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1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30929/0-1705464509675/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2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30929/0-1705464509714/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第3页](http://m.enxinlong.com/img-preview/1/5/15230929/0-1705464509727/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我会填,我会选,连线,阅读分析,实验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13分)
1. 温度越_______________、空气流动越_______________、蒸发面积越_______________,水蒸发得越快。
【答案】 ①. 高 ②. 快 ③. 大
【解析】
【详解】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温度越高、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面积越大,水蒸发得越快。
2. ___________是人体的司令部,能够指挥人的行动,产生思想和情感,进行认知和决策,是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脑 ②. 生物基础
【解析】
【详解】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的组成,脑和脊髓是各种反射弧的中枢部分是人体神经系统的最主体部分,脑相当于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它是知觉、运动、思维、记忆的生物基础。
3. 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轴和一个轮组成的装置也是一种简单机械,叫( )。
【答案】轮轴
【解析】
【详解】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像汽车方向盘这样由一个轮和一个轴组成的机械叫做轮轴,轮轴可以省力,轮越大,用轮带动轴转动就越省力。
4. ( )是人体生长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生长发育得好,能给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答案】青春期
【解析】
【详解】青春期是一个生长和发育发生重要变化的时期,其中身高突增是青春期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体重增加,神经系统和心、肺等内脏器官器官的功能也显著增强,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5. 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地幔和_________________三个圈层。_________________是地球的中心部分,厚度为3400多千米。
【答案】 ①. 地壳 ②. 地核 ③. 地核
【解析】更多课件教案等低价滋源(一定远低于各大平台价格)请 家 威杏 MXSJ663 【详解】地球内部大致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其中,薄薄地壳主要由各种岩石组成;地幔位于地壳和地核之间,是岩浆的发源地;地球中心部分的地核,厚度为3400多千米。
6. 高大的山脉、辽阔的草原、凹陷的盆地、深深的海沟等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_____________的结果。
【答案】地壳运动
【解析】
【详解】火山和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的运动造成的;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引起地壳运动,从而形成山脉、高原、裂谷和海沟等地形地貌。高大的山脉、辽阔的平原、凹陷的盆地、深深的海沟等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是内力(地壳运动)和外力(外部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
7. 哥哥准备骑电动车出门时,发现车上一个螺丝松动了。在爸爸的指导下,哥哥找来了扳手想拧紧螺帽,扳手运用了简单机械中的_________________原理。由于哥哥力气不够,拧不动,他可以换成一个握柄更_________________(填“短”或“长”)的扳手。
【答案】 ①. 杠杆 ②. 长
【解析】
【详解】扳手利用的简单机械是轮轴,轮轴的轮越大越省力。哥哥力气不够,拧不动,他可以换成一个握柄更长的扳手,增大了轮半径,更加省力。
二、我会选。(每题2分,共30分)
8. “日心说”的先驱是天文学家( )。
A. 阿基米德B. 阿里斯塔克C. 哥白尼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公元前三世纪,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提出了“日心说”,他认为太阳处于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其它行星都绕太阳转动。
