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生活中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学校_______ 年级_______ 姓名_______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 )
A.B.
C.D.
2.为保证实验安全,下列使用酒精灯的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点燃酒精灯B.添加酒精C.加热液体D.熄灭酒精灯
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4.依据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空气成分测定的实验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木炭消耗氧气
B.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
C.燃烧停止后,立刻打开止水夹
D.反应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难溶于水,不支持燃烧,也不燃烧
5.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可能是单质
B.丁可能是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D.甲和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6.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中的溶质只能是液体或固体
C.溶液中各部分性质完全相同D.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降低
7.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氧原子
B.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
C.动植物呼吸和燃料燃烧过程中都发生了有氧气参与的化学变化
D.鱼儿能在水中自由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8.通过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
B.很多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
C.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
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9.生活中的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果粒橙C.糖水D.豆浆
10.小雨同学依据描述书写的化学符号:①三个锌原子:3ZN ②两个氢分子:2H2 ③两个氢氧根离子:2OH-④镁离子:Mg+2 ⑤氯化亚铁的化学式:FeCl2 ⑥-2价的氧元素:O2-.其中正确的有
A.②③⑤B.①⑤⑥C.②③④D.①③⑤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操作得到的精盐一定是纯净的氯化钠
B.通常情况下铝制品耐腐蚀,原因是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巴黎圣母院失火,消防队员用水灭火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食盐溶液能够导电是因为溶液中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
12.某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B.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分子个数比是1∶1
C.反应前后氢元素的质量不变D.甲中碳、氧原子个数比是1∶2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可以选用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__________ (填装置编号,下同),只能用此装置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能用B和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如将发生装置B改成D,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炔(C2H2) 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用电石(CaC2) 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当电石与水接触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同时生成一种叫熟石灰的固体。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制取乙炔气体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乙炔气体,则气体应从______________端(填a或b)。
14.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标有编号的仪器名称:①_____,②_____。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所选择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填字母序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检验氧气收集满的方法是_____。
(3)实验室使用B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优点是_____。如果用E装置来干燥CO2,则气体应该从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15.某化学活动小组的同学根据工业炼铁的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请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主要成分为氧化铁(Fe2O3)的铁矿石的名称是_____( 填“赤铁矿”或“磁铁矿”)。
(2)实验开始时,先通入CO,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粉末,当红棕色粉末变成_____色时停止加热,玻璃管内物质冷却后,停止通CO。
(3)写出①处CO与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4)写出②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5)在③处点燃尾气的目的是_____。
(6)下图为有关金属铁的实验。
①写出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
②洁净铁钉久置空气中生锈主要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_____发生化学反应。
③铁锈的主要成分是_____,写 出一种防止铁制品生锈的具体方法_____。
16.下图为实验室中常见的气体制备、净化、干燥、收集和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装置,欲利用其进行下列化学实验(组装实验装置时,可重复选择)。
(1)以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并收集干燥、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提示:挥发出的少量HCl气体可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吸收)。
①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从左到右填写仪器序号字母)。
②生成二氧化碳时,装置A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③请简述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_________。
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后的剩余废液中,常含有少量盐酸,欲检验盐酸的存在,可选择下列试剂中的_____进行验证(选填下列选项序号之一)。
A硝酸银溶液
B酚酞试液
C碳酸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欲用CO气体测定某不纯氧化铁样品的纯度(杂质不反应) ,并验证反应中气体生成物的性质,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CO气体-→C→B→D (假设有关反应均反应完全)。
