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阜新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化合物中铬元素呈+6价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红磷B.铁丝C.木炭D.蜡烛
2.下图分液漏斗中盛有液体甲,锥形瓶内盛有固体乙。打开分液漏斗,气球会逐渐鼓起的组合是
A.AB.BC.CD.D
3.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
C.D.
4.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A.因为H2O和H2O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也相同
B.因为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会爆炸,所以点燃CO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因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都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因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这三个条件
5.2019年1月1日起,烟花爆竹不允许在高安城区燃放。烟花爆竹燃烧时发生反应之一:2KNO3+S+3C===K2S+X↑+3CO2↑,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B.COC.N2D.SO2
6.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要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下列做法符合环保要求的是
A.野外焚烧垃圾B.回收废弃塑料C.任意排放污水D.随意丢弃电池
7.下列化合物中铬(Cr)元素呈+6价的是
A.Cr2O3B.CrCl2C.Cr2(SO4)3D.K2CrO4
8.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过滤食盐水B.氧气的验满
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液体的加热
9.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t1℃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1:4
B.P点表示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
C.t1℃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仍是饱和溶液
D.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10.春节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下列活动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打年糕B.剪窗花C.放烟花D.写春联
11.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取块状固体B.燃烧C.检查气密性D.过滤
12.氢气作为极具开发前景的新能源之一,理由是( )
①燃烧热值高 ②原料资源丰富 ③储存和运输时安全性高 ④燃烧产物无污染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13.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蜡烛用嘴一吹即灭,是因为吹出的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
B.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C.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D.由图b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14.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表中a的值为2.6
B.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X可能含有氢元素
D.若增加氧气量,则生成物的种类可能减少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粮库失火用水浇——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B.扑灭森林火灾时开辟隔离带——清除和隔离可燃物
C.用扇子扇煤炉,炉火越扇越旺——提供充足的氧气
D.图书档案起火,用二氧化碳扑灭——隔绝氧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请根据下列各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请写出用A装置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2)装置B、C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C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在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时都可以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在收集氧气时还可以选择__________来收集,出现____________的现象,证明氧气已经收集满了。
(3)如图G所示的实验,该实验观察到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此现象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
17.实验室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有关问题。
(1)装置B中标号①仪器的名称是_____。图中的四个气体收集装置中,有一个是错误的,则这个装置是_____(填字母)。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少量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若用装置A和C制取并收集氧气,则要对A进行的改进是_____,证明氧气是否收集满的实验操作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要制取少量的二氧化碳,需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常用组合为_____(填字母)。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_____。
(4)常温下,硫化氢(H2S)是种有臭鸡蛋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微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可用硫化亚铁(FeS)固体(难溶于水)与稀硫酸反应制得,则发生装置为_____(填字母),若选用F收集该气体,则应该从_____管(填“a”或“b”)进气,用F收集比C收集的优点有_____(答一条即可)。
18.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
(1)A中现象:烧杯②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____________。
(2)B中发生反应时现象为__________,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___________。
(3)C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_____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4)用图D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当观察到_____时,停止加热。
19.如图是初中化学中的三个小实验,请回答:
(1) 图甲中水的作用是什么?_____
(2) 图乙实验在操作无误的情况下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
(3) 图丙实验可得出CO2具有什么的化学性质?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某玉石的主要成分为 NaAISi2O6,试回答:
(1)NaAISi2O6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2)NaAISi2O6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
(3)NaAISi2O6中A1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精确到0.1%)。
21.(8分)某化学兴趣小组取部分变质的Ca(OH)2(含杂质CaCO3)样品4.0g投入200.0g水中,充分搅拌,通入足量CO2,溶液质量与反应的CO2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
(l)以Ca(OH)2全部转化为CaCO3时消耗的CO2质量为_______g;
(2) 4.0g样品中杂质CaCO3的质量为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3)通入m3gCO2时,溶液中生成物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精确到0.1%)。若所取样品中的Ca(OH)2没有完全溶于水,对最后的计算结果_______(填“有”、“没有”)影响。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已知:CO2和SO2既有相似也有差异性。请回答相关问题:
(1)化石燃料燃烧气体产物中有CO2和SO2等物质,其中SO2是形成_______(填一污染名称)的主要物质。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可用于收集CO2的装置是_______(选填下图序号)。
(3)将收集满SO2的试管倒扣在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
(4)结合已知信息,请你设计实验证明化石燃料燃烧的气体产物中有CO2(写出操作、试剂、现象、结论)。________
(5)二氧化碳是一种宝贵的碳氧资源。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变成燃料甲醇(CH3OH)的化学式。若生产64t甲醇,则可回收二氧化碳多少吨?_____
23.(10分)种学家发出警钟称,到本世纪末,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比工业革命之前上升4℃以上,要防止这个局面的出现,必须降低未来几十年全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2015年的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也达成了这一全球性协议,旨在实现碳中和——让地球排放的温室气体与其吸纳能力相当。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为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应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止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大量增加,以下建议中行之有效的措施是______(填序号)。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等新能源
b.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大量植树造林绿化环境,禁止乱砍乱伐
(2)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输送到水冷的深海中贮藏可以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但科学家担心这样做会增加海水的酸度,导致海洋生物死亡。二氧化碳使海水酸度增加的原因是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某化学兴趣小组现取含碳酸钙的石灰石25g于烧杯中缓慢加入稀盐酸(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加入稀盐酸的反应)剩余固体质量于加入的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①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现象是______(一条即可)
②当加入稀盐酸240g时,烧杯中溶液里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写化学式)
③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不饱和溶液的质量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A
2、C
3、C
4、B
5、C
6、B
7、D
8、B
9、A
10、C
11、C
12、B
13、D
14、D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E 二氧化碳、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 D 集气瓶瓶口有大气泡冒出 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煅烧,密度比空气大
17、锥形瓶 D 2KMnO4K2MnO4+MnO2+O2↑ 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BC CO2+Ca(OH)2=CaCO3↓+H2O B a 防止空气污染物等
18、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 吸收SO2,防止污染空气 不支持燃烧和难溶于水 红磷量不足(或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答案合理即可) 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有大量晶体析出时
19、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1)202(2)23∶27∶56∶96(3)23∶27∶56∶96
21、(1)2.2g(2)0.3g(3)4.2%;没有;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也能与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酸雨 ②或③ 试管中的气体逐渐减小,水最终充满整支试管 将燃烧后的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把剩余的气体在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言之有理即可) 88t
23、(1)AC(2)CO2+H2O=H2CO3(3)产生大量的气泡或固体减少;CaCl2和HCl;200g
A
B
C
D
甲
水
盐酸
水
稀盐酸
乙
氢氧化钠固体
锌粒
硝酸铵固体
大理石
物质
甲烷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g
3.2
11.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7.2
4.4
a
气体
CO2
SO2
制剂
石灰石与盐酸
Na2SO3与70%硫酸
相似性
溶解性
能溶于水
易溶于水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
二者都产生白色浑浊
差异性
与KMnO4溶液
不反应
气体被吸收,溶液逐渐褪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衡水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北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双鸭山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