9. 在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下图主要用来探究( )。
A. 水蒸发的快慢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
B. 水蒸发的快慢和蒸发面积大小的关系
C. 水蒸发的快慢和温度高低的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影响水蒸发快慢的因素包括温度的高低、空气流动的快慢和蒸发面积的大小等。在探究影响水蒸发快慢因素的实验中,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题干中的图中不同的条件是温度,空气流动的速度和蒸发面积的大小是相同的,所以主要用来探究水蒸发的快慢和温度高低的关系。
10. 炒锅的金属手柄通常被塑料包裹着,这样做的原因是( )。
A. 塑料手柄很光滑,有利于传热,且使用起来更方便
B. 塑料手柄是热的良导体,可以把热快速传递出去
C. 塑料手柄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性能差
【答案】C
【解析】
【详解】不同的材料导热性能是不一样的,用途也不同。炒锅的金属手柄通常被塑料包裹着,这主要是因为金属是热的良导体,传热速度快。而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性能差,不容易烫手。故C选项正确。
11. 不良的看书习惯及姿势会使眼球的( )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睛近视。
A. 视网膜B. 晶状体C. 瞳孔
【答案】B
【解析】
【详解】晶状体就像照相机里的镜头一样,对光线有屈光作用,同时也能滤去一部分紫外线,保护视网膜,但它最重要的作用是通过睫状肌的收缩或松弛改变屈光度,使看远或看近时眼球聚光的焦点都能准确地落在视网膜上。不良的看书习惯和姿势会使眼球的晶状体部分发生病变从而引起眼近视。
12. 下列工具中,可以测量物体质量的是( )。
A. 天平B. 温度计C. 卷尺
【答案】A
【解析】
【详解】完成某些任务需要特定工具。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天平是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卷尺是测量物体长度的工具。
13. 下列不属于光污染的危害的是( )。
A. 可能造成人体缺钙
B. 引起头痛、疲劳
C. 损伤眼睛,增加压力和焦虑
【答案】A
【解析】
【详解】光污染主要包括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光污染会引起头痛、疲劳,损伤眼睛,增加压力和焦虑,对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利影响。雾霾可能造成人体缺钙,雾霾天日照减少,人体紫外线照射不足,可能造成体内维生素D生成不足,从而影响人体对钙的吸收。
14. 下列岩石中可能找到动植物化石的是( )。
A. 岩浆岩B. 沉积岩C. 变质岩
【答案】B
【解析】
【详解】风化的岩石颗粒,经大气、水流、冰川的搬运作用,到一定地点沉积下来,受到高压的成岩作用,逐渐形成岩石。沉积岩保留了许多地球的历史信息,包括有古代动植物化石,沉积岩的层理有地球气候环境变化的信息。
15. 下列关于火山喷发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火山喷发既有地壳运动的原因,也有人类破坏环境的原因
B. 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会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
C. 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幔
【答案】A
【解析】
【详解】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的释放。由于岩浆中含大量挥发分,加之上覆岩层的围压,使这些挥发分溶解在岩浆中无法溢出,当岩浆上升靠近地表时,压力减小,挥发分急剧被释放出来,于是形成火山喷发。
A、地壳深处温度很高,压力很大,地壳出现裂隙后,岩浆容易顺着裂隙涌出,形成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没有人类破坏环境的原因,选项观点错误;
B、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火山气体,会对气候造成极大的影响,选项观点正确;
C、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地幔,选项观点正确。
16. 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发现太行山一代的山崖中有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从而可以推断出这个地带很早以前可能是( )。
A. 高原B. 河流C. 海洋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地形地貌的形成和重塑有两个原因,一是地球内部的力量,另一个是地球外部的力量。我国古代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他在一次野外考察中,发现太行山一代的山崖中有卵石和海生螺蚌的化石,从而可以推断出这个地带很早以前可能是海洋。后来才发生了沧海桑田变化。
17. 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声音的干扰,你认为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 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工具