①装置C处大玻璃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经过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装置B的质量增加6.6g,则原氧化铁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_________g。
③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该实验方案设计还存在不完善之处,你的具体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实验室测定某不纯的FeSO4(只含少量CuSO4杂质)纯度。称取16克固体配成水溶液,再将足量的铁粉加入溶液中充分反应后(铁粉只与CuSO4反应)过滤,干燥,测得金属质量增重了0.04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FeSO4由_____元素组成,其中硫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为_____。
(2)CuSO4的相对分子质量是_____,其中铜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是_____。
(3)计算原固体中FeSO4的质量百分含量?_____(写出计算过程)
18.在实验室里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2g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2.4g。请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为______g;
(2)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10分)低碳生活是当今世界的潮流。如图是自然界碳的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倡导低碳生活的目的是控制温室效应的加剧,而近几十年来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能吸收CO2的森林不断减少和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绿色植物利用叶绿体和光照的条件能把CO2和水转化为葡萄糖(C6H12O6)和氧气,请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3)人类降低空气中CO2含量的研究有两个方向:一是减少CO2排放,二是增加CO2消耗,请写出一条你能做到的减少CO2排放的措施__________。
(4)有科学家设想采用“封存技术”将二氧化碳“封存”在深海中.大量二氧化碳能被封存在深海中的理由是________;
(5)但又有人担心,CO2会使海水酸度增加,破坏生态,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6)新鲜的空气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小冲想通过实验证明教室里空气和操场上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所差别,请你帮助设计实验方案,简要写出实验方案(操作、现象、结论)_________。
20.(12分)水和水溶液是初中化学的重要知识。
(1)水的净化过程中,利用活性炭的_____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2)下表是硝酸钾和氯化钠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①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提纯硝酸钾可以采取的方法是_____。
②60℃时,将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固体各50g分别加入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后能得到饱和溶液的是_____(填“硝酸钾”或“氯化钠”),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列计算式即可)。
(3)①将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完全溶于适量的水中恰好形成饱和溶液,放置一会儿,观察到有无色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经检验,该无色晶体为氢氧化钠。请简述导致氢氧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主要原因:_____
②用54g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水的电解实验,当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变为3%时停止电解,电解过程中氢氧化钠质量始终不变,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_____g。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B
2、C
3、D
4、D
5、D
6、B
7、C
8、C
9、C
10、A
11、D
12、B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分液漏斗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CO2↑+H2O G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氢气 Zn+H2SO4═ZnSO4+H2↑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A E C CaC2+2H2O═Ca(OH)2+C2H2↑ b
14、试管 锥形瓶 AC 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说明已经集满 通过长颈漏斗可随时补充稀盐酸 b
15、赤铁矿 黑 为了防止尾气中没反应的一氧化碳气体污染空气或防止一氧化碳排入空气中污染空气 置换反应 水蒸气 Fe2O3(三氧化二铁)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等
16、A、E、D、F 连接好仪器,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导气管插入水中。双手紧握锥形瓶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装置气密性好 C 8 在装置末端增加一个尾气处理装置(在装置D后加一个燃着的酒精灯或用气球收集尾气)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1)Fe、S、O;1︰4(2)160;40%(3)95%
18、(1)9.6;
(2)解:设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为,
x=24.5g
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答: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7.5g。
(说明:设和答不单独给分,但没有写或写错就扣分;此题也可以通过先求氯化钾的质量14.9克,用得到二氧化锰的质量。)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2分)
19、CO2排放的不断增加 随手关灯 深海压强大,温度低,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溶解 操作:①塑料瓶装满水,到操场上将水倒掉,后拧紧瓶盖带回教室;②同样的办法获取教室中的空气样品;③往两个塑料瓶倒约5ml澄清石灰水,拧紧瓶盖振荡。现象:操场上的空气样本不变浑浊而教室的空气样本变浑浊。结论:教室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操场上的高。
20、吸附 冷却热饱和溶液(或其他合理答案) 氯化钠 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配成热饱和溶液,放置后溶液温度降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变小,故晶体析出 36
温度/℃
20
40
60
80
100
硝酸钾溶解度/g
31.6
63.9
110
169
246
氯化钠溶解度/g
36.0
36.6
37.3
38.4
39.8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山东省垦利区四校联考2023-2024学年化学九上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下列关于物质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中学2023-2024学年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下列实验能用下图表示的是,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真金不怕火炼”的原因是,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下列含金属元素的物质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