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第1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第2页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大附属外语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C.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
    D.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
    2.某物质在纯氧中燃烧生成一氧化氮和水,该物质( )
    A.只含氮元素
    B.一定含氧元素
    C.一定含有氮、氧、氢元素
    D.一定含有氮、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3.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B.分子大,原子小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4.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A.“桂花满园香”,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B.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时,汞柱上升,说明微粒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打气筒可以将空气压入车胎中,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夏天晾晒衣服比冬天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5.下列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AB.BC.CD.D
    6.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7.下图为铜元素和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镍的元素符号为Ni
    B.铜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9
    C.镍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8
    D.铜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镍的相对原子质量小
    8.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方法均正确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9.科学家最近用激光与高压冰的结合发现了一种新的水的存在方式,即水同时处于固态和液态,这种水被称为“超离子水”。下列有关“超离子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组成元素相同B.超离子水属于混合物
    C.超离子水中的水分子有的静止有的运动D.超离子水和普通水的性质完全相同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川融化B.轮胎爆炸C.玻璃破碎D.食物腐烂
    11.下列防锈措施不合理的是( )
    A.钢管存放在干燥的地方
    B.用盐水清洗菜刀
    C.及时清除铁制品表面的锈渍
    D.在铁管表面镀上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12.对H2O2的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A.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
    B.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C.表示过氧化氢由H2和O2组成
    D.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
    13.科学实验中,药品和仪器的存放应符合一定的规范。下列物质存放在对应的容器中,符合规范的是( )
    A. 碳酸钙固体B.氢氧化钠溶液C.氢气D.稀盐酸溶液
    14.如图是X、Y两种固态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t1℃时,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X物质和Y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将Y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有晶体析出
    D.t2℃时,X、Y两份溶液,所含溶质的质量不可能相等
    15.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二氧化氮分子:2NO2B.氯化亚铁:FeCl3
    C.铜离子:Cu+2D.氧化镁:MgO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下图所示的实验都涉及控制变量法的应用,请结合具体的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实验Ⅰ是”探究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其中一组实验,根据伸入吸入的空气中的小木条能继续燃烧,伸入呼出的气体中的小木条熄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实验Ⅱ中,由铜片上的白磷燃烧面红磷不燃烧,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将烧杯中的热水慢慢倒出,当白磷刚露出水面便剧烈燃烧起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Ⅲ是“探究铁的锈蚀条件”中的一组对比实验,根据①中铁钉先生锈的现象,得出铁生锈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试管②中的水需要事先煮沸,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Ⅳ是“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一组实验。
    ①是把干燥的喷有紫色石蕊的小花直接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设计这个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把喷水后的紫色石蕊小花放人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7.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一中集气瓶里水的作用是_____。
    (2)实验二中若测得空气中O2含量小于 ,可能的原因是_____(答一点即可)。
    (3)实验三中金属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磷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
    18.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有关装置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①_______ ,②_______ ;
    (2)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装置序 号),验满的方法是_______;
    (3)若用氯酸钾制取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为_______(填装置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4)若要F中的两个气球悬浮在空气中,则甲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空气 b.氧气 c.氢气
    (5)G装置中集气瓶中预先装满CO2气体,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气球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9.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完成下列空白。
    (1)写出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小鸣想用高锰酸钾制取纯净的氧气,他应选择上述装置中的_____和_____(填字母 ) 进行组装。你认为 A 装置中还缺少 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 ______当氧气收集满并取出集气瓶后,停止该实验的正确操作步骤是先_____ 后_____
    (3)小红同学要制取并收集 CO2应选择____和_ (填字母)进行组装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8分)铜元素广泛存在于各种物质中,如CuFeS2、Cu2(OH)2CO3、Cu-Zn合金等。
    (1)金属Cu的用途________。(写一条)
    (2)写出CuFeS2中Cu的质量分数计算式_________(无需化简)。
    (3)现要测定某Cu-Zn合金中Cu的质量。称取l3g该合金粉末于烧杯中,将稀HCl分三次倒入,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①分析上表,恰好完全反应的是第__________次实验。