B. 在校园周围植树
C. 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答案】B
【解析】
【详解】控制噪声的方法有三种:在声源处控制、在传声途径上控制、在声音接收处控制。为了减小校园外汽车声音的干扰,在校园周围植树,形成“绿色音屏”是控制噪声的方法。
18. 人对客观事物的感知,下面顺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声波(耳蜗)→听觉信号(沿听神经传递)→大脑(形成听觉)
B. 食物(味蕾)→味觉信号(沿味觉神经传递)→大脑(感受味道)
C. 大脑(看到物体)→物体(视网膜)→视觉信号(沿视神经传递)
【答案】C
【解析】
【详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随时随地会接受到各种各样的刺激,并且会对这些刺激做出必要的反应。
A、外面的声音被耳郭接收,通过外耳道传递到中耳。声音撞击鼓膜,引起它的振动,从而带动听小骨振动。耳蜗接收到振动,将振动转化为听觉信号,听觉神经将听觉信号传递到大脑,我们就能听到声音,选项观点正确。
B、味蕾中的味觉细胞受食物的刺激,通过味觉神经将信号传给脑,我们就尝到了味道,选项观点正确。
C、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后在视网膜上形成影像并产生视觉信号,视觉信号通过视神经传递给大脑,我们就看到了物体,选项观点错误。
19. 下列关于人体健康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男孩子的青春期在6~12岁之间,进入青春期后身高会迅速增长
B. 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才能称为健康
C. 我们周围的环境虽然不容乐观,但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答案】B
【解析】
【详解】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
A、男孩约在11-13岁开始迅速的生长和发育,选项观点错误;
B、健康应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活动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才能称为健康,选项观点正确;
C、我们周围的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不可忽视,选项观点错误;
20. 泥石流是山地沟谷中由洪水引发的携带大量泥沙、石块的洪流,破坏性很大。为防止泥石流发生,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加强监测,提前建设护坡
B. 做好水土保持工作
C. 发展畜牧业,加快对当地的开发
【答案】C
【解析】
【详解】泥石流是指暴雨、洪水将含有砂石且松软的土质山体冲刷后形成的洪流。相对于普通洪水,泥石流含有大量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最高体积含量可达80%,因而具有更大的破坏力。它往往发生在山区等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为防止泥石流发生需要加强监测,提前建设护坡,做好水土保持工作,AB做法正确;C做法错误,不利于防止泥石流发生。
21. 下列情形中,人们的行为正确的是( )。
A. B. C.
【答案】C
【解析】
【详解】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安全用电的要求包括:不靠近变压器,不要用湿手触碰插头,不能用湿布擦灯泡,不在电线下放风筝,不能在同一个插座上接很多电器,检查电器时,不能只关闭开关,还要切断电源,下雨天待在室内,不能直接拉触电的人。C做法正确。
22. 如图,用甲、乙两种方法拉起同一个箱子,其用力情况是( )。
甲 乙
A. 甲种方法用的力小
B. 乙种方法用的力小
C. 两种方法用的力一样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像塔吊的吊钩上可以随着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图,用甲、乙两种方法拉起同一个箱子,甲图是定滑轮,不省力,乙图是动滑轮,能省力。B符合题意。
三、连线。(12分)
23. 请把下面物体和对应的原理连线。
天平 筷子
楼梯 斜面原理 水龙头
吊车的吊头 杠杆原理 方向盘
螺丝钉 轮轴原理 老虎钳
旗杆顶端的装置 滑轮原理 跷跷板
钓鱼竿 盘山公路
【答案】
【解析】
【详解】常见的简单机械有:杠杆、斜面、滑轮、轮轴。天平、筷子、老虎钳、跷跷板、钓鱼竿、镊子运用了杠杆原理;楼梯、螺丝钉、盘山公路运用了斜面原理;方向盘、水龙头运用了轮轴原理;吊车的吊头、旗杆顶端的装置运用了滑轮原理。
四、阅读分析。(12分)
材料一: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居民每年因脑卒中死亡人数近200万,死亡率为140.3/100000,占总死亡的22.8%。目前脑中风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致死性疾病,致死率仅次于缺血性心脏病。得了脑中风,患者会突然出现吐字不清、肢体的功能障碍。脑中风已成为导致病人长期残疾的主要神经性疾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着患者的生命。
材料二:据报道,一位在河南土生土长的张阿姨,身上突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事情。她从未去过四川等地,但说话的口音突然由河南口音变成了四川口音。张阿姨的家人起初也没在意,以为过两天就会好转,但是持续了七八天还是没有变回来,家人这才带着张阿姨到医院检查。医生初步诊断张阿姨得的是脑梗,位置主要是在语言中枢的神经区域。经过治疗,张阿姨的病情逐渐开始好转。
