===H2SO4+2HI
(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后,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________的体积(填写气体的化学式)。
(2)反应管内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停止通气。则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选填“偏高”、“偏低”或“不受影响”)。
(3)反应管内的碘的淀粉溶液也可以用__________代替(填写物质名称)。
(4)若碘溶液体积为Va mL,浓度为c ml·L-1,N2与O2的体积为Vb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用c、Va、Vb表示SO2的体积百分含量为________。
(5)将上述装置改为简易实验装置,除导管外,还需选用的仪器为________(选下列仪器的编号)。
a.烧杯 b.试管 c.广口瓶 d.容量瓶 e.量筒 f.单孔塞 g.双孔塞
解析:(1)混合气体进入反应管中,其中SO2与I2发生反应:SO2+I2+2H2O===2H2SO4+2HI不产生气体,剩余的气体仅有N2和O2,量气管内增加的水的体积等于N2和O2的总体积。
(2)V(SO2)%=eq \f(VSO2,VSO2+VN2+O2),若溶液蓝色消失而没及时停止通气,则所测V(N2+O2)值增大,V(SO2)%偏低。
答案:(1)N2、O2 (2)偏低 (3)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或溴水 (4)V(SO2)%=eq \f(22.4c·Va,22.4 c·Va+Vb)×100%(其他合理也可) (5)bceg或beg或ceg 选项
操作及现象
溶液
A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升
高至65 ℃以上,溶液变澄清
C6H5ONa
溶液
B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Na2SiO3溶液
C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a(ClO)2溶液
D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
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Ca(OH)2溶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同步优化训练(含解析):16研究型实验,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同步优化训练(含解析):15物质的检测,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年高三化学寒假同步优化训练(含解析):14物质的获取,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