    ②计算:该l3g合金中Cu的质量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写出完整的计算步骤)。
    21.(8分)实验室中制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g,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冷却,称得固体残渣的质量10.7g,求:
    (1)制得氧气 g;
    (2)计算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9分)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它是人类接触得最早、利用得最多的元素之一,让我们一起走进“碳”的世界。
    (1)坚硬无比的金刚石,柔软易碎的石墨,还有神秘的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它们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_____。
    (2)①化石燃料的开采和使用,大大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同时地给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下列对环境的影响与化石燃料燃烧无关的是_____(填字母序号)。
    A 温室效应
    B 酸雨
    C 火山爆发
    D 雾霾天气
    ②十大报告提出:我国将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目前我省推行使用乙醇汽油,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请写出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人类的追求。请举一例说明日常生活中符合“低碳生活”的做法_____。
    (3)某同学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进行碳还原性的性质验证。
    ①证明碳具有还原性的实验现象是_____。
    ②写出澄清石灰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③该同学将木炭和氧化铜的粉末混合物45g,加热一段时间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38.4g,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_____。
    23.(10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x的名称是_____;用D收集氢气时,气体应从导管_____端(填m或n)进入。
    (2)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备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最好选用发生装置_____(填序号);将D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_____端(填m或n)连接上一个量筒。
    (3)某同学称取一定质量的KMnO4固体放入装置A的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请回答:
    ①KMnO4制备O2的化学方程式:,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_____,a=_____、d=_____。
    ②实验结束是,乙同学发现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量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I,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X分解放出O2;
    ③[实验验证]
    同学们分成两组,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错误;第二组同学取物质X又加入试管中,控制温度在_____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得出了猜想Ⅱ正确的结论,该组同学选择的实验方法是_____。
    ④[拓展延伸]
    实验发现,KClO3固体加热到400℃时,生成O2的速率还是很慢。如果将KMnO4固体与KClO3固体混合加热,则KClO3的分解速率大大加快。请问KMnO4在KClO3的分解反应中是否作催化剂?_____(填“是”或“否”),其理由是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
    1、C
    2、D
    3、D
    4、B
    5、B
    6、C
    7、D
    8、B
    9、A
    10、D
    11、B
    12、C
    13、D
    14、A
    15、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20分)
    16、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比吸入空气中氧气低 与空气接触(或与助燃物接触) 白磷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需要同时与水和氧气接触 将水中溶解的氧气排除干净 做比对试验,验证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 紫色石蕊小花变红色 CO2+H2O=H2CO3
    17、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掉落瓶底,使集气瓶破裂 装置漏气或红磷的量不足等(合理即可) 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18、长颈漏斗 酒精灯 CaCO3+2HCl=CaCl2+CO2↑+H2O C 取燃烧木条放至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 B 2KClO32KCl+3O2 ↑ m c 变大
    19、铁架台 长颈漏斗 A D 棉花 将导管从水槽中抽出 熄灭酒精灯 B 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
    20、做导线(合理即可) 二 7.8g
    21、(1)4.8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氧气的质量,所以氧气的质量=15.5g-10.7g=4.8g;
    (2)12.25g
    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x
    答: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12.25g。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9分)
    22、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C 主要从节能环保、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角度考虑:随手关灯、少开空调、少吹风扇、少看电视、及时关闭电脑……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建造沼气池、使用太阳能热水器……减少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双面使用纸张、倡导垃圾分类回收……(合理即可) 黑色固体中出现红色物质,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固体由黑色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4g
    23、长颈漏斗 n B m 2 1 I 250℃ 控制变量法 否 高锰酸钾加热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二氧化锰充当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除去铁粉中混有的氧化铁
    加入稀硫酸
    B
    鉴别氯化钠和硝酸铵
    加水溶解
    C
    除去CO2中混有的CO
    将混合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
    D
    检验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是否含有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呼出的气体中
    选项
    物质
    杂质(少量)
    加入试剂及用量
    除杂操作方法

    KCl 溶液
    CaCl2
    适量的Na2CO3溶液
    过滤,除去滤渣

    Cu
    Fe
    足量的稀硫酸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NaOH溶液
    Ca(OH)2
    活性炭
    吸附、过滤

    CO
    CO2
    足量的氧化铜
    加热
    实验编号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加入的稀HCl的质量/g
    100
    100
    100
    生成氢气的质量/g
    0.08
    0.16
    0.16

    相关试卷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古田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武汉市古田路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校2023-2024学年九上化学期末联考试题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