24. 脑中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上面的材料,人体脑中风后,会主要影响人体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功能。
25. 材料二中,由于得了脑梗,张阿姨的口音突然变成了四川口音。由此可知,张阿姨生病的部位是脑的_____________(填“大脑”“小脑”或“脑干”)。
26. 脑对我们非常重要。科学家研究发现,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睡眠( )左右最有利于脑的保健。
A 6小时B. 10小时C. 13小时
27. 五年级(1)班的同学为了让更多人懂得保护大脑的重要性,预防脑疾病发生,计划走进社区开展公益宣传活动。同学们想设计一张宣传单,把保护大脑的一些建议写上去。请你帮忙把下图补充完整吧。(至少写四条)。
【答案】24. ①. 语言 ②. 肢体
25 大脑 26. B
27. 不偏食,多吃水果蔬菜 保持积极情绪,避免长期精神压力 多锻炼,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做益智游戏 科学用脑,注意防护
【解析】
【分析】大脑一直是人类机体中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要健康地保护我们的大脑,让我们能够更长时间地享受脑健康的快乐生活。
【24题详解】
脑中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通过上面的材料信息可知,人体脑中风后,会主要影响人体的语言和运动功能。
【25题详解】
材料二中,由于得了脑梗,张阿姨的口音突然变成了四川口音。控制语言的功能区位于大脑,由此可知,张阿姨生病的部位是大脑。
【26题详解】
保护大脑要从小开始,科学家研究发现,10岁左右的儿童每天大约需要的睡眠时间是10小时左右。
【27题详解】
大脑是我们身体操作中心,控制着我们的思想,大脑对我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多学一些保护大脑的方法,如要调整生理时钟,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适度运动;常做深呼吸,训练自己做有规律的脑部锻练;从饮食著手,让脑部有健康的生活;预防脑部疾患,不吸烟。
五、实验探究。(33分)
为了研究热量传递的规律,探探和究究设计了以下实验并进行验证。
实验一:把盛有热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冷水的大烧杯中(如图所示),同时用温度计分别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将数据记录到实验记录单中。下面是他们得到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28.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小烧杯的水温逐渐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大烧杯的水温逐渐_________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实验二:如下图所示,他们将1、2、3、4号火柴分别用凡士林粘在一根金属条上,且每两根火柴间的距离相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条最右端。
29. 火柴掉落的顺序依次是( )。
A. 2→3→1→4B. 4→3→2→1C. 1→2→3→4
30. 在金属条上,热传递的方向是( )。
A. B. C.
31. 从以上两组实验的数据和现象可以得出:热通常从_______________的物体传向_______________的物体,或者从物体_______________的部分传向_______________的部分。(填“温度高”或“温度低”)
32. 下列热传递的方式与实验二热传递的方式相同的是( )。
A. 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
B. 冬季,空调使室内温度升高
C. 太阳将水盆中的水晒热
【答案】28. ①. 降低 ②. 升高 29. A 30. A
31. ①. 温度高 ②. 温度低 ③. 温度高 ④. 温度低 32. A
【解析】
【分析】热传递主要存在三种基本形式:热传导、热辐射和热对流。只要在物体内部或物体间有温度差存在,热能就必然以以上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从高温到低温处传递。
【28题详解】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分析图表可知,小烧杯的水温逐渐降低,大烧杯的水温逐渐升高。
【29题详解】
热以不同的方式传递,热传递的方式有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在液体和气体内部通过流动传递的方式叫热对流。热不接触物体从热源直接散发出去的方式叫热辐射;热通过相互接触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向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向温度低的部分的方式叫热传导。热传导时,热总是从温度较高处传到温度较低处。图中将1、2、3、4号火柴分别用凡士林粘在一根金属条上,且每两根火柴间的距离相等,然后用酒精灯加热金属条最右端,那么它们掉落的顺序依次是1→2→3→4。
【30题详解】
