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濮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已经立法规定“酒驾”入刑。“酒精检测仪”可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其反应原理为C2H5OH+4CrO3+6H2SO4=2Cr2(SO4)3+2CO2↑+9X,反应中红色的CrO3转变为绿色的Cr2(SO4)3,其中X的化学式为( )
A.O2B.H2OC.SO2D.CO2
2.现将化合物A、B、C各10g混合物,完全反应后测得生成4g新物质D,同时发现新增8gC,而A正好用完,再无其他物质生成.在该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比是( )
A.10:10:10B.5:1C.5:5:9D.5:2
3.下列关于资源利用、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案可行是
A.大力开发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等可持续发展的能源
B.严厉禁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
C.露天焚烧废旧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D.CO2的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应禁止CO2的排放
4.下列对有关事实的微观解释,不合理的是
A.水变为水蒸气时体积变大一—水分子体积变大
B.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一—含有不同种分子
C.电解水属于化学变化一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D.水与过氧化氢的化学性质不同—一分子构成不同
5.已知:,CaCO3CaO+CO2↑。取12.9gMg(OH)2和CaCO3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质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点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B.y点剩余固体中镁元素质量为1.2g
C.z点发生的反应为CaCO3CaO+CO2↑
D.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6.下列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氧气B.水的净化
C.探究水的组成D.蒸发结晶
7.氯气经常用于自来水消毒,也可用于制造盐酸、漂白粉和漂粉精等。实验室通常用二氧化锰固体和浓盐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制取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A.H2
B.H2O
C.O2
D.HClO
8.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 X的化学式为
A.Ag2SB.AgSC.Ag2O2D.Ag2O
9.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气元素组成的
B.明矾净水是因溶于水生成的胶状物能吸附悬浮的杂质
C.水结冰体积变大是由于分子变大
D.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10.下列各图中“ ”和“ ”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仅由两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示是( )
A.B.
C.D.
11.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AB.BC.CD.D
12.下列图示的装置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AB.BC.CD.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用如图四个实验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说明:热水的温度均为80℃。
I.用如图1、图2所示实验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
(1)图1所示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
(2)比较图1和图2实验,得到的结论(燃烧条件)是________。
II.资料显示:磷的燃烧产物能与空气中水蒸气反应,生成有毒的偏磷酸(HPO3),会刺激人体呼吸道。改用如图3、图4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
(3)若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结果a试管中白磷燃烧,写出a试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b试管中红磷没有燃烧,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按图4装置进行实验,也能达到图3实验装置的实验目的,比较图3与图4两实验装置,你认为图4实验装置明显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5)图4装置未直接用橡皮塞,而是用带玻璃管的橡皮塞,并在玻璃管上套上瘪气球,你认为瘪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1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请回答问题。
(1)写出①的仪器名称_____。
(2)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选择的装置组合是_____(填字母)。
(3)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A装置还可作为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需对A装置的改进是_____。
(5)F装置可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瓶中液体是澄清石灰水,气体应从_____(填“a”或“b”)端通入。
15.下列4个实验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据图回答问题。
(1)①实验中铜片上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说明_________,80℃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_________。
(2)②实验中烧杯b中的酚酞溶液变红色,说明____________。
(3)③实验中下层蜡烛先熄灭,说明__________、______。
(4)④实验既能说明甲烷具有_______性,还能说明甲烷中含有_________元素。
16.用如图装置完成以下实验:
(1)探究燃烧条件:若B处盛放木炭。
I.先在A处通入氮气一段时间后,在B处加热,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Ⅱ.待B处冷却至室温,在A处通人氧气一段时间后,B、C处没有明显变化;
Ⅲ.在A处继续通入氧气,然后在B处加热,发现木炭燃烧,C处变浑浊。
I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Ⅱ与Ⅲ对比,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2)模拟工业炼铁:若B处盛放氧化铁粉末。在A处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后,B处下方用酒精喷灯加热,B处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尾气处理的方法为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生活中某种有特殊香味的有机物的化学式为CxH4O2,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0%。请计算:
(1)该有机物化学式中x= 。
(2)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18.测定化肥的含钾量。某兴趣小组对市售的钾肥进行检测,称取2.0g钾肥,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当加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为20.8g时,恰好完全反应。过滤,所得滤液的质量为20.47g。通过计算,判断该钾肥中的含钾量是否符合包装说明________。(钾肥中杂质不含钾,也不与氯化钡溶液反应。)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请运用“守恒”的思想回答下列问题。
(1)将24.5g氯酸钾跟6g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冷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9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飞船常利用反应2Na2O2+2CO2==2X+O2来提供氧气,根据 推出X的化学式为Na2CO3。
20.(12分)(1)为什么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碳酸钠和稀盐酸?
(2)铁生锈的条件是?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B
3、A
4、A
5、D
6、C
7、B
8、A
9、C
10、B
11、D
12、D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产生白烟,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 温度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能防止燃烧产生的五氧化二磷逸散,以免污染环境 收集气体,防止因气体膨胀而导致活塞飞出
14、水槽 BC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a
15、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着火点低 可燃物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分子在不断运动 通常状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密度大于空气 可燃 碳、氢
16、与氧气接触 温度达到着火点 固体由红棕色变成黑色 将酒精灯放于导管口点燃尾气(或其他合理答案)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2(2)60
18、钾肥中的含钾量符合包 装说明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9.6(2)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20、(1)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气体的收集
(2)水和空气(氧气)
选项
A
B
C
D
实验
设计
实验
目的
检验CO2
确定石蜡成分中含有氧元素
比较MnO2与Fe2O3的催化效果
证明CO2密度比空气大
A蒸馏装置
B探究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
C过滤
D探究CO2的性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铜川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濮阳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海西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