热在金属条上传递的方向是热→冷。在金属条上,热传递的方向是从左到右,A是正确的选项。
【31题详解】
热可以在物体间和物体内传递,通常热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温度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低的部分。
【32题详解】
实验二热传递的方式是热传导。在燃气灶上用铁锅炒菜,属于热传导;冬季,空调使室内温度升高,属于热对流;太阳将水盆中的水晒热,属于热辐射。
奇妙小组正在做“杠杆尺”平衡试验。杠杆尺的格子数表示距离,每格等距。实验时有10个相同的钩码,中间支点左侧所挂的钩码个数表示阻力大小,支点右侧所挂的钩码个数表示动力大小。
图1
33. 如图1,奇奇在杠杆的左侧挂了3个钩码,当在杠杆的C点挂_______________个钩码时,杠杆会恢复平衡。
34. 奇奇想在杠杆的右侧换个位置挂钩码,使杠杆保持平衡,你给他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35. 奇奇在路上发现有个人背着东西走路,示意图如下。图2中的人很费劲地背着东西,如果你是奇奇,你会建议他怎么做更省力呢?( )
图2
A. 步子迈得小些
B. 两手往棒前移一移
C. 将棒往前移一些,使所背物体离人更近
【答案】33. 2 34. 在A点处挂6个钩码,或在F点处挂1个钩码,或在B点处挂3个钩码 35. C
【解析】
【分析】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
【33题详解】
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如图1,奇奇在杠杆的左侧挂了3个钩码,杠杆左侧为:3×2=6,杠杆右侧C点距离支点3个格,要想杠杆恢复平衡,右侧为:2×3=6,所以当在杠杆的C点挂2个钩码时,杠杆会恢复平衡。
【34题详解】
奇奇想在杠杆的右侧换个位置挂钩码,也能使杠杆平衡,根据杠杆平衡的条件: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3×2=3×2,可以在杠杆右侧距离支点第2个格处B点挂3个钩码;3×2=6×1,可以在杠杆右侧距离支点第1个格处A点挂6个钩码。
【35题详解】
图中那个人背了点东西之所以费劲,是因为他用的力大,要想省力,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重物重力不变,可以将棒往前拉一拉,使物体更靠近人,这样减小阻力臂,增大了动力臂,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增大动力臂,可以减小动力,省力。
丽丽每年过生日都测身高,下图是她7~15岁时的身高与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对比统计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丽丽的身高与全国同龄女生标准身高对比统计图
36.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丽丽8岁到9岁时,身高增长最________________(填“快”或“慢”),一年内长高了________________厘米。
37. 丽丽的身高总是________________(填“高于”或“低于”)标准身高。在________________岁时,丽丽的身高最接近标准身高;在________________岁时,丽丽的身高与标准身高相差最大。
38. 丽丽爱吃油炸食品,几乎不吃蔬菜,她的习惯好吗?你有什么建议?
【答案】36. ①. 快 ②. 8
37. ①. 低于 ②. 9 ③. 11
38. 不好。建议:减少食用油炸食品等不健康的食物;合理搭配食物,不能挑食。
【解析】
【分析】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体格发育增长显著,体重增长也较为迅猛。
【36题详解】
根据图示计算可知,丽丽在8~9岁时身高增长最快,长高了8厘米。
【37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丽丽的身高图线一直在标准身高下方,故丽丽的身高一直低于标准身高;9岁时,丽丽的身高为135厘米,标准身高为136厘米,与标准身高相差最小,仅为1厘米;在11岁时,丽丽身高为145厘米,标准身高为150厘米,与标准身高相差最大,为5厘米。
【38题详解】
丽丽爱吃油炸食品,不爱吃蔬菜,而人体必备七大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矿物质、水、纤维素,油炸食品中脂肪含量过高,且其他营养素匮乏,因此丽丽的饮食习惯不好。为了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合理搭配膳食,合理安排每天的进餐次数及时间,多吃水果蔬菜,少吃油炸类食品。时间(分钟)
0
5
10
15
小烧杯水温(℃)
80
70
65
50
大烧杯水温(℃)
23
35
42
49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原卷版docx、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解析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测试科学试卷及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大象版六年级上册期末考试科学试卷,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连线题,阅读分析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m.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